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的人只玩單機遊戲,不玩多人遊戲?

“這遊戲還是跟人一塊玩才爽。”

確實,正如朋友說的那樣:

《失落城堡2》這款遊戲自己玩,跟和朋友玩是兩種體驗。

無論是獲得新道具,還是打過熬了很久的Boss,自己玩時往往不會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而和朋友玩時,就算這些再也正常不過的體驗,我也會忍不住“嗷嗷”兩嗓子。

就算是因爲亂按“巧合地”用出了一些帥氣的操作,朋友適當性的誇上兩句,也會“故作深沉”的說句:

“哎呀,基操勿六。”

...

那問題來了:

爲什麼同樣是一款遊戲,它的單人和多人(聯機)體驗會差這麼多呢?

單機遊戲 & 聯機遊戲,同樣身爲遊戲,就難免會讓人拿來比較。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在電子遊戲發展的長河中,單人遊戲與多人(聯機)遊戲的討論其實一直存在。

個人見得最多的,是在單機遊戲視頻下面評論:“不如XX” “不如XXXX”...

那能拿單人遊戲跟多人遊戲比較嗎?

個人覺得不能,因爲它們注重的遊戲體驗並不相同。

就拿之前在論壇上看到過“巴特爾玩家分類理論”來說:

我自己去遊玩《失落城堡2》時,往往是以“探索”爲主。

可以快,可以慢。可以在獲得裝備時,選擇花些時間試試這個新道具的機制;

也可以在玩累時,找個遊戲的角落靜靜發呆...

以自己的節奏來體驗整體的遊戲內容,享受自己探索遊戲的“過程”,而非打完遊戲的這個“結果”。

探索型玩家(Explorers)

  • 核心特徵:熱衷發現遊戲隱藏內容或機制,如地圖細節、劇情考據。

而且在遊戲的敘事上,你能更沉浸地代入到遊戲角色中,去體驗遊戲營造的那種真實感、故事感,進而建立起與遊戲人物的情感紐帶(共情)。

關鍵是“不用對人去犧牲自己的遊戲體驗”。

唯二需要擔心的就是遊戲的存檔和BUG。

人是羣居性動物。既然是羣居性動物,就避免不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那到了多人遊戲,就是以“社交”爲主。

社交型玩家(Socializers)

  • 核心特徵:以玩家互動爲核心,通過合作、聊天或社區參與獲得樂趣。

多人遊戲往往是設立一個目標,由多人去對這個目標進行分配、相互配合,然後完成任務。

因爲人跟人的理解往往不太一樣,這點兒在多人遊戲裏是好處也是壞處:

有的人覺得不停殺敵會很解壓很爽(PVP遊戲),自顧自的就擔任起了“指揮官”的任務,統領全局;

有的人覺得遊戲本身只是載體,他更注重跟人遊玩(社交)的這個過程。如果有人擔任了“指揮官”的任務,就選擇成爲“士兵”...

如果能分配好“角色”,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分配不好,後面出現失誤就就會產生很多的分歧,若是不加以阻止可能會產生言語上的衝突...

尤其是PVP的多人遊戲。贏了高興一小會兒,輸了能氣一晚上。遇到旗鼓相當的,贏了累,輸了那真的是又氣又累。

這期也即將結束了。

相信通過這篇文章,想必各位看官也簡單瞭解兩者的區別。

單人遊戲用孤獨的史詩滿足人類對故事、對探索的渴望,多人(聯機)遊戲則以社交回應羣體歸屬的本能需求。

“談論也好,爭論也罷...”

所有關於單人與多人(聯機)的討論,不過是人類在虛擬世界中“尋找自我的不同路徑”罷了。

不論怎麼爭、怎麼說,兩者都是遊戲,都是給人取樂的一種娛樂方式。

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這纔是最關鍵的,不是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