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为死掉的游戏赛博哭坟,欧洲玩家已经闹到欧盟了

来不及为《飙酷车神》《FIFA》《浩劫前夕》《上古世纪》《星鸣特工》《自由之战》......哀悼了,又一款EA旗下运营了六年的游戏《圣歌》即将宣告关服。

这些年,国外厂商渣男属性尽显,光是EA一家,至今就几乎放弃了六十多款游戏,体育类的游戏更是重灾区,一两年直接净身出户,玩家年年付费又年年失恋,反倒成了唯一的冤大头。

果然,背刺这么多回,欧洲玩家终于红温了,单机游戏没了也就算了,大型多人联机竟然也说砍就砍,连个离线游玩也不打算留,隔壁的《食物语》下架前起码还给玩家留了一本“亡妻回忆录”,按EA一贯的手笔,《圣歌》下架了,那也就彻底说再见了。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全球玩家积怨已久,前一阵子由油管上一名主播牵头无数愤怒的欧洲玩家直接在公民倡议网站上向欧盟递交了一份超129万名玩家签署的“停止杀死游戏”请愿书,要求EA、索尼、育碧等一众游戏厂商保障玩家在购买游戏后的基本权益,至少保证游戏的存续,提供在无人运营的情况下,游戏还能正常运转的方案。

在无政府系统干预的情况下,国外厂商确实很容易萌生不负责任的念头,毕竟对于一款即将快死的游戏,还要再去花费几百上千万资金安抚“少部分”玩家的情绪,在投资人看来,就是一件极为不划算的事情。

至于会不会影响口碑,从来就没有的东西怎么影响?

放眼国内,因运营不佳被厂商直接停服的游戏也不在少数,而国内对于停服游戏的补偿方案,更是

早已跑出了潜规则——直接将充值的内容以道具补偿的形式转移到一个毫不相干的游戏上去。

就比如几年前我玩过的《天天富翁》,就死在了我最爱它的那一年,而腾子给出的补偿方案之一,就是将虚拟资产转换为《欢乐斗地主》的大礼包,而至今国内也几乎没有再出现一款像样的大富翁类型游戏。

我的青春,变成了一堆冰冷的欢乐豆。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厂商采取了不同的补偿方案,刚刚提到过的《食物语》就另外推出了一款《食物语:陪伴版》试图安抚还喜欢这款游戏的玩家,提供最后的情绪价值。

谁知玩家不但不买账,反而在停服公告发布当天,官号直接被冲了三万多条差评,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听取骂声一片。

这真是谁也怪不得,别的游戏都是濒死才不得不关服,而《食物语》却是觉得自己要不行了就赶紧准备跑路,在停服前夕,这款游戏其实都还有一定的玩家基础,近几年流水虽然一直在下跌,但也还保持在一亿左右。

不过看过今年这家游戏的迷幻操作,或许百田还真算良心厂商了。

上个月,一则“《摇光录》卖号”的标题迅速冲上热搜,作为今年年初才刚刚停服的游戏,还在“赛博哭坟”的粉丝们惊恐地发现,《摇光录》的小红书以及抖音官方账号内容竟然全部被清空,疑似被卖给了个人。

当最后一丝价值被榨干,粉丝仅存的念想也就此烟消云散。

总体来看,国内外游戏厂商在“如何平衡自身利益与玩家权益”这件事上,一直界限模糊。问题不仅体现在游戏停服这样的重大决策上,更渗透进运营的各个细节里。比如Take-Two此前爆出的“窃取玩家信息”风波,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可以说大部分厂商都并没有履行保障玩家权益的义务。

也正因如此,格外希望这场由欧洲玩家发起、正面对抗游戏厂商的博弈,能够重塑整个行业的规则。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