礦卡的第二春:分體水冷攢成了一體式,狂降30℃立獲10%性能提升
歷時幾個月的水冷搗騰,定妝照鎮樓,分享一下過程和細節。
入手6900XT礦卡的散熱焦慮
前段時間分析了一下顯卡市場,對於等等黨來說顯卡已經沒有大跳水的希望了,哪怕是礦卡的沒啥值得等的了,所以該入手啥按錢包說話,我也把自己戰了10年的GTX680換成了RTX3060。
遊戲黨外加半截創作設計黨,RTX3060 12GB礦做做LR\PS\PR\AE\達芬奇完全足夠了,目測再來3年都不會落伍。
但有顯卡之後遊戲就癮來了,小夥伴們個個都在叫我一起玩COD19,想起了當年在宿舍玩COD4/6那可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果斷買了個COD19加入戰鬥了,但3060玩起來畫面真的感人……遊戲沒玩多爽,我全程都在說顯卡太差了……
爲了爽玩遊戲,看了一圈顯卡之後還是收了個AMD 6900XT公版,純遊戲需求選A卡性價比還是高一些的,在去年雙十一附近3500入手的,同遊戲性能的N卡要貴上1000了。
這塊卡入手檢測還不錯,壓力測試98.8%,超過了97%,20個循環2次降頻,顯卡沒什麼大問題。
不過在兩臺機器上測試後發現3A平臺居然還有加成,U更差但是顯卡分數可以高出個5%,U-內存-顯卡協同計算帶來的提升還是可觀的。
看到最佳在22703分,而我纔是個平均值,分數方面我覺得還能再高點,超頻癮又來了。
僅僅是略微一拉,看到顯卡溫度不就淡定了,好傢伙,玩COD19 可以到113℃……這“煎雞蛋”都綽綽有餘了,肯定有高溫降頻的情況。我只聽說過溫度高,我覺得頂多也就90-100℃了,沒想到能這麼高……
畢竟在別人手裏煲了兩年的卡,玩COD呼呼的叫,聽了兩天的顯卡慘叫之後也忍不住了,拆散熱器清灰換硅脂一頓老司機的操作。
好消息是,這確實是無拆的卡,裏面都很新。
壞消息是……這散熱硅膠墊都長毛了,而且幹得發脆了。
我不知道核心位置如今用的是石墨烯導熱墊,當時只覺得爲什麼異常的幹,給剷掉了……
直接剷掉之後換上了普通硅脂。
跑分一看……我是後悔的,石墨烯導熱墊還真是個好東西,不該剷掉,但即使不剷掉拆後也無法復原了。
拆開重新上硅脂幾次,測了半天,我發現應該是散熱器的問題,GPU核心位置是略帶間隙的,從石墨烯導熱墊換成硅脂的話有點接觸問題,導熱硅膠墊的厚度要比塗抹的硅脂厚,壓了兩年可能有些變形。
這是初步推測,試來試去散熱器的問題依然沒法排除,我就當它有問題了。
一次失敗的原裝水冷嘗試
換散熱器我覺得是不能根治的,因爲原廠的石墨烯導熱墊被我剷掉了,再買個散熱器裝上也許還會有散熱墊的問題,新散熱器300多一個,石墨烯導熱墊原裝的找不到,替代的也要花個100左右買一套,而且並不能解決113℃溫度過高的問題。
我搜了一下6900XT這款顯卡,大部分都有溫度高的問題,這算是AMD公版卡的通病了,非公版有些做得很好,結溫可以控制在80℃以下,性能也可以上浮個10%左右。
所以,我決定一步搗騰到位,換水冷。
閒魚上看到有原裝的一體式水冷版本,確實挺香的,一步到位還免折騰。
當時沒有外殼,賣家描述說是運損版本,各個長度冷排的都有,我確實迫切需要個散熱器來解燃眉之急,所以入手了個360冷排的,希望有比較好的效果,畢竟我要超頻玩玩。
到手確實顏值不咋地,沒外殼的可以說很醜了,外殼還滿是劃痕。
散熱器是酷冷代工的,當時覺得工廠流出一些生產運輸磨損品到市場也是有可能的,沒多想。
原裝的安裝匹配完美,硅脂貼合緊密。原裝水冷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接顯卡PCB面板上的風扇控制線,一體化程度高,搗騰也簡單,也就換個散熱器的難度,小意思了。
佔用空間也小,泵排一體式,不再需要其他水箱之類的空間,拆裝都很方便,確實是最優選。
比劃了下長度,正好可以裝在海盜船7000D全塔機箱的前面板。
上機照,除了顏色不搭外其他還好,全塔機箱任意位置都可以順利安裝,支持性也不錯,可以利用機箱前面板風扇散熱,。
室溫10℃,待機40℃,壓力測試71-80℃,降了30℃,水冷的溫度控制還是不錯的。
但我發現了大問題,水泵運行的時候有頻繁停機啓動的異響,關着機箱側板仍聽得很清晰。而且能聞到一股糊味,按理說再怎麼運損也是外觀,不至於是電機或者電路板燒了吧?
