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杂谈1——以篡位开国的皇帝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以篡位开国的皇帝吗?了解多少?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可以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篡位皇帝及其过程如下,多通过权臣**、军事政变或禅让名义实现权力更迭:(按朝代顺序排序)

 

  1. 王莽(新朝建立者)(第一个以篡位开国的皇帝)

背景:

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汉成帝母舅)辅政,官至大司马,权倾朝野。

篡位过程:

先立年幼皇帝(汉平帝、孺子婴),自任“摄皇帝”,后以“符命祥瑞”为借口,宣称天命所归。

公元8年,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废孺子婴,自立为帝,国号“新”,结束西汉统治。

特点:

以“禅让”名义篡汉,推行激进改革,但因脱离实际引发民变,新朝仅存15年。

 

  1. 曹丕(曹魏开国皇帝)(曹魏代汉是三国鼎立的开始)

背景: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后,曹丕继承魏王爵位,掌控东汉朝政。

篡位过程:

曹操去世后,曹丕逼汉献帝刘协多次“禅让”,表面推辞三次后,于公元220年接受禅让,称帝改元“黄初”,国号“魏”。

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保留天子礼仪,东汉灭亡。

特点:

开创三国时代,以“禅让”延续政权合法性,为后世权臣篡位提供范本。

 

3. 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背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权臣掌控曹魏政权,司马昭获封“晋公”“晋王”,弑杀魏帝曹髦,立曹奂为傀儡。

篡位过程:

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继承晋王爵位,随即逼魏元帝曹奂禅让。

公元266年,司马炎称帝,国号“晋”,定都洛阳,曹魏灭亡。

特点:

通过家族长期**积累势力,以禅让完成改朝换代,后灭吴统一三国。

 

4.刘裕(刘宋开国皇帝)(刘宋代晋是南朝的开始)

背景:东晋末年,刘裕以军功崛起(北伐南燕、后秦),官至相国、宋王,掌握军政大权。

篡位过程:

先废杀晋安帝司马德宗,立恭帝司马德文,后于公元420年逼恭帝禅让,称帝建“宋”(史称刘宋)。

刘裕是南朝首位寒门出身的皇帝,开创“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特点:以军事力量为基础,终结东晋门阀政治,开启南朝时代,篡位后诛杀司马氏宗室,开权臣灭前朝皇族先例。

 

5.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

背景:北周外戚,长女杨丽华是周宣帝皇后,宣帝死后,杨坚以“丞相”身份辅佐年幼的周静帝宇文阐,总揽朝政。

篡位过程:

平定北周宗室(尉迟迥等)叛乱后,大杀宇文氏诸王,清除反对势力。

公元581年,逼周静帝禅让,称帝改元“开皇”,国号“隋”,北周灭亡。

特点:以外戚身份夺权,统一北方后灭陈,结束南北朝分裂,开创科举制雏形。

 

6. 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

天冷了,该加衣服了

背景:后周大将,周世宗柴荣死后,任殿前都点检,掌管禁军,辅佐7岁的周恭帝柴宗训。

篡位过程:

公元960年,谎报契丹入侵,率军北上至陈桥驿,部将“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为帝。

大军回师开封,逼周恭帝禅让,建立“宋”,史称北宋。

特点:

通过“陈桥兵变”和平篡权,未大肆杀戮前朝宗室,以“杯酒释兵权”巩固中央集权,开创重文轻武的宋朝。

 

篡位共性与影响

手段:多借“禅让”名义粉饰合法性,或通过军事政变、权臣**逐步架空皇权。

背景:多发生在王朝末年(如西汉、东汉、东晋)或分裂时期(南北朝、五代),皇权衰落时权臣趁机崛起。

影响:部分篡位者(如杨坚、赵匡胤)开创了新的统一王朝,推动历史发展;也有因篡权引发动荡(如王莽),加速政权崩溃。

 

以下是一些小朝代的篡位开国皇帝(按朝代顺序排序)

1. 萧道成(南齐开国皇帝)

背景:南朝宋将领,因平定叛乱、抵御北魏有功,官至司空、录尚书事,掌控刘宋朝政。

篡位过程:

