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皮肤在《明日方舟》的立绘体系中一直占据独特地位。从早期单一的旗袍设计,发展到如今风格多样的百花齐放,这一进步令人欣喜。那么,在精美的立绘之外,这些皮肤的命名又蕴藏着哪些诗词文化呢?点个赞,让我们一同走进方舟的国风世界。
方舟皮肤命名规则,大致可归结为两点:
1取自唐诗宋词以及著名典故。
2依据画面意境取名。
一、取自唐诗宋词以及著名典故
1. 年 乐逍遥
年在博士们眼中,一直是无拘无束的形象。从参与锻造到涉足电影,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摆脱岁家的宿命,追寻属于自己的道路。文案中提到,“她嫌这些衣服不合身,所以随便挑了件自己做修改。” 不合身只是借口,年追求独特的个性,确实符合 “乐逍遥” 的理念。
“乐逍遥” 可能化用了词牌名《逍遥乐》,该词调可见于北宋黄庭坚的《山谷词》:“春意渐归芳草。故国佳人,千里信沈音杳。雨润烟光,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梦当年少。对樽前、上客邹枚,小鬟燕赵。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 花色枝枝争好。鬓丝年年渐老。如今遇风景,空瘦损、向谁道。东君幸赐与,天幕翠遮红绕。休休,醉乡岐路,华胥蓬岛。”
词中描绘的少年时光看似无忧无虑,对酒当歌,沉醉于风花雪月。但回首往事,一切如同泡影,转瞬即逝。年看似满不在乎,实则内心极为抗拒岁家既定的未来,忧愁在欢乐中悄然滋生。
年 乐逍遥
2. 左乐 少年游
背景故事提到,“天师府来了一位少年侠客,据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但若是想从他那里听一段故事,就得和他比试一场。年轻天师们于是摩拳擦掌,要去向他‘请教’。” 服装简述为 “左乐借天师府的宝地练武时的装扮。在常服中融入了天师袍的元素,既满足了方便行动的基本需求,又尽显少年意气。”
左乐看似沉稳,实则性格毛躁,因冒失吃过不少亏。《少年游》源自六朝乐府 “杂曲歌辞” 中的《少年行》,但二者略有差异。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称:“调名源自鲍照《行乐诗》:‘春风太多情,村村花柳好。少年宜游春,莫使颜色槁。’” 然而,在今人逯钦立所辑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鲍照诗集中,并无这几句。
该词调最早见于北宋晏殊的《珠玉集》,因词中有 “长似少年时” 一句,成为创调之作,并以此作为调名。调名本意是咏怀少年的恣意游乐。也有说法认为,北宋柳永词是该调的创调之作,因其词中有 “贪迷恋、少年游,似恁疏狂” 句,取 “少年游” 三字作为词调名,《乐章集》中也有此调。
《乐章集》《张子野词》将其归入 “林钟商”,《清真集》则分入 “黄钟”“商调”。各家对该词调的句读多有不同,《词律》以柳永词为定格,《词谱》则以晏殊词为正体。此调还有《小阑干》《太常引》《玉腊梅枝》等异名。
晏殊作为宋词的开创者之一,其词具有 “贵族式” 的雍容华贵气质。晏殊一生虽遭贬谪,但时间不长,因此词中情感较为平和,与左乐的形象不符。而柳永的慢词更具个人情感色彩,对宋初词坛影响深远。柳永追求创新变化,善于运用多种词调。与晏殊相比,柳永在词调创新方面成果更为显著。《词谱》记载,由柳永开创的词调有 18 种,《远志斋词衷》也说:“僻调之多以柳屯田为最。” 柳永 “白衣卿相” 的典故,使其与左乐一样拥有豪迈之气,正如柳永《鹤冲天》中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所表达的,《少年游》这一词调传达出不看重浮名、只求洒脱自在的精神,与左乐的形象更为契合。
左乐 少年游
3. 仇白 霜林醉
背景描述道:“一株古木能在风沙中伫立多久?一叶小舟又能去往多远的地方?剑客暂且放下剑,将秋色一同装入行囊。” 服装选料十分注重防风性与耐磨性,剪裁利落合身,不影响活动,据说服装造型的灵感来源于西北部的胡杨林。
皮肤名出自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第四本 “长亭送别” 一折中崔莺莺送别张君瑞赴长亭途中所唱的曲子《端正好・碧云天》:“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仇白身世凄惨,生活的苦难造就了她如同胡杨木一般坚韧的性格,在大漠戈壁间屹立不倒。皮肤还原了曲中秋日场景,通过落于水面的红枫叶、漂泊于溪流上的一叶轻舟,描绘出一位女侠头戴斗笠、远望山河的英姿。但离人之情,始终是侠客心中的伤痛。
