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冷雙塔散熱器也有“奇異種”,四風扇的九鯊JF15K使用分享

九鯊的很多風冷散熱器總是和主流產品有一定的差異化,讓人印象深刻。

之前的九鯊 JF13K 讓下壓式散熱器變得十分巨大,這次最新的 JF15K 則要挑戰一下雙塔散熱器的體積!這款四風扇雙塔的 JF15K,“心寬體胖",在風冷散熱器中肯定是一款奇異種了,下面就來分享一下它的使用體驗。

開箱

▼九鯊 JF15K散熱器有黑色無光、黑色 ARGB、白色 ARGB 三個版本(目前無光版本暫未上架),我這款是黑色ARGB版。

▼打開紙盒,除了本體和說明書,扣具、螺柱、硅脂等配件採用固定模具塑封,非常整潔,取出來也很方便。

▼JF15K採用了獨特的雙塔四風扇結構,雖然並非首創,但九鯊確實是第一個將其商品化的廠家。散熱器的高度控制的還不錯,只有153mm,但寬度達到了203mm!(整體尺寸爲203mm x 153mm x 115mm)。散熱器重1350g,解熱能力達到280W。

▼從側面看就是標準的雙塔結構,每個塔體有42組鰭片,採用了穿 Fin + 折 Fin 組合工藝,聚攏氣流。

▼兩個10cm風扇使用一個金屬架固定。

▼風扇採用了動態液壓軸承(Hydraulic Bearing),4Pin PWM智能調速,並且經過兩次動平衡調試,有效抑制了震動,風扇厚度是少見的20mm。

▼性能方面,風扇轉速爲1000~2700 RPM±10%;風量爲19.45~55.46CFM;,風壓爲0.58-3.12mmH2O;噪音爲19.3-30.4dBA。單看一個風扇的風量並不算大,但實際風量卻是2倍!

▼JF15K相比傳統的雙塔散熱器有着更大面積的鰭片,六根純銅熱管貫穿在鰭片之間,間距基本相同,由於這款散熱器寬度遠超常規,熱管間距也比較大!

▼鰭片的表面經過了納米石墨烯複合噴塗處理,能有效降低表面熱阻,提升了熱輻射效率。

▼散熱器頂部也是九鯊特有的風格,頂蓋爲mesh鐵網設計,下面則是ARGB的發光面板。可以看到頂蓋的面積特別大,光效帶了衝擊力也非常大!

▼ARGB的供電爲一公一母的3pin插針,方便串聯其它設備。

▼熱管與底座採用了銅底釺焊技術連接,確保熱傳導效率。

▼底座爲純銅材質,表面鍍鎳,採用了CNC精雕微凸工藝,有接近鏡面的效果。

安裝兼容性

▼在平臺兼容性方面,JF15K支持英特爾 LGA115x/1200/1700/1851/2011 以及 AMD AM4/AM5 主流平臺,扣具、背板,固定螺絲都是金屬材質。

▼CPU爲Ryzen 9 9900X,12 核 24 線程,基礎頻率4.4 GHz,最大加速頻率5.6 GHz;緩存大小76 MB(L2 + L3),TDP爲120W,並不大,但由於祖傳的積熱問題,其實很難用風量散熱器壓住。

▼安裝方法和大部分雙塔散熱器差不多,需要拆下中間風扇,擰緊底座上的2個固定螺絲,再裝回風扇完成安裝。

▼由於我的是MATX機箱,裝入JF15K後,貌似佔到機箱內部空間的1/3!

▼如果主板已經安裝到了機箱上,再來安裝JF15K,由於還要去扣中置風扇的鐵絲,機箱後面的位置勉強剛剛好能夠到。所以還是建議先把JF15K安裝到主板上,在裝到機箱上。至於機箱後置風扇就沒有必要安裝了,裝上也沒有進風或者出風空間。

▼JF15K 對內存兼容的高度爲53mm,大部分燈條都沒有問題。而且由於內存頂部基本會被散熱器完全擋住,所以使用無光內存是更好的選擇,這樣內存兼容性方面就更沒問題了。

