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小丑——希斯・莱杰

2009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聚光灯聚焦领奖台时,空气中浮动着一种复杂到难以名状的情绪。

最佳男配角奖的角逐空前强烈,聚集了五位实力派演员。[1]

乔什・布洛林《米尔克》

小罗伯特・唐尼《热带惊雷》

菲利普・塞莫尔・霍夫曼《虐童疑云》

希斯・莱杰《蝙蝠侠前传 2:黑暗骑士》

迈克尔・珊农《革命之路》

当主持人清晰念出“最佳男配角——希斯·莱杰”的名字,全场掌声轰然响起,却又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上——这份荣誉终究迟了一步,获奖者已永远无法亲手接过,只能由他的家人代为珍藏。

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天才演员,彼时已与这个世界作别一年。

享年28岁。

而他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塑造的“小丑”,正以席卷之势征服全球影坛,成为资深影评人盛赞、普通观众铭记的不朽经典。

如果觉得这个名字陌生,那不如想想他的经典角色小丑。

他演绎的小丑,早已是公认的“影史最深入人心反派”之一:不是简单复刻,而是彻底将这个角色推向了全新高度。

他以极致细腻的表演,让这个反派生出令人脊背发凉的“真实生命力”——那神经质的舔唇、忽高忽低的戏谑语调、带着荒诞感的肢体摆动,甚至嘴角疤痕背后语焉不详的 “起源故事”,既危险又极具吸引力。

许多观众看完电影后,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他不是在“扮演”小丑,而是真正“活成”了那个带着诡异笑容、搅动哥谭混乱的灵魂。

而小丑,也赠予了希斯・莱杰人生中最耀眼的高光时刻。

纵观电影百年长河里的经典荧幕形象,能与他塑造的小丑并肩的,寥寥无几。

可遗憾的是,这份巅峰,偏偏成了他的绝唱。他本有机会在影坛书写更多属于自己的传奇,却猝然离世,连一声告别都未曾留下,只给世人留下无尽的怅惘与唏嘘。

1979年,他降生在澳大利亚珀斯的一个中产家庭,他曾经说过自己来自“世界上最偏僻的城市”。

据说,当时希斯就读的初中有规定,在校学生必须选择任一选修课程——厨艺或戏剧。由于希斯并不想学习烹饪,他选择了尝试戏剧课程。[2]

10岁时在校园童话剧《彼得·潘》中担纲主角——当他戴着羽毛饰帽,带着孩童特有的纯真与灵动站上舞台,老师和同学瞬间察觉,这孩子对表演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敏锐感知。

17岁高中毕业后,希斯没有进入大学,而是与朋友特雷弗·迪卡洛一起前往悉尼,寻找演出机会

希思相信悉尼是梦想成真的地方,或者至少是演员们可能获得重大突破的地方。

希思带着69美分抵达悉尼后,想尽一切办法休息一下。

1992年,希斯参演了电视电影《胡闹》(Clowning Around),在片中饰演一名无名的小丑,但未被列入片尾名单。

他的第一份正式演艺工作,是在1997年的低成本电影《魔岩风暴》(Blackrock)中出演角色。[3]

这部影片充斥着老套情节,整体表现平平——它属于青少年焦虑题材,讲述了一个男孩在得知自己最好的朋友强奸了一名女孩后,内心挣扎的故事。

莱杰在片中仅饰演一个小角色。

希斯去试镜了一部名为 《汗水》(Sweat,1996)的电视剧,该剧讲述的是一群年轻的奥运希望之星的故事。[4]

他有两个角色可以选择,一个是游泳运动员,另一个是同性恋自行车手。

希斯选择了后者,因为他觉得要想真正脱颖而出,就必须接受与众不同的角色。

这个角色让他小有名气,但不幸的是,该剧很快就被砍掉了,迫使他寻找其他角色。

之后的几年里他先后出演了《聚散离合(第一季)》《咆哮》等影视作品,这些影片没有提升希斯的名气。[5]

他试镜了澳大利亚惊悚片《双手》,并且成为了男一号,这部影片为他带来了出演《对面恶女看过来》的机会[6]

随后,《对面恶女看过来》里的阳光少年帕特里克,以清爽形象与鲜活演技为他赢得青少年选择奖提名,成功打开知名度

之后,希斯似乎被定型为年轻帅哥,他并不喜欢这种形象,于是接受了一部非常严肃的战争题材电影《爱国者》中的角色。

史诗大片《爱国者》中,他与好莱坞巨星梅尔·吉布森饰演父子,面对前辈的强大气场毫无惧色,将少年人的热血莽撞与成长蜕变演绎得入木三分。

电影上映后获得了1.13亿美元的票房

虽然希斯并未凭借此片获得奖项,但他第一次因演技被杂志称道.

