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个反人类文明的神话,它究竟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恐惧,一种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心理活动状态。

而产生恐惧的原因很多:

可能是夜晚走在街道上,东西掉落的声音;

可能是在游玩恐怖游戏时,不意间瞅见怪物的狰狞怪脸...

说来也奇怪,我虽然玩的恐怖游戏不多,但多少对恐怖游戏吓人的方式是有些认知的。

就拿《生化危机》里的木头人和《午夜玩具熊》里的玩偶,他们利用的就是“恐怖谷效应”来让玩家造成心理上的排斥、恐惧。

但在《超自然侦探社》这款游戏里,它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吓人的方式——

在游戏第三章:蠕行之屋,有这样一个桥段:

主角在跟雇主对完后,就可以开始探索房间。

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你能在兔女郎女仆房间的厕所中,发现到圆形的、像是兔子排泄的粑粑。

说实话,当时玩到这里时,我已经感觉到害怕了:

一个人,总不能排泄出动物的粪便吧? 那这个女仆本身就是兔子?

这种感觉就像什么呢?

你之前在某个地方看到人死了,但是人某天又出现在街上,如此循环往复,然后你还无法解释这种情况。

这种不可名状的“现实”,让你无法理解、对自己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出了对未知的恐惧。

而这,便是今天要聊的话题——克苏鲁

既然聊克苏鲁的话,应该先从他的鼻祖开始聊起:

克苏鲁神话的诞生,源于美国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对“宇宙恐怖”的哲学思考。

虽说洛夫克拉夫特是美国人,但你不要认为克苏鲁神话体系跟西方的宗教体系是一样的。

就拿“宇宙本质”来说:

西方文化认为,宇宙是有序、可理解的;

克苏鲁神话则认为宇宙是混沌、不可知、无目的的。

而且克苏鲁神话摒弃了人类世界传统的“善恶对立”观念,强调“未知即恐惧”。

像是在1926年,他在短篇小说《克苏鲁的呼唤》中首次描绘了沉睡于南太平洋海底拉莱耶城的旧日支配者克苏鲁——章鱼头、龙躯、覆鳞带翼的庞然怪物,其苏醒之日将带来人类文明的覆灭。

不过...“天才总是孤独的。”

他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与悲剧:

童年创伤:3岁时父亲因精神问题被送医,由母亲、姑姑及外祖父抚养。体弱多病导致失学,自幼在孤独中成长。1904年外祖父去世后家庭破产,被迫搬离祖宅,少年时期因此产生自杀倾向。

学业挫败:1908年因精神疾病被迫辍学,未能进入理想的布朗大学,成为终身遗憾,加剧其自卑与社交退缩。

创作挣扎:虽在1913年开启文学之路,但早期作品多发表于业余刊物,经济回报微薄。1924年婚姻破裂后独居纽约贫民区,陷入深度抑郁,作品风格转向阴郁。即便1926年返乡进入创作高峰期,仍长期靠代笔维生,晚年因作品过长被杂志拒稿,持续贫困。

情感孤立:终身受精神疾病困扰,与妻子分居后始终独居。1936年挚友罗伯特·霍华德自杀使其心理崩溃,同年确诊肠癌晚期,在病痛折磨中离世,葬礼仅有三位亲友出席。

身后凄凉:去世时默默无闻,作品未被主流认可,最终在贫病交加中结束充满精神苦痛与物质困顿的一生。其文学成就直至死后数十年才获得应有评价。

“莫欺少年穷,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

虽说人的一生是该经历些挫折,不过一生都在经历挫折,那多少会让人的心态变得扭曲。

就包括他所创作克苏鲁苏醒时,“人类文明将覆灭”。

这种认为“文明的辉煌终将被宇宙的无意义性吞噬,人类的一切努力不过是徒劳的挣扎。”无不体现着他的文学作品是深受其悲观世界观的影响。

他的经历让我想起一句话“人是无法脱离现实世界存在的。”就包括作家的文学创作,也是离不开生活所带给他的影响。

想想自己要是经历这些苦难,怕是早就陷入到这种虚无主义当中去了。

在洛夫克拉夫特逝世后,其友人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August Derleth)将散落的小说整合为“克苏鲁神话”体系,并引入善恶二元论。

 像是将古神(Elder Gods)与外神(Outer Gods)对立。

这一改编确实偏离了洛夫克拉夫特最初的虚无主义基调,但它扩大了克苏鲁神话的叙事空间,也变相的为“克系”文化扩圈打下了基础。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克苏鲁文化也逐渐突破文学这一载体:

像是在《犹格索托斯的庭院》这款游戏中的“SAN值”机制,它让玩家可以用“数值”的方式来量化角色因接触古神而陷入疯狂的过程。

像是《超自然侦探社》利用COC跑团的玩法,让玩家探索神祇、异端信仰、诡异书籍以及各类骇人听闻的事件...

虽说“文化扩圈”会产生很多的问题,现在对于这个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不过既然已经发生了,我感觉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就拿当代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就有人担忧科学技术会不会反噬人类。这种对未来科技的不确定性,也再次唤醒了人们对“失控未知”的警惕。

那克苏鲁又何尝不是这样?

洛夫克拉夫特生活的20世纪初,科技飞跃与世界大战的阴影催生了“技术异化”的恐惧,而克苏鲁又正是这种焦虑的一种具象化。

“形”不同,“神”却一样。是人们对于未知的焦虑,也是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

至少从这点儿上讲,你应该多少能感受到“克系”神话那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名为无知的平静小岛上,被无穷无尽的黑色海洋包围,而我们本就不该扬帆远航。”

                                              ——洛夫克拉夫特

克苏鲁从深海拉莱耶的梦境中苏醒的那天,人们只当它是一个文学的意象,但它所承载的恐惧与反思却跨越时空:

无论是德雷斯的体系化改编,还是现代科技进步下人们的“技术恐惧”,这一神话始终在问一件事:人类这个文明,到底如何在这浩瀚宇宙中安身?

当不可名状的恐怖成为流行符号,我们或许更应警惕其内核的消解——

毕竟,真正的克苏鲁从未沉睡,它始终潜伏于人类对未知的永恒恐惧之中。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