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沒能應驗的世界毀滅預言!1999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家好,我是名偵探15號。

談起1999這個年份,很多朋友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一張張經典的中式舊核照片,想起朴樹的那首《new boy》,想起那些兒時追過的經典遊戲和電視節目。

但是,鮮少會有人想起,在1999年這個年份,還出現過一個堪比“2012”的世界毀滅預言。

在公元16世紀,有一個法國籍猶太裔預言家叫諾查丹瑪斯,他寫了一本預言書叫《諸世紀》。這本書裏充滿了以四行體詩寫成的各種預言。

此書一出,無論是在諾查丹瑪斯生前還是死後,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崇拜者。許多熱心者,將《諸世紀》的預言與世界主要事件分析和解讀,並找到了一大堆應驗的地方,比如國王亨利二世的死亡,希特勒的上臺,一戰、二戰的爆發,甚至還包括蘇聯解體,朝鮮戰爭等等。

而對於1999年,他做了這樣的一首預言:

1999年7月,

恐怖之王從天而降,

安哥魯莫亞之王復活,

馬爾斯借幸福之名統治四方。

很多人看了這首詩,便開始篤定地認爲,1999年便是人類滅絕的時刻,是整個世界無法逃脫的末日。

而在20世紀70年代,有一個日本作家五島勉,他寫了一本書叫《恐怖大預言》,進一步肯定了諾查的預言。(日本人好像一直喜歡搞一些離譜的預言小故事,包括前段時間還有一個講大海嘯的漫畫家龍樹諒)

這個五島勉的整活能力更是一流,他聲稱通過電腦計算發現1999年8月18日那天,天空中太陽、月亮和九大行星將組成“十字架”形狀,宣稱這天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此言一出,社會真的陷入了恐慌,有的人在家裏囤積各種壓縮餅乾儲備糧,有人伺機煽風點火藉助預言招搖撞騙,更有的直接暴露了自己的本性,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想着反正要末日了,不如死之前轟轟烈烈一把。

結果8月18日如期而至,什麼災難也沒發生,甚至一直到了1999年12月31日,世界依然是一片平靜,太陽照常升起,關於“末日”的這一切,彷彿都成了一場鬧劇。

地球很快回歸了安定,但是末世論依舊在盛行,比如後面出現的“瑪雅人2012預言”“尼比魯星球”“日本7.5海嘯”等等,雖然相信的人沒那麼多了,但是該有還是有。

有句話說得好,人一旦喫飽了,就會撐得沒事兒做,有的人不免會開始思考,如果當年1999年的預言是真的,那麼世界會怎麼樣?

這兩年很有名的新銳回合制二遊《重返未來:1999》,便是在這樣的世界觀下誕生的一部作品。遊戲劇情始於1999年12月31日的最後一秒。一場被稱爲"暴雨"的神祕事件讓時間倒流,把世界溶解回退到舊時代,你扮演的"司辰"則是唯一不受"暴雨"影響的人,你需要穿梭於不同的歷史時代,結識夥伴,組建隊伍,並利用卡牌策略戰鬥的方式揭開"暴雨"背後的真相。

而我們今天要聊的作品則更加的抽象,它把自己世界觀設定,直接沿用了“1999年,

恐怖之王從天而降”這句預言詩。對的,這遊戲直接讓惡魔在這個年代侵入大肆人間,如果你不去搞定,那麼整個世界真的會迎來終焉。

沒錯,就是這款畫風很有特點的日式RPG——《Demonschool惡魔學園》。

說實話,即使是在劇情五花八門的今天,能把“1999末日預言”作爲主要背景的遊戲也是鳳毛麟角了,這個題材確實讓我很感興趣。而且這款《惡魔學園》的玩法,甚至還是一款“先規劃,後行動”的走格子回合制遊戲。

畫風獨特,背景獨特,玩法也獨特,那麼這遊戲本身到底值得一玩嗎?