肯定有問題,拆下來仔細觀察了一下,不細看還真沒發現,這就是個有問題的貨。
滿滿的戰損狀態,剛到手拍的照片細看全是問題,嚴重的螺絲磨損痕跡,外殼有液滴,不少螺絲部位甚至生鏽了……這就是個拆修組裝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冷頭,目測上屆主人的卡是被他幹掉的,難怪會有糊味,我是不敢做它的新主人了,這比礦卡還礦。。。
扯皮不給退,我自然用圖片以理服人,閒魚客服通過了退貨退款,我算是碰到奸商了,戰損說成是運損,閒魚買東西拍開箱照還是需要的。
分體式改高顏值一體水冷DIY作業
之後蹲了兩個月沒看到除這家奸商之外帶外殼的6900XT公版原裝一體式水冷了。
構思過程
瞄了一眼心心念唸的分體式整機配置,by家有完整的全套導流板水路方案,完美適配我的這臺海盜船7000D機箱,但是價格也是真的貴。
我原裝的CPU水冷扇熱器並不便宜,LED屏顏值也高,沒必要換。
在by家單獨組一套分體價格1700+了,並不便宜。
倒是有很多賣二手by家6900XT冷頭的,二手價格200-300,這價格我看行。
299收了個冷頭,帶RGB燈帶,成色還不錯,就缺水箱、水泵、冷排了。
我的想法還是按照上面的原裝一體式的來組,因爲確實結構簡單風險小,拆裝也方便,顏值也高,非常適合搗騰DIY。
構思了幾天,我本來想拆個水冷的360冷排來用,省點錢,一開始在找泵箱一體,貴……二手都要400+還沒白色,
水箱其實可以不要,因爲原裝一體式的那臺其實是沒有水箱的,冷排也是賣家自己DIY的,效果足夠了。
後來在找泵排一體,更貴了……也還是沒有白色,DIY的核心是顏值,連顏色都配不上也沒折騰的必要了。
然後在泵排一體這個方向上,我想過直接用CPU水冷來改,水冷的泵一般都在冷頭位置,我收個海盜船的360 CPU散熱器就有冷排和水泵了。
海盜船顏值高二手還便宜,百來塊差不多了,把冷頭當個水泵固定就行了。
往一體式CPU水冷方向找了一段時間,終於我找到寶藏了,國產追風者冰靈M25一體式360水冷。
爲什麼說是寶藏,因爲發現它有個專利技術,把水泵設計在了冷排上,而這不就是泵排一體嗎?水泵還比較給力,一體化程度很高,純白的顏值完美!
