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35】虹曙 EH1 3.0

外观 佩戴

今天测评的耳机是,虹曙音响的静电头戴式耳机,虹曙一号,EH1 3.0版

正面是非常直白黑底金字的型号名,侧边是耳机相关参数,打开瓦楞纸包装的外盒,就是被海绵垫保护严实的耳机本体了,包装设计简洁, 取出耳机本体,头梁是简单的皮垫加滑块设计,夹持力稍微有些过于宽松,支架内侧有左右标识以及耳机编号,四寸的圆形单元面积,明显大于STAX家的入门机型,单元边框从以往的碳纤维面板改为了铝制,外观一体性更佳,透过保护网可以看见内部花瓣状的极板,下方印有型号的英文名

线材是定制的静电扁线,插头也是静电耳机专属的五针,整体的做工质感虽谈不上精美,但绝对说的上细致,连接件都是3D打印而成,再不影响外观质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优化重量,整机仅不到300g,佩戴宽松轻巧无感,长时间使用毫无压力。

听感

高频 :S

虹曙的高频亮度还原,滚降非常平滑流畅自然,无突兀紧涩感。高频解析非常优秀,乐器结像形体以及颤音等微弱细节能够清晰展现出来,不同乐器间能够干净分离开,层次分明,纤毫毕现。高频密度非常优秀,结像质感纤细且凝聚,细腻且丝滑。高频延伸出色,中高频扬升自然、略有华丽感。极高频段的弦乐器泛音非常丰富,声底背景的透明度极高,乐器音色自然还原且优美。可以说虹曙三批的高频,非常符合一般发烧友心中的静电味,此刻尽丝滑。

中频 :S

虹曙的中低频结像有些许的前倾,人声口型稍大,但并不会有压迫感。中频解析非常优秀,人声的吞咽换气,乐器的颤音共振细节能够清晰的还原,在较为复杂的编曲中,人声以及中频乐器也能够干净分离清晰表现。中频密度优秀,声音的结像凝聚细腻,没有明显的厚润或是颗粒感,给人一种人声表达本应如此的感觉。喉音位置居中,胸声饱满,气声恰当,歌手情感充沛,对不同风格声线的人声都能很好的演绎。齿音还原,但不会有刺激突兀感,女高音婉转且高亢。

低频 :A+

虹曙的低频量感适中, 低频解析优秀,对乐器结像的形体线条轮廓刻画清晰,能够在编曲较为复杂的背景音乐中干净分离且还原贝斯,底鼓。低频的层次感能够表现出来,但是稍微缺乏厚重感。低频密度较好,鼓声的打击感有力,不是静电耳机刻板印象里的残疾敲铁皮的动静。低频下潜较好,底鼓的击喉感较深,但极低频稍少,动态感稍逊,会使得低频回弹较为迅速,混响感与环绕感稍弱,听感上比较的干净。总的来说,虹曙的低频虽然相比别的方面来说表现没有那么凸出,但同比同价位的机型来说也是相当优秀。

声场 :S

虹曙的横向声场非常辽阔,纵向声场拉出了明显的纵深感,整体是个非常规整的圆形声场,对于背景音乐中不同乐器的结像都能够干净的分离且清晰的定位。

搭配

静电耳机的耳放搭配,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工作原理的不同,所以没有办法和动圈平板耳机共用相同的放大器材。我这边也分享一下自己试过的三个耳放的听感,

虹曙原装搭配了一台体积非常小巧的静电耳放EHA-1Pro,相当于你购买的不仅是耳机,而是一个静电耳机套装。只需要一个rca到3.5的转接线,就可以接到播放器或是小尾巴上使用。

1pro并不是一个赠送凑数的耳放设备,即使在接小尾巴当作解码,1pro搭配虹曙三批也能有非常完整和悦耳的听感体验,根据虹曙群群友的反馈,1pro的声音表现不逊于拓品eha5,所以如果想要有明显提升,建议把预算拉到4000左右

其次是用KG开源方案做的DIY耳放,CFAE。与1pro对比来说,这款驱动下的虹曙在声音整体厚度以及低频的冲击力上会有明显的提升,整体听感更加温暖,结像更贴耳,更具动态感。缺点是稍微有点毛糙,声场比较平面以及发热量实在有些恐怖

