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如何从行业顶尖变成头顶尖尖?(上)

2025年3月21日,一款刺客信条ip的最新作品《刺客信条影》发售,但玩家们却并不买账,

因为游戏的背景设定在古代的日本,而主角却是一位黑人,

对于游戏的开发商育碧来说,他们并不理解为什么大家反应如此之大,这明明是一款足以make   ubi great again的绝佳大作。

这款游戏的创新之处前无古人恐怕也难有后者,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黑人被困日本?

仿佛这黑人信条竟置于成了我育碧的葬身之地了吗?

在育碧的财报里,跳水的股价给出了育碧高层们预想的答案,

相信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大限将至,不知道在这生死攸关的最后时刻,

育碧会不会想到当初遇见维旺迪的那个遥远下午。

农民的儿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法国北部的卡朗图瓦小镇上,一户名叫吉勒莫特的农名家庭里诞生了5位青年,

他们的父亲老吉勒莫特是位地道的庄稼汉,平常卖些土豆和农副产品,日子不说是大富大贵也能说是支离破碎。

看着每况愈下的农场,兄弟几人决定做些什么。

有一次老三伊维斯放假去了一趟伦敦,发现英国的电脑硬件价格要远高于比法国,

而且在那里他看到了眼花缭乱的美国电子游戏,明锐的嗅觉告诉他,机会来了。

要不说农民自始都是干大事的人,其余四兄弟听了老三的见闻后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什么农民,爷不当了。

看过鸽宗可汗的朋友们都知道,此时的软硬件市场那正是手提电脑奥斯本一号发布,苹果、ibm纷纷入场抢占市场的野蛮生长时代,未来正是一片蓝海。

很快,在1984年,老大克劳德与老二米歇尔以自己的姓氏命名,成立了吉勒莫特集团,

公司主要业务就是从低价区买硬件,拿到欧洲高价区来卖,俗称倒爷,有种steam精神阿根廷人的既视感。

随着业务的逐渐熟练,公司的业务逐渐发展到了游戏行业,巧舌如簧的老三甚至亲自跑到美国说服了ea、微软等一众豪杰允许吉勒莫特集团在欧洲销售他们的游戏,

正是这一举动,让公司第一次尝到了芭蕾舞演员吃花椒的感觉,赚麻了。

尝到甜头的五兄弟意识到,是时候该扩大规模了,于是在两年后的1986年,育碧正式成立。

育碧成立后的短短4年里,公司得到了迅速的扩张,育碧不仅与世界上多家游戏制作公司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销售范围更是扩大到了整个欧洲,在1990年柏林墙倒下的第一时间,育碧就将电子游戏这一新奇玩意儿送到了东德人们的眼前,这效率和速度堪比曹魏刀斧手。

但很快,育碧就发现了自己的局限性,由于卖的都是别人的产品,就算游戏卖的再厉害那7成也是人家的,能拿3成还得看别人的脸色,

与出版商之间争夺定价权之类的小摩擦越发让育碧感到不爽,不行,我也要做游戏。

可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又摆在了育碧的面前,倒卖软硬件他们是专家,

农民出身的兄弟五人大学读的都是商学院,对做游戏这行贸然取进,那可真是武大郎娶卡戴珊不知深浅了。

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困扰育碧多久,因为育碧作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在稳定运营几年后已经颇具家资,爷有钱了。

游戏不就是编程嘛,办个编程大赛什么样的人不是任我挑吗,你还别说,这一办还真让育碧抽到了一张顶级ssr——米歇尔安塞尔。

安塞尔与雷曼

米歇尔安塞尔,育碧骨灰级元老,不过他有个更加响亮的名字,雷曼之父。

当时年仅19岁的安塞尔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早在他17岁时就追随过行业大佬开发过几部游戏,属于是刚毕业就有着数年的项目经验,天选打工人了属于是。

育碧要求安塞尔开发当时大火的2d横板过关类型游戏,这一概括的要求几乎给了他无限的自由创作空间,

光是他一人就包揽了游戏编程、动画等几乎占据游戏体量一大半的内容,育碧甚至在法国包下了一座城堡作为办公室,来给安塞尔提供最强的物理支持,

但没过多久,育碧发现有点肉疼,就把人从古堡里撤了出来搬到了巴黎的办公室,同时,育碧巴黎工作室成立,雷曼就此诞生。

缺胳膊少腿、金色斜刘海的初代雷曼作品,凭借着更加精美的画面、较低的难度和更加爽快的游戏体验,硬是在马里奥和索尼克如日中天的市场里,杀出了另一片天,

玩家们纷纷表示,哇,这是我见过过最漂亮的法国游戏,我要买爆。

雷曼的爆火,使安塞尔一跃跻身于明星制作人的行列,同时也一起带飞了育碧的名声,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倒卖软硬件的游戏公司,原来真的是家游戏公司。

