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聖吉列斯之血”
——聖血天使戰吼
“只有天使才能飛翔!如果你真來自地獄,那就滾回去,告訴你的同類——是聖吉列斯把你送回去的。”
——泰拉宮階決戰前,聖吉列斯對惡魔的喝退,被帝國詩史稱爲“天使驅逐令”
“使吾等出衆的,並非於陰影中沉淪,亦非伴光明升起,正是於這兩者間的無盡掙扎,纔是偉大品格之所在
我們經受考驗,而我們並未崩潰!
我們永不墮落!”
——大天使聖吉列斯於永恆之門前的演講
星塵落在巴爾的焦土上時,總帶着羽翼劃過的殘影。那是萬年前聖吉列斯跪向帝皇的清晨,水晶淚珠墜地生花的地方,如今仍埋着戰團最初的榮光——紅色的戰甲如凝固的火焰,在第42個千年的黑暗裏燒得明亮,卻又在每一次揮劍時,抖落黑色狂怒的細碎寒光。
他們是被祝福與詛咒纏繞的雙生體:肩甲的羽翼紋章映着聖吉列斯的仁慈,掌心的鮮血卻攥着血色渴望的灼痛;死亡連的黑甲上,紅十字架是赴死的誓言,也是對原體的最後執念;聖血牧師的聖盃晃着微光,裏面盛的不是普通的血,是跨越萬年的、未說盡的忠誠禱言。
他們是帝國暗面的熾天使和救世主,他們的鎧甲有着奔放的深紅色和華麗的金色,但也有少部分是肅穆的黑色。在他們血管的深處流淌着一個黑暗而血腥的詛咒,而這個詛咒有可能會在瘋狂和死亡中吞噬他們輝煌的一切。
他們是聖血天使,大天使的子嗣,沒有任何戰士能像他們那般充滿正義且兇猛無比。
一、起源:巴爾廢土上的天使降臨
聖血天使的命運始於基因原體聖吉列斯(Sanguinius)的傳奇歷程。在帝國初創的混沌年代,幼年的聖吉列斯與其他基因原體一同被混沌力量從帝皇的實驗室擄走,最終墜落於巴爾星系的第二衛星巴爾·塞康杜斯——一顆被輻射炙烤、遍佈廢土的死亡星球。當地的“血族”部落發現這個背生細小雙翼的嬰兒時,險些將其當作變種人處決,最終卻被其與生俱來的神性感召,將其收養撫育 。
聖吉列斯的成長速度遠超凡人,三週時便擁有孩童的體格與行走能力,週歲時身高已超越所有巴爾居民。他不僅能在致命輻射中赤裸行走,更能徒手擊殺足以秒殺成人的巴爾火蠍,那雙逐漸豐滿的潔白羽翼,讓他成爲部落眼中無可爭議的神聖存在 。在他的領導下,分散的純種人類部落團結起來,向肆虐星球的污穢變種人發起反擊。某次戰鬥中,聖吉列斯在憤怒中化作毀滅的化身,周身燃燒的光環與飛濺的紅霧席捲敵人,其致命的戰鬥之美令追隨者既敬畏又沉醉 。
青年聖吉列斯
當帝皇親率隨員降臨巴爾時,聖吉列斯在血族議會的圓形劇場中即刻認出了自己的父親,雙膝跪地時,水晶般的淚珠滴落之處竟綻放出雪白的鮮花——這一神蹟成爲巴爾傳說中最動人的篇章。帝皇隨即以聖吉列斯的基因種子爲基礎,將其麾下最優秀的戰士組建爲第九星際戰士軍團,聖血天使自此誕生,並即刻投身於大聖戰的洪流之中 。
二、傳承:從試煉到重生的聖血儀式