最后就是STAX的旗舰耳放T8000,T8000在结像质感,微弱动态的爆发力,以及纵向声场和分离度

都明显强于前面两个耳放,声音听感更素雅精致规整,当然售价也是这儿里面最贵的。

耳罩搭配方面,官方店铺后续上了三款耳罩

其中我个人比较推荐椭圆腔体普通版,这款耳罩的低频量感会稍少,但是密闭性更强,低频下潜会有改善。中低频乐器以及人声结像会明显前倾一些,更加的抓耳。高频滚降更平滑自然。纵向声场会稍微被压缩,更偏向于近场声场,声音整体的密度和质感会有明显提升。

椭圆腔体打孔版的听感则会偏向于强调临场感一些,声场会更小,中低频会更加的厚润,不过高频会暗淡些许,整体非常热情洋溢,甚至让我产生了自己在听歌德家耳机的错觉。

大内腔耳罩的听感会稍微压制低频和高频亮度,凸显中频厚度。

对比

同比同价位的几款静电头戴(STAX SR-X1,STAX SR-L300)来说,虹曙近乎能做到全方面的碾压,甚至没有什么对比的必要。

对比更高价位的静电头戴(HIFIMAN Jade II,STAX SR-L700mk2)来说,虹曙也有着相当的优势。

对比L700mk2,虽然中低频的厚度和冲击力稍逊,但是声场明显会开阔宽松许多,中高频的滚降也更为自然流畅

对比Jade2,虹曙的高频会更加完整,声场来说更辽阔自然,低频要更加的宽松澎湃。无论声音的完成度还是综合素质都要更强

如果要对比旗舰级的静电头戴(STAX SR-009),也并非完全没有一战之力。虹曙和009的无论是实际听感还是频响测量上看,都非常接近。差异上来讲,009的高频细节会稍多更加明亮,中频结像会更贴耳一些,低频量感稍少但质感更为凝聚扎实。综合素质小胜于虹曙半档。

对比旗舰动圈耳机(HD800),除了HD800最为得意的声场的规模感上,虹曙会稍逊一筹。别的方面,包括细节解析,厚度质感,结像定位,虹曙都会小压HD800一头。

当然也会有同学质疑,主播主播,你的设备太贵了没有参考性。但以上的结论,除去耳放以外都是基于同一套系统设备下给出的,耳放在对比时也选用了相同价位的设备。

对比T8000,用的是US5pro,对比虹曙原装自带的EHA1pro,HD800的搭配甚至是比虹曙全套还贵的船放,Singxer SA1v2。无论上限还是下限,虹曙都强于旗舰动圈档位。

提醒

虽然我对虹曙的评价突破天际,不过依旧要郑重的做出提醒和申明,我并不推荐任何入坑,或者说玩头戴没太久的萌新购买这款机型。无论是错误的使用,或是不当的存放,或者说不适合的环境下,都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是偏音或是滋滋的电流声。虽然说售后可以保障,但返修也会多多少少影响玩家的体验和心情。其次,静电耳机在生产的良品率和稳定性上也非常难以优化,国内某大厂三年前放的静电头戴卫星到了现在还没落地,足以见得量产静电耳机的困难。

所以说,产能很难做到一下子提升上去,更别说虹曙音频是一家非常年轻且人员规模较少的工作室,供不应求是可以预料的事情。如果买不到的话,希望同学能够理解体谅些。最后是,刚到手的时候,建议煲机一段时间,静电耳机煲机所带来的改变非常明显,中低频会明显减少,低频下潜更深,高频也会更透亮。不过煲机的时候记得用枕头之类的东西夹住,不要大音量空放,这可能会导致振膜拍边。

总结

总的来说,虹曙EH1 V3.0是一支在声音上,我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的耳机,甚至使我萌生了头戴耳机这个品类退烧的想法。其的综合素质远超同价位所有竞品,声音听感均衡、自然、细腻、宽松,完成度更是高到不像是一个初创品牌应有的表现。我相信,如果虹曙这个品牌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虹曙一号这款机型能够在稳定性上进一步的完善改进。在十年之后甚至更久的未来,其应该会成为一款历久弥新、类似于如今HD600地位的经典之作。不过谁能预测到十年之后的事情呢?我只能在此衷心的祝福虹曙,以及所有勤勤恳恳深耕产品和声音的品牌,愿一切顺利

A子的推荐评级,S,买就完事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