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遊戲公司竟然來自同一個國家?——美國篇

根據上期投票,本期爲美國篇。個人精力有限,如有紕漏或是沒寫到的,歡迎評論區補充。

Activision

中文名動視,1979年,動視由吉姆·萊維和雅達利的創立者大衛·克雷恩、拉里·卡普蘭、阿蘭·米勒和鮑勃·懷特海德所創立。

順便提一嘴,動視是世界上第一個第三方遊戲發行商。

1987年,吉姆·萊維辭職,同年動視創始人全部離開了動視。

1988年,動視改名爲Mediagenic。後因經營不善、債務高企和專利訴訟壓力,申請了破產保護。

同年鮑比·考迪克擔任CEO職位。一年後完成重組,將名字改回了動視。

鮑比·考迪克

1991年~1995年,靠炒冷飯盈利,儘管這段時間的作品口碑不良,但卻讓動視扭虧爲盈。

1997年,收購烏鴉工作室(Raven)。2001年,收購Treyarch(T組)。2002年5月,iw成立,考迪克向IW伸出了橄欖枝,購入了iw30%的股票。

2003年,初代《使命召喚》發佈,銷量相當不錯,動視買下了整個IW。2005年10月,《使命召喚2》發售,而T組在這一年正式加入了《使命召喚》的開發團隊。

在後續的開發中,iw想做現代戰爭,而動視希望繼續做二戰。於是分組製作,T組負責二戰也就是《使命召喚3》,iw做出了《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

2008年,動視和維旺迪遊戲合併,後者爲暴雪的母公司,自此正式更名爲動視暴雪。

Blizzard Entertainment

中文名暴雪娛樂,1991年2月8日在美國加州創立,當時名叫Silicon&Synapse,93年改名爲chaos,94年正式定名爲暴雪(Blizzard)。

Silicon&Synapse機翻硅與神經鍵,這玩意怎麼聽都不像個遊戲公司

1994年發佈《魔獸爭霸:獸人與人類》、1996年發佈《暗黑破壞神》、1998年發佈《星際爭霸》,這三款系列遊戲奠定了暴雪在遊戲界的地位。

1999年,官方放出《魔獸爭霸3》製作消息。同年第一次在戰網舉辦了比賽,有2萬美元現金和獎品。

2002年,《魔獸爭霸3》發佈,一年後發佈《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這也是我玩的第一款暴雪遊戲。

2004年1月,第一屆暴雪全球精英邀請賽於韓國舉行。同年11月23日,《魔獸世界》在北美正式發行,隔了一年在國內公測。

2014年,《爐石傳說》正式運營,並於同年的暴雪嘉年華上公開《守望先鋒》信息。2016年,《守望先鋒》全球公測,國服同步上線。

Electronic Arts

中文名藝電公司,簡稱EA,1982年在美國加州成立。

如果你玩遊戲,那很大概率逃不開EA,其遊戲類型與數量涵蓋之廣,無不令人咋舌。

EA開創性地在遊戲包裝標註了開發者姓名,顛覆了當時開發者匿名的行業潛規則。

1987年成立EA Sports品牌,到如今已形成一個龐大的體育遊戲帝國(年貨遊戲)。

1991年,藝電公司收購Distinctive Software,開發出了長盛不衰的《極品飛車》系列。

1997年,收購Maxis工作室,後者爲其帶來了《模擬人生》系列與《孢子》。

1998年,藝電公司購下了西木工作室(westwood),他們開發了《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

2006年收購DICE,自此完成了車槍球的全覆蓋。

除開車槍球,其他類型遊戲同樣繁多,《孤島危機》、《龍騰世紀》、《死亡空間》等等。EA早已建立起一整個遊戲帝國。

Take-Two Interactive Software, Inc

簡稱t2,1993年成立於美國紐約,也是個收購大王。其子公司主要分爲Rockstar Games與2k Games。

R星

R星並非一個工作室,而是散佈在全球各國,且大部分前身都來自不同的公司。

1998年,T2成爲《猴俠英雄》的發行商,順便收購了遊戲的母公司BMG Interactive,而在前一年,該公司發售了《GTA》初代。

完成收購後,t2在紐約成立了Rockstar Games,作爲一堆Rockstar工作室的總部。

1999年,T2完成對DMA Design的收購,其是《GTA》初代的開發商,2001年開發完《GTA3》後更名爲Rockstar North(位於蘇格蘭)。

1999年,T2收購了Angel Studios工作室,後改名爲Rockstar San Diego(聖地亞哥),陸續開發了荒野大鏢客系列、馬克斯佩恩、午夜俱樂部等系列。