萬年以來,聖血天使始終堅守着源自巴爾的招募傳統,唯有通過最殘酷試煉的勇者,纔有資格繼承聖吉列斯的血脈。每一代候選者需在“天使崖”開啓征途——這裏正是聖吉列斯最初被發現的禁地。
候選者的征途佈滿死亡陷阱:他們必須徒步穿越吞噬生命的未知沙漠,藉助皮革與細藤製成的“天使飛翼”從絕壁縱身躍下,在遍佈火蠍與“乾渴水怪”(一種能將活物吸成肉乾的液體生物)的峽谷中殺出通路。抵達“挑戰之地”後,倖存者還需通過生死角鬥,最終僅有五十人左右能脫穎而出 。
通過試煉的候選者將被帶入巴爾主星的修道院要塞,在燭光搖曳的大禮拜堂中值守三天三夜,入眠者將被直接淘汰。值守結束後,聖血牧師會奉上盛有聖吉列斯珍貴血液的聖餐杯,候選者飲下後便陷入近乎死亡的沉睡,被送入石棺大廳接受基因種子植入。在長達一年的長眠中,他們會持續吸收聖吉列斯的血液,同時將原體的記憶片段永久銘刻於靈魂深處,最終完成從凡人到星際戰士的蛻變。這種獨特的血之傳承,既是力量的源泉,也爲日後的詛咒埋下了伏筆。
三、詛咒:血色渴望與黑色狂怒的永恆折磨
荷魯斯叛亂成爲聖血天使命運的轉折點。在泰拉圍城戰的終極對決中,聖吉列斯獨自登上叛徒荷魯斯的旗艦“復仇之魂”號,以忠誠之名向墮落的兄弟發起挑戰。儘管他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勇氣,卻最終不敵被混沌力量加持的荷魯斯,壯烈犧牲。原體的死亡並非終結,而是將永恆的傷痕刻入了所有子嗣的基因深處,孕育出“血色渴望”(Red Thirst)與“黑色狂怒”(Black Rage)兩大致命詛咒。
“血色渴望”是流淌在聖血天使血脈中的嗜血渴求,在平靜時期尚可被意志壓制,但隨着戰事升級會愈發強烈。當渴求難以遏制時,戰士們會在聖血牧師的指引下有限度地利用這種慾望強化戰力,有時甚至需要飲用僕從自願奉獻的瓶裝人血維持狀態,否則便會陷入虛弱與衰老。這種生理與精神的雙重煎熬,成爲每個聖血天使必須終身對抗的敵人。
世界名畫!
相較之下,“黑色狂怒”的破壞力更爲恐怖。由於聖血天使與原體存在強烈的靈魂聯結,聖吉列斯戰死前的痛苦與憤怒會跨越萬年迴響在後裔的意識中。當黑怒發作時,戰士會陷入徹底的瘋狂,堅信自己就是聖吉列斯,正置身於泰拉圍城的戰場與荷魯斯死戰,甚至可能敵我不分地攻擊戰友。帝國學者對詛咒的起源衆說紛紜,有人歸咎於混沌滲透,有人認爲是血之灌輸的變異,也有人指向巴爾星球的輻射環境,但無論成因如何,這詛咒已成爲聖血天使無法擺脫的宿命。
面對詛咒的受害者,聖血天使並未選擇遺棄。陷入狂怒的戰士會被編入“死亡連”(Death Company),他們的盔甲被塗成黑色,點綴紅色十字架,被派往最危險的戰場,以一場光榮的犧牲終結痛苦。首席智庫墨菲斯頓(Mephiston)是唯一的例外——在第二次阿米吉多頓戰役中,他被廢墟掩埋七天後重生,以未知的方式克服了黑怒,獲得了操控亞空間能量的強大靈能,成爲聖血天使對抗混沌的核心力量。
墨菲斯頓
四、天使之武
