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一定都听过他的故事。
有人说他成了正果,做了判官,也有人说他嫉恶如仇降妖伏魔还有人说到了地府的那个根本不是他。
他只不过是说书人杜撰的一个大胡子。
但我今天要说的故事,你们一定没听过…
在民间传说中,钟馗是个能捉鬼驱邪的神。他的形象深入人心,黑脸红胡子,手持宝剑,威风凛凛。而如今,游戏科学将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融入到游戏之中,打造出《黑神话:钟馗》,令人无比期待。
《黑神话:钟馗》作为游戏科学黑神话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于2025年8月20日凌晨,在科隆游戏展开幕夜活动上,以一段近2分钟的先导预告片震撼登场。这部作品以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角色钟馗为主要创意来源,延续了前作《黑神话:悟空》对中国古代神话与民俗传说的深度挖掘,采用单机・动作・角色扮演的游戏类型,力求为玩家呈现一个充满神秘与挑战的奇幻世界。目前游戏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官网甚至笑称刚建好文件夹不久,暂时没有实机内容展示,但这丝毫不影响玩家们对它的热切关注,预告片发布后迅速引发热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钟馗,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关于他的来历,有着诸多说法,正史野史交织,为其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在一些传说中,钟馗是唐朝时一位出身贫寒却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书生。他虽相貌丑陋,却有着远大的抱负,一心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施展自己的才华。凭借着过人的学识,钟馗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考到殿试。然而,命运却在此时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唐明皇见他相貌奇丑无比,无法容忍,竟大笔一挥,儿戏般地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钟馗心中悲愤交加,性格刚烈的他,最终选择以死抗争。
这个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梦中总被小鬼骚扰,无法安睡。一天深夜,他梦见一个小鬼偷偷潜入宫中,盗走自己心爱的乐器,还在宫中狂呼乱叫。就在唐明皇懊恼不已时,忽见一个蓝衣身影从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后将其吞下肚去。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愈。回想梦中的蓝衣人,正是那位因丑陋而被自己取消录取资格的书生钟馗。于是,唐明皇请画家绘制钟馗神像,悬挂皇宫内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钟馗名声大噪,成为名扬天下的捉鬼大神。这个故事最早版本见于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的《补笔谈》,此后,北宋以来几乎所有的钟馗故事都与此类似。
然而,通过对唐代历史文献的考察,却发现了一些与这个传说相悖的事实。在所有唐代的官方文献中,都没有找到钟馗这个人名,关于类似的考场冤案也没有一字一句的记载。而且,唐代有关唐明皇李隆基的奇闻轶事虽多有记载,但也并未发现钟馗梦中显灵为唐明皇治病的故事。更为关键的是,殿试考试制度是一百多年以后才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创立,所以唐明皇不可能主持殿试考试。如此看来,钟馗其人以及他死后成神的故事很可能是宋朝以后才被虚构出来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唐明皇时代,钟馗已经是声名显赫的捉鬼大神。《全唐诗》里收录的《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作者是唐明皇时的宰相张说,诗中感谢皇上赐给自己的钟馗神像和历日表,大诗人刘禹锡也曾写过类似的诗篇。由此可见,在唐朝时,作为神的钟馗已是声名赫赫,张挂钟馗神像成为上层社会流行的年俗。
