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甲系統全面解析(上篇)《三角洲行動遊戲指南》

各位特戰士兵們,這裏是繁星攻略組帶來的《三角洲行動遊戲指南》。本系列節目旨在對遊戲機制與數值進行全方位測試與講解,深度挖掘其潛藏內容。幫助進一步加深對其的瞭解。

本期節目,我們的主題是,士兵在戰場上的護身符:護甲

·

目錄

 ·

1. 引言

- 攻略組介紹與解析目標

2. 其他遊戲護甲系統對比

- 簡單機制:《反恐精英:全球攻勢》穿甲值減傷

- 複雜機制:《逃離塔科夫》部位防護與概率擊穿

3. 三角洲行動護甲核心機制

- 護甲耐久:耐久定義與防護能力關聯

- 削甲計算:武器甲傷、子彈穿甲等級對耐久削減的影響

- 傷害機制:

• 基礎傷害與子彈增益

• 部位傷害倍率

- 穿甲計算:

• 完全防護/減傷/穿透判定

• 穿透係數與傷害公式

- 碎甲計算:耐久不足時的部分防護機制與完整傷害公式

4. 護甲防護區域解析

- 模型差異與實際防護範圍(半甲/全甲/重甲分類)

- 特殊判定:頸部、側面/背面防護規則

- 頭盔防護範圍與未知異常狀態機制

5. 甲傷衰減測試

- 不同武器類型甲傷衰減倍率

6. 下期預告

- 護甲維修與續航能力評測

 

正文

護甲系統不是三角洲獨創的。在此以前,已經有很多遊戲都存在以護甲爲名的減傷機制。

簡單點的,例如經典競技遊戲《開箱精英:全球血虧》。每個武器存在一個獨立的穿甲值。無護甲時造成全額傷害,有護甲就根據穿甲值進行減傷。

穿甲值的設計,直接導致了部分武器喪失對有甲目標一槍頭致死的能力,從而使得CS的武器出現了明顯的分水嶺

 ·

複雜點的,有知名遊戲《逃離斯拉夫監獄》。在這遊戲中,護甲不僅存在防護部位的劃分,是否被擊穿更是個概率事件。但穿甲值相對護甲等級越高,那擊穿的概率與擊穿後的傷害就越高