在戰錘40K的黑暗宇宙中,聖血天使的武器裝備與兵種體系深度烙印着基因原體聖吉列斯的遺產,既承載着天使般的優雅榮耀,又暗藏着基因詛咒的狂暴印記。每一件聖物與每一支精銳小隊,都是其萬年傳承與痛苦抗爭的具象化體現。
一、核心特色兵種
1. 死亡連(Death Company)
死亡連是聖血天使最富悲劇色彩的精銳力量,成員均爲被“黑色狂怒”吞噬的戰士——他們的意識被基因中銘刻的原體之死喚醒,堅信自己正置身泰拉圍城戰,以聖吉列斯之名與荷魯斯死戰。這些戰士會被移除原有戰團標識,換上全黑動力甲與鮮紅十字架塗裝,象徵着與常規編制的訣別和對死亡的坦然。
死亡連衝鋒
儘管神智混沌,死亡連卻能爆發出超越常規星際戰士的狂暴戰力,他們往往被投入最兇險的攻堅戰場,以光榮的犧牲終結基因詛咒的折磨。在巴爾保衛戰中,無數死亡連戰士如同原體重生般撲向泰倫蟲族的蟲巢暴君,用生命爲友軍撕開防線。聖血天使從不將他們視爲瘋子,而是尊稱其爲“踐行原體遺志的先驅”,每一位隕落者的名字都會被銘刻在修道院的悲慟石棺旁。
2. 聖血衛隊(Sanguinary Guard)
聖血衛隊是聖血天使的終極儀仗與核心精銳,其起源可追溯至大遠征時期,最初作爲基因原體聖吉列斯的私人護衛存在,由傳奇戰士阿茲卡隆創立並首任指揮官。泰拉圍城戰中,除留守皇宮的阿茲卡隆外,其餘聖血守衛盡數隕落於“復仇之魂號”的決戰中,這份犧牲讓該部隊成爲戰團忠誠的最高象徵。
聖血衛隊!
現代聖血守衛依舊延續着古老傳統,身着閃耀的黃金動力甲,配備嵌入天使羽翼造型的跳躍揹包,能如原體般從高空發起雷霆突擊。他們的標誌性裝備是死亡面具——以戰團英烈肖像爲原型打造,內部機魂與佩戴者形成絕對忠誠的聯結,激活時會散發令敵人戰慄的光環;當守衛戰死,面具將被送入巴爾的悲慟石棺靜置七日七夜,最終會顯現出前主人的容貌特徵。作爲近戰王牌,他們始終堅守“空中突擊、精準斬首”的戰術,在巴爾之戰中曾以血肉之軀纏住蟲巢暴君,爲援軍爭取時間。
3. 聖血牧師(Sanguinary Priests)
聖血牧師是聖血天使的精神支柱與生理守護者,兼具藥劑師的療愈能力與祭司的精神引導職責,核心使命是守護聖吉列斯之血的祕密與控制戰士們的基因詛咒。他們既是新兵轉化儀式的執行者——在石棺大廳中監督基因種子植入與聖血灌輸過程,也是戰場上的“理智錨點”,通過特殊儀式抑制戰士們的“血色渴望”,必要時甚至會引導這種嗜血慾望轉化爲戰鬥力量。
聖血牧師的標誌性裝備是鮮血聖盃,這是盛放聖吉列斯精血的聖物,據傳首個聖盃由原體親手贈予初代牧師,現存者皆爲歷經萬年戰火的稀世珍寶。戰士飲用聖盃中的血液可快速緩解疲勞與傷痛(無法恢復永久性損傷),而破碎聖盃的殘片會被牧師珍藏於醫療包中,作爲應急的精神慰藉品。在戰鬥中,他們的存在能顯著降低部隊陷入失控的概率,是聖血天使維持戰鬥力的關鍵樞紐。
二、專屬武器裝備
1. 赤紅長劍(Glaives Encarmine)
