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教会一个男孩从焦躁变得平静,人要如何丈量一个夏天的重量?

人要如何去丈量一个夏天的重量?

是整整两个多月的暑假都嗷嗷打电动,

还是多多读书学习提升自己?

若以日历为尺,它不过是立夏至立秋的九十次日升月沉,

若以体温为度,它是汗珠滚落时灼烫的盐渍,抑或是是骤雨初歇后黏稠的晚风。

对我来说,大概都不是,

我大学以来最想记录的,除去毕设的那段旅程,大概就是我决定开始写点东西的那个夏天,

以下是毕业那天写的回忆录,写的掉小珍珠了。

多年以后,我会不会再想起那个恣意的,自由的四年盛夏

那个时候进了学校两年,

感觉大伙真的都变得好自由,变得无拘无束,

尽管偶尔还有各种事情阻挠着,

但比起高考以前的日子,确实是自由了好多好多,

没课的时候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

想谈谈恋爱的话就鼓起勇气过去搭讪,

想科研努力当卷王的也大可以联系老师们继续深造,

那两年里朋友圈里总是欢声笑语,一条说说下面带着好多楼的玩笑评论,总是说着谁的绯闻,说着女生宿舍的谁和男生宿舍里的谁又在眉来眼去。

前两年的夏天,好似并没有完全走入大学生活,我好像还被困在高中的时间轮回里,

我会想,哦,原来当时老师说的那句话是这样的含义,原来老师说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懂是这种感觉。

台下同学们的声音录进联欢会的视频,虽然视频中没有他们的脸,也看不清模样,但是我却能清晰看到了他们,嘈杂且五音不全的合唱,遥远而激荡的歌声,像我记忆一样发黄的墙壁,似是永远待在那个时光的角落,真好真好。

虽然那个时候辅导员跟我们说,你们要知道自己大学要做什么,四年以后出去要知道怎么去安身立命。

这个答案,我似乎终于在写文的两年内,工作的两个月后,逐渐找到了。

回顾这两年在小黑盒的创作时光,

坦白说,起初我并未笃定这条路能走多远,只是学着某位自媒体博主说的,欸,可以去尝试一下写写你的游戏理解啊,游戏评测啊什么的,

那个时候写的拉,产出效率低,回报也很低仿佛在漆黑的密室里摸索,撞过南墙,碰了一鼻子灰又一鼻子灰,

大多数时候,只是一味凭着自己笨拙却执拗的敲打,一个字一个字地垒起属于我的角落。

未来创作之路漫漫,笔下的长河是否终有归途?

这是两年前我问自己的问题,

那时说真的我也不知道,对我而言,写点东西真是特么的困难啊,介绍点机制得嗷嗷总结,想点花样点翻遍全网资料,于是就这样将就地度过了两年,然后碰上了很多同样喜欢游戏的作者,

这两年像一场超出预期的温柔奇遇,期间确实经历过特别特别多卡文和灵感火花勃发的纷争,亦有努力认真与流量稀烂的痛苦,

虽然此刻回望,许多波澜已归于平静,但将时光轴拉回两年前那个生涩的自己——如今的我,确已跨越了不止一个世纪的距离,才终于抵达这个曾日夜期盼的“节点”。

我的第一篇游戏文章:

【耻辱Dishonored】去写一种历史,名字叫奇迹

当时还拿着文章去跟导员讨论,这个东西能不能让我能安身立命什么的,

能不能在那里某个一官半职什么的,

当然如你所见,确实是没求到什么东西,不过问题都不算太大。

大家似乎都在各自的领域枝繁叶茂...而我,也并非一直停留在原地。

为了能在这里站稳,分享“自己喜欢的游戏”,形成“自己对游戏的理解”,我逼着自己克服了太多曾以为无法逾越的障碍,

从最初的“究极社恐”到硬着头皮与人交流观点,

从零散的想法到尝试构建一篇篇完整的分享,

从对资源路径的茫然到学会“自己查找资料”

