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拘泥于几年前或者很久以前的刻板知识,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的翻新和进步,读书的意义在于通过积累智慧、拓展视野、滋养心灵,最终实现自我提升与精神世界的丰盈。
电脑装机是场大冒险,我已经在路上了✔
➢随机选取前篇的盒友提的几个问题:
1.显卡里面为什么没有蓝宝石?
➢表格总结,我都没注意看,选择有时间了我重新介绍一下显卡。
2.电源的意义不大,还只推荐一线品牌的金牌和白金?
➢我觉得电源是最重要的,但并不是必须去选择海韵和振华,尤其是预算只有五六千的盒友。
3.我就一句话,不谈具体型号只谈牌子的都是扯淡。
➢每一个品牌都有从低到高的产品,有些产品是更新换代剩下的,所以在25年配电脑来说确实太老了,所以现在我需要细化一下具体内容。
4..金士顿为什么排名那么高?
➢金士顿排名没有那么高,我今天重新排一下,重新排怕是还有盒友不满意……第一张图就相当于龙头,是最有争议的(金士顿)。
5.硬盘应该看颗粒不看牌子啊,现在市面上那么多qlc,小白光看牌子分不清的。
➢这个我会在本篇整理。
➢电脑装机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的是(个人分析):
1.CPU决定主板:主板的供电能否让CPU发挥性能是选择主板的主要因素。
2.主板决定内存:选择内存条需要看主板支持DDR4内存条还是DDR5内存条。
3.主板决定硬盘:一个主板一般来说只有四个固态硬盘接口,能不能用pcle3.0/pcle4.0./pcle5.0的固态硬盘是由主板决定的。
4.CPU决定散热:无论是用风冷还是水冷,都要看你CPU能不能被某一个散热器压得住。
5.CPU与显卡决定电源:CPU最高功耗+显卡最高功耗+200W=电源W数。我推荐一线的金牌和白金,是我觉得电源最后选择电脑的核心。
6.主板与显卡决定机箱大小:大板主板和大尺寸显卡用小机箱是装不下的。
7.机箱决定风扇:一个机箱能放3/5/7或者更多的风扇,还是要看机箱大小。
➢是否需要一个CPU和显卡,最重要的还是看人员分配:
1.只要生产力。
2.只要玩游戏。
3.又要生产力,又要玩游戏。
根据人员预算也可以分为:
1.高端玩家。(一成)
2.大众选择。(九成)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常说的生产力,网游以及3A常识:
➢生产力:
电脑生产力是指计算机在完成专业级任务时的能力,涵盖内容创作、数据处理和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它强调硬件性能与软件协作的效率提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硬件需求:
- CPU:多核多线程,高主频,适合不同任务需求。
- 内存:大容量内存(如64GB DDR5)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
- 显卡:专业显卡(如NVIDIA RTX)加速图形处理任务。
软件需求:
- 视频剪辑:Adobe Premiere Pro、DaVinci Resolve。
- 3D建模与动画:Blender、Maya。
- 图形设计:Photoshop、Illustrator。
- 软件开发: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
具备生产力的电脑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在处理复杂任务时优势明显。
➢玩游戏推荐(网游或者3A):
➠网络游戏,简称“网游”,是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客户端软件为交互窗口,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虚拟成就的多人在线游戏。
其核心特征包括:
必须通过互联网连接:区别于单机游戏或局域网联机,网游需接入互联网进行实时交互。
多人在线参与:玩家在虚拟环境中同步互动,形成社交属性。
可持续性:游戏世界持续运行,玩家进度可长期保存。
网游的分类:
根据搜索结果,网游可从以下角度分类:
按在线规模: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G,如MMORPG)
普通多人在线游戏(MOG)
按技术形式:客户端游戏(需下载专用客户端)
网页游戏(Web-based,无需下载)
按游戏类型:动作、角色扮演(RPG)、策略、射击等(详见的分类体系)
网游的社会影响,积极作用包括:
丰富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如虚拟经济系统)
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技术进步争议点则涉及沉迷、消费纠纷等运营商管理问题。
