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放对比:从 “AI 默认” 到 “实拍” 差别在哪?
"希里海滩照"图一图二你觉得哪个更好呢?
接下来不绕弯,直接拆5个核心维度,每个维度都给 “正确描述公式 + 错误 vs 正确截图 + 提示词”。
第一维度:镜头
很多人一开始就错了:只说 “拍人像”“拍风景”,却没告诉AI用什么镜头角度拍,就像让摄影师瞎拍,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其实现实中每种镜头角度都有 “适配场景”,选对了就能避免 “塑料感”,AI 立刻切换 “专业摄影师模式”。
4种基础镜头角度:适配场景 + 实拍案例 + 提示词模板
俯拍镜头
适合 “场景化互动”,突出 “上帝视角” 美食与人物互动(比如拍人低头切蛋糕)、书桌工作照(拍人低头写笔记)、儿童玩耍照(拍孩子坐在地毯上玩积木)、抬手自拍
俯拍镜头一般与人物呈 45°-60° 角度—— 既能拍到人物动作,又能展现下方的场景细节。
实拍案例1
【AI生成】镜头角度(接近 90° 垂直)。
实拍案例2
【AI生成】镜头与人物呈 50° 角,能看到人物的侧脸和桌面细节,细节饱满。
提示词模板:
“[场景],俯拍镜头(镜头与人物呈 [角度] 角),能看到 [人物部位 + 动作],[下方场景细节],实拍质感”
示例:“人在餐桌切生日蛋糕,俯拍镜头(镜头与人物呈 50° 角),能看到人物侧脸 + 右手握刀 + 左手扶蛋糕,蛋糕有奶油纹理 + 3 颗草莓 + 糖粉,桌面铺格子餐布(有褶皱)+ 半张纸巾,实拍质感”
正面镜头
家庭合影、证件照、生活照(比如情侣正面牵手照)、写真
正面镜头轻微偏移 + 自然姿态。
实拍案例1
【AI生成】人物完全居中,镜头像 “证件照模板”
实拍案例2
【AI生成】人物整体居中但轻微偏左,镜头高度与成人胸口齐平(避免裁头顶),姿态自然。
提示词模板:
“[场景],正面镜头(人物居中偏 [左 / 右],镜头高度与 [人物部位] 齐平),[人物姿态细节],实拍质感”
示例:“一家三口客厅正面合影,正面镜头(人物居中偏左,镜头高度与父亲胸口齐平),父亲搭母亲肩膀,母亲牵孩子手,孩子歪头靠母亲腰,实拍质感,避免完全对称”
仰拍镜头
户外人像(比如拍人站在树下)、建筑与人结合(拍人站在高楼前)、动态场景(拍人跳起来的瞬间)
仰拍镜头一般与地面呈 30°-45° 角—— 人物头部不少于画面的 1/3,能看到背景,同时避免环境变形。
实拍案例1
【AI生成】镜头角度广角,艺术感
实拍案例2
【AI生成】镜头与地面呈 40° 角,面部特写
提示词模板:
“[场景],仰拍镜头(镜头与地面呈 [角度] 角),人物头部占画面 [比例],[人物动作 + 背景细节],避免人物五官变形,实拍质感”
示例:“人站在梧桐树下,仰拍镜头(镜头与地面呈 40° 角),人物头部占画面 1/3,右手轻扶树枝,身体微右倾,背景有梧桐绿叶(带光影),避免人物五官变形,实拍质感”
侧面镜头
人物行走(比如街头散步)、日常动作(比如人低头喝咖啡)、侧身互动(比如情侣并肩走)、侧面自拍
侧面镜头能看到“3/4 侧脸”, 人物的一只眼睛和半张脸,同时展现人物的动作线条(比如喝咖啡时的手臂弧度)。
实拍案例1
【AI生成】完全侧脸
实拍案例2
【AI生成】3/4 侧脸(能看到右眼和半张脸)
提示词模板:
“[场景],侧面镜头(3/4 侧脸、完全侧脸,能看到 [眼睛 / 面部部位]),[人物动作细节],[道具细节 + 背景细节],实拍质感”
示例:“人在咖啡馆喝咖啡,侧面镜头(3/4 侧脸,能看到右眼),左手托杯底,右手扶杯身(手臂微弯),白色陶瓷杯(有杯纹 + 小 logo,杯口有咖啡渍),背景是木质吧台(有木纹)+ 磨豆机,实拍质感”