(当然,看到好资源还是会喊一句“有资源发我一份(bushi)”)。

虽然离理想中那个“技术大牛”或“库存清空者”的形象还很远,现实依旧骨感,但真要说长进,这块曾经荒芜的“盐碱地”,确因持续的耕耘而有了生机。

我深深感激一路相助的朋友们,尤其是那句“nonono,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努力”,恰似印证了“自助者,天助之”的古训。确实,我是一路磕磕绊绊、在家人朋友无形的支持下,才跌跌撞撞地趟了过来。

此刻,我尤其想感谢那个没有放弃、没有自暴自弃的自己——也许对许多资深作者而言,产出一篇评测如同呼吸般自然,但对我,每一篇背后都是反复的自我说服与突破。

真的绕了好多好多圈,才让“偶尔分享点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个朴素的愿望,此刻也变得有些意义非凡了啊

很多人说创作是孤独的,内容平台如同“荒芜的盐碱地,或是攀附茁壮的大树”。

我也曾深以为然,毕竟,我本非天赋异禀的作者,选题、行文、节奏,许多“规则”起初并不明晰,面对评论区也曾唯唯诺诺。

但两年后回望,这片土壤确已不同——它不再是最初的荒芜,因为我们的笑与泪、思考与热情,如同种子般被播撒其间,时间流过,

“啊,这片土地终于不再荒芜,并再次开满属于我们这一代的花。”

每一篇分享,每一次互动,似乎都在为它增添色彩。

而我自己,也从一个遇事特别急躁的少年,渐渐成长为追寻内心平静的家伙,

尽管我的履历依旧并像不少同龄人那样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获得一份合适的工作,谈到一个很棒的恋爱,

是的,两年以后,我依然不够聪明,技术解析还是十分浅显,观点依旧是不够犀利。

早年的一些剧情向解读:

【星之终途】我要将我的女儿,渡送至未来

《梦灯花》:点点星灯照亮无夜原,爱与勇气能否穿越迷雾

【海市蜃楼之馆】俯瞰悲剧轮转,对影血泪成酌

第一篇万字浅读:

愿我们的明日如约而至,万字解析浅谈我心中满分的《梦灯花》

而且我很愚钝,在内容创作的丛林里,仍有太多需要学习,但两年后,我确实变成了一个更熟悉创作、也更熟悉自己的“作者”,这份蜕变,离不开家人无条件的信任、朋友真诚的反馈、以及平台上那些默默点赞或留下只言片语/长文论述的陌生同好。

没有大家的“雨露”,愚钝如我定然难以在这片土壤里扎下根来,

在此,衷心感谢所有照亮这段旅程的朋友们。

又一篇长文画上句号,我意识到创作本身是一场无尽的探索,前路或许仍是“无止境的苦难”:算法的迷雾、创意的枯竭、如同“无序的暗兽潮,就像我们的诞生一样没有道理”

但我相信,正是由每一个如我般的创作者发起的交流,坚持分享热爱、表达见解,能逐渐地被大伙知道,领悟到那一丝“微小的意义”:思考各种命题的乐趣以及坚持写下去的动力,是否真的可以超越流量与数据本身

最近的一篇剧情向解读(我个人还是挺满意的):

在这个异化的“便捷”时代寻找「本我」,浅读《魔法使之夜》

人这一生,还能拥有几个如此纯粹地为了热爱而书写、而争论、而共鸣的夏天?

今日一去不复返,若不吃它、喝它、尝它、闻它,就永不再有第二次机会了。

所以,在此,与所有仍在创作路上跋涉的朋友们共勉: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篇的序曲,愿我们笔下永远有光,心中永远有仍想表达的热诚。

以及那份不懈的,永远笔耕不辍的,动力。

也祝愿大家漫漫长路,终得归途,

小黑盒也“八周年快乐!”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