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攻略】25年5月,什麼CPU值得買?

歡迎回到開關芝士,我是豆爵!

5月CPU推薦爲萌新傾情奉上!若你想看選購分析,可直接拉至文末看具體推薦~

兩個盒電助我上熱門,接下來開始正文

選購思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萌新要選CPU,就得先明確自身需求和預算

顯性需求可分爲兩大類——打遊戲和生產力

除此之外,還有兩點隱性需求萌新可能沒考慮到:功耗溫度、升級潛力

功耗溫度:高功耗需要更好的散熱、主板、電源。高溫度時間久了可能會誘發縮肛。會直接影響到電腦的預算、穩定性

升級潛力:你選擇了某款CPU,他未來是否好升級?畢竟電腦對很多人而言算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升級潛力差的,未來還得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鎖定需求、確認預算,再根據當前市場情況,嘉賓們就可以牽手自己的心儀U了!

市場情況

CPU是電腦八大件之一,目前市面上只有兩大陣營——英特爾和AMD,這裏先放個天梯圖供大家參考:

天梯圖側重多核生產力性能排序

在2025年5月這個節點,AMD CPU不論遊戲生產力、還是功耗溫度和升級潛力,整體都要強於英特爾!

我相信很多萌新是隻信英特爾不瞭解AMD。一方面,英特爾營銷做的鋪天蓋地且確實很魔性,比如那個經典廣告音效——燈,等燈等噔!

英特爾LOGO

另一方面,新世紀初很長一段時間,AMD確實被英特爾吊着錘,彼時還是i3默秒全(英特爾i3秒殺AMD全部產品)的時代

但今非昔比,2016年AMD推出了銳龍系列,開始和英特爾的酷睿抗衡,又通過接近10年的發展,AMD現在在CPU領域可謂是一轉攻勢,市值都已經翻了英特爾3倍!

1、遊戲方面

這裏借用B站極客灣的測試數據:

4千多的U9 285K,遊戲性能卻和AMD 2千多的R7 9700X差不多;甚至個別遊戲的平均幀,才趕上2500元R7 7800X3D的最低幀:

降維打擊

而AMD的殺手鐧R7 9800X3D更是行業標杆的存在,沒有一款英特爾CPU的遊戲性能可與之匹敵:

遊戲上無需多說,英特爾抬下去吧

2、生產力方面

cinebench R24測試能很好反映CPU的多核(生產力性能)表現,目前英特爾U9 285K和AMD R9 9950兩顆旗艦U對比如下:

測試來源 極客灣

兩顆旗艦U的生產力水平差不多,英特爾憑藉核顯的編解碼優勢,在視頻生產力領域略強一些:

影視行業相關需求人員可以考慮英特爾,像U7 265K這顆U,剛發佈時的3199元就是電子垃圾,但現在降了1000來到2200左右的價格,生產力對標2600元左右的R9 9900X

測試來源:極客灣

可以說,生產力上,英特爾還具備一定優勢(降價換來的)

3、功耗溫度

由於英特爾的不思進取或者說戰略失誤吧,去年英特爾曾大面積爆雷13、14代i7、i9不穩定問題:

猜你想搜:“縮肛”

新出的15代酷睿優化了功耗溫度,防止誘發穩定性問題,但還是比同級別的AMD高不少:

CPU功耗高會直接影響散熱器、電源、主板的選擇

像遊戲性能差不多的i5 14600KF和R5 9600X,前者要搭配雙塔風冷甚至水冷,才能壓制溫度防止過熱降頻損失遊戲性能:

實測雙塔風冷烤機,直接高溫降頻

14600KF還得上到更貴、供電更好的主板才能跑滿,我能找到較爲便宜的主板都得七百左右:

而9600X用普通單塔風冷、五六百的普通主板就能輕鬆應對:

這就好比買車子:跑完同樣的里程,14600KF又費油還嘎嘎冒煙;而9600X很低調,喝點油就能安靜跑完全程

4、升級潛力上:

12、13、14、15代,每代都是擠牙膏式的提升。前面幾代升級到15代都得換主板,而即使買現在最新的15代,未來想升級CPU,你還得繼續換主板...

厲不厲害你嚶哥

AMD這點好很多:只有5000系AM4老平臺升級到AM5新平臺需要換主板

而從7000系升9000系,或9000系升未來的新CPU都不需要換主板,AMD宣傳AM5平臺會支持到2027年發佈的所有CPU,這大大節省了萌新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一板傳三代、人走板還在...

