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中悟空的六根器分别是什么,原型都有什么来历?

很多人对《黑神话:悟空》中大圣死后的六根器。

我也比较好奇,也查了一阵子资料,但是总感觉还差点啥。

受限我个人能力,肯定会有一些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还希望大家评论区多多补充。

一、大圣灵根怎么产生的?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悟空死后,会留下大圣灵根?

我觉得有2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妖怪内丹设定

游戏中,妖怪死后,基本上都会掉落内丹。 只是小妖掉落的是妖核

大妖掉落的是玲珑内丹

游戏内说明如下:

天地间有强能者,以肉身为炉鼎,以精、气、神为药材,于体内聚形凝结而成的珍贵原丹,可用于炼制天上仙丹。

这个可不是黑神话无中生有的,在《西游记》原著里,也是提到过玲珑内丹的:

那怪携着行者一直行到洞里深远密闭之处,却从口中吐出一件宝贝,有鸡子大小,是一颗舍利子玲珑内丹。行者心中暗喜道:“好东西耶!这件物不知打了多少坐工,炼了几年魔难,配了几转雌雄,炼成这颗内丹舍利。今日大有缘法,遇着老孙。”

这个设定,其实隐藏的信息含量挺大的。 一方面,大妖可以在自身体内结成内丹的设定,再加上内丹可以拿来炼制仙丹的设定,刚好对应了'长生不老’的秘密:

之前我已经详细写过,可以点击链接查看。

《黑神话:悟空》剧情分析:大圣为什么必须兵解?

另一方面,因为大妖死后都会掉落内丹,所以悟空在死之前才会预判他死后会掉落东西。

并且,悟空也知道天庭会杀大妖,拿大妖内丹炼制仙丹以维持长生不老的秘密,所以悟空才会特意叮嘱牛魔王:长兄,我死后的东西碰不得!

为什么碰不得?

因为牛魔王没有足够的实力保全自己和家人。

如果不炼化大圣灵根,有强敌来了,交出大圣灵根还能保全性命。

如果炼化大圣灵根,强敌来了,只能把老牛杀掉才能得到大圣灵根。

所以,游戏第五关,红孩儿吞掉大圣灵根后,其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不论是天命人要来寻大圣灵根,还是其它势力要来抢大圣灵根,都必须要杀了红孩儿(夜叉王)!

此外,大圣灵根的来历,还有第二种原因:

第二个原因:《西游记》原著隐含义

在《西游记》第十四回,出现了6个强盗,他们的名字分别就叫: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当时是悟空才跟随唐僧取经,还是妖王做派。

所以,顺手就杀掉了。

行者的胆量原大,那容分说,走上前来又手当胸,对那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甚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

那人道:“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

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

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作眼看喜,一个唤作耳听怒,一个唤作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

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

但是唐僧一看他杀生了,自然就要责怪他一顿。

悟空哪里肯受气!性子一上来,说一声“老孙去也!”就走人了。

悟空走后,观音就来了,传了唐僧紧箍咒:

但只是我徒弟已走了,不敢领受。”

老母道:“他那厢去了?”三藏道:“我听得呼的一声,他回东去了。”

老母道:“东边不远,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作'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我去赶上他,教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三藏闻言,低头拜谢。

那老母化一道金光,回东而去。三藏情知是观音菩萨授此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拜罢,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间。却坐于路旁,诵习那《定心真言》。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牢记心胸不题

而悟空后续被东海龙王劝了几句后,又回心转意,回来了。

茶毕,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著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

行者道:“这是甚么景致?”

龙王道:“大圣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

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

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

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

回来之后,就被唐僧骗着戴上了金箍,从此,才服服帖帖听话。

为什么要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说的这么清楚呢?

因为有一种说法是,悟空打死这6个强盗,也是暗喻了他战胜了自己内心的"六欲"

“魔”的梵文本意是“扰乱”“障碍"等,从佛教的角度看,则指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降魔”其实就是这种内心斗争的具象化。

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亦即人的六欲的外化。

悟空战胜自己内心的'六欲’,也间接说明他真正踏上了取经之路!