2k Games

2005年,正式成立2K Games,名字意指在公司歷史的第2個千年發行的遊戲。2k Games收購的工作室大多沒改名。

聊到2k就不得不提起Visual Concepts,《nba 2k》系列開發商,該系列前六作皆由sega發行。2005年被t2收購,收購後t2成立子公司2k Games與體育遊戲品牌2k sports。

T2在1999年與Firaxis Games合作,發行了《文明3》,並在2005年收購了後者。收購後持續產出《文明》系列與《幽浮》系列(貼臉miss)。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2k都負責《無主之地》系列與其外傳遊戲的發行,直到2024年才正式收購開發商Gearbox。

2006年,收購了Irrational Games,推出了《生化奇兵》。

Valve

全稱Valve Corporation,簡稱V社,1996年由Gabe Newell(G胖)成立於美國華盛頓。

1998年推出首款遊戲《半衰期》,一經推出,就廣受好評。2003年推出 Steam,最初是《半衰期2》的更新工具,後發展爲全球最大 PC 遊戲平臺。

1999年推出《軍團要塞》、2000年推出《反恐精英》,而這兩款遊戲最初都是以《半衰期》mod的形式誕生。

2007年推出益智解謎神作《傳送門》與《軍團要塞2》,一年後推出《求生之路》,再過一年《求生之路2》發售。

2009年,因暴雪對Mod商業化的限制,冰蛙與V社達成合作。2013年推出《dota2》,擺脫了對《魔獸爭霸3》的依賴。

暴雪因此和v社打過官司,這不是本期主題就不聊了,有知道的大佬可以在評論區仔細講講。

2011、2012接連推出《傳送門2》與《CS:GO》。2018年推出dota背景的卡牌對戰遊戲《Artifact》,可惜沒能續寫輝煌。

2019年推出《刀塔霸業》,引發自走棋風潮。2020年推出《半衰期:愛莉克斯》,不得不體驗的vr大作。

2023年正式推出起源2引擎製作的《CS2》,雖然目前風評不佳,但我們依舊期待V社能通過更新實現口碑逆轉。

xbox

Xbox是微軟創建的電子遊戲品牌,隨2001年11月第一代Xbox遊戲機發佈而首次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初代xbox主機的研發代號爲Midway(中途島),不知是不是爲了阻擊當時如日中天的日本遊戲機行業

2005年推出第二代家用主機xbox360,是xbox主機裏銷量最好的一部——即使是遇到了著名的三紅事件。

2013年推出xbox one,這一代xbox就已經有了主推數字版遊戲的念頭——限制玩家二手盤交易,推出純數字版主機xbox one s,但最終銷量不佳。

2020年推出xbox series x/s,前者性能更強帶光驅,後者性能較弱且沒光驅,價格也相去甚遠。也正是因爲雙機政策,本代xbox主機沒有半代升級款。

除了遊戲機,xbox背靠微軟收購了不少工作室,構建起了一套龐大的第一方ip。

收購mojang獲得《我的世界》、以75億美元收購 Zenimax,其旗下擁有旗下擁有Bethesda(輻射、老滾)、id Software(毀滅戰士、德軍總部)、Arkane(掠食、恥辱)等工作室。

而最大的一筆毫無疑問是以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將《使命召喚》《暗黑破壞神》納入版圖。

但如果要問xbox對行業影響最大的一項操作,那就是2017年公開的Xbox Game Pass(xgp)。

一項訂閱制遊戲服務,一年交一定的費用就能暢玩xgp裏的所有遊戲,xbox也宣稱所有第一方遊戲都會首發登陸xgp。

但目前存在着費用越來越高,第三方遊戲進庫時間有限以及遊戲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這項服務對遊戲業的影響,還需時間來考量。

那麼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點贊收藏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