镜头角度避坑指南
AI 很容易在 “混合镜头” 里出错,比如同时要 “俯拍 + 正面”。
现实中的镜头不会完美无缺, 拍户外可以加 “轻微镜头眩光”(阳光导致),拍夜景可以加 “轻微镜头雾感”,提示词里加一句 “轻微镜头眩光(来自左侧阳光)”,实拍感会更强。
维度2:背景
AI 生图的背景常脱离现实,比如拍咖啡馆场景,背景只有空桌子(没有咖啡杯、菜单);更糟的是 “光影割裂”(人物影子没投在背景上,光源方向不一致),导致人物像抠图贴上去。
背景搭建 3 步法则:环境匹配 + 细节填充 + 光影联动
环境匹配
背景必须和 人物动作、场景 匹配,提示词里要明确 “场景 + 核心元素”。
明确 “[人物动作] + [场景名称] + [场景核心元素]”
细节填充
真实的生活场景不会一尘不染,咖啡馆的桌面会有揉皱的菜单、半杯没喝完的咖啡;书桌会有散落的笔、翻开的笔记本;卧室的床会有歪掉的枕头、搭在床头的外套。这些 “小杂物” 是 “实拍感的催化剂”,需要我们明确写在提示词里。
【AI生成】厚涂怪诞风格
维度3:人物外貌
AI 生图的人物外貌常 “像塑料娃娃”皮肤光滑得没有毛孔(像涂了厚蜡)。其实现实中 “不完美的细节” 才是真实感的关键,比如皮肤的毛孔、头发的毛躁、衣服的磨损。
皮肤别追求 “零瑕疵”,加 “自然纹理”
普通人的皮肤往往有小瑕疵,例如鼻翼有轻微毛孔,脸颊有淡红晕,眼角有细小红血丝,这些 小瑕疵是 真人标志。AI 默认会过度磨皮,提示词里要明确 “保留皮肤纹理,加轻微瑕疵”。
实拍案例(蜡像感皮肤)
【AI生成】蜡像感、塑料感
实拍案例(真实皮肤)
【AI生成】皮肤有轻微粗糙感(不是光滑的),在灯光下反射柔和(不是镜面反光),符合普通人的真实肤质
提示词模板:
“人物皮肤 [部位 1] 有 [细节 1],[部位 2] 有 [细节 2],皮肤质感 [状态],避免过度磨皮,实拍质感”
关键词
中性肤质,油性肤质,干性肤质,混合性肤质,敏感肤质,光滑细腻皮肤,水润饱满皮肤,粗糙干燥皮肤,出油反光皮肤,哑光质感皮肤,细腻纹理,粗糙纹理,皮肤表面细微起伏,毛孔隐形,毛孔粗大,细纹,眼下细纹,鱼尾纹,抬头纹,法令纹,颈纹,川字纹,嘴角细纹,毛孔纹理清晰,皮肤纹理通透,雀斑分布,黄褐斑斑块,晒斑点点,老年斑,红色痘印,褐色痘印,凹陷痘坑,浅疤痕,增生性疤痕,凹陷性疤痕,皮肤表面细小绒毛,明显绒毛,健康透亮,暗沉无光,蜡黄肤色,苍白肤色,红润肤色,熬夜后暗沉,晒后泛红,运动后潮红,冻伤泛红,角质堆积粗糙,敏感肌泛红
示例:“人物皮肤鼻翼处有轻微毛孔,脸颊有淡红晕,眼角有细小红血丝,皮肤质感轻微粗糙,避免过度磨皮,实拍质感”
毛发
长发有分层(外层长、内层短),短发有碎发(刘海有几根不规则),眉毛有粗细变化(不是均匀线条)。提示词里要加 “分层、碎发、粗细变化”。
关键词
齐耳短发,Pixie 短发,鲻鱼头短发,狼尾短发,板寸,圆寸,毛寸,渐变短发,侧分短发,背头短发,油头短发,纹理烫短发,摩根烫短发,羊毛卷短发,锁骨发,中长直发,中长卷发,LOB 发型(长波波头),法式慵懒卷中长发,蛋卷头中长发,木马卷中长发,水波纹中长发,高层次中长发,一刀切中长发,长直发,大波浪长发,小波浪长发,羊毛卷长发,法式大卷长发,玉米烫长发,离子烫长发,高马尾,低马尾,半扎马尾,高丸子头,低丸子头,半扎丸子头,花苞头,脏辫,拳击辫,三股辫,鱼骨辫,蜈蚣辫,双马尾,双麻花辫,侧边麻花辫,高颅顶直发,高颅顶卷发,羊毛卷,泰迪卷,锡纸烫,烟花烫,摩根烫,麦穗烫,泡面卷,空气刘海发型,齐刘海发型,八字刘海发型,法式刘海发型,无刘海发型,侧分刘海发型,碎刘海发型,狗啃式刘海发型,羊毛卷刘海发型,鲻鱼头中长发,狼尾中长发,背头长发,侧分长发,扎发盘发,慵懒盘发,复古大波浪,复古羊毛卷,日系短发,韩系长发,欧美大卷,中式盘发