补充说明:搜索结果中部分定义略有差异(如“个体性”与“多人在线”表述),但核心概念一致。最新资料(如2025年的)仍沿用经典定义,说明该概念已趋于稳定。
➠3A游戏(又称AAA游戏或3A大作)是电子游戏行业中用于描述开发成本极高、制作质量顶尖、市场影响力巨大的顶级作品的非正式术语。以下是其核心特点与背景:
一、定义与核心特征
"3A"的含义,通常指三个"A"代表的维度:
高成本(A lot of money):开发预算常达数千万至数亿美元,如《荒野大镖客2》投资超5亿美元。
高质量(A grade quality):在画面、音效、剧情、玩法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例如《黑神话:悟空》的电影级画质。
高体量(A lot of content):庞大的世界观、丰富的游戏内容及长期开发周期(通常数年)。
开发规模,需数百人团队协作,如《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团队超1000人,现代3A游戏平均团队规模超500人。
二、代表作品与行业影响
经典案例:
《最终幻想VII》(1997年)被视为早期3A标杆。
《黑神话:悟空》(2024年)发售3天销量破1000万份,销售额超20亿元,展现国产3A实力。
其他代表作包括《赛博朋克2077》《战神》《荒野大镖客2》等。
行业地位:
3A游戏推动技术进步(如图形引擎革新),并成为文化现象,融合艺术与商业价值。
三、争议与边界
非官方标准:3A评级无统一机构认定,依赖行业共识。
类型限制:传统上指单机游戏(如RPG、FPS),大型网游通常不被归类为3A。
➢CPU细化分析:
1.CPU参数:
CPU参数
2.以下是CPU行情及推荐度图:
英特尔
AMD
毫无争议的是CPU只有英特尔和AMD两家,所以不存在造假,如果说是“假的”,那只能是电脑CPU被拆下来魔改了,或者是“换盖”。
不是说我去推荐哪一个CPU,而是想要组装电脑的“你”预算上可以买什么样的CPU。
以下是对于主流游戏及其配置推荐:
游戏与配置要求
为了不让显卡拖后腿给屏幕卡成PPT,有基础选择:
2K入门选择英伟达4060或者AMD6750GRE。
4K入门选择英伟达4070或者AMD7800XT。
最求极致画质的玩家,只有5080,4090d,4090,5090d,5090,7900xtx等少数选择。
➢显卡细化分析:
NVIDIA显卡的品牌:
第三张可以想象,是有争议的,有人说某某都倒闭了怎么还在,有人说某某太低了或者太高了,让所有人满意本来就是伪命题,让七成八成的人满意才是存在的。
AMD显卡的品牌:
这里列举5070ti的用料以及价格:
5070ti用料
列举5080的用料以及价格:
5080用料
高端玩家如果预算在1.5W以上可以考虑5070ti旗舰,5080旗舰显卡。
一个品牌里面,显卡丐还是不丐主要是颜值和散热的区别,性能差距不会超过10%,所以在选定显卡之后,再去考虑要个显卡的旗舰还是入门,就比如说你喜欢5070ti猛禽(超级雕,星舰,神龙)还喜欢5080魔刃,那你就要在同样的价格里面看你更偏向于性能还是颜值。
其实大多数人5060ti已经够用了,对于你想要在这个预算里面做生产力,推荐上16G,因为生产力后台占用更多,而且8G与16G也就相差300米。
➢主板细化分析:
以下是三家主板的等级排行:
华硕
微星
技嘉
主板一分钱一分货,大众玩家预算不足的,遇事不决迫击炮,坚定不移上特工,富哥(高端玩家)=旗舰(毋庸置疑)。
我再在这里说一次,主板首选和次选的意思只是,除了御三家以外还有其他厂商也可以生产主板,而不是“必须”去选择其他厂商的主板,或者是去推荐买其他厂商的主板。
这三家公司发展和其他公司一样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的,每一个公司都在发展过程中有了“绰号”,但这里只做简单科普,就不提这些“绰号”了。
要去细节的了解整个显卡行业,分成上中下三本书都是不够的。
➢内存细化分析:
内存看频率也看颗粒,能生产颗粒的只有四大厂:
四大厂商
➠金士顿,最有争议的无疑就是金士顿,金士顿的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第一,但很多老玩家并不买账(认为金士顿颗粒一般,超频能力不行,只能说兼容性不错),金士顿(市场占有就说明了这个内存好卖,销量前三)的假货(也多)在一些平台很常见,现在的金士顿价格贵,性价比也不高,而且很多厂商在颗粒上比金士顿好,价格还便宜,所以金士顿被很多diy主播放弃了。
价格本来就是影响人买东西最重要的因素,在价格还高,颗粒相对于同价格的其他内存也不如时,被见多识广的盒友们拿出来说,也在意料之中。
无论是对于某一个品牌的议论还是讨论,我都赞成,但在评论区谩骂就是你的不对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变好的途径,才能进步的基础。
➠内存颗粒:
内存颗粒
★内存条为什么插在2号位和4号位?