所以,理清楚这些之后,我们现在再看大圣六灵根的名字,是不是感觉又不一样了?

二、六件灵根有啥具体含义?

这个部分,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而且,还有一点需要提醒你的是,即使6件灵根不叫现在的名字,直接叫做“1/6灵根’,对游戏流程设计来说,影响不大。

反正都是要先后打败6个BOSS(黑熊、黄风、黄眉、百眼、夜叉王、杨戬),才能完全收集齐大圣灵根。

如果偷懒,设定成'6个圣杯’、'6颗龙珠’、'6颗舍利’,一样可以。

但是,黑神话的主创们,在这六件灵根上,可是花了不少巧思。

以至于,我们玩家如果不去翻阅大量的古文典籍,完全无从理解。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游戏的持续火爆,很多老外玩家接触黑神话后,肯定也会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波文化输出真的很厉害!)

好,铺垫完之后,我们具体看下每一个大圣灵根:

眼看喜(重明鸟)

眼具象是一只重明鸟

晋王嘉《拾遗记》卷一有记载:

尧在位七十年……有摭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又眼在目。状如鸡,鸣似风。时解落毛羽,肉翮而飞。自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贻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国人莫不酒扫门户以望重明之集。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伏。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牖上,此其遗象也。

尧在位七十年......支国进献了一只名叫重明鸟的奇鸟。

这只鸟的两只眼睛中都有两个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鸟,也叫重睛鸟。

它的形状像鸡,鸣叫的声音像风凰.。

解落毛羽,用肉翅飞翔。

它能驱逐虎、豹、豺、狼等猛兽,使妖魔鬼怪和各种灾祸不敢危害人类。

它不吃食物,只要喝一点琼玉的膏液,或一年来数次,或数年都不来。

当它来的时候,国人全都洒扫门户,盼望重明鸟前来栖息。

当重明鸟没来的时候,人们就用木头或铜铁铸成重明鸟的形状,放在门户之间,这样禽兽鬼怪见了也会害怕,躲得远远的。

所以后来的人们在过大年时,就用木刻或铜铸或剪纸,做成鸡的样子,挂在门窗上,据说这就是从那时留传下来的重明鸟的形象。

在游戏中,悟空死后,尸身被杨分给了5个有功的妖王。

黑熊得到的是眼睛,再结合游戏根器图的说明:

见貌辨色,恃才生恶。易于识破群妖中潜灵作怪的头领。

那么,悟空的火眼金睛化作重明鸟的具象,倒也能说得过去。

我们再看一下游戏第一关结束后的旁白:

还有游戏第六关,老猴子带天命人在悟空记忆里划船时候说的话:

还记得金池和黑熊对袈裟的执念么?

还记得观音禅院那场大火么?

黑神话悟空第一章节结尾动画——看见

还有那一段对话:

“师父,徒弟还是想不明白。出家人尘缘已断,金海尽干。长老他为何偏偏放不下一件衣裳?”

若不披上这件衣裳,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如何理解观音的「若不披上这件衣裳......金海尽干」?

这段话我也有写文诠释。

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重明鸟这个具象。

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

从悟空的取经经历看,代表他克服了眼见便喜、不折手段的臭毛病。

从黑熊和金池的故事看,眼看喜的贪欲让他们偏偏放不下一件衣裳。

从游戏第一章的剧情看,到处都是放得下,或者放不下来眼看喜执念的妖怪们。

比如,黑熊的执念之一就是复活凌虚子和金池,还有搞钱。

广智和广谋也一直没有放下执念。

复活后的凌虚子倒是放下执念了,因为不忍每天喝同类的血,上吊自杀了。

金池好像一直没有......

所以,如果要"过度解读"倒也说得过去。

你们觉得呢?