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如蓝天的碧云、萎积的黄花、凄紧的西风、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这些景物不仅是典型的暮秋景象,更渗透着主人公的离愁别恨,情景交融,营造出萧瑟悲凉的戏剧氛围,构成了寥廓黯然的意境。“染”“醉” 二字极具表现力,前者将外在的感受转化为动态的心理过程,让人仿佛看到离人的泪水;后者既描绘了枫林的色彩,又表现出人物在离愁重压下难以自持的情态。仇白的皮肤巧妙地结合了人物特点和诗词意境,加上出色的特效,值得大家入手(这并非广告,只是身为仇白和艾雅法拉粉丝的推荐,之后说不定会分享艾雅法拉皮肤的分析)。
仇白 霜林醉
4. 假日威龙陈 万重山
皮肤名取自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背景文案提到,“辛苦二位天师一路相送,咱们就在前面作别吧。” 陈晖洁星夜入京,事情办完后又在同样的夜晚离开。她辞别故人,轻舟顺江而下,船头的行灯划破无数雾霭与夜色。
《早发白帝城》中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句,体现了行舟的轻快,也点明了水势湍急。全诗将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与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完美融合,运用夸张和奇思妙想,写得流丽飘逸,令人惊叹,且自然天成。明人杨慎称赞此诗 “惊风雨而泣鬼神矣”。这与陈的经历和心境极为相似,卸下一天的烦心事,乘扁舟顺流而下,心情无比畅快。
陈 万重山
5. 铎铃 松间月
文案写道,“乡书已寄思铎声,千里长空共月明。”“炎国经典服饰,传统意趣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铎铃斜倚青松,看月映水中,波光与裙摆微荡 —— 今夜什么会入梦?”
皮肤名出自王维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皮肤还原了诗词中的景色: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晶莹剔透,月光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清泉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奏响一曲 “小夜曲”。最后的入梦提问,带有庄周梦蝶般的朦胧感,让人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这种感觉通过画面得到了生动体现。
松间月
二、依据画面的意境取名
1. 白面鸮 抚云间
这款皮肤由百灶的裁衣老师傅精心设计,满足了穿着者对炎国风韵的幻想。白面鸮轻抚琴弦,天地间回荡起一串清音。“玉弓映嶂时,白鸮游云间。”
仙鹤是国画中常见的元素,这款皮肤将其替换为鸮,搭配白色发色的主角,描绘出主角端坐云间、弹奏古筝的画面。古琴和古筝有明显区别,古琴为七弦,最初只有五根弦,分别象征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五音(宫、商、角、徵、羽)。后周文王为悼念其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 “文弦”;周武王伐纣时,为鼓舞士气,又增加了一根 “武弦”,形成了 “文武七弦琴”。而古筝有二十一弦,古琴更受文人雅士喜爱,古筝则更偏向民间表演。仙女在云间弹奏的画面,与 “抚云间” 的名称十分契合。
抚云间
2. 夕 染尘烟
文案描述:“远山如黛,移步生烟,落墨为画,素色当身。”“缎面丝滑细腻,完美贴合身形,苍青缠身,古意盎然。当完成衣物设计图后,客户提笔挥毫直接画出了成衣。”
夕的皮肤以水墨画风格为主,服饰和技能特效都带有传统绘画元素,容易让人联想到王维《画》中的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充满古典诗意。“染尘烟” 既对应水墨山水的意境,也象征着夕不得不离开隐居的画境,踏入喧嚣的尘世。尽管其中的旗袍设计存在国风刻板印象,曾引发不少吐槽,但它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一位江南美女的温婉气质。
染尘烟
3. 食铁兽 且试箸
“食铁兽在龙门畅销动作美食电影中的戏服,选用了便于运动的内搭与传统韵味十足的结扣外套,曾引领一时风尚。”“食铁兽多么希望制片人在每部片子里都加场美食戏和筷子打戏,可惜观众喜欢,导演们却嫌麻烦。”
这款改良常服因上述原因被命名为 “且试箸”,可以将其理解为当代创新的国风潮牌形式。用筷子打戏的设计,致敬了电影《功夫熊猫》主角阿宝练习武功的方式。不过,作者不禁疑惑,一桌川菜是否会出现在龙门的场景中?
且试箸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