【AI生成】再来张美图
服饰
真实的衣服不会像纸一样贴在身上,穿久了会有褶皱(膝盖、腰部最明显),不同材质有不同质感(牛仔硬、丝绸软),常穿的衣服会有磨损(袖口、裤脚)。提示词里要加 “褶皱、材质、磨损”。
维度4:人物表情
微表情
AI 默认表情生硬,所以提示词里要加 “微表情细节”。
关键词
挑眉,皱眉,舒眉,眉峰上挑,眉尾下垂,眉头紧锁,眉尾轻扬,单侧挑眉,双侧挑眉,眉尾微颤,眉峰轻颤,抬眼,垂眼,眯眼,眨眼,瞪眼,闭眼,眼尾微垂,眨眼后停顿,眼部微眯,眼部微睁,眼球左移,眼球右移,眼球上翻,眼球下翻,眼球快速转动,瞳孔放大,瞳孔缩小,抿唇,咬唇,撇嘴,咧嘴,嘴角上扬,嘴角下垂,嘴角单侧上扬,嘴角单侧下垂,唇角微撇,唇线紧绷,唇部微抿,唇部微张,露齿,抿嘴笑,咧嘴笑,假笑,咬下唇,咬上唇,舔唇,吐舌,舔唇后咧嘴,咬唇后抿嘴,苹果肌上扬,苹果肌下垂,苹果肌微鼓,苹果肌轻颤,脸颊紧绷,脸颊放松,脸颊微颤,脸颊轻凹,鼻翼扩张,鼻翼收缩,鼻翼微张,鼻翼微缩,耳尖泛红,皱眉肌收缩,眼轮匝肌收缩,口轮匝肌收缩,额肌收缩,蹙额,闭眼后睁眼缓慢,睁眼后闭眼快速,下巴微抬,下巴微收,抬下巴,收下巴
(效果可以看看我上个帖子,来做个wink😉~吧)
眼睛
明确看向哪里(不是 “看镜头” 就完了),比如 “眼睛看向镜头右侧的杯子,不是直视镜头”。
维度5:画质风格
实真实的实拍画质有 “柔和感”,色调贴近现实,光影有逻辑,还要突出现实风格。
场景导向
室内(白天):室内自然光色调,饱和度降低 15%-20%,肤色偏暖,墙面 / 家具呈淡米色 / 浅灰色,阴影处带轻微暖调反光
室内(夜晚):室内暖光(台灯 / 吊灯)色调,饱和度降低 10%,灯光核心为暖黄色(2700K 色温),灯光边缘渐变为淡橙,暗部带微弱冷调补光
户外(晴天):户外晴空色调,天空为淡蓝色(非深蓝 / 宝蓝),植物呈墨绿色(带轻微灰调),肤色偏冷(受天光影响),地面阴影处色调偏青灰
户外(阴天):阴天灰调色调,饱和度降低 10%-15%,整体色温偏冷(6000K 左右),无明显强阴影,天空呈浅灰蓝,植物带灰绿基底
户外(黄昏):黄昏暖橙色调,天空从顶部浅橙过渡到地平线淡粉,云层边缘带金红反光,地面景物受霞光影响呈暖黄,饱和度控制在 50%-60%(避免刺眼)
夜景(城市):城市夜景冷调基底,建筑灯光为暖黄(3000K 色温),天空呈深灰蓝(非纯黑),路面反光带淡蓝 / 淡紫冷调,饱和度降低 15%(避免光污染感)
风格导向
写实风格:现实纪实色调,饱和度贴合真实场景(室内降 15%/ 户外降 10%),无夸张色彩,肤色 / 景物色均匹配现实中常见色(如暗红衣服、墨绿植物)
复古风格:复古胶片色调,整体饱和度降低 20%,带轻微黄褐色基底(类似柯达 Gold 200 胶片),阴影处偏暖棕,高光处带淡橙晕
清新风格:莫兰迪清新色调,低饱和(整体降 25%)+ 灰调基底,主色为淡粉 / 浅蓝 / 薄荷绿(无纯亮色),高光柔和,无强烈明暗对比
电影感风格:电影胶片色调(参考《小妇人》),整体偏暖黄(3200K 色温),饱和度降低 18%,暗部带轻微青蓝补色,人物肤色比背景暖 2-3 个色阶(这种风格小编最喜欢,很有大片感觉)
极简风格:极简单色色调,主色为浅灰 / 米白 / 淡咖(任选 1 种),整体饱和度低于 40%,无多余色彩干扰,仅在细节处(如小装饰)带低饱和点缀色
实操1秒出图的 “豆包提示词模板”
前面讲了5个维度,可能有兄弟觉得记不住,别担心,我整理了 “通用实拍提示词模板”
你只需替换 “[ ]” 里的内容,1s就能生成实拍级图片,亲测有效!