《滚石》杂志说:“这位澳洲来的新人拥有卓越的表演才华,他必将成为影坛上的又一颗明星。”

希斯也凭借此片成为当年8月《名利场》的封面人物[7]

此后,希斯·莱杰的角色选择呈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他几乎接演了所有类型的角色,竭力避免被定型。

有些角色获得了好评,例如他在 《死囚之舞》(2001)中的亮相

该影片受到《帝国》(Empire)杂志影评人的称赞,认为希斯精湛的表演为戏剧增添了复杂性、深度和情感[8]

《圣战骑士》中的威廉,一个梦想成为骑士的小伙。

说话时的腔调慢条斯理,却又总是嬉皮笑脸,没个正经样子。

一头金黄色的头发都是湿漉漉,穿的衣服不是大红就是大绿的制服,将帅气和诙谐合二为一。

在这部电影中,他展现了自己喜剧的天分,被《人物》杂志评为「全球五十大最美面孔」。

但他在《内德·凯利》(2003)中的演绎却彻底失败,以至于发行商甚至不愿在澳大利亚以外地区发行。

直到《断背山》(2005)中,希斯才终于获得了应有的成功。

作为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断背山》在上映之前,被一致看低,甚至遭到了许多群体的反对。

但是在影片上映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看过电影的观众,不仅没有对两个男性之间的情愫感到异样,反倒都被他们的爱所打动。

希斯·莱杰饰演的恩尼斯·德尔玛,和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杰克·崔斯特,上演了一场感天动地的断背之恋。

他们让全世界认识到,爱情就是爱情,与性别无关。

恩尼斯打开衣柜,上面挂着一张断背山的照片,以及他和杰克叠加在一块的衣服。

那座山中,有着他最美的回忆,那身衣服,寄托着他最心心念念的对象。

哪怕数十年过去,二人阴阳相隔,那份隐藏在心中的爱,未曾消逝。

他爱的不是男人,亦不是女人,他爱的只是杰克:「Jack,I swear。」

PS:这段不是我写的,我没看过这电影

凭借在片中对恩尼斯·德尔·马尔的精彩演绎,莱杰荣获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奖和澳大利亚电影学院最佳国际男演员奖,并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9]

不过媒体却说,这不过是给花瓶多添一笔罢了

2007年,希斯接拍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在电影中饰演小丑一角

但他面对的是媒体的质疑

为了能驾驭好小丑,希斯·莱杰做了充足的准备。

不同于以往影视剧中脸谱化的反派,《黑暗骑士》里的小丑,是个不贪财、不恋权,唯独以搅乱秩序、洞悉人性弱点为乐的“混沌化身”。

他特意将自己关在酒店的房间中长达43天,在幽闭的环境里,揣测小丑这个扭曲的变态:

会是怎样的心理状态

该呈现出怎样的姿态

声音应是怎样的腔调

他不仅打乱作息体验长期失眠的眩晕感,还对着镜子反复打磨诡异笑容与神经质动作,只为捕捉角色灵魂“漂浮不定”的状态。

他像疯子一样,在房间内上蹿下跳,让自己时刻处于入魔的状态

并将自己舔嘴唇、捋头发的习惯带入其中,从细节处融入疯癫的元素。

他甚至专程前往精神病院观察患者言行,以小丑的口吻写下专属日记,字里行间全是“混乱比秩序更公平”这类偏执思绪。

造型设计上,他全程深度参与——和化妆师用丙烯颜料混合凡士林,在嘴唇上画出干裂土地般的深纹,搭配拉至眼尾的黑色眼线与凌乱绿发,一个自带哥特式阴郁的反派形象就此成型。

他悄悄地努力着,呕心沥血地付出着,只为日后能惊艳所有人。

在《黑暗骑士》的拍摄过程中导演和每一位演员在落幕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摄像机后复看希斯莱杰所表演的片段。间歇时希斯会经常在剧场滑滑板。在每一部作品拍摄过程中他也会和导演提出自己的见解。

审讯室里,被蝙蝠侠按在桌前的他依旧镇定,用刀抵住对方咽喉轻描淡写说出“我就像狗追汽车,追上了都不知道要做什么”,那种看透一切的疯狂与冷漠,让角色彻底跳出“善恶对立”的框架,变得立体而鲜活。