閒魚300塊到手了,輕鬆搞定了泵排一體,管子也有了,還有高顏值的尼龍編織外套,比劃了一下,管子長度剛剛好,整體工藝水平和海盜船沒得差,追風者目測前身是個國內代工廠,現在自己做了,我願稱之爲國貨之光。
冷排中間的水泵,普通的機箱風扇3pin接口就可以了,安裝沒難度。
不過缺點是沒法調速,也沒有轉速信息。
冷排還帶單獨的注水口,其實兩頭就是個100ml左右的水箱,總計200ml的容量帶動這套足夠了。
拆開看一下,冷頭拆起來沒難度,不過接顯卡冷頭還輸需要轉接。
找了一圈,接頭找不到能轉接的配件,要是能轉接就香了……
繼續把L頭拆了,寶塔頭,拔出來就行了,比較費力氣,是個8mm常見的寶塔頭,配件還是容易找的。
寶塔頭不太確定尺寸,買了8mm/7.2mm兩個,實測7.2mm的可以用,還加上了個管夾怕漏水,再入了兩對L頭,一對其實就夠了,我做個備用。隨便找了家便宜的,這一堆總計60塊。
實際花費統計:
冷頭:299¥
一體水冷:300¥
配件:60¥
總計:660¥
這算性價比非常高的方案了,比收個AMD原裝頭便宜很多,也比分體式套裝便宜多了,加起來還沒有by家一個泵排一體貴。
裝機細節
下面是組裝上機的細節了,包教包會。
原管子上好管夾,寶塔頭直接塞進去,基本不會漏水了。
L頭接上寶塔頭,再一起把堵頭裝上去,注意安裝方向,裝之前比一下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L頭手擰的,一定要擰死,不然容易漏。
然後去裝水,我把原來的冷液倒掉了,其實不用倒,加點水就完事了。
我也沒入水冷液,沒必要,直接灌淨水器出來的純淨水。
找了個灌液神器,家裏寶寶的舊可麼多麼的硅膠奶瓶很好用,奶嘴按在接口上直接擠,分分鐘搞定了,整個水系統目測有300ml左右的水量。
搖了一下冷排有水聲,裏面還有不少氣泡,從注水口排不掉,搬二奶機過來上電運行測試了一下。
氣泡很多,電機偶爾空轉,顯然不行,把冷排電機頭朝下,冷頭擺個姿勢運行收集一下氣泡。
氣泡從冷頭的堵頭口排出,繼續從這裏加水就可以了。
堵頭自帶個光滑的凹面可以利用水的表面張力填滿,直接蓋上去也不會有氣泡,用起來比較簡單方便。
放在大奶機邊上運行了幾天,氣泡差不多排乾淨了,也沒有漏水點,很棒。
最後留一點氣泡也無所謂,只要水泵不空轉就行了。
另外,氣體比液體容易壓縮,留存的氣體可以給整套系統溫度升高熱脹冷縮留點空間,也方便觀察運行情況。
再買了一片2mm的萊爾德硅膠墊,換下了礦了兩年的原裝,這裏要注意規格是2mm的厚度。
換上新的硅膠墊。
拆散熱器。
硅脂抹勻,差不多是剛剛溢出的量,別抹太多。
用力壓緊排出空氣。
上機,上機過程就不多說了,很簡單,我加再了個顯卡豎裝線底座,顏值更高了。
整套系統只需要接兩根線,水泵的3PIN接主板風扇接口,RGB燈條的接主板ARGB 5V接口。
正常點亮開機。
可以加入主板的ARGB或者海盜船的iCUE神光同步,顏值比原裝的更高。
定妝照,美美噠。
實測整機運行噪音34.1dB,幾乎就是完全無聲。
海盜船iCUE支持屏幕光效,我還加入了飛利浦的HUE光帶增加環境氛圍,玩遊戲的時候有神祕光效加成,相當於遊戲光效拓展到了整個房間,沉浸感極強。
超頻測試
繼續,還沒結束。
這次搗騰的起因是超頻,所以接着來超頻。
測試到了穩定2800Mhz主頻, VARM拉滿,功率極限拉滿,AMD驅動還是限制比較大,2870MHz可以過跑分,但是不穩定,分數也沒提升多少,所以目前穩定2800MHz足夠了。
超頻狀態下20個循環的壓力測試99.1%,完美。
3DMARK Time spy 顯卡跑分從18778提升到了20982,提升12%,性能提升還是比較可觀的,約等於一個6950XT了,看了下接近最近的4070ti也就2.1萬左右,差距不到2%。
公版驅動限制了總功率,有點不爽,應該還可以再高一點的,搗騰的話還是建議入手藍寶/XFX/者迪蘭恆進的非公版比較舒服,我覺得非公版改這套水冷跑個2.2萬分是輕輕鬆鬆可以到的。
總結
最後,又享受到了DIY的樂趣,折騰起來也十分滿意,提升了顏值,滿足的遊戲要求,解決了溫度焦慮。
溫度狂降30℃,性能獲得了12%的提升,3500+600元搞定,原裝散熱器還可以出掉回血個100-200,算是超低折騰成本了,對比同遊戲性能7000價位的4070ti無疑是非常香的。
後期入手其他卡也可以直接換個冷頭繼續用,分體式改成了高顏值的一體式水冷,效果也比原廠的更好。
希望能再戰個十年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