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刷短视频?科学家给大模型“刷垃圾”,模型成智障了

你信不信,人看太多垃圾视频会变傻。

那种“十秒钟一个梗”的短视频,看多了之后,人是很快乐,有一种大脑褶皱被抚平的感觉,信息进来出不去,最后什么都记不住。


现在,科学家发现,大模型也会这样。


不管你信不信,至少现在能证明的是:大型语言模型(LLM)真的会因为长期接触垃圾内容而——脑腐烂


研究来自德克萨斯A&M大学、奥斯汀分校和普渡大学。


论文标题直白到有点吓人:《LLMs Can Get “Brain Rot”!》(大型语言模型也会脑腐!)

研究团队干了一件非常人类的事:他们喂了几个模型几个月的Twitter/X热帖。

那些你我每天都在刷的——短、爆、带劲的内容。


结果,这些模型真的“坏”了。

  • 推理能力下降23%

  • 长期记忆下降30%

  • 人格测试显示,自恋和精神病态水平上升


而且,这不是临时性损伤。研究者后来又用干净、高质量的数据重新训练它们,尝试“补救”回来。

结果发现——修不回去了

模型的“认知退化”像人脑一样,会留下长期痕迹。

这次研究提出了一个叫“LLM脑腐假说”的概念。


大概意思是如果模型长期接触琐碎、无挑战的网络内容,就会像人类一样出现认知下降。


他们甚至为“垃圾数据”做了两个版本的定义。

一个是M1(参与度维度),就是“越短、越火”的内容——点赞转发多、语句短小。

另一个是M2(语义质量维度),也就是那些标题党、夸张、耸人听闻的内容。


然后他们做了个“受控实验”:

一组模型吃100%的垃圾推文,另一组吃高质量长文。

中间还混着20%、50%、80%的“垃圾比例”,看效果会不会递进变化。


结果一目了然。

垃圾吃得越多,模型越“傻”。


它们的逻辑链条断了,推理中间跳步骤(论文里管这个叫“thought skipping”),对长文本的记忆力急剧下降,连安全性检测也出问题——模型更容易生成错误或冒犯性的内容。

更有意思的是,模型的“性格”也变了。

他们用心理学测试评估LLM的“人格特质”,结果发现:

随着垃圾数据比例上升,模型的自恋、精神病态和马基雅维利主义得分越来越高,而“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逐渐下降。


简单讲,它变得更浮躁、更自我、更不靠谱。

这听起来有点荒诞,但你仔细想想,其实合情合理。

模型只是照镜子在学人,而人类的互联网,本身就像一个“信息垃圾场(石山)”。


研究里还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细节:


模型性能下降最明显的指标,不是文本的“语义质量”,而是“流行度”。


也就是说,比起内容本身的蠢,被大量转发的短帖才是更强的“腐蚀剂”。


流行,才是模型的毒。


你可能会想,这和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恰好是个镜像。


我们看短视频、看爆款帖子,也是在“持续预训练”。


只是对象从模型变成人。


而人类大脑的“参数”可没法重新微调(更何况前面提到过了,即使是大模型尝试补救也没能完全补救回来)。


认知科学上已经有很多类似研究。


长期暴露在碎片化内容中,人会出现工作记忆衰退、深度阅读障碍、思维链断裂等现象。


看多了十秒钟爽片段,你的大脑开始默认:信息只需要被“扫一眼”,不需要被“理解”。


于是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静下来看完一篇长文。


人类的“思维跳跃”,其实和模型的“thought skipping”如出一辙。


我们都在失去中间步骤,只剩结论。这在AI里是逻辑断裂,在人脑里,是懒惰。


更残酷的是,模型的实验结果也说明了一件事:


退化几乎是不可逆的。


科学家试过各种“补救”——再喂干净数据、微调指令格式、优化思维链条。


效果确实有提升,但没法恢复到最初的水平,这说明模型的“认知结构”被永久性改写了。


就像你让一个刷了三年短视频的人突然去看康德,他能看,但看不进去。不是眼睛的事,是神经通路已经被改造过了。


这研究其实不只是AI界的一场实验,更像在照人类的一面镜子。AI学会了人类的“注意力崩溃”,而人类,则在一点点变成算法喜欢的样子。


研究者在论文结论里用了一个很特别的词:“认知卫生(cognitive hygiene)”。

他们认为,训练数据的质量控制,不再只是工程问题,而是AI的“心理健康管理”。


因为当模型规模越来越大、吸收的信息越来越多时,“信息污染”会累积成真正的智力损耗。


这话其实也很适合我们自己。


人类同样需要“认知卫生”——不是戒掉娱乐,而是知道自己在吃什么。


就像模型会因为太多垃圾数据而脑腐,人类也会因为太多信息快餐而失去耐心、深度和判断力。


区别只是,AI至少还能被重新训练,


但我们不行(或者说你坚持的下来?)。

AI 的“脑腐”实验,本质上是在警告我们:信息环境会反噬认知。


当算法开始喂给你越来越多你爱看的短内容时,你也在一点点变成它的样子。


模型的“思维跳跃”,就是我们的大脑在短视频上滑动的那一下......你甚至完全记不起你看的上一个短视频内容是什么。


AI在学人类的思维,人类在学AI的节奏,那么最后大家都变得——又快、又空、又累,且拒绝思考。


当你下次舒舒服服躺在床上、坐在路边,一边吃着不健康的食品,一边在刷一个又一个十秒搞笑短视频的时候,不妨想一想:


也许那一刻,不只是你在消磨时间,是你的大脑,在被“预训练”成“退化”版本的自己。

都看到这里了,不点个关注再走?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