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甲系统全面解析(上篇)《三角洲行动游戏指南》

各位特战士兵们,这里是繁星攻略组带来的《三角洲行动游戏指南》。本系列节目旨在对游戏机制与数值进行全方位测试与讲解,深度挖掘其潜藏内容。帮助进一步加深对其的了解。

本期节目,我们的主题是,士兵在战场上的护身符:护甲

·

目录

 ·

1. 引言

- 攻略组介绍与解析目标

2. 其他游戏护甲系统对比

- 简单机制:《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穿甲值减伤

- 复杂机制:《逃离塔科夫》部位防护与概率击穿

3. 三角洲行动护甲核心机制

- 护甲耐久:耐久定义与防护能力关联

- 削甲计算:武器甲伤、子弹穿甲等级对耐久削减的影响

- 伤害机制:

• 基础伤害与子弹增益

• 部位伤害倍率

- 穿甲计算:

• 完全防护/减伤/穿透判定

• 穿透系数与伤害公式

- 碎甲计算:耐久不足时的部分防护机制与完整伤害公式

4. 护甲防护区域解析

- 模型差异与实际防护范围(半甲/全甲/重甲分类)

- 特殊判定:颈部、侧面/背面防护规则

- 头盔防护范围与未知异常状态机制

5. 甲伤衰减测试

- 不同武器类型甲伤衰减倍率

6. 下期预告

- 护甲维修与续航能力评测

 

正文

护甲系统不是三角洲独创的。在此以前,已经有很多游戏都存在以护甲为名的减伤机制。

简单点的,例如经典竞技游戏《开箱精英:全球血亏》。每个武器存在一个独立的穿甲值。无护甲时造成全额伤害,有护甲就根据穿甲值进行减伤。

穿甲值的设计,直接导致了部分武器丧失对有甲目标一枪头致死的能力,从而使得CS的武器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

 ·

复杂点的,有知名游戏《逃离斯拉夫监狱》。在这游戏中,护甲不仅存在防护部位的划分,是否被击穿更是个概率事件。但穿甲值相对护甲等级越高,那击穿的概率与击穿后的伤害就越高

