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 iPhone 和 vivo 的双持党,在系统开放度和社区生态这块儿,其实偶尔还是会羡慕一下小米用户的
前有小米官方直接入驻 GHUB,推出了ha_xiaomi_home:一个由小米官方支持的 Home Assistant 集成,让 HA 用户能无缝接入小米的 IoT 全家桶;
最近又有大佬放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项目:idootop/mi-note-export(小米笔记备份助手)。它支持一键完整备份小米云笔记,包含文本、图片、视频等内容,并直接同步到 NAS。换句话说,小米手机用户现在可以真正做到:“拿 NAS 当自己的小米云”,而且还是完全本地可控。
我大学时买过一台红米 Note,去年那期接入威联通 NAS 做摄像头的内容里它还露过一脸。说来也挺有意思,在云服务体验上,我反而更想夸一夸吊着半口气的魅族。同时代入手的两部机子里,我一直觉得魅族云服务体验更好。
![]()
当然,云服务本来就是个高成本、高门槛的活儿,小米的用户规模又摆在那里,策略和资源分配有差异完全能理解。
PS:感谢威联通NAS群友@湘铭分享该项目。
之前还有小米音箱接入AI大模型idootop/mi-gpt:latest,小米音箱播放NAS本地歌曲hanxi/xiaomusic等高热度项目,笔者也因为这俩买了一个小爱Pro😂,大家可以了解下。
项目特点(摘录)
小米笔记秒变个人博客网站,一键备份小米笔记。
⚡ 一键备份:完整备份笔记和图片等文件,避免数据丢失。支持增量备份。
✨ 秒变博客:将小米笔记转成网页,您的个人博客即刻上线!
🔒 隐私安全:纯本地处理,无需第三方服务器,数据 100% 掌控
🚗 迁移到其他平台:支持保存为 Markdown 格式,方便导入其他应用
部署流程
本文以威联通NAS为例,通过Docker Compose的方式进行部署。
首先需要进入小米云的官网,登录小米账户。
![]()
登录后,F12 开启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Network(网络下),随便点击一个项目找到cookie,按照作者的流程,应当从uLocale=zh_CN开始,复制到末尾。
![]()
再创建一个.env环境变量文件,上面小米账户的cookie粘贴进去并保存即可。
MI_COOKIE='xxxxxx'
将该文件放在Docker路径下,我这里为/share/Container/minote/data。
![]()
可以看到作者提供了两个项目,一个是一键同步容器,另一个则是网页浏览容器(生成博客)。
![]()
为了方便,我们将其进行整合成一个项目。代码格式问题可借助AI调整。
services:
# ① 同步容器:按需运行,用完即退
mi-note-sync:
image: idootop/mi-note-sync:latest
container_name: mi-note-sync
env_file:
- /share/Container/minote/data/.env
volumes:
# 官方要求把数据同步到 /app/public/data
- /share/Container/minote/data:/app/public/data
restart: "no" # 为防止触发风控
# ② 网页容器:常驻,用来浏览导出的笔记
mi-note-web:
image: idootop/mi-note-web:latest
container_name: mi-note-web
ports:
- "3000:3000"
volumes:
# 官方要求网页端从 /home/static/data 读数据
- /share/Container/minote/data:/home/static/data:ro
restart: always
打开威联通的Container Station创建新的应用程序,建议各位根据自身情况修改端口和文件映射目录。
![]()
使用介绍
上面的部署代码大家也可以发现跟过去略有不同。
后缀名为sync的容器为停止状态,这是正常的,也不建议大家改为always之类,注释中也讲了是防止频繁调用触发风控。我们可以隔一段时间手动启动一下,增量备份。
![]()
在线查看笔记,在浏览器中输入NAS_IP:3000即可。
![]()
最后
挺好的项目,可惜只有小米手机用户专享~
感谢观看,本文完。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