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明日方舟的核心人物,凱爾希的隕落本該是一場史詩級的悲壯謝幕。但當我看到她化爲源石塵埃時,比起震驚與悲傷,充斥心中更多的是生氣與失望——凱爾希的全新劇情內容配不上以往的豐滿塑造。樓主簡單梳理了一下心中想法,欲與各位分享。
觀前提示:省流版已貼進評論區,歡迎各位玩家交流。
一、退場邏輯:合理需求與倉促執行的撕裂
凱爾希的下線雖符合劇情需要,但執行方式堪稱災難。可以預見的是,博士將在後續劇情中佔比以往多得多的戲份,如果繼續通過依賴導師型角色(凱爾希)推進之後的劇情,那麼博士的作用就會被稀釋,高光時刻也只能通過機械降神(慈悲燈塔中控制源石的能力、離解複合中和阿米婭一起背公式)來凸顯。
兔博的成長背後是凱的退場
第一次機械降神,但表現力在線
第二次機械降神,突兀的沒邊了
畢竟,作爲全知全能的凱爾希,除了戰術上略遜博士一籌,其他的所有能力均超過博士。再者,由於終末地即將公測(樓主預計是十月左右),加之已經釋出的凱爾嘻(白髮M3)角色情報,兩部作品的劇情銜接也成爲了鷹角不得不考慮的一環。於是凱爾希的下線迫在眉睫,而通過普瑞塞斯的機制殺(凱爾希的設定本是永生)讓其下線便成爲了一個較爲合理的理由和時機。
終末地釋出的M3信息,按下了凱爾希相關劇情的快進鍵 圖源貼吧
二、人設崩塌:萬年智者的“降智三連”
十五章中關於凱爾希的描寫,我個人並不滿意(實際上是超級不滿)。
首先,我難以認同的凱爾希應對“普瑞塞斯危機”的態度(無論是普甦醒前還是甦醒後)。在以往劇情中所透露出來的普瑞塞斯,是一個較爲複雜的角色形象。一方面,對於泰拉文明,普瑞塞斯毫無疑問是敵對方(暫時),但對於泰拉文明主體而言,普瑞塞斯是誰可能他們都不清楚。所以與普瑞塞斯的對抗實際上更多表現在羅德島身與大小特身上(於我而言,大特的對峙描寫也不咋地)。普瑞塞斯對泰拉文明的威脅之大毫無疑問,而羅德島作爲一個醫藥公司,在先前多次被凱爾希強調實力有限,卻要在經過三年的準備後疏散了島上絕大部分幹員,選擇獨自面對普瑞塞斯。
自始至終,凱爾希只打算靠羅德島精英幹員面對危機
面對強敵,讓一些並沒有戰鬥能力的幹員離開危險的處境是值得稱道的人道行爲,畢竟和普瑞塞斯的對峙不同以往,不成功便成仁。在這個本就充滿不穩定因素的危機關頭,羅德島只削減了己方戰力,卻並沒有尋找更多強大戰力來增加勝算,只打算獨自面對,說好聽點這叫控制損失,說難聽點這就是傲慢自大。羅德島精英幹員固然強大,但泰拉強者也並不止於這寥寥幾位。面對泰拉共同的危機,只有由全泰拉共同面對,方能完滿解決。然而帶領羅德島的凱爾希在三年的準備期間內並沒有這麼做。普瑞塞斯降臨後,凱爾希就像是到了更年期一般,情緒極其激動,行事極其冒進。
看到這我根本共情不起來
仔細思考,博士和普都應該是在泰拉文明出現前便已進入石棺,相當於凱爾希靠着幾萬年前對普的印象便決定要在普剛降臨時便將其斬殺(巴別塔時期博士殺害特蕾西婭的行爲個人認爲不能完全把鍋甩給普瑞塞斯),這就導致了玩家和凱爾希的觀念割裂,從而難以沉浸入劇情中。
凱爾希死後博士的猶豫,是之前被推着走的後遺症
在普降臨後,凱爾希的行爲愈發偏激,比如認定普瑞塞斯可以擊殺的理由是“下意識的防禦”,完全忘記條件反射,有種修仙的美。而當普瑞塞斯坦言此時的自己只是一個投影,我的腦海中瞬間閃過大量類似橋段,而判斷失誤的凱爾希,於我腦海中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小丑”。
我當時腦海中第一想法是:你怎麼敢的?