内存条插在2和4插槽更好,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主板设计支持双通道内存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内存的读写速度和系统性能。
以下是插2和4插槽的具体优势:
- 双通道内存模式:插两根内存条时,通常可以组成双通道模式,这意味着数据可以通过两条并行的通道进行传输,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 降低延迟:双通道模式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延迟,这对游戏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
- 提高带宽:通过增加通道数量,内存的带宽也相应提高,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软件对内存性能的需求。
插4根内存条的潜在问题:
- 信号干扰:当插满4根内存时,信号完整性问题可能加剧,导致内存控制器被迫切换模式,从而影响性能。
- 兼容性问题:四根内存的紧密排列可能导致散热条件恶化,增加了内存条之间的相互干扰,甚至可能引发兼容性问题。
综上所述,插2和4插槽能够更好地发挥内存的性能潜力,同时避免因插满4根内存可能带来的信号干扰和兼容性问题。
➠内存条推荐:
内存条
➠DDR5内存条详细数据(部分)列举:
能不能带动某个频率的内存条看主板是支持DDR4还是DDR5,能不能买起得看买完三大件之后的预算,害怕光污染看加不加灯条。
高端玩家推荐:芝奇皇家戟。
大众玩家推荐:宏碁,雷克沙,阿斯加特,光威,金百达(这个主推),威刚。
➢固态硬盘的选择,不只是品牌,还有颗粒:
固态硬盘
带独立缓存的硬盘发热量比较大,一般不推荐笔记本用户选择。
固态硬盘这里面无论是qlc颗粒,还是pcle3.0的硬盘都是时代高速发展后的被人拿来比较的,因为成本在,所以这样的旧的硬盘不会与现在的pcle4.0的硬盘价格相差太大,所以说,很明显tlc的颗粒,pcle4.0的硬盘更好,这才是主流选择。
硬盘科普
➠硬盘小笔记(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记得动动手写一下笔记哦):
大众选择
qlc颗粒硬盘
➠TBW:衡量固态硬盘重要指标是TBW,一般来说售后是5年或者到某一个确定的TBW值。
TBW是英文“Total Bytes Writte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总写入字节数”。它用于描述固态硬盘(SSD)的耐久性,即在SSD的整个使用寿命内可以写入的总数据量。这是衡量SSD耐用性的一个关键参数。
TBW值的意义:
TBW值越高,意味着SSD的耐用性越强,使用寿命也越长。
每次向SSD写入数据时,都会消耗其一定的寿命资源。当这些资源耗尽时,SSD的性能将大幅下降,甚至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因此,TBW数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SSD的寿命。
其他影响因素:
虽然TBW是衡量SSD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SSD的实际寿命还受到NAND闪存的质量、控制器性能以及用户的具体使用场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选择和管理SSD的建议:
在选择SSD时,除了关注TBW值外,还需要权衡容量、性能、耐用性和预算等多个方面。
为了最大化SSD的寿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优化数据放置以减少不必要的写入、维持最佳操作温度以控制温度、保持SSD固件最新以提高效率等。
总之,TBW是衡量SSD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选择和管理SSD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多种因素。
pcle3.0与pcle4.0固态硬盘(部分):
pcle5.0(部分)固态硬盘:
★楼主已买硬盘:
铠侠VD10,致态TiPro9000,铠侠是pcle5.0里面第一个没有独立缓存的固态硬盘,在当系统盘使用放大镜搜取文件的时候较慢(使用评价),致态TiPro9000有独立缓存,已更换为系统盘。
就pcle5.0推荐来说,只有三星和致态,其他厂商的固态硬盘并没有多大的价格优势。
★什么是主控:
主控(Controller)本质上是一颗处理器,承担着指挥、协作和运算的作用,相当于固态硬盘(SSD)的大脑。对于固态硬盘来说,一款主控芯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固态硬盘的实际使用体验和寿命,而不同架构、核心/晶体管数量的多少、频率的高低都关乎主控的性能表现。国内固态硬盘常用,且有量产工具从量产部落网流传出来的主控厂商包括慧荣、群联、点序、英韧、得一微、瑞昱、联芸、国科、华澜微等等(目前比较推荐的量产工具下载网站是量产部落网)。
★什么是固件:
固件(Firmware)是硬件和软件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固态硬盘,主控和闪存构成固态硬盘的肉体,而固件则赋予其灵魂。固件是可以升级的,能够为固态硬盘带来性能、兼容性和稳定性提升。固态硬盘的固件通常存储于主控内的一小块非易失性存储空间中,固件在固态硬盘断电后不会丢失,每次通电初始化时都需要加载固件。
★:什么是闪存:
闪存(NAND Flash)通常被称为闪存颗粒,用于存储数据。根据制造工艺和存储单元的排列方式,闪存可以分为SLC(单层单元)、MLC(多层单元)、TLC(三层单元)和QLC(四层单元)等类型。SLC的速度快、寿命长,但成本也高,QLC的存储密度高、成本低,但速度和寿命相对差一些。
★:什么是开卡:
固态硬盘开卡也叫量产(Mass production),即批量生产,通过量产工具(或叫开卡软件)把固件写入固态硬盘,从而使电脑能正确识别固态硬盘的容量、格式、厂商等等相关信息。如果固态硬盘出现不认盘、无法分区、无法格式化、反应慢等故障,就需要从量产部落网下载量产工具,使用量产工具屏蔽坏块、重新写入固件,基本可以修复90%以上的故障问题。
每个主控需要用各自对应的量产工具,不同的量产工具支持的闪存颗粒也有差异,需要注意的是,重新开卡会导致数据丢失,且无法恢复,所以有数据的要提前备份!