小丑穿着护士装,炸毁整座医院的画面。

他摁下引爆器,医院迟迟没有爆炸,便疑惑地转过身,站在原地、耸着肩反复摁着引爆器。

医院爆炸的瞬间,他整个人吓得一激灵,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跑开了。

就在这个经典角色即将带他迈向事业新高峰时,命运却抛出了最残酷的玩笑。

2008年1月22日,年仅28岁的希斯·莱杰,被工作人员发现猝然离世于纽约的公寓中。验尸报告随后公布:他因意外混合服用六种不同成分的止痛药与镇静药,最终药物过量中毒。

这一消息如惊雷炸响全球影坛,无论是合作过的伙伴,还是素未谋面的影迷,都被卷入巨大的震惊与悲痛。

在1月23日的初步验尸时,莱杰的死因尚未确定。在2月6日的二轮验尸报告出炉后,美国纽约调查部门确认莱杰的死因为“急性药物中毒”,肇因于莱杰过量混合服用六种不同药物。这六种药物包括,两种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物

实际上不止,外网还写了他吃了其他的

1)羟考酮(oxycodone)和***(hydrocodone),三种常用的抗焦虑和催眠的药物, 抗焦虑麻药哦,把你麻成傻子了不就不焦虑了吗

2)地西泮(diazepam),阿普唑仑(alprazolam),替马西泮(temazepam),一种处方镇静药物,

也是安定,把人弄傻

3)多西拉敏(doxylamine)

乙醇类抗组胺药物,把人麻成傻批效果一流。

4)各种抗抑郁药物

大幅度增加五羟色胺递质,他这种混着吃全身都是麻醉的

5)抗精神药物

破坏多巴胺受体,别想在接收到多巴胺信号体会喜怒哀乐

最主要的是,他应该是在最开始吃得少的时候就得了anhedonia,然后没断药,听医生鬼话越吃越多,最后甚至各种药物一起吃夹杂着吃,最后被医生给害了

令人心碎的是,这部电影在他去世六个月后才上映,他凭借对小丑的惊艳演绎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但遗憾的是,希斯未能亲自领奖。

希斯去世后,关于这部电影是否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说法层出不穷。

有些人认为他因为无法摆脱角色,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但希斯的姐姐却在接受《娱乐周刊》采访时表示:“他非常享受演绎小丑的过程,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

《黑暗骑士》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接受采访时说:「无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希斯饰演的小丑永远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也是人们争相讨论的焦点;

他带给这个角色的,是前所未有的体验,黑暗的性格来源于悲伤的过去,诡异中带着幽默。」

《断背山》中与他演对手戏的杰克·吉伦哈尔,在采访中感慨:“我觉得希斯·莱杰对很多人来说意义非凡,无论是他的影迷还是看过他作品的人无不为他的表演所打动。他有一股不可思议的人格魅力和力量,并一直被大家思念和缅怀。”。

数月后《黑暗骑士》公映,无数观众走进影院,看到片尾掌声如雷

2009年奥斯卡颁奖礼上,当他被授予最佳男配角,是不到三岁的女儿玛蒂尔达在母亲怀中替他领奖。

这个他拍摄《断背山》期间降生的小天使,还没来得及在成长中记住父亲镜头前的璀璨模样,便只能以这样的方式,与父亲的荣誉相遇。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

希斯·莱杰就是后者。

他没有真正的死去,而是在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于我们的记忆里,继续扮演那个无法取代的小丑。

往期推荐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8c47710f952d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15bd70f51693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6aa070e027a3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f6767037ab3a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50e870e7ffb6

  1. 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_百度百科 ↑

  2. 希斯·莱杰 - 传记 - IMDb ↑

  3. 魔岩风暴_百度百科 ↑

  4. 汗水 (电视剧 1996) - IMDb ↑

  5. 希斯·莱杰 - 传记 - IMDb --- Heath Ledger - Biography - IMDb ↑

  6. 希斯·莱杰 - 传记 - IMDb --- Heath Ledger - Biography - IMDb ↑

  7. 资料:希斯-莱杰小传 千里马终遇伯乐吉布森_影音娱乐_新浪网

  8. 怪物球评论 |电影 - 帝国 ↑

  9. 奥斯卡颁奖礼刚刚启动 众星红毯秀争艳(组图) ↑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