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游戏陷入差评风波,R星、2K躺枪?扫盘禁mod合理吗?

近期,take two因2月底更新的用户协议被曝光,旗下热门游戏几乎都陷入了差评风波。R星、2K算不算躺枪?这份协议是他俩的母公司take two出的,子公司无权干涉。老大犯错,小弟跟着受牵连,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理性讨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针对T2游戏的差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收集信息,详细到让玩家们一致认为被开盒了。二是扫盘禁止mod和修改器等,这对单机玩家无疑是晴天霹雳。

先说收集信息这一块,精确到年龄、性别、收货地址、ip地址、设备型号、浏览器版本等,有必要这么详细吗?单机玩家天塌了,玩个单机还要上传信息。换个角度想,T2旗下是单机和联机都有,不太可能为每一款游戏制定专属协议。不止T2,其实国外游戏大厂收集的信息都是大差不差,例如EA、育碧等。

take two隐私协议

看下EA通用的隐私协议,虽说写的比较委婉,但该收集的信息一点也没少。不仅如此,EA还能从PS主机、XBOX、NS、faceboos、Twitch等第三方收集用户信息。只不过T2这次节奏太大,以致于玩家们没有关注到其他国外游戏大厂的隐私协议,可以多多对比一下。关于收集个人信息这点,只要玩国外游戏,基本无法避免,看个人选择。

EA隐私协议

再来说说扫盘这点,比收集信息看起来更不合理,确实存在一些有损玩家的霸王条款。

只说针对单机的不合理部分,联机不能开作弊修改器之类的是共识。

一、不得利用漏洞、非法、未经授权的手段作弊,开权限刷虚拟物品,安装模组菜单。

二、不能用加速器或其他方式掩盖玩家的居住地,主打一个真实。这条对联机游戏影响最大,有时候不开加速器特别卡,开了又被T2划为违规行为,难搞哦。

三、不能使用远程服务器、虚拟机及其他系统或网络玩T2的游戏。

四、不得使用、宣传或分享漏洞、修改器、模组菜单等。

五、违规后果(所谓的连带封号)

违规后重置账户部分或全部游戏进程,相当于洗号?暂停部分或全部账号访问权限,后续是终止服务(封号)。被封号后将不能再创建账户或访问服务,可以理解为拉黑?

或许T2也知道这份协议不合理,所以保留了随时修改全部或部分协议的权利。玩游戏即代表同意协议,至于T2改不改,还得看市场反应,如果影响到无主4和GTA6的销量,那肯定要改啊。

《无主之地》的开发商表示,游戏本身没有任何改变,也不会改变。他无权干涉发行商的决定,同时认为协议没问题,并以个人的名义保证游戏不存在间谍行为。(可以理解为游戏协议更新了,但还没有进行扫盘)

最后关于强制仲裁的不合理,除欧美、澳大利亚、瑞士等区域外的玩家放弃集体诉讼和陪审团审判权利。意思是同意这份仲裁,即放弃诉讼,不同意就玩不了游戏。至于为何有区域划分,和当地法律的严格程度有关。

如果厂商足够良心就不怕被起诉,可以删除仲裁这个条例。steam去年就取消了争议必须通过个别仲裁解决的要求,主张任何争议都应该在法庭上解决,最大限度的保障玩家权益。

除了强制仲裁外,像收集信息和扫盘行为,T2对欧美乃至全球玩家都是一样的各位理性看待。

结论:国外各游戏大厂商收集信息的内容区别不大,多年来都是如此,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来。T2协议写的更直白一些,再加上这个公司口碑不佳,赶上这次风波直接爆雷了。扫盘是一些游戏公司的常规操作,大多是针对联机反作弊。但T2对单机扫盘,检测到开修改器、MOD之类的会有封号风险,还要求玩家不能使用加速器隐藏真实地址,这逆天操作属实是触碰到玩家们的雷区了。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