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GN發佈專題長文,以“跳票之王”爲標題深度剖析《空洞騎士:絲之歌》(下稱《絲之歌》)的六年開發迷局。這款自2019年公佈至今仍未發售的獨立遊戲,已成爲玩家社羣中“承諾與等待”的文化符號,其歷程折射出當代遊戲行業開發週期失控的典型困境。
2019年情人節,《絲之歌》以《空洞騎士》續作身份官宣,但最初定位僅是前作的付費DLC,主角爲高人氣角色“黃蜂女”。Team Cherry在開發日誌中解釋,因內容體量遠超預期(新增150種敵人、絲線戰鬥系統、武器製作玩法),項目被迫升格爲獨立續作。同年E3展會上,IGN編輯試玩20分鐘Demo後曾斷言:“完成度已相當高,只需最後打磨”——這一判斷成爲日後玩家反覆調侃的“預言翻車”起點。
2022年Xbox發佈會上,微軟承諾“所有展示遊戲將在12個月內發售”,《絲之歌》預告片赫然在列。然而38個月過去,遊戲仍未面世,該承諾被玩家列爲“遊戲史十大詐騙宣言”之首。每逢任天堂直面會或Xbox發佈會未公佈新消息,玩家便自發創作“黃蜂女戴小丑面具”梗圖,Reddit版主甚至發起“封禁祭獻”活動,試圖以極端行爲“喚醒”官方回應。2023年原官網域名(hollowknightsilksong)因團隊疏忽過期失效,玩家恐慌性猜測“開發商跑路”;2024年遊戲首次現身Xbox商店的日期竟是4月1日愚人節,被諷爲“行爲藝術巔峯”。
IGN分析指出,延期核心矛盾在於“三人團隊的野心與技術現實失衡”,爲同步登陸Switch 2等五平臺,Team Cherry不得不重寫底層代碼,跨平臺適配耗時遠超預期。工作室堅持“僅用成品說話”,六年僅發佈3段預告片,拒絕透露進度,導致玩家與開發者信任紐帶斷裂;從DLC擴展爲3A級體量,但團隊未擴充規模,陷入“內容越多、工期越拖”的死循環。儘管Team Cherry於2025年4月任天堂直面會壓軸混剪中確認“2025年發售”,並承諾科隆展提供2019年以來首個公開試玩。
《絲之歌》的六年跳票史,實爲獨立遊戲開發困境的縮影,獨立遊戲跳票率高達40%,但延期作品平均評分比準時發售作品高14%(IGN數據)。Steam願望單榜首地位堅守6年,證明核心粉絲願爲品質忍耐,但《黑神話:悟空》一度反超榜首的插曲,揭示“耐心存在閾值”。分析師批評Team Cherry“用沉默逃避責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