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榮耀手機和華爲手機還親如一家,如今一個用着鴻蒙系統,另一個卻選擇了安卓。這種選擇背後,究竟是怎樣的考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一、曾經的華爲、榮耀親如兄弟
榮耀品牌最初誕生於2013年,是華爲爲了應對互聯網手機市場而推出的子品牌。在那些年,榮耀確實享受着華爲的全面支持。同樣的EMUI系統、相同的技術架構、共享的研發資源。榮耀憑藉着華爲的技術背書和品質保障,迅速在年輕人市場打開了局面,成爲了性價比的代名詞。
然而,2020年的一場重大變革改變了一切。由於美方對華爲的制裁不斷升級,尤其是芯片供應受阻,華爲不得不做出艱難決定,那就是將榮耀業務整體出售。這意味着榮耀從華爲體系中完全獨立出來,成爲一家全新的公司。
這次分離不是爲了更強,而是爲了生存。華爲出售榮耀,既是爲了讓榮耀避開制裁,也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保全一個重要的手機品牌。分家後的榮耀,需要重新構建自己的供應鏈、技術路線和品牌定位。而操作系統選擇,就成了這場“獨立自主”之路上的第一個關鍵決策。
二、獨立後的榮耀爲何選擇安卓?
榮耀獨立後,華爲與榮耀不再有任何股權關係,兩家成爲完全獨立的市場主體。這意味着,榮耀有了自主選擇操作系統的權利。那麼,爲什麼榮耀沒有選擇“老東家”的鴻蒙系統,而是繼續擁抱安卓呢?我認爲有三個原因可講。
第一個原因是是商業獨立性的考量,作爲新生的獨立品牌,榮耀需要向市場、合作伙伴和消費者證明自己的獨立性。如果繼續使用鴻蒙系統,很容易給人留下“依然是華爲附屬”的印象。榮耀通過使用安卓系統並打造自己的Magic OS,向外界展示了其獨立發展的決心和能力。
第二個原因是規避潛在風險的需要,雖然榮耀已經獨立,但如果使用鴻蒙系統,仍可能面臨美方制裁的風險,這與榮耀獨立的初衷背道而馳。榮耀獨立後使用了高通、聯發科等芯片供應商的處理器,並恢復了5**品的推出,這些都需要一個相對“安全”的操作系統環境作爲支撐。
第三個原因是全球市場發展的要求,安卓系統在全球範圍內擁有成熟的生態系統,尤其是谷歌GMS服務在海外市場幾乎不可或缺。榮耀如果選擇鴻蒙系統,將面臨海外市場拓展的巨大障礙。而基於安卓的Magic OS則可以無縫接入現有的全球生態,保障海外業務的連續性。因此,榮耀選擇安卓系統,是其在獨立自主背景下,基於商業理性做出的自由選擇。
三、客觀的講,鴻蒙系統並不是理想選擇
拋開商業策略不談,單從系統本身來看,鴻蒙系統目前確實存在一些現實困境,這也是榮耀選擇安卓的重要原因。
最大的困境就是鴻蒙生態系統建設尚不完善,雖然鴻蒙系統自2019年發佈以來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安卓相比,其應用生態仍有較大差距。根據2025年的數據,鴻蒙應用商店中應用數量雖已突破萬款,但常用的前100個APP中仍有部分功能不完備。一些日常應用如微信、支付寶等,在鴻蒙系統上功能受限,用戶體驗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鴻蒙系統的技術適配挑戰突出。對於手機廠商而言,將安卓應用遷移到鴻蒙系統需要重寫部分代碼,這帶來了額外的開發成本。有開發者透露,安卓APP遷移到鴻蒙至少需要重寫30%的代碼。對於剛剛獨立、需要快速推出產品的榮耀來說,這種技術適配成本是難以承受的。
此外,華爲作爲手機廠商,自己打造操作系統又讓其他廠商使用,確實存在一定的角色衝突。其他手機廠商會擔心:華爲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在系統更新、特性支持上能否公平對待競爭對手?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商業競爭中的正常考量。
寫在最後
榮耀選擇安卓而非鴻蒙系統,是基於商業理性、技術現實和市場環境的綜合決策。這一選擇既體現了作爲獨立企業的自主權,也反映了對用戶負責的態度。從曾經的“一家人”到如今的“兄弟品牌”,榮耀和華爲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華爲憑藉鴻蒙系統在生態建設和高端市場持續發力,榮耀則依託安卓系統打造了自己的Magic OS,在性價比市場和技術創新上尋找平衡。
在智能手機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操作系統的選擇從來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商業戰略問題。榮耀的選擇或許會讓部分“花粉”感到遺憾,但卻是其獨立發展之路上必要的一步。未來,隨着兩家公司路徑的進一步分化,這種差異可能會更加明顯。而作爲消費者,我們最關心的永遠是:誰能爲我們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無論它使用什麼系統。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