 ·

話題回到三角洲。

三角洲行動的護甲系統,複雜程度算是介於兩者之間,有自己的一套邏輯。那接下來,就逐步,分項詳細解析,這款遊戲的護甲系統

 ·

護甲耐久

首先,護甲想要承受傷害,必須本身還有耐久。耐久意味着這件護甲是否依然可用。

如果耐久爲0,那就只有加成與負面效果卻沒有防護能力,純粹的負重練習了

不同於塔科夫,三角洲的護甲不存在材質對耐久的影響。顯示150耐久的護甲,那就是能承受150點護甲傷害。

因此,在這款遊戲中,同防護等級情況下,耐久度越高的護甲,就能承受越多的傷害

 ·

削甲計算

說完了護甲耐久,我們來說說降低耐久的要素

當子彈命中護甲,就會對護甲造成損傷,削減其耐久。這一過程中,削減的數值同時和武器本身與其所用子彈相關

在武器數值中,存在護甲傷害。這意味着武器攻擊會對護甲造成多少的基礎傷害

當然,武器甲傷只是其中一部分。高等級的穿甲彈,普遍要比低等級低穿透的子彈對護甲造成更多損傷。例如,4級穿透的M855A1的護甲傷害倍率是最高100%

而2級穿透的FMJ,護甲傷害倍率最高就只剩下70%

 ·

由此,我們也就得到了一個護甲傷害的計算公式

實際護甲傷害=護甲傷害X護甲傷害倍率

 ·

傷害機制

說完了對護甲,該說傷害了

與塔科夫不同,洲的傷害更多取決於武器,子彈只對傷害起到增益效果,與護甲傷害倍率類似。例如1 2級彈與3級肉彈都會對玩家造成額外的傷害,

同時,由於洲不存在部位血量判定,爲了放大頭部的影響減弱四肢的影響,三角洲的人物各部位都存在部位傷害倍率,且差異較大。

一般而言,頭部爲1.9倍,胸部1倍,腹部0.9倍,四肢0.4倍

這意味着,39傷害的武器,命中胸部的傷害就是39,命中頭部則爲74.1,其它部位以此類推

當然,一般而言。也就是說還是有部分武器是不符合這個倍率的。

但不管倍率如何,所有武器都符合這個傷害計算公式

實際傷害=基礎傷害X基礎傷害倍率X部位傷害倍率

·

說完了削甲與傷害,該談談護甲減傷對傷害的影響了

 ·

穿甲計算

再複雜的護甲系統,說白了也就是兩個問題

  1. 擋住了麼?
  2. 擋住了多少?

前者,是問是否完全阻擋住傷害

後者,則是問沒有完全阻擋的情況下,護甲產生了什麼影響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因爲遊戲裏都有

 當子彈命中護甲時,會根據等級出現完全防護,減傷,完全穿透三種情況。

然而考慮到不同的甲彈對抗,穿透後保留的傷害是不一樣的,因此爲了便於計算,我們就用“穿透係數”,來表示子彈命中護甲後保留的傷害

·

 當子彈低於護甲等級,則穿透係數爲0

甲彈同級,穿透係數是50%

彈高於甲一級,穿透係數爲75%

更高,或者不受護甲保護,穿透係數就是100%

·

根據以上信息,我們得到了一個傷害公式。

實際傷害=基礎傷害X穿透係數

同時結合上面關於部位倍率的計算公式,進一步完善,就得到了這個

實際傷害=基礎傷害X基礎傷害倍率倍率X部位倍率X穿透係數

·

到這裏,我們似乎已經弄清楚了這個遊戲的護甲系統設計。

但這是建立在有護甲的情況下,實戰中我們是會多次面對護甲損傷甚至碎甲情況的。當護甲瀕臨損壞時,傷害又是如何計算的?或者說,剩餘多少耐久時,它就無法再承受傷害了?

 ·

碎甲計算

根據削甲計算公式,我們可以推出武器對護甲的傷害

例如,使用416搭配855A1射擊FS複合防彈衣,每一槍都是35甲傷,3槍剛好碎甲。此後護甲無法再起到保護作用

 

但如果不是剛好的105,而是別的數值呢?

比如,重型防彈背心。

使用416射擊重型防彈背心,三槍還會剩餘20護甲。也就是說,此時它已經扛不住下一發攻擊了

再次射擊,會發現這一發造成20甲傷,這是意料之中的。

然而,除此以外還造成了13.29的傷害

想知道這個數字的由來,就要重新回到之前的兩個問題

當護甲沒有完全擋住子彈時,它擋住了多少?

按照這個思路,只要計算一下,就會明白,13.29=31X[(35-20)/35]

