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當你悲傷的時候,是會選擇花十幾塊錢買一杯奶茶,還是買三十個雞蛋呢?
如果是鴨,大概會選擇買雞蛋吧!畢竟1<30,怎麼看都是買雞蛋更加划算!
一杯奶茶喝到肚子裏幾口就沒了,然後30個雞蛋你可以做炒雞蛋、水煮雞蛋、荷包蛋、炸蛋、蛋花湯、雞蛋羹……
還是雞蛋好啊,讚美雞蛋!!!
在這個什麼都能被量化的年代,雞蛋突然變成了互聯網上的萬能度量衡。
![]()
一杯奶茶可以買30個雞蛋,一個手機可以買1000個雞蛋,一臺電腦可以買一萬個雞蛋……
![]()
即使你一開始以爲這只是個梗,可當你在某一天拿起一件衣服時在心裏嘀咕“這得值30個雞蛋吧”?
那一刻的你,也算是正式加入“蛋門”了🙏
![]()
雞蛋文學就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集體癲狂,明明邏輯荒唐,卻莫名精準,笑着笑着你就恨不得立刻馬上去下單買點雞蛋。
在“樸實無華的抽象發癲”之餘,ta還把消費主義背後的荒誕攤開在我們面前。
![]()
人們追逐品牌、講究面子,但這些所謂的“價值”,在一個樸素的雞蛋麪前,輕易就現了原形……
但是!但是!咱們面對雞蛋文學也就圖一樂,千萬別太當真。
![]()
畢竟,一杯咖啡能買三十個雞蛋,可是我早上困的要死,需要一杯咖啡讓我清醒一下的時候,我總不能去喫三十個雞蛋吧?
雖然喫完30個雞蛋人確實會清醒不少……
有些錢看似我在亂花, 其實是在給我點心理安慰。
一本教輔200元,總不能別人上課學習,我在下面煮雞蛋吧。
![]()
雖然一臺電腦可以買幾千甚至上萬個雞蛋,但是總不能孵出小雞來幫我跑代碼吧。
![]()
沒事,反正代碼和人有一個能跑就行
反雞蛋文學悄悄提醒我們:消費不是簡單的數字遊戲。
有時候,一杯貴的咖啡不是爲了炫耀,而是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一雙價格不菲的球鞋,也許買的是穿上之後那片刻的自信與安心。
在雞蛋的數學題裏,有些花費,其實是內心在讓步:我花錢買片刻安寧,不是浪費,而是在和那些看不見的壓力談判——哪怕這份安寧,只值三十個雞蛋。
![]()
所以雞蛋文學和反雞蛋文學並不真的對立,它們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是帶着自嘲的清醒,另一面是帶着傷的自我修復。
網友只是藉着這個機會玩抽象發癲,咱們都別太當真,圖一樂玩玩就好。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