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Clawsomegamer最新统计,自PS3时代以来,索尼PlayStation第一方游戏产量呈现断崖式下跌。
PS3世代(2006-2013)累计推出91款原创第一方游戏,涵盖《神秘海域2》《战神3》等3A大作及《无限回廊》《PixelJunk Eden》等创意小品,年均超10款,类型多样且开发节奏紧凑。
PS4世代(2013-2020)产量锐减至34款,降幅超60%。索尼转向“少而精”策略,聚焦《血源诅咒》《地平线》等头部IP,中小型项目被砍,年均仅1-3款。
PS5世代(2020至今)截至2025年中仅发布18款,预计整世代不超过28款,较PS3暴跌69%。新作集中于《战神:诸神黄昏》《漫威蜘蛛侠2》等“超级IP”,单作开发成本超3亿美元,周期长达5-7年。
PS3时期,索尼内部工作室(如Japan Studio、London Studio)协作紧密,实验性作品频出;而PS5时代,索尼关闭多个中小团队,资源向“高投入、高回报”的影视化叙事大作倾斜。同时依赖重制版(如《最后生还者》复刻)、PC移植(近20款登陆Steam)及服务型游戏(如收购Bungie)填补内容空缺。2025年财报显示,索尼第一方游戏销量同比骤降52%(1230万→590万份),独占内容匮乏导致对第三方依赖加深。
尽管PS5硬件销量达7780万台,但玩家普遍怀念PS3时代“创意井喷”的惊喜感,认为当前策略虽保障品质,却牺牲了创新活力与类型多元。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