 ·

话题回到三角洲。

三角洲行动的护甲系统,复杂程度算是介于两者之间,有自己的一套逻辑。那接下来,就逐步,分项详细解析,这款游戏的护甲系统

 ·

护甲耐久

首先,护甲想要承受伤害,必须本身还有耐久。耐久意味着这件护甲是否依然可用。

如果耐久为0,那就只有加成与负面效果却没有防护能力,纯粹的负重练习了

不同于塔科夫,三角洲的护甲不存在材质对耐久的影响。显示150耐久的护甲,那就是能承受150点护甲伤害。

因此,在这款游戏中,同防护等级情况下,耐久度越高的护甲,就能承受越多的伤害

 ·

削甲计算

说完了护甲耐久,我们来说说降低耐久的要素

当子弹命中护甲,就会对护甲造成损伤,削减其耐久。这一过程中,削减的数值同时和武器本身与其所用子弹相关

在武器数值中,存在护甲伤害。这意味着武器攻击会对护甲造成多少的基础伤害

当然,武器甲伤只是其中一部分。高等级的穿甲弹,普遍要比低等级低穿透的子弹对护甲造成更多损伤。例如,4级穿透的M855A1的护甲伤害倍率是最高100%

而2级穿透的FMJ,护甲伤害倍率最高就只剩下70%

 ·

由此,我们也就得到了一个护甲伤害的计算公式

实际护甲伤害=护甲伤害X护甲伤害倍率

 ·

伤害机制

说完了对护甲,该说伤害了

与塔科夫不同,洲的伤害更多取决于武器,子弹只对伤害起到增益效果,与护甲伤害倍率类似。例如1 2级弹与3级肉弹都会对玩家造成额外的伤害,

同时,由于洲不存在部位血量判定,为了放大头部的影响减弱四肢的影响,三角洲的人物各部位都存在部位伤害倍率,且差异较大。

一般而言,头部为1.9倍,胸部1倍,腹部0.9倍,四肢0.4倍

这意味着,39伤害的武器,命中胸部的伤害就是39,命中头部则为74.1,其它部位以此类推

当然,一般而言。也就是说还是有部分武器是不符合这个倍率的。

但不管倍率如何,所有武器都符合这个伤害计算公式

实际伤害=基础伤害X基础伤害倍率X部位伤害倍率

·

说完了削甲与伤害,该谈谈护甲减伤对伤害的影响了

 ·

穿甲计算

再复杂的护甲系统,说白了也就是两个问题

  1. 挡住了么?
  2. 挡住了多少?

前者,是问是否完全阻挡住伤害

后者,则是问没有完全阻挡的情况下,护甲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答,因为游戏里都有

 当子弹命中护甲时,会根据等级出现完全防护,减伤,完全穿透三种情况。

然而考虑到不同的甲弹对抗,穿透后保留的伤害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就用“穿透系数”,来表示子弹命中护甲后保留的伤害

·

 当子弹低于护甲等级,则穿透系数为0

甲弹同级,穿透系数是50%

弹高于甲一级,穿透系数为75%

更高,或者不受护甲保护,穿透系数就是100%

·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得到了一个伤害公式。

实际伤害=基础伤害X穿透系数

同时结合上面关于部位倍率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完善,就得到了这个

实际伤害=基础伤害X基础伤害倍率倍率X部位倍率X穿透系数

·

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弄清楚了这个游戏的护甲系统设计。

但这是建立在有护甲的情况下,实战中我们是会多次面对护甲损伤甚至碎甲情况的。当护甲濒临损坏时,伤害又是如何计算的?或者说,剩余多少耐久时,它就无法再承受伤害了?

 ·

碎甲计算

根据削甲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推出武器对护甲的伤害

例如,使用416搭配855A1射击FS复合防弹衣,每一枪都是35甲伤,3枪刚好碎甲。此后护甲无法再起到保护作用

 

但如果不是刚好的105,而是别的数值呢?

比如,重型防弹背心。

使用416射击重型防弹背心,三枪还会剩余20护甲。也就是说,此时它已经扛不住下一发攻击了

再次射击,会发现这一发造成20甲伤,这是意料之中的。

然而,除此以外还造成了13.29的伤害

想知道这个数字的由来,就要重新回到之前的两个问题

当护甲没有完全挡住子弹时,它挡住了多少?

按照这个思路,只要计算一下,就会明白,13.29=31X[(35-20)/35]

也就是说,护甲吸收了31基础伤害的一部分,确切说是20/35,剩余的依然作用到了目标身上。

 ·

由此,我们彻底理清了护甲系统的机制

当子弹命中护甲,首先会对护甲造成损伤。这个损伤的数值,由甲伤与倍率决定。如果击穿,那在扣除护甲的同时,还会造成伤害。但击穿与否,不影响护甲受到的损伤大小

一旦护甲剩余耐久不足以抵消全部的护甲损伤,那本次攻击就只会受到部分保护。护甲耐久占了甲伤多少,护甲就吸收多少伤害。超出的部分,会不受任何影响作用到目标身上

 ·

进一步完善公式

之前的部分,我们只算了被护甲阻拦后的伤害。现在,我们得把伤害拆分成两部分,增加未被阻拦部分的伤害

 ·

实际伤害=护甲耐久/实际甲伤X基础伤害X肉伤倍率X部位倍率X穿透系数+(1-护甲耐久/实际甲伤)X基础伤害X肉伤倍率X部位倍率

·

由于后半部分护甲已经损坏,因此不存在穿透系数影响

代入实际甲伤公式

·

实际伤害=护甲耐久/(基础甲伤X甲伤倍率)X基础伤害X肉伤倍率X部位倍率X穿透系数+[1-护甲耐久/(基础甲伤X甲伤倍率) ]X基础伤害X肉伤倍率X部位倍率

·

为了避免基础甲伤X甲伤倍率低于耐久导致结果异常,我们还得加个限定条件

护甲耐久/(基础甲伤X甲伤倍率)≤1

·

到此,完整的伤害公式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逆向推算出在甲弹同级时,想避免被狙击步枪一枪头秒杀,所需的最低耐久

