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希的退场为何让我意难平?谈谈《离解复合》凯尔希的形象崩塌

       作为明日方舟的核心人物,凯尔希的陨落本该是一场史诗级的悲壮谢幕。但当我看到她化为源石尘埃时,比起震惊与悲伤,充斥心中更多的是生气与失望——凯尔希的全新剧情内容配不上以往的丰满塑造。楼主简单梳理了一下心中想法,欲与各位分享。

观前提示:省流版已贴进评论区,欢迎各位玩家交流。

一、退场逻辑:合理需求与仓促执行的撕裂

       凯尔希的下线虽符合剧情需要,但执行方式堪称灾难。可以预见的是,博士将在后续剧情中占比以往多得多的戏份,如果继续通过依赖导师型角色(凯尔希)推进之后的剧情,那么博士的作用就会被稀释,高光时刻也只能通过机械降神(慈悲灯塔中控制源石的能力、离解复合中和阿米娅一起背公式)来凸显。

兔博的成长背后是凯的退场

第一次机械降神,但表现力在线

第二次机械降神,突兀的没边了

       毕竟,作为全知全能的凯尔希,除了战术上略逊博士一筹,其他的所有能力均超过博士。再者,由于终末地即将公测(楼主预计是十月左右),加之已经释出的凯尔嘻(白发M3)角色情报,两部作品的剧情衔接也成为了鹰角不得不考虑的一环。于是凯尔希的下线迫在眉睫,而通过普瑞塞斯的机制杀(凯尔希的设定本是永生)让其下线便成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理由和时机。

终末地释出的M3信息,按下了凯尔希相关剧情的快进键 图源贴吧

二、人设崩塌:万年智者的“降智三连”

       十五章中关于凯尔希的描写,我个人并不满意(实际上是超级不满)。

       首先,我难以认同的凯尔希应对“普瑞塞斯危机”的态度(无论是普苏醒前还是苏醒后)。在以往剧情中所透露出来的普瑞塞斯,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角色形象。一方面,对于泰拉文明,普瑞塞斯毫无疑问是敌对方(暂时),但对于泰拉文明主体而言,普瑞塞斯是谁可能他们都不清楚。所以与普瑞塞斯的对抗实际上更多表现在罗德岛身与大小特身上(于我而言,大特的对峙描写也不咋地)。普瑞塞斯对泰拉文明的威胁之大毫无疑问,而罗德岛作为一个医药公司,在先前多次被凯尔希强调实力有限,却要在经过三年的准备后疏散了岛上绝大部分干员,选择独自面对普瑞塞斯。

自始至终,凯尔希只打算靠罗德岛精英干员面对危机

       面对强敌,让一些并没有战斗能力的干员离开危险的处境是值得称道的人道行为,毕竟和普瑞塞斯的对峙不同以往,不成功便成仁。在这个本就充满不稳定因素的危机关头,罗德岛只削减了己方战力,却并没有寻找更多强大战力来增加胜算,只打算独自面对,说好听点这叫控制损失,说难听点这就是傲慢自大。罗德岛精英干员固然强大,但泰拉强者也并不止于这寥寥几位。面对泰拉共同的危机,只有由全泰拉共同面对,方能完满解决。然而带领罗德岛的凯尔希在三年的准备期间内并没有这么做。普瑞塞斯降临后,凯尔希就像是到了更年期一般,情绪极其激动,行事极其冒进。

看到这我根本共情不起来

       仔细思考,博士和普都应该是在泰拉文明出现前便已进入石棺,相当于凯尔希靠着几万年前对普的印象便决定要在普刚降临时便将其斩杀(巴别塔时期博士杀害特蕾西娅的行为个人认为不能完全把锅甩给普瑞塞斯),这就导致了玩家和凯尔希的观念割裂,从而难以沉浸入剧情中。

凯尔希死后博士的犹豫,是之前被推着走的后遗症

       在普降临后,凯尔希的行为愈发偏激,比如认定普瑞塞斯可以击杀的理由是“下意识的防御”,完全忘记条件反射,有种修仙的美。而当普瑞塞斯坦言此时的自己只是一个投影,我的脑海中瞬间闪过大量类似桥段,而判断失误的凯尔希,于我脑海中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小丑”。

我当时脑海中第一想法是:你怎么敢的?

真小丑啊

三、Flag如山:死亡预告的廉价感

       十五章中,凯尔希对博士的强引导行为,让博士变成了工具人。虽然在阿米娅与博士背公式的桥段,凯尔希不同意但尊重博士与阿米娅一同越过文明存续边界的选择体现了她将权力移交给博兔,自己隐退的未来剧情发展,但随后的演讲,和面对普时极其强硬的态度,却并没有任何博士插嘴的空间。

这里可以看出凯尔希将选择权让渡给兔博,为之后计划

       直到被传送上甲板,随着普瑞塞斯提起,凯尔希才选择告知一些“真相”。面对离泰拉最近的灭绝级危机,到最后关头之前,凯尔希不仅不与外界联手,甚至在内部也试探提防博士,阿米娅更是什么都不知道。

直到最终决战仍一头雾水的博士,除了站队啥都不会

       看到这里时,我已经确信凯尔希对普降临的准备将会徒劳无功。至于凯尔希被击杀的剧情,更是在之前立了满满的flag,以至于看到她化为源石尘时,让我惊讶的只有普瑞塞斯对源石的绝对掌控能力。

抒情桥段,但flag味突破了屏幕

你能完全“掌控”源石……?

     无论是在三年的准备期,还是在面对普的决战时,凯尔希解决问题的手段让我很难相信她是横穿泰拉文明的超级老阿姨(想不出更温和的词了)。然而这个锅完全可以甩给文案,正如我先前所说:“凯尔希在十五章中的表现与她漫长的生命经历难以匹配”。

     “凯尔希留下的后手有强行推进剧情之嫌”其实在刚才的论述中也有些许体现。放松对博士的掌控,进入石棺,与M3切断共生,以及面对“普瑞塞斯”时的“未知语言粗口”,满满flag味扑面而来。全十五章看下来,就像凯尔希一直在料理自己的后事一般。这中感觉相信看了剧情的各位都能感受到,便不再赘述了。

四、外部压力:商业布局吞噬角色弧光

       总而言之,对于十五章中凯尔希的塑造我是非常不满意的。我知道方舟打算开新主线,前期不好发挥,我也理解终末地的上线会让明日方舟的剧情被迫加快。但这不是狂堆设定,忽略角色塑造,将一众原本血肉丰满的角色塑造扁平的理由(这一点在拉特兰三期剧情中同样有所体现,可以看我的第二个帖子)。本来这个帖子还打算声讨更多相关凯尔希的塑造问题,但楼主愁于该以什么样逻辑将它们写入文章中,所以暂且放下。

结语:凯尔希之死,明日方舟叙事危机的缩影

       凯尔希的塑造崩塌不仅是角色之殇,更是鹰角创作心态的警示——当“衔接新作”“服务商业”成为首要目标,角色的血肉终将被设定啃食殆尽
若连万年(四百万天)智慧的化身都难逃工具化命运,泰拉的故事还剩几分真心值得期待?

PS:如果你们觉得这篇帖子AI味很浓,那么你们猜对了。由于原稿更是情绪化满满,充满攻击性,并且逻辑性也不是很强(毕竟我还不太习惯把心里想法表述于文字)。所以我让AI总结了一下我的稿子,写了个更有条理的稿件方便大家理解。如果对文章内容有所困惑,或有不一样的理解,欢迎下方评论留言,楼主有时间便会回复。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