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非历史专业,如文章中出现疏漏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查理四世的黄金时代
卢森堡王朝的波希米亚国王卡雷尔一世(1346年-1378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卡尔四世(1347年-1378年在位),意大利国王卡洛四世(1347年 - 1378年)。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四世(1355年加冕),卢森堡伯爵(1347年 - 1378年)-维基百科
查理四世出生于公元1316年,他的父亲是波希米亚国王卢森堡家族的约翰一世,母亲是普舍美斯家族的伊丽莎白公主,属于是根正苗红的神罗大贵族出身,并且天赋异禀从小就热爱学习,年纪轻轻就学会了五门外语,长大后他又随着父亲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在其父晚年因身体原因无法处理朝政时,查理更是成为了波希米亚的实际掌权者。
克雷西战役
彼时欧洲最大的事件就是英法百年战争⚔️,作为国王的老约翰当然要选边站队,可他好死不死的选了法国做盟友,而当时的法国被英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国土沦丧大半,1346年,老约翰亲自带兵远征驰援盟友,没想到在克雷西战役⚔️中遭遇惨败,就连国王本人都命丧当场,好在查理最后逃脱了战场。
本来输成这个德行的查理已经没资格再参加选帝,但他的最大竞争对手路易在打猎的时候因为中风暴毙,另一个对手冯·施瓦茨堡的人缘又很差,后来被查理轻松带兵击败,就这样查理成功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在1355年正式登基,史称:查理四世👑
135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
登基之后的查理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他在1356年颁布的《金牛法案》,通过法律形式确认了七大选帝侯对皇帝的选举权,其中波希米亚国王👑位列世俗选帝侯之首,保证了神罗各大贵族的政权更迭能在其后的几百年正常进行。
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除非你相信七个诸侯能拼出一个皇帝
——伏尔泰《风俗论》
外交方面,查理四世极少发动大规模战争,而是通过联姻、贿赂和谈判扩张领土。他合并了西里西亚、下卢萨蒂亚等地,使波希米亚成为帝国核心,并短暂控制勃兰登堡等战略要地。
文化方面,查理四世更是引领了布拉格的文艺复兴之光,查理四世将布拉格定为帝国首都,并倾力建设:包括修建查理大桥(欧洲最古老的石桥之一)、扩建圣维图斯大教堂,建立卡尔斯滕堡防御工事。并兴建查理大学(1348年创立的中欧第一所大学),他还推动捷克语成为行政和文学语言,取代拉丁文的垄断地位。此举不仅促进了捷克文学发展,还强化了波希米亚的民族认同,为后来的胡斯运动埋下伏笔。
经济方面,波希米亚的银矿资源成为帝国经济支柱,查理四世鼓励开采并制定矿业法规,使捷克成为欧洲重要的贵金属供应地。布拉格则依托伏尔塔瓦河发展成中欧贸易枢纽,纺织业与手工业兴盛。
当然查理四世也并非完人,比如他在黑死病期间默许对犹太人的屠杀,并借此充盈国库。
查理大桥旁的查理四世雕像
但不管怎么说,在查理四世的统治下,包括波希米亚在内的神圣罗马帝国开始了一段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甚至超越法国成为欧洲霸主。
智慧与审慎,胜过刀剑与盔甲
——《查理四世自传》
⚡比敌人更危险的儿子们
瓦茨拉夫四世
查理四世是最后一个试图将神圣罗马帝国粘合起来的胶水,可惜他的儿子们把瓶子打碎了
——诺曼·戴维斯《欧洲史》
查理四世虽然是一代雄主,可他的两个儿子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瓦茨拉夫出生于1361年,是查理的第六个子女,在他出生时他的两个哥哥都先后英年早逝,继承顺位自然落到他的头上,为了确保儿子的选举权,查理四世撤销了他早先授予的许多城市的特权,并将其抵押给各个贵族,用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时间来到1378年,一代雄主查理四世因病去世,瓦茨拉夫继承神罗大统,史称——瓦茨拉夫四世,但这时他得到的帝国并不算完整,大部分领地的实控权在家族其他成员身上。
而瓦茨拉夫这人相比于他的父亲,软弱无能还是个酒鬼,几乎无时不刻不在喝酒,有一次甚至因为醉酒错过了法国国王的宴会,并且他还热衷于狩猎,经常忙于狩猎而不管朝政,贵族们劝他勤政,结果都被他给当作放屁。
游戏中冯·奥利茨所说的瓦茨拉夫妻子死于他的猎狗只是传说,没有任何史实证明它的的真实性。
内政方面,他试图加强中央集权,但遭到帝国诸侯和波希米亚贵族的联合抵制。其政策(如增加税收、重用非贵族顾问)激化了矛盾。整个神罗的关系网被他处理的一团乱麻,不满的情绪压抑到1393年,在一场教廷对于修道院新任院长候选人的争端中,一个叫约翰的副主教选择支持瓦茨拉夫支持人的对手,而瓦茨拉夫不知道抽什么风,居然直接下令直接把约翰扔进河里,这个约翰被后世封为圣徒,捷克人还修建了以他命名的教堂。