也就是說,護甲吸收了31基礎傷害的一部分,確切說是20/35,剩餘的依然作用到了目標身上。

 ·

由此,我們徹底理清了護甲系統的機制

當子彈命中護甲,首先會對護甲造成損傷。這個損傷的數值,由甲傷與倍率決定。如果擊穿,那在扣除護甲的同時,還會造成傷害。但擊穿與否,不影響護甲受到的損傷大小

一旦護甲剩餘耐久不足以抵消全部的護甲損傷,那本次攻擊就只會受到部分保護。護甲耐久佔了甲傷多少,護甲就吸收多少傷害。超出的部分,會不受任何影響作用到目標身上

 ·

進一步完善公式

之前的部分,我們只算了被護甲阻攔後的傷害。現在,我們得把傷害拆分成兩部分,增加未被阻攔部分的傷害

 ·

實際傷害=護甲耐久/實際甲傷X基礎傷害X肉傷倍率X部位倍率X穿透係數+(1-護甲耐久/實際甲傷)X基礎傷害X肉傷倍率X部位倍率

·

由於後半部分護甲已經損壞,因此不存在穿透係數影響

代入實際甲傷公式

·

實際傷害=護甲耐久/(基礎甲傷X甲傷倍率)X基礎傷害X肉傷倍率X部位倍率X穿透係數+[1-護甲耐久/(基礎甲傷X甲傷倍率) ]X基礎傷害X肉傷倍率X部位倍率

·

爲了避免基礎甲傷X甲傷倍率低於耐久導致結果異常,我們還得加個限定條件

護甲耐久/(基礎甲傷X甲傷倍率)≤1

·

到此,完整的傷害公式就呈現在我們面前了

按照這個公式,我們可以逆向推算出在甲彈同級時,想避免被狙擊步槍一槍頭秒殺,所需的最低耐久

M700與R93均爲61傷害58甲傷

代入這兩個數值,最終傷害取值100

可以算出3級彈狙擊,頭盔耐久不得低於36

4級彈不得低於40

5級彈不得低於44

6級彈不得低於48

 ·

關於護甲的傷害計算,我們已經清楚了

但關於護甲的機制,可還遠遠沒有結束

 ·

防護區域

當子彈命中胸部時,會造成1倍傷害,腹部0.9倍。相對於四肢的0.4倍,這算是非常高的數值了。也因此,胸腹和頭部成了保護的重中之重。

護甲模型存在大小區分,這是顯而易見的。同爲哈夫克防彈衣,HMP特勤甲,比起突擊手防彈背心,整個腹部可以說都是暴露在外。

所以HMP的防護面積比突擊手防彈背心小,這是衆所周知的事。

可如果用HMP特勤甲去對比武士防彈背心呢?

單從描述上,兩者都是胸部防護範圍。

可是看模型,武士甲的保護區域明顯要比HMP更大,甚至完全覆蓋了腹部區域。

那到底是武士甲模型虛標,實際防護比看起來小,還是武士防護面積就是比HMP更大?兩者真的存在防護區域差異麼?

答案是,沒有區別

很反直覺,武士甲和HMP防護面積是一樣的。兩者除了胸部以外,對腹部也是有防護的。即使HMP的腹部區域完全沒有模型覆蓋,也一樣被判定爲有護甲保護。

經過進一步測試,不止HMP,包括HVK快拆防彈衣,HT戰術背心,安保防彈背心等一系列模型顯示暴露腹部,描述只有胸部的護甲,其實都能保護腹部。

它們和描述寫着腹部的護甲,區別其實在下腹部。

這一部位和腹部一樣受到0.9倍傷害倍率,結算界面也會顯示進腹部,但卻是獨立的判定區域。

下圖中綠色部分,就是這類護甲的防護區域,我將其稱爲半甲

相對的,保護下腹部的那些則稱爲全甲


在全甲基礎上進一步保護手部的,例如HVK-2,重型防彈背心,以及全部6級護甲,則稱爲重甲

需要注意的是,重甲所謂的保護肩部,一樣和描述不符,實際覆蓋了整個上臂

由此看來,其實半甲也有不錯的適用性。雖然防護面積比全甲要少,但除非被刻意修腳,不然下腹部不會是首要瞄準位置。

同時,經過進一步測試,還確定了這幾件事

1.存在頸部判定,但疑似不算獨立區域而是算胸部的一部分。其傷害同步胸部,受到護甲保護

2.側面背面沒有護甲保護的區域,也受到護甲保護

3.頭盔保護整個頭部。描述中所述的“異常狀態防護區域”,目前暫不完全明確。從官方公佈的內容,可以知道不在保護中的區域受到攻擊會出現眩暈效果。但流血,部位破壞,這些是否也是被命中未保護區域會觸發的?目前暫時未知

 ·

這也就是說,護甲保護範圍,其實與模型完全無關,只看設計判定

 ·

甲傷衰減

傷害衰減會影響基礎傷害。那會影響甲傷麼?

會,且衰減倍率與基礎傷害一致。

我們隨機抽取了每一類武器中的一個。爲方便計算,均於百米距離使用4彈對5甲進行最終段衰減測試。其中,狙擊步槍無衰減不測試。霰彈槍無遠射意義不測試

測試結果表明,所有抽取的武器,甲傷衰減均與基礎衰減倍率一致

具體記錄如下

QBZ191:38X0.7=26.6

SMG-45:40X0.55=22

PSG-1:55X0.85=46.75

M250:53X0.7=37.1

 

關於戰鬥的部分,就講到這裏。下一期視頻,我會結合護甲的維修相關信息,對全護甲的續航能力做全面評測。

還請耐心期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