宋后废帝刘昱暴虐,萧道成于477年杀刘昱,立顺帝刘准为傀儡。

479年,逼刘准禅让,称帝建“齐”(史称南齐),刘宋灭亡。

特点:延续南朝“权臣篡立”的模式,在位期间推行节俭政策,但南齐仅存23年。

2. 萧衍(南梁开国皇帝)

背景:南齐宗室,官至雍州刺史,趁南齐内乱(东昏侯萧宝卷暴政)时起兵。

篡位过程:

501年,萧衍攻占建康,杀东昏侯,立和帝萧宝融,自任大司马、相国,封梁王。

502年,逼萧宝融禅让,称帝建“梁”(南梁),南齐灭亡。

特点:在位初期励精图治,晚年笃信佛教(曾多次出家),引发“侯景之乱”,最终饿死于台城。

3. 高洋(北齐开国皇帝)

背景:东魏权臣高欢之子,高欢死后,兄高澄继续掌权,被刺杀后,高洋继承权势。

篡位过程: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实为傀儡,550年,高洋逼元善见禅让,称帝建“齐”(北齐),东魏灭亡。

特点:初期励精图治,后期酗酒残暴,滥杀宗室,北齐因暴政成为南北朝中统治时间较短的王朝(27年)。

4. 宇文觉(北周开国皇帝)

背景:西魏权臣宇文泰之子,宇文泰死后,侄子宇文护辅政,掌控西魏政权。

篡位过程:

557年,宇文护逼西魏恭帝元廓禅让,拥立宇文觉为帝,建“周”(北周),西魏灭亡。

特点:宇文觉年仅15岁,实权由宇文护掌握,后因不满专权被废杀,北周政权长期由宇文护操控,直至宇文邕(周武帝)亲政才夺权。

5. 朱温(后梁开国皇帝)

背景:唐末黄巢起义军叛将,降唐后被赐名“朱全忠”,官至宣武节度使,割据中原。

篡位过程:

诛杀唐昭宗李晔,立哀帝李柷为傀儡,后于907年逼李柷禅让,称帝建“梁”(后梁),唐朝灭亡。

特点:手段残暴(曾屠杀宦官、朝臣),开启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后梁统治仅16年,被李存勖(后唐)所灭。

6. 李存勖(后唐开国皇帝)

背景:沙陀族将领,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子,割据河东,与后梁对峙。

篡位过程:

李克用以“复兴唐朝”为名对抗朱温,李存勖继承父业后,于923年称帝,国号“唐”(后唐),同年灭后梁,定都洛阳。

特点:军事能力突出,但治国无方,宠信伶人、宦官,后死于兵变,后唐历4帝共14年。

7. 石敬瑭(后晋开国皇帝)

背景:后唐将领,娶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女,官至河东节度使,因遭末帝李从珂猜忌而反叛。

篡位过程:

936年,石敬瑭向契丹称臣,割让“燕云十六州”,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建“晋”(后晋)。

特点:以“儿皇帝”身份换取契丹支持,被后世视为汉奸典型,后晋统治11年,最终被契丹所灭。

8. 郭威(后周开国皇帝)

背景:后汉将领,官至枢密使,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权臣,欲杀郭威,郭威被迫起兵。

篡位过程:

950年,郭威攻占开封,杀刘承祐,立刘赟为帝,后以“契丹入侵”为由出征,途中士兵“黄袍加身”,拥立郭威。

951年,郭威回师称帝,建“周”(后周),后汉灭亡。

特点:在位期间改革弊政,为养子柴荣(周世宗)的强盛奠定基础,后周是五代中最有希望统一的王朝。

篡位现象的历史背景

王朝末年的权力真空:如西汉、东汉、唐朝末年,皇权衰落,地方豪强或权臣趁机崛起。

分裂时期的军事博弈:南北朝、五代十国等乱世,政权更迭频繁,武力夺权成为常态。

“禅让”的合法性包装:多数篡位者借“禅让”名义完成权力过渡,以减少舆论阻力(如曹丕、杨坚),但本质仍是权臣**的结果。

虽然这些皇帝都是篡位开国的皇帝,但天下有能者居之,且皇帝篡位是封建时代的事,是当时的读书人对非法夺权的批判,但整个封建时代与皇权思想都被视为落后于时代的专制体制。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投票活动,选出你喜欢的崇拜的开国皇帝,并说明理由。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