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式家长》在2018年横空出世,夺得2018年国游单机销量年榜第二之后,好像"中国式"已经成为一个标签。
《中国式网游》和《中国式相亲》随之诞生,"中国式"标签下反映的是最真实的社会现状,无论是《中国式家长》反映的中国教育,或者是《中国式网游》反映的中年页游玩家的现状,都让人像是看乐子一样的代入进去。
![]()
中国式相亲,不太中国式
其实第一次了解《中国式相亲》,还停留在2022年的WeGame试玩节,当时还是以《中国式相亲2》的名字亮相。
当时游戏充斥着各种擦边和低质问题,比如人物配音全是Ai、BUG频发以及4399小游戏拉跨等等,让我对这款游戏印象不太好。
![]()
游戏一开始是打着"中国式家长精神续作"以及"中国式家长主创新作"的噱头宣传,但后续也被《中国式家长》辟谣和发布声明。
![]()
(图源网络)
经历了几年开发以后,游戏确实在质量上提高了不少,而且几乎可以说是两款完全不一样的游戏。《中国式相亲》是不是真的很差呢?我觉得并不,但目前站在我个人角度来说,不太推荐。
因为像上面说的一样,"中国式"更多的是反映目前社会的现状,但是我觉得游戏有点标签化"相亲"这个事情,像是开局对"拜金女"的刻画、张嘴闭嘴38万彩礼、各种支线任务对于社会现状的浅层反馈,给我一个种纯粹为了博眼球和标签化去设计的剧情和事件,而不是真正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我认为中国的相亲和爱情不是表层的,许多人的相亲不是真的因为穷、因为没钱、因为不漂亮,而更多是自身的性格问题或者更多的原因,比如是不是不爱社交、原生家庭是否真的带来一些心理的创伤等等,他们的相亲也不是真的为了随便找一个人共度余生,真的有些人是需要通过相亲来认识异性,或者学会打开自己,而不是浮于表面的社会现象。
![]()
模拟游戏,但不够模拟
与其说《中国式相亲》是一款模拟游戏,倒不如说是一款卡牌游戏。游戏最核心的玩法就是招募相亲会所的会员,而招募会员的方式是通过"打牌"玩法来实现。
卡牌玩法在很多模拟游戏中都很常见,但一般是作为小游戏,并不是频繁的常规操作,基本不需要在卡牌搭配上下太多的功夫,但本作的卡牌系统是频繁且日常的玩法。说实话,作为一个牌组构筑的玩家,你这个卡牌系统深度真的能和人家的Roguelike卡牌游戏有得比吗?
如果没得比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模拟游戏玩家,本来就不擅长打牌,但你的游戏时长最多的时间就是在打牌,这合理吗?作为一个Roguelike卡牌游戏玩家,你这个没有深度的卡牌系统占据了我最多的游戏时长,他好玩吗?
![]()
我认为你大可以多加一些小游戏,而不是将相亲会所的赚钱途径规定在只能通过卡牌招募会员,然后匹配会员。开相亲会所不可以做营销吗?不可以打广告吗?或者请网红来直播等等,各种营销都可以弄上去,让游戏更丰富,而不是一直要求我在打牌。
本作也有一些小游戏,比如健身、玩游戏和看书等等,但是这些都会消耗体力,在前期玩家更多的体力消耗在招募会员这一个系统上,因为这游戏的钱还真是挺难赚的,就导致其他小游戏的存在感降低。
![]()
套着相亲题材的恋爱游戏
那游戏是不是没有优点呢?倒还真不至于,至少游戏的Live2D立绘以及女主的人设是还不错的,这应该也是游戏好评的大多数来源。
但至少在我眼里,中国式的相亲也许真的不是这样吧。所有的女主都围着你转,像是龙傲天的剧本一样,其实和那些真人恋爱互动游戏真的有区别吗?我也没有在这款模拟游戏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养成的快乐。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从我个人角度来评价,游戏的整体质量就是中庸,可能刚上手的1-2个小时,还会比较有乐趣,但随着卡牌系统的比重不断增加,支线剧情设计的平庸等等问题暴露以后,推动我一直玩下去的可能真的只是关于女主的剧情吧。
游戏的题材我觉得是好的,但制作组没有交出一份让我满意的答卷,如果你只是单纯想要和各个性格的女主谈恋爱,可以试试,但如果你想要在游戏中感受到代入感和模拟游戏的乐趣,我建议你谨慎购买。
![]()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