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一旦染上了爹味,總想教育消費者就完蛋
現在運營品牌企業早就不是用一個企業的冰冷冷的LOGO招牌就可以讓消費者心服口服,而是具體的一個個實在的人,有溫度讓消費者相信。
![]()
這也是爲什麼最近這幾年大企業總要培養公司內部的人開始拍視頻,發表個人的想法,個人的思路,爲的就是跟消費者拉近距離,有一個能跟消費者情感鏈接的渠道,而不是通過冰冷的LOGO
羅永浩和西貝賈老闆開直播對線,賈老闆還說吵不過老羅,自從事件發酵之後,西貝每天營業額額嘩嘩掉100萬,賈老闆他說睡不着覺。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商場裏基本上都是預製菜,點完菜五分鐘就能上菜五十分鐘,全部上齊。
自己在家備過菜做過飯的人都知道,在十分鐘內能把所有的菜都準備好。
西貝他能不是預製菜嗎?只不過是西貝非要出來教育消費者,拿預製菜當新鮮菜賣高價,28元錢的一個饅頭,一小碗米飯也要六塊,並且還吹噓說是古法烹飪,把自己都洗腦了,真地信了自己的話。
一邊賺錢的同時還一邊把消費者當成傻子看待。大家都早就不爽了,正好藉着這次的事情爆發出來,想讓大家把這個事落實一下。
![]()
這就是品牌“爹味”滲透化。品牌定位和發展方向的掌舵人,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一種“說教感”的影響到整個品牌調性的表現。
不管是男是女,不論年齡大小。這種地位體現在企業的那些一言堂的大家長身上,只允許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不允許任何人提出質疑。
哪怕是正常地討論也會被認爲是對他的名譽和權威構成了威脅。他會立刻站出來說服對方並試圖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就是喜歡用自己的邏輯去教導別人,不管你講什麼道理他都會讓你按照他的行爲準則和邏輯去做事。他們會用自己的那一套標準來束縛住其他人。
在這次羅永浩與賈國龍的交鋒之中,兩人的地位其實是不分伯仲的。但恰好的是,羅永浩這次扮演的角色是一名消費者的身份。
作爲一位付費的顧客,他一定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去發聲。
消費者們對於西貝早已心生不滿,他們都希望通過這件事表達被西貝被宰了的生氣。
![]()
而對於賈總而言,則是因爲他是一個處於品牌經營者,在面對像羅永浩這樣的知名公衆人物對其作出評論時顯得束手無策。
他無法以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冷靜處理此事,反而選擇了從個人角度出發迅速回擊。
然而他在應對過程中卻忘記了自己代表着整個品牌形象,而非僅僅作爲一名普通消費者參與爭論的事實;相反地他是直接選擇與對手針鋒相對地辯論起來。
一旦採取這種方式回應問題只會使得爭議進一步升級擴散開來,甚至會讓一些本來對此並不在意的人也開始注意到這一事件,並對相關方面產生負面的第一印象從而導致該企業在公衆心目中的形象受損尤其是在當前全社會都在密切關注此話題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
至於羅永浩當天所喫到的食物,是否屬於預製品現在已經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人們更關心的是關於那售價高達二十一元的傳統工藝製作出來的饅頭,以及沒有加溫處理而導致兒童食用後發生腹瀉等一系列相關聯的情況。
發展動態等議題成爲了此次輿論戰的核心焦點。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無論是羅永浩獲勝,亦或是賈老闆取得勝利這些都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目前來看雖然賈老闆或許能夠在法律訴訟中勝訴。
從長遠角度來看西貝的整體聲譽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儘管其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提升但這背後付出的信任成本卻是巨大的,即使有再多的好評稱讚西北菜餚美味我們也不禁會開始思考其中是否存在水分。
![]()
最近這些年有很多原因導致消費者、品牌、創始人,周邊都是拿錢說話的“老師”,而沒有人敢說真話,這些“老師”總是在教育品牌如何賺錢。他們認爲要用市場來教育消費者,要用企業盈利的思維來跟消費者溝通,可是消費者又不會因爲你的利潤率只有5%就是信服你的高定價。
直到現在,老羅用微博撕開了一個口子,讓消者能夠有一個渠道一起表達出自己的不滿。這時候,品牌方纔發現消費者對這些預製菜高價的心智概念已經有了很強的抵抗情緒。
要是他們最開始的時候直接說明是
“因爲商場禁止明火和儲存標準的問題,西貝所有商品都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製作成半成品再分發到各個門店進行二次加工。這樣的情況與大家印象中預估是不一樣的。對此,對於羅老師帶來的不好的用餐體驗表示真誠地道歉,並且感謝羅老師提出的寶貴意見。接下來我們會積極進行整改並繼續努力提升用餐的服務體驗,請廣大消費者朋友進行監督。”
這件事情就不需要計較,就過去了,他爲什麼要用這個地位覺得自己是在質疑他對抗他,然後他自己還要回懟?
![]()
![]()
而且蜜雪冰城在315的時候爆出使用隔夜的檸檬片被質疑產品質量問題;而西貝用一年多前生產出來的羊排卻還沒登上315晚會。真是離譜。
恐怕所有菜端上來,新鮮現宰的只有來喫的顧客。
![]()
黑神話土地公公就說過:“人心要是燒沒了,再好一間破廟又有什麼用呢。”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