耳听怒(陶埙)

耳听怒的具象是一只陶埙(xūn)

中国八音中的土类乐器,就是陶制乐器,主要的只有两种,一个是埙,另一个是缶。

埙的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距今已有7000余年,最初只有一个吹口,有音孔,而后慢慢增加演变为六孔埙,八孔埙,十孔埙和半音埙。

埙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

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

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配合演奏。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埙的音色深厚婉转、悠远低沉,悲壮哀怨,音质圆润,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美感。

古人把埙看作与钟、一样,具有同等地位。人们认为内容舒缓平和的音乐,有助于教化,体现了当时的音乐审美观点。

古人说:“埙具治后之德,圣人贵淹;于是,错凡银、借福勃。

埙是一种中音吹奏乐器,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还因为它的音色古朴醇厚,同古人说话时贯用的高频调相比,显得格外柔润,所以特别受到古人的推崇。

游戏中的陶埙,看起来蛮复杂的,孔比较多。

我们再看一下游戏第二关结束后的旁白:

再看老猴子的话:

我们再快速回顾一下第二关剧情。

这一关里,其实有很多个不同叙述版本的故事。

像斯哈哩国的故事,黄风大圣的故事,沙国王父子的故事,虎先锋和病虎的故事,以及包括灵吉菩萨说的故事,其实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版本!

同一个故事,从不同的人嘴巴里说出来'真相’是冲突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灵吉菩萨说黄风的大圣灵根是他私下寻得的。

但我们到了游戏后面,看到牛魔王的回忆后,会知道黄风的大圣灵根是他自己的!

你想想,第二关很多这种互相冲突的"真相”!

而且,我要提醒你:老猴子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真的!

你仔细想想,老猴子说的故事里面,是不是有七分真,三分假的嫌疑?

他每次要暗戳戳给你戴上金箍的时候,你不觉得有那么一丝丝奇怪么?

我在之前的文中也有详细分析过老猴子《黑神话》老猴子身份到底是谁?

还没完,我还想给你看一个影神图里的故事:

咦,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人们往往背地里做一件事,却坦然地将其说成另一件事。

这或许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来辩解,事情总能说出不同的真相。

而当某种真相被置于大众眼里时,往往是因为有人不愿让他们看到更多的真相。

还没完,我们再仔细看下这个陶埙。

聆音察理,知难行易。在机缘处可闻知昔日的余韵回声。

这么多孔的陶埙争相着发出声音,像不像斯哈哩国无边无际的黄沙里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的风声?

这些呜呜的风声里,掺杂着不同的人,说着不同版本的故事 。

人多口杂,你如果偏听偏信某一个版本的真相,是不是就很容易耳听怒?

比如,如果你只听灵吉版本的故事,你会觉得黄风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反派!

但是,你如果只听黄风版本和沙国王父子版本的故事呢?有没有可能,你会觉得灵吉也不是什么好鸟!

还有一个例子是,从疯虎和虎伥以及那个小孩子的故事,也是如此。

疯虎治好了小孩子的病,小孩子开心的叫他‘虎神’!

但是,疯虎却让小孩子的爸爸做虎伥,让他骗周围的村民过来给疯虎吃!

但是,疯虎吃人,又是为了恢复实力,好去找黄风大圣报仇!好停下这害人的、能把活人吹生病的漫天黄风!

到底哪一个版本的故事才是真的?

再看下这一段:

人们往往背地里做一件事,却坦然地将其说成另一件事。

这或许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来辩解,事情总能说出不同的真相。

而当某种真相被置于大众眼里时,往往是因为有人不愿让他们看到更多的真相。

还有第二关结尾,狐狸与书生动画后,灵吉的画外音:

黑神话悟空第二章节结尾动画——聋

以及,老猴子暗戳戳要给你戴上金箍,还有对悟空“养不熟”的评价:

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是,天上的神佛,其实一直都没把悟空和黄风这种大妖,当做平等的'人’看待过。

他们只是觉得,妖怪就是妖怪,再怎么修炼,人也、兽也,佛也、妖也,永远都有着优劣次第!

即使一心修炼成佛成仙,也依然只配给他们当坐骑,或者上金当金牌打手。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也献上他们的金丹,为更高级的神佛续命!

会不会,我刚刚说的,也是一个版本的真相?!

(这一篇先介绍2个就发出来,你们先看。不然等我4个都写完,得好久了,而且单篇的篇幅也会很长,你们看着也累.....)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