不必擔心,偵探經過了6個多小時的體驗,這就來給大家詳細聊一聊。

冒險小虎隊式的瘋狂冒險

《惡魔學園》的開頭,發生在前往一座孤島的小船上。

只聽天空一聲巨響,我們操控的主角“菲伊”閃亮登場,這是她第一天去島上的學校進行開學報道。

遊戲官方對主角的介紹是“地球上獵魔人家族最後的血脈,她喜歡揍人,關心身邊所有人”。

啊這,說實話這個立繪怎麼看怎麼是個男的,但沒想到最終結論居然是女孩子嗎?壞了,那我這下子更興奮了。

陰差陽錯之下,我們就結識了一個不善言談,也不愛戰鬥,更不懂怎麼拒絕的,面帶憂鬱的女孩子——村琴,然後女主二話不說,就強行直接把她給納入了自己的獵魔小隊裏。

什麼,你問爲什麼要組成獵魔小隊?

主要還是因爲這座學校,包括這座島上的氛圍,處處透着不對勁:學校裏帶着詭異微笑的教授會給學生安排奇怪的“考覈”,學生只要不通過就會直接暴斃化爲血水;島上有一盤被詛咒的錄像帶,只要看過這盤錄像帶,那麼三天之後就會沒命;島上的黑幫到處活動,甚至還逐漸出現了扭曲可怖的惡魔混入其中……

而女主作爲獵魔人家族的最後血脈,她的目標自然是消滅這些出現的惡魔,並且找到小島隱藏的真相,最終拯救世界,可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廣交天下豪傑,一起展開行動。

但是很不巧,距離世界毀滅只有11周的時間了,一想到自己要以學生的身份在短短11個禮拜裏面拯救世界,那可真是壓力爆大啊。

遊戲正式開始,我們白天可以在小島上到處探索,蒐集情報,也可以和夥伴們增進好感,建立羈絆,採買物資,學習新技能,而晚上則開始展開祕密調查並斬妖除魔,週末則是回到老師身邊,進行前往下一週的“每週測驗”。

誒,這聽起來怎麼有點像《P5》的玩法?

雖然戰鬥玩法和P5不一樣,不過遊戲的時間行進模式確實有點這個感覺,基本上每一天,每一個時間段我們都是有事情去做的,而且隨着時間推進,我們還會解鎖更多的地點、更多的夥伴,還能讓夥伴們獲取更強的專屬能力。

這種新奇刺激充滿不確定性的冒險,就有點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冒險小虎隊》。女主碧吉還有男主路克、帕特里克也都是學生,他們每次都會遇上一些離譜的事情,比如“林中飄過的白衣女人”,比如一張“被幽靈糾纏”的舊照片,然後再靠自己的偵探技巧去解開背後的真相。

現在想想他們乾的事兒,用東北話來說都挺虎的,隨便遇到點狠傢伙,自己就要交代犯罪分子手裏。但小時候在圖書館讀到這本書,我是真的愛不釋手,甚至還幻想自己也能成爲小虎隊的一員,跟着他們到處探險,而今在《惡魔學園》裏,我竟找到了當年捧着小虎隊,一看就是一下午的感覺,確實很有意思。

先規劃,後行動!

不得不說,《惡魔學園》的戰鬥設計很有意思,我雖然不愛玩回合制,但確實能在這遊戲的戰鬥中找到快感。

一般的日式rpg裏,人物血量都很多,一般都是幾百上千的,甚至還有幾萬幾十萬,但是在《惡魔學園》裏,我們的角色只有3滴血,敵人可能也就是1~3的血量,碰你一下就是1~2滴血的傷害。

也就是說,哪怕你實力再強,被怪碰個兩三下,那基本也難逃涼涼的命運。

所以一定要靠規劃,用有限的行動點去幹掉更多的敵人,我們只需要在指定的回合數內,打敗指定數量的敵人,最後再達到目標的地點,我們就可以封印這個地點,實現勝利。

啊,看着這個走格子的玩法,我怎麼又想起了我曾經最喜歡的二遊《白夜極光》,哎我的白夜,我捨不得你啊。

說回惡魔學園,它主要的樂趣點在於,靠合理的位置規劃,實現“一拳打爆一羣怪”,比如女二村琴自身沒有攻擊能力,但是她可以用瞬身之術和敵人進行換位,在換位的同時還能控住敵人並且給他們減防,本來1點的攻擊打到他們身上就變成2點了。