站在我個人角度而言,除了個別特殊情況,大部分英特爾型號並不值得選購

當前CPU推薦:(具有時效性,價格以5月23日低價爲準)

CPU建議能買散片買散片,能獲得更大性價比。萌新科普如下:

萌新買電腦時的常見誤區——CPU散片

有人擔心體質問題,這不是個問題,介紹如下:聊聊CPU散片體質

英特爾

i3 13100F(約310元):

現在價格和i3 12100F相差不大,索性買新不買舊。可搭配入門顯卡組建1080P分辨率遊戲機;非F版本意爲帶核顯,可以直接亮機,入門辦公很不錯

i5 12400F(約617元):

比較經典的一款CPU。可搭配5060、7650GRE顯卡,組建2K分辨率遊戲機;也可以搭配更高端顯卡組建性價比的4K分辨率遊戲機

i5 13400/i5 13490F(約660-690元):

在12400F的基礎上多了些小核心,可更好勝任生產力工作。13490是國內特供,可簡單理解爲官方超頻版本。要是和12400F的差價越小,則越值得推薦

i5 12600KF(約929元):

以前曾賣過875元,由於頻率高核心多,遊戲和生產力都比較強。

i5 14600KF(約1160元):

核心數更多,可勝任較高強度的生產力工作。遊戲性能也不俗,價格相對AMD比較便宜。但建議搭配D4主板內存以獲得更高性價比!要是搭配D5主板內存,那溢價不如加點錢上AMD的9700X了...

U7 265K(約2167元):

相當換皮的i7 14700KF,功耗溫度更低,解決了穩定性暴雷問題。生產力性能很強大,由於大幅降價所以目前性價比較高,但未來升級得換主板

AMD

R5 5600(約570元):

性能對標i5 12400F,可搭配性價比極高的遊戲機

R5 5600GT(約720元):

帶核顯版本的R5 5600(但遊戲性能有些許閹割),可直接作爲辦公機使用,核顯能玩玩LOL等騰訊老網遊

R5 8600G(約1250元):

核顯更強,約等於官方超頻版的R5 5600+GTX1650,可以低中畫質暢玩主流3A大作,而且有AI計算單元,可搭配大容量內存作爲顯存簡單玩玩AI。還有個優點是AM5新平臺,未來升級方便

R5 7500F(約900元):

AM5新平臺的主力CPU,F意爲不帶核顯所以性價比高。新批次體質有些下降,但無傷大雅,依舊是新平臺偏向主流的選擇

R7 7700(約1190元):

8核CPU,生產力強很多,適用對生產力有較高需求又預算有限的人羣,趨於停產貨少

R5 9600X(約1330元):

約等於官方超頻且優化功耗的R5 7500F,網遊性能有較大提升。生產力性能和7500F差不多,由於帶核顯所以有較高差價(要是有R5 9600F將是絕殺!)

R7 9700X(約1850元)

8核CPU,可以看作是R7 7700的升級,可應對更復雜的生產力,遊戲性能也更強

R7 9800X3D(約3588元):

在9700X的基礎上加入大緩存,大幅提升網遊性能。屬於目前最強遊戲CPU,但生產力性能和9700X相比沒有什麼差距,僅推薦追求極限幀數的遊戲玩家

R9 9950X(約3660元):

16核CPU,適合跑重度渲染、專業跑生產力的工作人羣。打遊戲則沒必要,由於核心多通信延遲高,遊戲性能反而不如更便宜的9800X3D

收尾

不知不覺就幹了2800字,希望能幫到廣大想要選購CPU的萌新,這次就先寫到這兒,若文中有疏漏歡迎評論區留言,祝大家週末愉快!

消滅信息差,科技簡單化!這裏是爲萌新科普的開關芝士,我是豆爵

歡迎你點贊關注電電我,將爲廣大萌新科普更多芝士!

往期推薦

給日本顧客賣了臺電腦,結果到手點不亮......

【整機實測】4598元新主力!5060遊戲整機

給大腦降降溫,CPU散熱器怎麼買?

【電腦DIY】從萌新入門到開竅——CPU篇

買顯卡原來和買可樂一樣簡單?一文理清顯卡品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