M700与R93均为61伤害58甲伤

代入这两个数值,最终伤害取值100

可以算出3级弹狙击,头盔耐久不得低于36

4级弹不得低于40

5级弹不得低于44

6级弹不得低于48

 ·

关于护甲的伤害计算,我们已经清楚了

但关于护甲的机制,可还远远没有结束

 ·

防护区域

当子弹命中胸部时,会造成1倍伤害,腹部0.9倍。相对于四肢的0.4倍,这算是非常高的数值了。也因此,胸腹和头部成了保护的重中之重。

护甲模型存在大小区分,这是显而易见的。同为哈夫克防弹衣,HMP特勤甲,比起突击手防弹背心,整个腹部可以说都是暴露在外。

所以HMP的防护面积比突击手防弹背心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可如果用HMP特勤甲去对比武士防弹背心呢?

单从描述上,两者都是胸部防护范围。

可是看模型,武士甲的保护区域明显要比HMP更大,甚至完全覆盖了腹部区域。

那到底是武士甲模型虚标,实际防护比看起来小,还是武士防护面积就是比HMP更大?两者真的存在防护区域差异么?

答案是,没有区别

很反直觉,武士甲和HMP防护面积是一样的。两者除了胸部以外,对腹部也是有防护的。即使HMP的腹部区域完全没有模型覆盖,也一样被判定为有护甲保护。

经过进一步测试,不止HMP,包括HVK快拆防弹衣,HT战术背心,安保防弹背心等一系列模型显示暴露腹部,描述只有胸部的护甲,其实都能保护腹部。

它们和描述写着腹部的护甲,区别其实在下腹部。

这一部位和腹部一样受到0.9倍伤害倍率,结算界面也会显示进腹部,但却是独立的判定区域。

下图中绿色部分,就是这类护甲的防护区域,我将其称为半甲

相对的,保护下腹部的那些则称为全甲


在全甲基础上进一步保护手部的,例如HVK-2,重型防弹背心,以及全部6级护甲,则称为重甲

需要注意的是,重甲所谓的保护肩部,一样和描述不符,实际覆盖了整个上臂

由此看来,其实半甲也有不错的适用性。虽然防护面积比全甲要少,但除非被刻意修脚,不然下腹部不会是首要瞄准位置。

同时,经过进一步测试,还确定了这几件事

1.存在颈部判定,但疑似不算独立区域而是算胸部的一部分。其伤害同步胸部,受到护甲保护

2.侧面背面没有护甲保护的区域,也受到护甲保护

3.头盔保护整个头部。描述中所述的“异常状态防护区域”,目前暂不完全明确。从官方公布的内容,可以知道不在保护中的区域受到攻击会出现眩晕效果。但流血,部位破坏,这些是否也是被命中未保护区域会触发的?目前暂时未知

 ·

这也就是说,护甲保护范围,其实与模型完全无关,只看设计判定

 ·

甲伤衰减

伤害衰减会影响基础伤害。那会影响甲伤么?

会,且衰减倍率与基础伤害一致。

我们随机抽取了每一类武器中的一个。为方便计算,均于百米距离使用4弹对5甲进行最终段衰减测试。其中,狙击步枪无衰减不测试。霰弹枪无远射意义不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抽取的武器,甲伤衰减均与基础衰减倍率一致

具体记录如下

QBZ191:38X0.7=26.6

SMG-45:40X0.55=22

PSG-1:55X0.85=46.75

M250:53X0.7=37.1

 

关于战斗的部分,就讲到这里。下一期视频,我会结合护甲的维修相关信息,对全护甲的续航能力做全面评测。

还请耐心期待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