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的独占体系的崩盘是否意味着3A开发体系的不可持续性?

目前市面上主打3A开发的第三方厂商,比如育碧,在规模制作成本大和创新难度大的压力之下由于枯燥和dei争议已经从20年的英灵殿的巅峰中退下来开始首日PC登陆steam了。

华纳23年靠霍格沃兹拿下当年销冠后,新DC网游自杀小队迅速暴死,这种上部赚了下部又直接亏掉的成绩实在是不理想。

而EA虽然活得也挺滋润,但是大头是来自球类年货,其3A成绩其实也不景气,星球大战幸存者虽然市面评价好,但是是给迪士尼打工的;龙腾世纪在DEi争议下平淡收场,成为会员订阅制处理货;死亡空间虽然名声好,但是销量实在撑不起。

而Square Enix虽然顶住了dei的压力,但没有顶住财报的压力;哪怕游戏拿了MC92,但收入依旧没有跑赢成本;最后也放弃一贯而来的PS5独占传统,开始多平台之路。

主打3A的第三方的游戏厂商已经纷纷悻悻而归,放弃自家平台建设,这边第一方的也不好过。

第一方这边,微软游戏早已放弃“主机首日独占”这一遮羞布,开始大摇大摆地登陆对家PS5,将全平台路线作为新路线,几年前奥日游戏的全平台登陆的争执在如今已不成问题了。

而Epic这边,虽然他还依旧坚持着“限时独占”的策略,但是大头是来自Fortnite 网游,投资的 Alan Wake2虽然名声大燥,制作人在TGA得到许多大奖,但是游戏本身都还在回本问题上陷入困境,如果不是因为堡垒之夜太过给力,估计他的独占策略也撑不下去。

而作为3A制作上的领导者和王者--索尼、SIE、Playstation ,虽然名利双收,拿下TGA,收入达到318亿超越腾讯成为收入第一的游戏公司但是他的“Only on Playstation ”之路也濒临瓦解。虽然嘴上说得登陆PC是为了吸引玩家购买主机,实际上登陆时间越来越快。虽然Helldivers2只是第三方工作室的网游,但是登陆Xbox也是由货真价实的Playstation LLC 发行的Xbox游戏。这几天在发现索尼正在招募"多平台与账户管理高级总监"之后,普遍都认为独占之路也就此终结了。

而独善其身的是哪些厂商呢?任天堂,v社。任天堂仍然一个游戏都没登陆其他平台,并且其PS4时代性能的新掌机还大卖,打破几乎所有方面的历史销售纪录;Valve自2020年的VR大作alyx之后就再也没发售过新游戏了,靠着每年维护着CSGO2硬是让各种游戏都在steam集结。并且这两个厂商都是在销售性能没那么高的掌机,这说明了市场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性能的游戏。最后那些3a游戏大厂有网游的靠着网游续命,没有的只能一步步放弃平台抽成,靠着全平台策略满足财报饮鸠止渴,只不过是给自己留不留一点面子的区别。

目前只剩下了还没发售新游戏的R星,作为全村的希望,评分和销量的神,他的成功,能够再次给3A游戏注入一发强心剂,但是对于主机战争、平台大战而言,就要开始新的阶段了。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