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之辉》是怎么来的?红警真因为《共和国之辉》才火?

《共和国之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不少人认为是正版的红警,甚至认为没有《共和国之辉》就没有《红色警戒》在国内的流行,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可否认,《共和国之辉》是带动了很多人入坑,但与其说《红色警戒》因为《共和国之辉》而火,不如说《共和国之辉》实际上因为《红色警戒》的火爆才有机会广泛传播,进而喧宾夺主。

实际上在《红色警戒2》出现以前,《红色警戒1》(也就是俗称的红警95)乃至命令与征服系列已经是在全国网吧非常火爆的游戏。血狮发行的1997年,其广告即为“中国的命令与征服”。而在《红色警戒2》发行的2000年,甚至有“不装红警的网吧根本没法开门”这种说法。在红色警戒2发布之前,当时中国流量最大的网站:搜狐、新浪、网易都专门为红色警戒2开设了游戏专区。在红色警戒2发布后,在中国网吧中迅速出现了阉割掉过场电影和音乐的英文盗版。

在千禧年前后,其实在游戏圈内,MOD已经不是什么陌生名词了,零几年的时候红警圈子里已经出现很多MOD了,比如《赤龙之吼》,《兵临城下》,《心灵终结》等等,但《共和国之辉》作为一个即使当时看来也很劣质的MOD,其的辉煌仍然延续了很久,直到10年代后随着RTS的衰落才逐渐式微,但至今还被很多圈外人认为是《红色警戒》的正版,这是为何?

《共和国之辉》出现的那一年,发生了众所周知的事,一时间举国上下群情激愤,但却无可奈何。毕竟十年前那场战争,USA是如何耀武扬威的,仍然历历在目,而我们却一无所有,除了一忍再忍,又能如何呢?

《共和国之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其本身就是作者在民族情绪下的上头之作,所以整体上非常粗糙,直接用瓷器替代了古巴。同时为了加强瓷器,给予了各种变态的单位和加成,又为了小白也能用瓷器爽游,把其他阵营都搞成了人工智障。

这个MOD的发布成功也是一个机缘巧合,按照作者的原话来说,《共和国之辉》差点就胎死腹中了:

然后完工,就是发布了,我不知道别的MOD作者当时是怎么发布,而我的,却也充满偶然色彩。当时的网络技术不如现在,没有现在流行的Ajax,Html静态页面居多,一般的聊天室程序还是用cgi脚本写的。不像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很轻松的实现文件上传功能。现在回想起来,也许还可以采用邮件附件,但当时邮件还普遍都限制附件大小,并且也没有出现RAR分卷压缩,但我不确定,也许用邮件能行?所以在当时,这意味着我并没有什么途径去发布这个MOD,而恰巧的是,某家域名注册网站在搞免费试用活动,可以免费试用7天,同时还包括虚拟主机。当时我对网页制作与域名也感兴趣,便先注册了一个,以及随后的几个。我把MOD上传到我的虚拟主机中,然后从新浪的游戏版块找到一个联系邮箱,把链接地址发给新浪小编。说实话,假如这个小编多放一天假,或者我的虚拟主机试用时间少了一天,那么大家将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做“共和国之辉”了。而恰巧的是,新浪小编正好在最后时刻完成了这个工作。当我发现我的MOD被发表的时候,那个域名与空间已经过期了。

而由于后继作者系统重装导致原文件丢失,《共和国之辉》也没了后继版本,想继续调整平衡补救都没法子了。

然而《共和国之辉》已经火了,即使作者根本不知道(因为作者很快放弃了RTS转去玩CS了)。虽然当时红警在游戏圈内已经很知名了,但国内大部分人当时仍然是电脑盲,很多人还正在第一次接触电脑中,对于游戏都是什么觉得爽就玩什么,没有什么平衡性和正版盗版MOD的概念。由于《共和国之辉》非常符合当时玩家的爽点,又迎合了民族情绪,于是迅速走红,很多不良商家也趁机大肆宣传,甚至把这个MOD当成正版装入光盘中销售。一时之间,这个MOD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甚至一度盖过了原版的名号,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红警正版的代名词。

虽然《共和国之辉》确实引入了不少新玩家,但由于MOD实在劣质,加上大量小白拿《共和国之辉》碰瓷原版和其他MOD,一时之间《共和国之辉》在红警圈里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长时间都处于鄙视圈的最低层,但大量新人对此还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至今《共和国之辉》都还是红警圈里绕不开的话题。

不过无论如何,《共和国之辉》都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这一点毫无疑问。如果说现在有了什么不同的话,大概是我们也不需要在游戏里靠暴打其他国家去提升民族自信了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