主控
➢散热器:
第一篇只是对散热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这次细化一下:
CPU决定散热器:
风冷
水冷
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散热器知识科普
不要再说我制造焦虑了,预算5000的CPU如果用300米的风冷压,那也是学艺不精,自己选择的好吗?思想要开阔,要会实事求是。
➠水冷有漏液的可能性,所以是需要适时更换的:
3年到5年换一次
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体式水冷系统:
更换周期通常为 3到5年,具体取决于使用环境、维护情况及水冷系统质量。
若环境恶劣(高温、高湿或多尘),可能需提前至 2到3年更换;普通办公用户则可延长至 4到5年 。
注意事项:若使用超过5年,即使未出现问题,也建议更换,因水泵、水管等部件老化可能影响散热效果。
★分体式水冷系统:
推荐 1到3年更换一次,若使用普通水冷液或高频使用,建议缩短至 半年到1年 。
高端水冷液因添加剂配方更科学,可延长至 3到5年无需更换。
其他影响因素:
温度监测:若CPU/显卡温度常高于70℃,需缩短更换周期(如半年)。
冷却液类型:UV水冷液易沉淀堵塞水泵,建议选用无UV效果或优质冷却液。
维护习惯:定期清洁散热器、检查液位(如水泵噪音增大提示缺液)可延长使用寿命。
总结:
一体式水冷维护更简便,更换周期较长;分体式水冷需更频繁维护。
实际更换频率需综合使用频率、环境、冷却液质量及温度表现灵活调整。若出现散热下降或漏液,应立即更换。
➠电源:
我本来想去选择电源的,到头来我才发现我没得选,再说一次也无妨,我觉得电源才是组装电脑最重要的配件,所以就推荐而言只推荐一线(二线)金牌,白金及以上。
海韵
振华
华硕
电源选择
CPU功耗
CPU功耗
要是没有某些特定的CPU和显卡就不要再说了,图片不是ai大模型,没法实时更新。
电源知识科普
高端玩家:一线(金牌,白金,钛金)。
大众选择:一线,二线(金牌)。
☛(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文末致谢(排名不分先后):
CPU图来源,dy(轻时光)DIY装机定制,dy小腾电脑推荐。
玩游戏图来源,dy技嘉云装机-沃克。
显卡图来源,dy斑马装机,dy普通人DIY。
显卡图显卡用料对比,dy和微论件。
御三家主板入门图:dy宿迁摩卡数码-DIY电脑。
内存图,硬盘图来源于,dy振耀DIY电脑,dy(轻时光)DIY装机定制,dy起点数码科技社(上篇文章的硬盘也是这个),dy黑皮搞机,dy大力装机(组装电脑),dy组装电脑-小鬼头。
散热器图来源,dy振耀DIY电脑,dy装机工作室。
电源图来源,dy蟹老板装机,阿文装台电脑(diy装机)。
文本基础知识来源,AI大数据。
文本分析,楼主主观或者客观评价。
如果我写的这些能帮到盒友或者盒友以外的人,请尽情的点赞收藏吧,很高兴能帮到你,谨以此文也写给十年前不懂电脑的自己。
最后的最后:
学习使我快乐,厚爱无需多言,热爱才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