赤紅長劍是聖血守衛的專屬武器,也是聖血天使最珍貴的近戰聖遺物之一,部分劍刃可追溯至荷魯斯叛亂之前的大遠征時代。這種雙手劍由戰團工匠以祕傳工藝鍛造,核心材料是僅聖血天使掌握配方的“天使鋼”合金,無論承受何等暴力衝擊,劍刃永遠不會刮傷、彎曲或折斷,完美詮釋了戰團對技藝的極致追求。
劍身上通常雕刻着聖吉列斯的戰鬥場景與禱文,揮動時會伴隨細微的靈能嗡鳴,被認爲與聖吉列斯的基因遺產存在隱性聯結。在對抗混沌惡魔時,赤紅長劍的鋒刃能額外激發靈能灼傷效果,成爲淨化邪惡的利器,其每一次出鞘都象徵着對原體精神的踐行。
2. 鮮血聖盃(Blood Chalices)
鮮血聖盃是聖血天使的核心聖物,不僅是宗教儀式的象徵,更是基因傳承的載體。首個聖盃由聖吉列斯在Teghar Pentaurus行星的戰鬥後贈予戰士,當時原體的鮮血灑入杯中,意外展現出安撫嗜血慾望的奇效,自此成爲戰團的精神圖騰。歷經萬年戰亂,完整的鮮血聖盃已所剩無幾,僅委託給最忠誠的聖血牧師保管,破碎聖盃的殘片則被視爲次級聖物分發至各連隊。
。除了在新兵轉化儀式中用於灌輸聖血,鮮血聖盃在戰場上還能發揮實際效用:瀕臨極限的戰士飲下少量聖血後,可短暫壓制“黑色狂怒”的發作,恢復部分戰鬥意志。聖盃表面通常鑲嵌着巴爾沙漠中罕見的紅色水晶,象徵着“焦土上的生命傳承”,其攜帶過程本身就是一場神聖的遊行,能極大鼓舞友軍士氣。
3. 茵卡明之劍(Blade Encarmine)
這把華麗的動力劍是原體聖吉列斯的生前佩劍之一,與忒勒斯托之矛共同構成了他的標誌性武器組合,在大遠征期間曾斬殺惡魔卡班哈、馬戴爾等諸多強敵。聖吉列斯戰死後,此劍被贈予初代聖血天使戰團長貝萊烏斯,成爲戰團最高權力的象徵之一。
劍刃內部蘊含微弱的靈能光芒,只有擁有聖吉列斯完整基因碼的戰士才能激發其全部力量——普通星際戰士握持時僅爲精良動力劍,而聖血天使的戰團長或首席智庫使用時,劍刃可迸發金色火焰,斬斷混沌實體時會產生“聖音共振”。目前茵卡明之劍由戰團長但丁保管,在對抗泰倫蟲族與混沌的關鍵戰役中,曾多次以火焰之刃劈開敵方重型裝甲。
阿茲卡隆
4. 血滴掛墜(Blood Drop Pendants)
血滴掛墜是聖血天使全體成員的標誌性裝飾,造型復刻戰團紋章中“帶翼血滴”的形象,既是身份標識,也是精神冥想的焦點。這些掛墜材質各異:新兵的掛墜多爲青銅鑄造,老兵的則鑲嵌紅寶石或水晶,而榮譽老兵的掛墜內部會密封自己的少量血液,象徵“與戰團血脈共存亡”。
在戰鬥前,戰士們會撫摸掛墜默唸禱文,祈求聖吉列斯的庇佑以壓制“血色渴望”;當戰士隕落,戰友會取回其掛墜帶回巴爾,最終安葬於修道院的“血之碑林”中,形成一片閃爍着紅光的紀念陣列。對聖血天使而言,掛墜不僅是裝飾,更是個體與戰團、原體之間永恆聯結的證明。
三、特色載具
冥焰天使型蘭德襲擊者