趁热打铁的育碧火速上市,加拿大蒙特利尔,育碧上海等知名工作室在全球各地开花。

前文提到,虽然育碧能够销售ea等北美公司的游戏,但享誉欧洲盛名的育碧并没有打进北美市场,

因为民风淳朴的耳麦瑞卡表示你们那2d的东西玩的我咳嗽,纯爷们只喜欢,枪、车、球。

彼时的北美市场还是v社的反恐精英半条命独占江山,雷神之锤等一众经典ip互相厮杀的血腥年代,贸然进场无异于屎壳郎蹲坑,找屎。

不过育碧通过总结行业痛点、分析友商市场、打通逻辑闭环、研究核心用户、优化产品赋能、打磨迭代产品、开辟新的赛道的方式,

最终发动了自己的钞票能力,收购了一家fps游戏工作室,红色风暴工作室。

银行职员汤姆克兰西

说起这个名字你可能不认识,但他们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游戏,叫汤姆克兰西彩虹六号。

在大家都在贯彻fps必须射的爽理念做游戏时,红色风暴就选择了另辟蹊径的不让人那么爽的战术射击fps。

彩虹六号虽然不像雷曼那样的成功,但他突破性的多人模式以及新颖的战术玩法很快的又吸引了一大批的粉丝,确定走对路了的育碧,开始打造汤姆克兰西宇宙。

2001年,《汤姆克兰西幽灵行动》发售并斩获多项游戏大奖,2003年《汤姆克兰西细胞分裂》问世则直接与小岛秀夫的《合金装备》分庭抗礼。

此后的育碧以每年发售两三部汤姆克兰西系列游戏的速度疯狂野蛮生长,直至2025年的今天,汤姆克兰西系列作品已有数十部之多。

要是说汤姆克兰西系列让育碧站稳脚跟,那让育碧一飞冲天的还得是那个男人,那个戴着白色兜帽的男人——刺客信条

艾吉奥

万物皆须万事皆允

要聊刺客信条系列,首先得说说他的好大哥《波斯王子》。

最初的波斯王子其实并不是育碧的原创ip,本着拿来主义,这个ip也是育碧发动钞能力得来的,

ip到手后还多送了个人,这个人也是个ssr,名叫乔丹麦琪纳,又称波斯王子之父。

在麦琪纳加入育碧后又是熟悉的剧情:自由发挥,全权负责。

麦琪纳从名著《王书》(古波斯诗人“诗王”菲尔多西著)中汲取灵感,将天马行空的时光倒流与动作元素巧妙结合,

于是《波斯王子时之砂》问世,毫无疑问的,这部作品再次点燃了市场。

无缝切换的大地图,半开放的箱庭探索虽然在现在来看平平无奇,但是在当时来说这是绝对的新奇玩意,

这部时之砂的出色表现获得了玩家与媒体的一致好评,甚至得到了ea、动视等一众友商的赞叹,拿奖更是拿到手软。

随后的两年里,续作《波斯王子武者之心》和《波斯王子王者无双》相继发售,初次以三部曲的形式给玩家呈现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冒险故事。

时之砂

虽然波斯王子的故事已经完结,但波斯王子的创意总监认为,波斯王子的下一系列作品,应该将主角改成刺客,与王子的身份形成剧烈反差,毕竟人们都喜欢反差。

于是,去掉波斯王子的魔幻设定,保留动作元素,将舞台搬到中古世纪的欧洲,刺客信条1代诞生,

上天入地信仰之跃,白袍兜帽的刺客形象走进了玩家的视野中。

刺客信条1代一经发售,销量远超育碧预期,甚至在英国的首周销量超过了使命召唤4,要知道这两个可是完全不同领域的游戏,竞争关系不能说是如火如荼也能说是几乎没有。

刺客信条1代给育碧指了一条明路,开放世界、软科幻、动作游戏、刺杀潜入等强有力的开发理念使得刺客信条1代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后,刺客信条2继承了1代的开发理念,打造出了更加帅气的动作系统和更加精彩的剧情故事,而二代最大的优点,则是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刺客大师艾吉奥。

后面的两部游戏《刺客信条兄弟会》、《刺客信条启示录》一作更比一作强,续作不仅加入了经济、通缉、招募,甚至有多人联机的玩法,

虽然育碧并没有将兄弟会与启示录视为正作,但在整个刺客信条的历史上,这两部作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补足剧情和打造ip,直到今天,育碧都以近乎每年一部的速度制作刺客信条,随后一个又一个的遵循着万事皆须,万物皆允的教条的刺客形象(现在没了)深入人心,而刺客信条系列也不出所望的将育碧推向了世界第四强(当时)游戏公司的位置(前三分别为动视、ea和take two)。然后,育碧就快褒姒了。

在这个蒸蒸日上的育碧公司里,从上到下一篇欢腾,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欢快的气息,要知道,这个公司从创立之初的5人疯狂扩张到了2w多人,这是什么剧本,这妥妥的刘皇叔剧本啊,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就算全是ssr,也不一定能赢。

育碧可能不会上路开车,但育碧却迎来属于自己的全险半挂,正如好的故事都需要戏剧冲突一样,故事里总要有个反派角色,在育碧的故事里,这个反派叫维旺迪!