通用提示词模板(适用于所有现实场景):
“[人物身份] 在 [场景] 做 [核心动作],[镜头角度:类型 + 角度 + 高度],[背景:场景元素 + 细节填充 + 光影联动],[人物外貌:皮肤 + 头发 + 服饰],[人物表情:微表情 + 眼神],[人物动作],[风格:色调 + 光影 + 质感],实拍质感,真实风格”
实操案例 1“女生在咖啡馆喝咖啡”
“图片风格为电影风格,年轻亚洲女生坐在咖啡馆里,侧面镜头3/4 侧脸,镜头高度与女生肩膀齐平,背景是咖啡馆木质吧台,桌面有 银色勺子(放纸巾上);女生长发、刘海碎发,穿棉质白色 T 恤(袖口轻微变形);可爱表情;女生动作是左手拿咖啡手肘微弯)+ 右手放在桌子上,眼睛聚焦于镜头;实拍质感,真实风格”
【AI生成】图例“女生在咖啡馆喝咖啡”
实操案例 2“男生在书桌写笔记”
“电影风格,欧洲年轻男生在卧室书桌写笔记,俯拍镜头(镜头与男生呈 30° 角),镜头能看到男生侧脸 + 右手握笔 + 笔记本,背景是木质书桌(有散落的 2 支中性笔 + 透明胶带),墙面挂卡通海报(边角卷曲),轻微毛孔、鬓角轻微胡茬,穿牛仔夹克(肩部有自然褶皱);表情是眉头微皱(右侧略深),嘴角抿紧,眼神聚焦于笔记本字迹;暖黄色台灯(饱和度降 10%),主光源左侧台灯,轻微颗粒感(暗部明显),实拍质感,真实风光”
【AI生成】图例“男生在书桌写笔记”
常见问题
1. Q:生成的图片人物眼睛畸形(比如多眼、大小眼)怎么办?
A:在提示词里加 “人物眼睛为正常人类形态,左右眼大小一致(轻微差异可接受),瞳孔形状为椭圆形,避免畸形”,比如 “女生眼睛为正常人类形态,左右眼大小一致,瞳孔椭圆形,避免畸形”。
2. Q:背景和人物光影不匹配(比如人物影子没投在背景上)怎么办?
A:补加 “人物与背景光影完全匹配,人物影子必须投在背景 [具体位置],影子方向与背景主光源方向相反”,比如 “人物与背景光影完全匹配,人物影子必须投在右侧桌面,影子方向与左侧主光源相反”。
3. Q:生成的图片细节不够(比如没有皮肤毛孔、服饰褶皱)怎么办?
A:在提示词末尾加 “重点保留 [缺失的细节],细节清晰可见,不模糊”,比如 “重点保留皮肤毛孔、服饰褶皱,细节清晰可见,不模糊”,AI 会优先渲染这些细节。
4. Q:想生成特定风格的实拍图(比如复古胶片风)怎么加提示词?
A:在画质风格里加 “复古胶片风” 的细节,比如 “画质风格为复古胶片风,色调偏黄(胶片感),颗粒感明显(胶片噪点),边缘有轻微暗角,实拍质感”。
结尾:用AI出实拍图,从 “假” 到 “真” 只差5步
其实 AI 生图的 “实拍感”,不是靠复杂的技术,而是靠还原现实逻辑—— 镜头角度符合生活场景,背景有真实的细节和光影,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像真人,画质风格贴近现实。
现在打开你手中的AI工具,用我给的模板试一次:选一个你熟悉的生活场景(比如 “在家吃早餐”“户外散步”),替换模板里的内容,生成后你会发现,原来 AI 生图也能像手机实拍一样真实。多试两次,你就能掌握诀窍。
最后,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实拍AI 图,有任何问题也可以随时问,用AI做真实的生活照,其实比你想的更简单!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