作爲聖血天使獨有的蘭德掠襲者變體,冥焰天使型是戰團近戰突擊戰術的核心載具,其起源可追溯至荷魯斯叛亂後的武器革新浪潮。這種重型裝甲載具在標準蘭德掠襲者的基礎上,以聖吉列斯的“火焰與羽翼”象徵進行深度改造,通體覆蓋啞光紅釉裝甲,車體側面鐫刻着原體與荷魯斯決戰的浮雕,車頂炮臺裝飾着鎏金天使羽翼紋飾,每一枚純潔印記都由聖血牧師親手 祝福,機魂被注入源自巴爾的聖土,使其對混沌侵蝕擁有天然抗性。
在武器配置上,冥焰天使型摒棄了遠程重型激光炮,轉而搭載四聯裝颶風爆彈槍與雙聯火焰風暴炮,配合車體前部的破片突擊發射器,能在近距離瞬間形成熾熱的火力網——這種設計完美適配聖血天使“閃電突擊、近戰決勝”的戰術哲學,在巢都巷戰中可快速清理掩體後的敵人,爲下車衝鋒的星際戰士開闢通路。其內部貨艙經過特殊改造,預留了聖血牧師的禱言臺與鮮血聖盃的固定基座,戰士們在奔赴戰場的途中可藉助聖物壓制“血色渴望”,貨艙壁上鑲嵌的紅色水晶則會隨戰士們的心跳節律發出微光。
最著名的冥焰天使型載具“聖吉列斯之怒”號曾參與第二次阿米吉多頓戰役,在哈迪斯巢都攻防戰中,它頂着獸人的炮火衝破防線,將整整16名聖血守衛送達獸人軍閥 的堡壘前,最終雖被炸藥重創履帶,仍以車載火焰風暴炮焚燬了敵軍旗艦,其殘骸後被戰團回收,修復後陳列於巴爾修道院的“鋼鐵聖祠”中。
巴爾掠食者
巴爾掠食者(Baal Predator)是聖血天使及其子團獨享的“近戰火力快遞”,誕生於巴爾衛星軌道上的祕密鍛造艦。它撤去標準掠食者的雙聯激光炮,換上一對“月翼”雙聯突擊炮,側掛重型噴火器或重爆彈槍,專精“開門”——在步兵衝鋒前把敵方輕甲與人海燒成玻璃。
巴爾型捕食者是聖血天使獨有的坦克,專門爲城市戰設計,大部分武器都旨在清理躲藏在掩體或建築物中的敵軍士兵。其主武器可以是雙聯突擊炮也可以是烈焰風暴炮,副武器可以是重型爆彈槍或重型噴火器,所以它不僅擅長對付躲藏掩體中的敵人,而且還能有效地消滅大批步兵集羣
赤紅之淚
第九軍團旗艦。原名【灰白之女(Grey Daughter)】號,榮光女王級戰艦,聖吉列斯接手後對其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將全艦變成了一艘金光閃閃的太空藝術博物館。
五、子嗣與榮光:遍佈銀河的聖血後裔
經過萬年傳承,聖血天使已衍生出衆多子團,構成了龐大的“聖血譜系”。第二次建軍中誕生的“硃紅天使”“血紅天使”,以及詛咒建軍中形成的“慟哭者”等戰團,均繼承了聖吉列斯的基因與詛咒,也延續着聖血天使的榮耀傳統。這些子團雖各有特質,但都以無畏的近戰能力與對帝皇的絕對忠誠聞名,共同守護着人類帝國的邊疆。
在漫長的戰史中,聖血天使參與了無數決定性戰役:從巴爾星系的本土防禦,到第二次阿米吉多頓戰役中的哈迪斯巢都解圍,再到M42時代對抗混沌惡魔王子扎德基爾(Zadkiel)的陰謀,他們始終站在對抗邪惡的最前線。墨菲斯頓在水晶巢穴絞殺惡魔王子、預判並挫敗卡班達分身的陷阱等事蹟,更成爲帝國史籍中的傳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