▼在風道方面,JF15K 很適合前面板無進風口的海景房機箱,這樣就形成了很典型的垂直風道。不過要使用這款散熱器,對機箱和主板都是要求的。機箱要能達到JF15K 的高度要求;主板則需要選顯卡插槽在第二PCl擋板位的(ATX主板會多些),只有這才能讓散熱器和顯卡之間留出進氣空間。此外還要注意JF15K 的塔體是向一個方向偏移的,只有安裝方向正確(參考下圖),才能留出進氣空間。當然如果是核顯用戶就不能操心這些了。

光效賞析

▼開機後,由於JF15K 的格柵流光面板面積比較大,所以光效也是特別顯眼的,非常霸氣的感覺。

性能測試

▼接下來關閉機箱側板,來進行散熱器的性能測試。具體使用配件如下:

CPU:AMD 銳龍 9 9900X

主板:微星(MSI)MAG B650M MORTAR WIFI

內存:宇瞻(Apacer)NOX DDR5 RGB 16G*2

顯卡:影馳(Galaxy) RTX 5060Ti 魔刃 OC

散熱:九鯊(JIUSHARK)JF15K

電源:微星 (MSI)MPG A850G

機箱:愛國者(aigo)星璨 小嵐屏顯版

▼由於電腦位置沒有空調,測試時的環境溫度已經高達了~28°C,溼度也比較高。

默認狀態(PBO:Auto)

▼首先來看下9900X的默認狀態。先使用CPU負載較重的渲染測試CineBench R24(10分鐘)進行測試,CPUID HWMonitor記錄到CPU頻率在前期會達到5.2~5.3GHz,後期會降到4.8~4.9GHz.CPU(packagae)最高溫度爲84.9°C,實際功耗爲162w。最後多核得分爲1770

ADIA64 FPU烤機是測試散熱器的一個傳統項目了,即使關閉AVX-512,CPU還是達到默認的95°C溫度牆,這是CPU積熱問題導致的。

PBO Advanced

▼PBO Advanced,頻率提升到最高,不設置溫度牆。還是CineBench R24測試CPU最高溫度96°C,功耗達到了190w,也是觸碰到了溫度牆,不過後期CPU頻率還是能維持在5.1~5.2GHz,多核得分達到1861,性能提高了5%。

ADIA64 FPU烤機,CPU毫無意外,達到默認的95°C溫度牆,不過PBO後頻率還是會高一些的。9900X這款CPU如果使用風冷散熱器,還是建議使用把溫度牆設置成75~85°C,性能很可能還要比Auto好一些,並且溫度還低

遊戲基本都不會很喫CPU,CPU負荷較低,但顯卡散發出熱量造成機箱內部溫度升高,影響CPU散熱器的解熱能力。經過實測,在長時間的遊戲環境,CPU溫度都是65~70°C(機箱自帶屏幕,可以顯示溫度),不會降低CPU頻率,影響遊戲的流暢度。

使用9900X這款CPU也測試過一些散熱器,JF15K的溫度表現和6熱管的主流雙塔風冷散熱器其實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當然由於現在室溫比較高,JF15K 可能會小勝同價位的傳統雙塔散熱器。但對於這種積熱的CPU,效果還是不如240或者360一體水冷。JF15K 也許會更適合功耗大,積熱少的12~14代的intel CPU。

作爲參考:9900X在PBO Advanced狀態下運行CineBench R24,使用240一體水冷的最高溫度一般在95°C以下;使用360一體水冷的最高溫度一般在90°C以下;

最後

JF15K 外觀足夠奇特,光效面積也是非常大,安裝後的霸氣效果也遠超一般的雙塔風冷散熱器。由於其特殊結構,非常適合搭配海景房主機,讓機箱形成垂直風道。性能方面,雖然對於AMD的積熱CPU,很難達到一體水冷的效果,但風冷的安全性也是水冷無法取代的。

JF15K最大問題就是消費者要同時考慮機箱和主板的兼容性,更容易讓人糾結硬件的選擇和搭配。我的建議是不如把散熱器的塔體部分再靠上一些,讓顯卡插槽在第一PCl擋板位的主板也能使用,這樣機箱頂部風扇也可以不用安裝了!照這個思路下去,甚至可以搞一個更大的六風扇雙塔散熱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