半挂来咯

2016年之前的育碧日子过的非常舒服,自己手上握着数个经典ip而且每年都能给他带来稳定的马内。

市场还估计,在2017年,育碧的市值将会来到惊人的64亿美元,彼时的育碧口碑正盛,他还是玩家们口中说的那个育碧出品必属精品的育碧。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2016年的e3会展上,育碧的CEO伊维尔吉勒莫特带领着一众高管在舞台上发表了一通振奋人心的演讲。

他向会场展示了自己的一系列最新作品,并庆祝着育碧30岁高寿的生日。

正当育碧志得意满准备再创辉煌时,他收到了一个小问题。

维旺迪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收购育碧了,要不了多久你育碧的江山就都要改姓维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维旺迪是谁,简单来说,维旺迪成立于1853年的法国,彼时还是拿破仑三世统治的时代,经过100多年的漫长发展,维旺迪集团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

作为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纯粹的商业集团,他们既不懂游戏也不玩游戏,收购游戏公司,全为了一个字,钱。

该集团与EA一样酷爱干一件事,那就是收购工作室然后拆分重组,效益不好则直接砍掉,

他们曾经收购过动视,然后将动视与暴雪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如今玩家所熟知的动视暴雪。

这样的行为把腾子和他对比都把腾子衬托的像个人畜无害的散财童子。

其实育碧对于维旺迪的收购开始是不那么慌张的,因为早年间对于EA的收购战最终还是育碧笑到了最后。

早在2015年市场预测育碧股价会来到64亿时,维旺迪就已经盯上了育碧这块肥肉,下手快准狠是这类投资者最为凶狠的技能。

2015年10月,维旺迪第一次出手就收购了育碧10%的股份,这比育碧创始人吉勒莫特五兄弟共持的9%还要多,次年2月,维旺迪以5亿欧元的价格恶意收购了育碧的子公司gameloft的30%的股份。

按照法国法律规定,只要持有一家公司30%的股份,就能强行进行并购。

Gameloft你可能玩过他家的游戏,但你未必知道这其实是育碧的子企业,gameloft虽然在当时效益日渐下滑,但他也对育碧的起飞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育碧也尝试过拉外援投资重新持有gameloft股份来进行反收购,但由于猪队友的能力实在拉跨,gameloft最后还是离开了育碧。

玩过手游的应该认识这个标志

Gameloft的改姓沉重打击了育碧,而此时的维旺迪对育碧的持股比例已经来到了15%。

6月中旬,这个数字涨到了20%,9月,又上涨了3%,这一数字已经远超吉勒莫特兄弟持有的股票份额。

再等下去,育碧离死亡也就不远了,这时候的育碧知道,维旺迪已经不是普通的企业了,必须要出重拳。

于是育碧在内部会议上团结其他股东排挤维旺迪,对外则是借助媒体和舆论的力量向大众诉苦:

看看动视和暴雪被收购后的惨状吧,后娘养的没奶吃啊,爹不亲娘不爱的用完他就坏啊。

育碧的反击获得了内外一致好评,在内部董事会上各董事团结一致的表示:这里是老子的公司,没有你维旺迪这条狗的席位。

而被勾起不好回忆的玩家们,更是喊出了那串经典的英文代码GTMDVVD!

但维旺迪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收购战一直打了三年,

到2018年,维旺迪持有的育碧股份也来到了惊人的27.9%,但由于育碧股价的抬升和维旺迪本身的资金紧张使得这一数字始终无法到达30%。

维旺迪表示: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我都这么用力了你怎么还活着。

育碧的生死就差那2.1%,就在这时,一只神秘的东方企鹅向育碧伸出了援手,他大手一挥直接买下了育碧5%的股份,这下攻守易形了。

于是,2018年三月,维旺迪宣布放弃育碧的全部股份,并在5年内再也不碰育碧,从现在这个育碧的表现来看,维旺迪的退场是极其聪明的。

击退维旺迪的育碧非常开心,其ceo伊维尔吉勒莫特得以成功连任,

作为胜方mvp他在股东大会上慷慨陈词:我喜欢游戏,真正的创新来源于自由的员工。放开自我,自由地表达自己,这成就了育碧的今天,也是将推进我们创造下一个三十年历史的动力。

对于这番鼓舞人心的话,不同的人听着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育碧的下一个三十年是否存在,我表示莫大的怀疑。

由于篇幅有限,育碧的发展史分为上下两期,下期在说说育碧走向衰败的原因,点个关注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