而女主菲伊的能力是一拳打過去攻擊一整排的敵人,只要先用村琴的換位讓怪變成一整排,再讓菲伊打過去,那麼bingo,直接變成屏幕清理大師。

《惡魔學園》很重視位移的運用,甚至還涉及了一個超酷的組合技,比如說菲伊一腳把怪提到了村琴身上,那麼還會觸發兩人的合力攻擊,同時還能觸發雙人特寫畫面,真的特別的有成就感。

戰鬥中的核心資源便是體力點數,我們只有8個體力,每個角色每次行動是先消耗1,再消耗2,然後消耗3,這樣逐次遞增,所以最好的規劃就是讓每個角色都動一動,而不是盯着一個角色薅,這樣合理的規劃資源才能打出最佳效果。

在 “一步三算”的規劃結束後,按住F鍵就可以推進時間,看着角色們按照我們的規劃,步履輕盈地打爆一羣羣的怪物,這感覺簡直不要太爽。

在攻擊足夠多的敵人之後,角色還可以釋放自己的專屬大招,不同角色的技能是不一樣的,比如菲伊的是一次斬殺拳,只要擊殺掉敵人就不消耗行動點,而村琴是一個範圍aoe傷害,專門解決堆怪的麻煩情況。

後面解鎖更多夥伴之後,我們不僅會有一個火系主C德斯汀,一個能奶能加buff的全職奶爸克努特,甚至還有一個帶狗作戰的女角色默茜,每個人的專長不同,只要把站位搭配好,就能打出非常棒的配合。

而boss戰的話,在我看來會更像植物大戰殭屍裏的“僵王博士”,雖然傷害極高還能不停召喚,但它的攻擊方式也會暴露自己的破綻,只要能抓住機會就能一擊制敵,打起來頗有一種史詩的感覺。

不需要思考,只需享受戰鬥!

有些時候,《惡魔學園》給我的整體感覺,其實更像是一款手遊,可能是因爲我玩的流程還不夠深,但是它的劇情是那種偏輕鬆短平快的。

基本上就是大家跑到新劇情的地方,簡單聊兩句,惡魔突然就過來了,然後直接開打,打完之後再簡單聊兩句,這段劇情就結束了,然後我們再根據系統的提示去下一個地方觸發劇情,或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推支線。

無論主線還是支線基本上是全程不需要動腦子的,包括地圖的切換也是鼠標點一下就能自動抵達了,也不需要我們去自己找路。

我以前玩的《白夜極光》《貓之城》這些二遊基本就是這個路子,而《惡魔學園》給我的感覺也是一樣的。

但是“單機像手遊”這件事,我覺得不能說是一件壞事,它是各有利弊的,好處就是它不需要你去全身心的投入,只要有時間的話,就能點點點加入這場冒險,簡單看看對話就直接開始打,不管那些有的沒的,而壞處可能就是,深度不太夠。
如果一味是這種重複的戰鬥模式,不像《明日方舟》的關卡一樣反覆出現新的機制,那麼打着打着就會出現玩法上的審美疲勞,包括《白夜極光》後期也出現了一樣的問題,大量的怪和機制重複混用,走格子游戲想做創新還是有難度的。

《惡魔學園》目前的水平,我覺得做的還可以,算是很有創意,但是比起更加主流的模式,我覺得依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現在《惡魔學園》已經上線steam,售價9折後是85.5元,這個價格對於獨游來說不算便宜,但遊戲流程確實算是量大管飽,我現在已經玩了六個多小時了,還遠沒有打到遊戲全內容的一半。

如果你也喜歡“1999末日預言”相關的遊戲題材,或者你也喜歡“規劃+戰鬥”的走格子模式,喜歡那種無需太投入,短平快就能爽玩的遊戲體驗,那麼可以考慮試一試《惡魔學園》,我認爲還是值得一嘗的。

(但首先要把它的戰鬥適應好,偵探大概打了七八場戰鬥纔有點漸入佳境。)

我是偵探,感謝你的閱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