真小丑啊
三、Flag如山:死亡預告的廉價感
十五章中,凱爾希對博士的強引導行爲,讓博士變成了工具人。雖然在阿米婭與博士背公式的橋段,凱爾希不同意但尊重博士與阿米婭一同越過文明存續邊界的選擇體現了她將權力移交給博兔,自己隱退的未來劇情發展,但隨後的演講,和麪對普時極其強硬的態度,卻並沒有任何博士插嘴的空間。
這裏可以看出凱爾希將選擇權讓渡給兔博,爲之後計劃
直到被傳送上甲板,隨着普瑞塞斯提起,凱爾希才選擇告知一些“真相”。面對離泰拉最近的滅絕級危機,到最後關頭之前,凱爾希不僅不與外界聯手,甚至在內部也試探提防博士,阿米婭更是什麼都不知道。
直到最終決戰仍一頭霧水的博士,除了站隊啥都不會
看到這裏時,我已經確信凱爾希對普降臨的準備將會徒勞無功。至於凱爾希被擊殺的劇情,更是在之前立了滿滿的flag,以至於看到她化爲源石塵時,讓我驚訝的只有普瑞塞斯對源石的絕對掌控能力。
抒情橋段,但flag味突破了屏幕
你能完全“掌控”源石……?
無論是在三年的準備期,還是在面對普的決戰時,凱爾希解決問題的手段讓我很難相信她是橫穿泰拉文明的超級老阿姨(想不出更溫和的詞了)。然而這個鍋完全可以甩給文案,正如我先前所說:“凱爾希在十五章中的表現與她漫長的生命經歷難以匹配”。
“凱爾希留下的後手有強行推進劇情之嫌”其實在剛纔的論述中也有些許體現。放鬆對博士的掌控,進入石棺,與M3切斷共生,以及面對“普瑞塞斯”時的“未知語言粗口”,滿滿flag味撲面而來。全十五章看下來,就像凱爾希一直在料理自己的後事一般。這中感覺相信看了劇情的各位都能感受到,便不再贅述了。
四、外部壓力:商業佈局吞噬角色弧光
總而言之,對於十五章中凱爾希的塑造我是非常不滿意的。我知道方舟打算開新主線,前期不好發揮,我也理解終末地的上線會讓明日方舟的劇情被迫加快。但這不是狂堆設定,忽略角色塑造,將一衆原本血肉豐滿的角色塑造扁平的理由(這一點在拉特蘭三期劇情中同樣有所體現,可以看我的第二個帖子)。本來這個帖子還打算聲討更多相關凱爾希的塑造問題,但樓主愁於該以什麼樣邏輯將它們寫入文章中,所以暫且放下。
結語:凱爾希之死,明日方舟敘事危機的縮影
凱爾希的塑造崩塌不僅是角色之殤,更是鷹角創作心態的警示——當“銜接新作”“服務商業”成爲首要目標,角色的血肉終將被設定啃食殆盡。
若連萬年(四百萬天)智慧的化身都難逃工具化命運,泰拉的故事還剩幾分真心值得期待?
PS:如果你們覺得這篇帖子AI味很濃,那麼你們猜對了。由於原稿更是情緒化滿滿,充滿攻擊性,並且邏輯性也不是很強(畢竟我還不太習慣把心裏想法表述於文字)。所以我讓AI總結了一下我的稿子,寫了個更有條理的稿件方便大家理解。如果對文章內容有所困惑,或有不一樣的理解,歡迎下方評論留言,樓主有時間便會回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