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主打3A開發的第三方廠商,比如育碧,在規模製作成本大和創新難度大的壓力之下由於枯燥和dei爭議已經從20年的英靈殿的巔峯中退下來開始首日PC登陸steam了。
華納23年靠霍格沃茲拿下當年銷冠後,新DC網遊自殺小隊迅速暴死,這種上部賺了下部又直接虧掉的成績實在是不理想。
而EA雖然活得也挺滋潤,但是大頭是來自球類年貨,其3A成績其實也不景氣,星球大戰倖存者雖然市面評價好,但是是給迪士尼打工的;龍騰世紀在DEi爭議下平淡收場,成爲會員訂閱制處理貨;死亡空間雖然名聲好,但是銷量實在撐不起。
而Square Enix雖然頂住了dei的壓力,但沒有頂住財報的壓力;哪怕遊戲拿了MC92,但收入依舊沒有跑贏成本;最後也放棄一貫而來的PS5獨佔傳統,開始多平臺之路。
主打3A的第三方的遊戲廠商已經紛紛悻悻而歸,放棄自家平臺建設,這邊第一方的也不好過。
第一方這邊,微軟遊戲早已放棄“主機首日獨佔”這一遮羞布,開始大搖大擺地登陸對家PS5,將全平臺路線作爲新路線,幾年前奧日遊戲的全平臺登陸的爭執在如今已不成問題了。
而Epic這邊,雖然他還依舊堅持着“限時獨佔”的策略,但是大頭是來自Fortnite 網遊,投資的 Alan Wake2雖然名聲大燥,製作人在TGA得到許多大獎,但是遊戲本身都還在回本問題上陷入困境,如果不是因爲堡壘之夜太過給力,估計他的獨佔策略也撐不下去。
而作爲3A製作上的領導者和王者--索尼、SIE、Playstation ,雖然名利雙收,拿下TGA,收入達到318億超越騰訊成爲收入第一的遊戲公司但是他的“Only on Playstation ”之路也瀕臨瓦解。雖然嘴上說得登陸PC是爲了吸引玩家購買主機,實際上登陸時間越來越快。雖然Helldivers2只是第三方工作室的網遊,但是登陸Xbox也是由貨真價實的Playstation LLC 發行的Xbox遊戲。這幾天在發現索尼正在招募"多平臺與賬戶管理高級總監"之後,普遍都認爲獨佔之路也就此終結了。
而獨善其身的是哪些廠商呢?任天堂,v社。任天堂仍然一個遊戲都沒登陸其他平臺,並且其PS4時代性能的新掌機還大賣,打破幾乎所有方面的歷史銷售紀錄;Valve自2020年的VR大作alyx之後就再也沒發售過新遊戲了,靠着每年維護着CSGO2硬是讓各種遊戲都在steam集結。並且這兩個廠商都是在銷售性能沒那麼高的掌機,這說明了市場並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性能的遊戲。最後那些3a遊戲大廠有網遊的靠着網遊續命,沒有的只能一步步放棄平臺抽成,靠着全平臺策略滿足財報飲鳩止渴,只不過是給自己留不留一點面子的區別。
目前只剩下了還沒發售新遊戲的R星,作爲全村的希望,評分和銷量的神,他的成功,能夠再次給3A遊戲注入一發強心劑,但是對於主機戰爭、平臺大戰而言,就要開始新的階段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