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任何成功的IP,最好都要做成一整个系列!无论是电影行业,还是游戏行业都深谙此道。于是乎我们能看到很多横跨几十年的系列电子游戏。例如《刺客信条》、《使命召唤》、《生化危机》、《最终幻想》...等等。
![]()
但是游戏圈里面,一个长系列作品,通常会用一个数字来锚定这个作品处于整个系列某个位置,而且数字通常是以顺序挂钩的存在。像《使命召唤》系列,官方早就不在主标题使用数字命名法了,但玩家依旧会使用数字命名来简单区分游戏不同作品。
偏偏《战地》是一个奇葩,其游戏中的很多数字甚至你都猜不到为什么会这样使用,几乎没有什么顺序可言,甚至是想到什么用什么的感觉。接下来就让小航母给大家盘点一下战地奇怪标题中那些数字。
![]()
正文
《战地》系列最初的样子
2002年的《战地1942》是整个系列梦开始的地方,《战地1942》中的1942指的是1942年,也预示着本作背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当时那个时代,大部分FPS游戏还沉浸在纯粹的打枪的时代,《战地1942》率先开发出了大战场的玩法,玩家不仅局限于打枪,而是能驾驶很多载具,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里程碑式的电子游戏。
![]()
2004年EA推出了《战地:越南》,题材是很罕见的越战题材。游戏相比于一代差别不算很大,加入了直升机载具,以及越南丛林地图算是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
![]()
2005年EA又推出了《战地2》,其中这个2就是整个系列游戏数字搞抽象的开始。因为你很难去理解这个2究竟代表什么,要说是系列第二部,前面不还有一个《战地:越南》么?
《战地2》是战地系列首部现代战争题材,游戏中明确了小队这个概念,时至今日《三角洲行动》大战场模式依旧沿袭了这个机制。
![]()
2006年EA又推出了《战地2142》,2142和《战地1942》数字含义相似,代表2142年。该作是一部科幻题材的游戏。
![]()
只能说早期的《战地》相当不错,在当时玩法上有着里程碑式的创新。当时那个时代FPS游戏大多注重单人战役模式、即使有多人PVP游戏,也局限于小地图模式,而且打枪为主。
但是《战地》不仅没有单人战役,而且模式也为大战场,有着丰富的载具给大家使用。特别是上文的后三部游戏几乎是在已经年货的情况下,超高效率的出了三个时代背景完全不同的游戏,这种制作水平放在如今有AI辅助的时代都让人震惊!
值得一提的是,《战地》系列初期的这些作品,以个人电脑端为主,部分游戏不仅仅有PC版(装载Windows系统的个人电脑),甚至还有Mac版!
![]()
突然就开始主机起来了!
2008年《战地:叛逆连队》发布,这是一款足以载入战地史册的游戏。
这是第一款搭载寒霜引擎的游戏
这是《战地》系列首次引入单人战役的作品
这是《战地》首款登陆主机平台游戏,且为主机独占!
![]()
相比于隔壁《使命召唤》史诗感、和宿命感拉满的单人战役。叛逆连队的氛围则有些许逗比,整体感觉很像好莱坞电影《天龙特攻队》。
《战地:叛逆连队》本来应该是一款可以载入FPS史册的游戏,但是很可惜主机平台的独占让其失去了一部分的多平台优势,同时题材和时间上又遭遇隔壁《使命召唤》的家族超级天骄《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
![]()
加上EA内部对于这款游戏也有点玩票的性质。种种原因下来叛逆连队尽管有着非常出色游戏品质、但是依旧离《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传送门2》、《泰坦陨落2》这种让整个业界顶礼膜拜的创奇作品差了一点。
![]()
2009年EA又发布了小体量的《战地1943》,这款游戏被很多人视为《战地1942》的一个DLC,其1943的命名数字也和1942一样意义,游戏背景为二战,而且依旧是主机独占游戏。
![]()
2009年一款名为《战地:英雄》的卡通风格第三人称小游戏发布,这部游戏只能说纯整活。
![]()
2010年《战地:叛逆连队2》发布,这个2终于是很容易让人看懂了,就是叛逆连队的续作!这款游戏终于是又有PC版了,同时用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寒霜一代引擎完全版(寒霜1.5),之前叛逆连队一的寒霜引擎只是测试版,这一次场景破坏度理论高达99%!
![]()
小航母当年也是玩过这个游戏,简单来说游戏单人剧情方面游玩体验真的不输同时代的《使命召唤》,只可惜按照游戏的最终结局来看,故事没有讲完。但时至今日2025年,依旧没有看到续作叛逆连队3的登场。
该游戏还有一个越战主题的DLC,包含137高地、Cao Son Temple等5张基于越南地貌设计的多人地图,支持征服、突袭等战斗模式。
![]()
标题数字整活又开始了!
