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相信互联网上产生的情谊吗?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我想问大家这样两个问题:

你会相信互联网上产生的情谊吗?

你会因为聊天框所产生的交集,而乘着火车或飞机远赴千里之外,去见一个素未谋面过的“陌生人”吗?

我想,对于这两个问题,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但对现在的我来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毋庸置疑会是“Yes”。

去年十月跟盒友Yui以及星飞一起爬了长沙岳麓山

从我开始执笔写作到现在,已经约摸有四年半的时间了,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对我这样一个原本有些拖延症的人来说,能够坚持一件事这么久,其实是一件让我自己都很惊讶的事。

这几年的写作历程我无疑是收获了很多的:一方面是文笔的不断锤炼,另一方面则是游戏阅历的显著增长——如果我没有选择开始写游戏测评,那很多游戏我或许至今都不会去尝试。

但以上二者却并非是我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最宝贵的收获,因为真正无可替代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所结识的朋友——那些本该因身处天南海北而素昧平生的人,却因为共同的热爱而连结在一起,真的是一种极为奇妙的体验。

而更奇妙的体验,则是将这种情谊延伸到线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前后跑了广州、长沙、上海、南昌四座城市,总共面基了14位黑盒作者。

去不同的城市、看不同的风景、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这一年多来,旅游于我而言也便有了完全不同之前的意义:不再是匆匆碌碌的走马观花,也不再会迷失在陌生城市的街头巷尾,顺着互联网所牵起的羁绊,我也终于可以去触摸到一座城市更含蓄的侧面。

今年二月的宣誓线下就跟hj老师又见了一面

而在数次面基经历中,最难忘的一次仍然当属去年的广州之行,在去年的广州游记里,我是这样记述这次面基经历的:

集完章、兑换完奖品之后,其实也基本到了当天核聚变的闭馆时间了,我们相约见面的八位作者也顺利会合,并终于愉快地拍了一张合照。其实老实说,好几位作者的本尊与我想象中的预期还是有不少差距的,比如说Yui尊,我本以为会是一位学霸风拉满的大佬,结果见了面却发现他大概是能一拳打死我(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社牛);喜爱Gal的灵龙尊也同样是一位五大三粗的壮硕汉子,那身高和体型实在是充满了压迫力(不是)。

不过总的来说,这次的作者大会面真的非常愉快,从场馆离开后我们也一道转移到了餐厅,围了一桌子狠狠吹了一通牛逼,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聚在一起自然也有说不尽的话题,只可惜到最后时间也真的有限,很多朋友也计划继续参加第二天的核聚变,这场聚会最终也只能比较早地散场了。

所以,核聚变的经历虽然极其美好,但那次的计划却太过仓促,我们一行人只在展会上碰了头,并在展会结束后吃了顿饭,没有一起来上一场citywalk,或者抽出更多时间聊更多有趣的话题,这终归是很遗憾的(不过后面我跟Yui在长沙再相见的时候,就弥补了些遗憾)。

所以,我们也一直想着找个机会再在游戏展会上碰头,而今年8.1-8.4在上海举办的ChinaJoy就成为了我们的首选(因为今年的核聚变没有广州场,我还是很想顺道去广州和周边城市再逛逛的)。

实话讲,我之前对CJ这类大型展会一直兴趣不大,毕竟一想到展会现场要面临“人从众”的场景,以及顶着高温排队的漫长进场过程,我的兴致往往就减了大半。

但今日毕竟不同往日,这次相约CJ的小伙伴,不仅有好几位之前已经线下见过且相谈甚欢的朋友(比如星回、白菜、青青、扁鹊),还有好几位此前始终没有合适机会面基的朋友(比如远在新疆的二筒、宅在家里不动弹的三岁),尤其是得知二筒老师计划横跨整个中国来参展时,我就知道,如果我不抽时间安排一场近在隔壁的上海CJ之行,那真的会是一件极其遗憾的事情。

正像是前两天三岁在文章里写的那样:旅游去哪儿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能见到谁以及和谁去。

也正像是我在五月份的衡阳游记里所写的那样:毕竟旅途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沿途的风光,而是那些愿意陪伴我跨越千山万水阻隔的身边人。

那么,朋友们,8.1-8.4,上海,ChinaJoy不见不散~

PS: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想问其他作者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到时候我会帮大家做个采访,有同样去CJ的朋友也可以留言,如果到时候现场有机会可以看看能不能也见个面~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