除了上述传说,还有人认为钟馗的起源与古代的傩仪有关。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唐代写本经文《除夕钟馗驱傩文》中提到,钟馗钢头银额,身披豹皮,用朱砂染遍全身,带领十万丛林怪兽,四处捉取流浪江湖的孤魂野鬼。在古代,傩是一种驱鬼逐疫的仪式,分为官方主持的宫廷傩(国傩)和流行于民间的乡傩。从《新唐书・仪礼志》的记载来看,宫廷傩中傩舞的领头者是方相氏,而在敦煌《钟馗驱傩文》里以及后世一些乡傩仪式中,钟馗才是主角。在江西省萍乡市石洞口村流传至今的傩舞中,钟馗是最活跃的角色,傩舞有时也被直接称为跳钟馗。这里的钟馗是一副将官打扮,手下的十万丛林怪兽简化成四员副将,他在仪式中的职能依旧是捉鬼。傩舞艺人在表演时采用的禹步,相传是大禹行走的步法。大禹治水时两腿受伤,行走时碎步向前挪移,后世巫师沿袭这种步法,既为纪念大禹,也为增加仪式的神秘性。跳钟馗傩舞是古代巫术活动的一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岩画石刻和陶器上的图案显示,那时具有巫术色彩的祭神仪式已经出现,傩舞很可能也相伴而生。
关于钟馗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与商周时期的一位著名巫师有关。有学者考证,在殷商时期,有一位叫仲虺的著名巫师,他擅长求雨,其主持的求雨仪式最为灵验,人们便用他的名字代指巫师这个职务。仲虺与钟馗两词发音相近,在流传过程中可能被误记为钟馗。此外,还有观点认为钟馗是洗衣服的大棒槌。在两汉时期画像砖里,能看到很多挥舞大棒的勇士形象,如洛阳西汉墓壁画里的大棒打鬼图。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从汉字发音方面考证,钟馗两字发音的反切发之为追的音,在古汉语里椎就是大木棒的意思。而且钟馗二字通终葵,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殷时代遗民七大家族中就有终葵氏,其家族专长是做木棒木槌。或许很久很久以前,傩舞仪式的主持者是一个手舞大棒的巫师,他手中的大棒称为终葵,巫师用终葵打鬼驱邪,久而久之,人们认为大棒有神奇力量,甚至用终葵二字取作人名,比如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些人名中包含终葵二字。到了唐朝,人们渐渐忘记钟馗原本的大棒身份,误以为是古代一位姓钟名馗的打鬼能手,而上层社会流行张挂钟馗神像的风俗,进一步推动了钟馗形象的传播,使其名望日益高涨。到了宋朝,人们无从考证钟馗的来历,于是虚构出他的读书人身份和冤屈而死的经历,并演绎出唐明皇和钟馗之间的故事,就这样,钟馗从一根大木棒逐渐演变成了人们敬重的神,这堪称古代造神史上的一大奇观。
回到《黑神话:钟馗》这款游戏,从目前公布的先导预告片来看,其画面延续了游戏科学一贯的高水准,将玩家带入一个神秘而阴森的鬼怪世界。预告从两个小鬼视角展开,他们闻听外面动静,惶惶不安,惊颤道:捉我们的人来了。镜头平移,两个鬼怪模样的侍从,肩扛钟馗的斩鬼剑,一头猛虎坐骑缓缓登场,骑虎者正是头顶赤发、身披铠甲、严肃威武的钟馗。仅这短短不到两分钟的预告片,便成功营造出了紧张刺激的氛围,让人对游戏中钟馗的冒险之旅充满遐想。
游戏科学选择钟馗作为新游戏的主角,有着诸多考量。在官网答疑中,游戏科学表示目前天命人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团队渴望尝试一些更有差异的游戏体验,也在世界观与叙事上搞点新鲜玩意,钟馗便是在这种综合考量之下的自然选择。游戏科学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也曾发文提及,《黑神话:悟空》发售后,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虚无与惶恐,直到美术总监杨奇与他探讨新作品,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开启《黑神话:钟馗》的项目。他们希望在这个新游戏里,做出清爽的变化与新意,同时也反思过去的不足与遗憾。
可以预见,《黑神话:钟馗》将在玩法上进行大胆创新。前作《黑神话:悟空》凭借其出色的动作设计和战斗系统赢得了玩家的高度赞誉,而《黑神话:钟馗》想必不会局限于此。钟馗作为捉鬼大神,其战斗方式可能会更加多样化,或许会结合各种法术和神兵利器,与形形色色的鬼怪展开激烈对抗。在游戏世界的构建上,也将深入挖掘钟馗相关的神话传说,为玩家呈现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府世界和人间鬼蜮。玩家将跟随钟馗的脚步,在这个奇幻的世界中探寻真相,解开各种谜题,与强大的鬼怪BOSS展开惊心动魄的战斗。
对于广大玩家而言,《黑神话:钟馗》的出现无疑是一剂强心针。《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让玩家看到了国产单机游戏的无限潜力,而《黑神话:钟馗》则承载着玩家对游戏科学的更高期待。趁着现在美工、技术手正热且士气正高,预期蹉跎在DLC里绞尽脑汁,不如在一个大众了解相对少一些的钟馗上放飞思路···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