圣约翰大教堂
至于瓦茨拉夫就没这么走运了,早就对他不满的贵族们借题发挥,以“为圣徒约翰争取正义”为名,掀起了一场针对国王的叛乱⚔️,这场叛乱的领袖是国王的亲戚卢森堡的约布斯特(没错,这就是就是游戏里的约布斯特斯特侯爵),他自封为临时王国的摄政王,并在1394年带领叛军在凯尼希霍夫战役⚔️后活捉了瓦茨拉夫。
约布斯特
这下国王的兄弟们坐不住了,皇弟约翰和西格斯蒙德迅速召集了一只保皇党军队,前往营救国王,在几场大战之后,叛军损失惨重,被迫释放国王,重获自由的瓦茨拉夫并没有大开杀戒清洗叛党,只是短暂逮捕了约布斯特侯爵和六名联盟成员。而西吉斯蒙德因为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王位继承人。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个让瓦茨拉夫后悔的直呲牙的决定。
西格斯蒙德出生于1368年,因为生的一头红发,被起了个绰号“姜狐”(liška ryšavá)。1378年父亲去世后,年仅十岁的他就被封为匈牙利国王并离开波希米亚前去继位。做了几年国王之后,他的岳母在一场叛乱中被活活勒死,为了镇压叛乱,他甚至把自己的飞地勃兰登堡抵押给堂兄约布斯特侯爵换取资金,在长达九年的战争后,这场叛乱才终于被镇压。西格斯蒙德还借此极大的稳固了他在匈牙利的地位。
在帮助皇兄镇压叛乱之后,他被封为王位继承人,威望极大提升。随后他还把妹妹嫁给波兰国王,扩大了在波立联邦的影响力,并在1396年亲自带兵参与十字军东征⚔️,虽然后来在尼科波利斯战役中惨败给巴耶济德一世率领的土耳其大军,但这一系列举措为他在神罗贵族内部赢得了极大的威望。
巴耶济德一世后来还差点攻陷君士坦丁堡,但在与帖木儿帝国的战争中惨败被俘,并受尽羞辱死在异国他乡。
尼科波利斯战役中西吉斯蒙德
⚔️兄弟阋墙
相比于他的酒鬼哥哥,贵族们更喜欢这个有勇有谋又总是站在贵族这边的年轻人,于是他们把这次十字军的失败归咎于瓦茨拉夫的坐视不管,没有对弟弟提供足够的支持。
1399年,帝国诸侯在法兰克福召开会议,要求瓦茨拉夫四世解决莱茵-普法尔茨与维尔茨堡主教的领土冲突:普法尔茨选帝侯鲁普雷希特与维尔茨堡主教因土地归属问题爆发激烈矛盾,威胁帝国西部稳定。根据《金牛法案》,诸侯要求皇帝亲自到场调解,但瓦茨拉夫以“健康问题”为由拒绝出席,仅派代表敷衍应对。把贵族们气的够呛。
教会这边,瓦茨拉夫选择支持宗教改革领袖杨·胡斯,默许胡斯对教廷腐败的批判,如此跳脸的行为惹怒了教皇波尼法爵九世,他甚至在公开场合大骂瓦茨拉夫是“西方世界的叛徒”。
这样折腾了一圈,他几乎完全摧毁了父亲为他留下的基本盘。
1400年,忍无可忍的诸侯们由四大选帝侯主导,在莱茵兰的拉恩施泰因召开秘密会议。会议上,大家痛骂了瓦茨拉夫整整一天,骂他是“酒鬼,无能者,帝国的败类”,会议第二天,骂爽了的贵族们干脆就地推举普法尔茨选帝侯罗伯特为新任帝国皇帝,并获得了在场一致的认可。
罗伯特
远在布拉格的瓦茨拉夫得知了消息之后人都傻了,他拒绝承认会议结果,仍坚称自己是帝国唯一合法的皇帝。搞笑的是他居然没有对篡位者采取口头以外的任何措施。整个帝国就这样陷入了一场诡异的僵持中。
此时早已野心勃勃的西格斯蒙德见实机一到,便立刻开始了自己的上位计划,他散布谣言称瓦茨拉夫“勾结土耳其人”,大量贵族开始支持西格斯蒙德为正统皇帝。此时他的心情应该是这样的——
作为卢森堡家族成员,西格斯蒙德宣称兄长因被废黜已丧失统治合法性,自己才是波希米亚王位的“天然继承人”。还利用匈牙利国王身份,向波希米亚贵族承诺:若支持自己上位,将恢复贵族自治权并减免税收。就这样,西格斯蒙德与堂兄约布斯特联合,以事成之后给予他大量特权为条件,与其结盟共同推翻瓦茨拉夫,并利用自己在波兰的关系网换取了波立联邦保持中立。教皇也开始暗中支持西格斯蒙德的行动,视其为“恢复天主正统”的工具。同时调集大军陈兵匈牙利边境示威。
1402年,西格斯蒙德写信给哥哥,表示“相煎何太急”,愿意帮哥哥消灭叛贼罗伯特,并以“终止内战”为名,邀请瓦茨拉夫至维也纳谈判。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瓦茨拉夫对弟弟的“诚意”非常感动,仅带少数侍卫和顾问动身前往维也纳。结果刚到维也纳,就被西格斯蒙德派人伏击,连带着侍卫一起被逮捕,并被关押在维也纳,负责看管他的是西格斯蒙德的盟友奥地利公爵威廉,你可能没听过这个人,但他的家族你一定知道——哈布斯堡。
现在大势已定,西格思蒙德高高兴兴的回到匈牙利,宣布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皇帝,可有的人却不开心了,部分帝国诸侯虽支持推翻瓦茨拉夫,但拒绝承认西格思蒙德对波希米亚的统治,认为其行为“违背封建法理”。罗伯特皇帝还趁机指责西吉斯蒙德“破坏帝国稳定”,要求其退出波希米亚,甚至还直接跳反表示支持瓦茨拉夫为唯一正统皇帝。
于是支持瓦茨拉夫的贵族们组成联军,共同对抗西格思蒙德的势力,一场惨烈的内战已经在所难免.....
制作不易,感谢你们的点赞关注与充电支持,
我平时还会介绍其他主流游戏,有兴趣的也可以关注我和我的B站及推特账号(GamerEricZ)https://space.bilibili.com/694353283?spm_id_from=333.337.0.0
再次感谢所有人的支持!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