2011年EA发布了《战地3》,这个3用的就很奇怪了!这既不是《战地2》的续作,也不是叛逆连队2的续作,更不是《战地》系列第3部作品。
![]()
这部作品是全球搭载首款寒霜2引擎的游戏,光影效果非常出色!画面质感肉眼可见的领先当时那个时代几乎所有主流3A大作!
![]()
游戏采用了类《使命召唤》的电影叙事风格单人战役,小航母当年首发购入该游戏,我个人看法整个游戏剧情和《使命召唤》相比差太多,尽管有着可以载入游戏实测名场面的航母飞战斗机关卡,但是很可惜整个游戏剧情头重脚轻。
前期铺垫非常出色,有着相当不错的大场面设计,但是最后转折和收尾显得很唐突,且莫名其妙。你能想象主角最后是和大反派在街头打拳击结束游戏剧情么?
![]()
2013年《战地风云4》发布,整个游戏本质上就是强化版的《战地3》,也算是一定意义上遵循了4排在3后面的数字常识。
由于单人剧情部分内容过于敏感,该作让《战地》这个系列在中国互联网上从此多了一个全新的名称《战地风云》系列。
《战地风云4》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款游戏尽管已经在steam平台上售卖。但是游戏开启时候不能通过steam直接启动,而是要跳转到一个网页,然后从网页端启动游戏。然后这个网页经常启动不了游戏,在当时被大量玩家狂喷!
![]()
2015年《战地》系列发布了《战地:硬仗》。一款以军人为背景,有大战场特色加持下的游戏。突然发布了一款以警察为视角,并且以枪战为主题的游戏。只能说小了,格局小了!该做也成了《战地》系列较为小众的一部作品。
![]()
2016年《战地1》发布,没错这个1代表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游戏自然也是一战为背景的游戏。但是有一部分对于《战地》系列毫不理解的玩家,会误以为这是《战地》第一部。
怎么说呢,一战题材的3A大作确实非常少见,但是游戏单人部分开始奇侠起来了。
![]()
2018年《战地5》发布,这个5就非常让人匪夷所思了。这部游戏和之前3,4没有任何联系,也不是现代战争题材的游戏(之前的2,3,4均是现代战争题材)。 游戏题材为二战,没有用战地1的命名法,也没有用1942这类的命名法。
![]()
2021年《战地2042》发布,这里的2042又回到了第一代命名法,游戏背景为近未来。
游戏宣传片用cg致敬玩家的操作,两架战斗机缠斗,前机飞行员跳出座舱,在空中用火箭筒击落后面的飞机,然后在空中落回之前驾驶的飞机中。引爆玩家舆论,全球玩家欢呼!
![]()
但是很可惜游戏上线后,整个游戏像是一个半成品一样,成为《战地》系列有史以来最大的赛博诈骗。尽管这个游戏有着非常创新的传送门模式,有点像RTS游戏那边的地图编辑器,但是在FPS游戏里面非常少见。
![]()
如今最新的《战地6》
2025年最新的《战地6》,单人战役方面,Vince Zampella作为总监只能说《使命召唤》正统在《战地》了。毕竟Vince Zampella那可是大名鼎鼎的IW工作室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重生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使命召唤:现代战争》老三部曲就是由他带领团队制作。
![]()
多人模式依旧是《战地》系列独创的大战场玩法,运用了最新的寒霜引擎。能够给整个游戏在非常细腻的场景破坏上,即使是多人游戏也提供电影画质般的超级光影效果,足以看出EA强悍的技术力。
![]()
《战地6》仅在steam试玩版本期间,在线人数峰值就超50万,达到了steam游戏在线历史排行榜的第19名!要知道这还是由于服务器预估不足的情况下,很多玩家因为服务器排队没有成功进入游戏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爆款数据。
![]()
从初代《战地1942》到如今的《战地6》,历经二十三年的沧桑,《战地》这个IP不仅只是经典,在今天依旧具有号召力。要知道游戏圈经典IP多如满天繁星,很多只是昙花一现,像《战地》这种活过二十年的游戏,并不是特别多。
![]()
你观察每一代《战地》,有的有单人战役、有的没有,还有各种不同的时代背景。
但是唯一不变的,是那经典的大战场玩法,每个玩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属于自己的玩法、属于自己的爽!
![]()
以及那经典的...具体地说是祖传的噔→噔→噔→噔↗噔→噔↘BGM,听一遍就上头,听两遍依旧热血澎拜,听三遍你甚至会开始跟着哼...也许再过十几年,你的后辈依旧会玩着最新版的《战地》。你看他玩游戏时候,会听到他说出那句《战地》大战场灵魂提问“我靠!哪儿打的我?”
![]()
我是小航母,一个业余的游戏博主。原创不易,你的关注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