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IPO技术协同优化实测:一键获得高达20%代差级全域性能提升

前言

DIY界有句话:没有答辩的配置,只有答辩的价格。

Intel 酷睿 Ultra 265K这枚U在发售之初由于3000+极其高昂的价格外加并无太大提升的性能,导致发售即遇冷,玩家吐槽频频。显然3000+的价位是打不过AMD同级产品9900X的,毫无竞争力。

这也导致AMD全系列价格一直高高在上,尤其是X3D系列还得加价抢购,没有半点降价趋势,这是玩家不愿意看到了,也是Intel的责任。

不过现在事情有了一点改观,经过了半年多的市场教育,Intel已经老实,最近两个月Intel 酷睿 Ultra 200s系列的价格均有大幅下调,265K/265KF目前已经来到了触底2000价位。

毕竟产品只有卖出去了才有价值,放在仓库里的商品除了占库存外毫无价值,而且还产生了连带伤害,主板厂商也坐不住了,再卖不出去可能就真的是垮掉的一代。

目前已经临近618,作为装机老司机,预计Intel 265系列U有概率击破2000价位,这个价位还是非常香的。外加Intel最新近推出了U+内存+主板协同性能释放的IPO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整机性能表现,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目前也已经有了价格不同的多套IPO搭配,似乎也正在走向常态标配化。

Intel这波价格下降叠加10-20%的各项性能提升的IPO操作着实有了更高的吸引力。

作为生产力刚需用户、游戏玩家以及超频玩家,最近入手了一套Intel最新推出的Ultra 265K+雷神8000MHz 24GBx2+技嘉Z890 AORUS PRO ICE的IPO特调套装。

下面实测一下各方面的表现,给大家做个参考。

硬件配置与平台搭建

套装硬件组合为Intel酷睿Ultra 7 265K处理器为核心,技嘉Z890 AORUS PRO ICE主板,阿斯加特 雷神索尔8000MHz 24GBx2内存,以及雅浚(ProArtist)TonicFanRAM内存散热器,构建了一套面向高性能游戏与创意生产需求的高配平台。

整机配置如上。

CPU:酷睿Ultra 7 265K

采用Arrow Lake-S架构,8性能核+12能效核共20核心,三级缓存30MB,最大睿频5.5GHz。其模块化设计(计算模块、SoC模块、IO模块分离)为IPO技术提供了硬件层面的调优基础。

主板:技嘉Z890 AORUS PRO ICE

高颜值全白PCB设计,支持LGA 1851接口,配备16+1+2相90A供电方案,可稳定释放Ultra 7 265K的325W功耗性能。

内存插槽支持DDR5-9500+ OC,可通过AI D5黑科技2.0技术优化高频内存性能。

此外,主板提供5个M.2插槽(含PCIe 5.0)、双雷电4接口及Wi-Fi 7无线模块,扩展性与连接性达到旗舰水准。

内存:阿斯加特 雷神索尔 8000MHz 24GBx2

内存方面,Intel IPO套装有多套IPO方案,搭配阿斯加德的雷神索尔 8000MHz 24GBx2内存的配置目前性价比不错,价格友好。

这款阿斯加特 雷神索尔 8000MHz 24GBx2采用了SK海力士M-die颗粒,经过二次筛选后,超频潜力可达 8400MHz, XMP预设8000MT/s CL38,同时具备优异的电气性能,确保数据传输稳定性。

单条24GB容量,双通道48GB套装,搭配20核的265K可以适应绝大部游戏与生产力分场景,可轻松应对 3A 游戏 4K 材质包加载、8K RAW 视频实时渲染等高负载场景,避免因内存不足导致的卡顿或崩溃。

散热采用10层PCB板+2mm铝制散热马甲,表面喷涂磨砂质感涂层,内置高导热硅胶垫,支持高效热传导,十分出色。

实测超频8200MHz 1.5V电压使用aida64满载压力测试下,室温25℃内存温度可以稳定在35-37℃左右(搭配雅浚TonicFan RAM散热器),表现优秀,算得上2000元价位的最优解。

雅浚(ProArtist)TonicFanRAM内存散热器

雅浚TonicFan RAM内存散热器针对高频DDR5内存的散热痛点,采用一体式双风扇设计,搭载两个直径50mm的HDB轴承风扇,最大转速4200RPM±10%。其外观融合了ARGB灯效与无限镜面设计,正面椭圆点阵纹理在不同角度下呈现渐变反光效果,两侧的无限镜灯带支持主流主板灯效同步,可显著提升机箱整体视觉效果。

整机效果如上,白色美学与极致性能的搭配,海景房机箱与双分体式水冷的搭配非常适合桌面摆放,视觉盛宴。

略有不足的是阿斯加特 雷神索尔 8000MHz 24GBx2与内存散热器暂未推出白色套装,目前货源较少,后期应该会补齐。

IPO技术解析:从硬件到软件的协同优化

Intel IPO(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是英特尔推出的全栈协同优化技术,旨在通过硬件、BIOS及软件生态的深度整合,在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最大化释放CPU、内存、主板等硬件的性能潜力。其核心理念是打破传统单一组件优化的局限,通过智能算法协调硬件资源分配,消除系统瓶颈,实现“一键性能提升”。

实测几天感觉与AMD的X3D技术双CCD设计有很大的不同,AMD X3D技术其实比较类似于“双管主战坦克”,是在有限条件下,通过局部堆砌强化解决攻坚问题,可以说是局部战斗下的最优解,比如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提升巨大,但确实存在一些诸如双CCD局部积热跨CCD延迟等问题,3D缓存虽提升游戏性能,却牺牲了内存兼容性和调校自由度,而4K创作生产力需求下并无明显优势。

而Intel的IPO技术更像是“步坦协同”作战,CPU、内存、主板同时发力相互配合,通过系统化多个部件的整合协同机制形成全局优势,不管是1080P还是4K/8K视频创作以及生产力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在每个部件上的提升都能起到提升整体性能的作用,个人觉得Intel的IPO概念会更适合将来的发展方向。

开启IPO的操作也大大简化了,IPO套装内附赠了一个U盘,里面会给到各搭配的IPO配置文件。

开机del进入配置文件加载界面,加载对应的主板文件搭配即可。

这其实就是我们超频玩家熟悉的超频操作,自己调试一套稳定配置经常需要好几天,反复调整重启再测试,各项测试都稳定后会存这么一个配置文件,方便后期直接调用。

Intel IPO套装直接给到了更稳定效果更好的官方超频配置,细看了一下,调整包括解锁功耗、CPU P核E核频率、Ring Ratio、NGU Ratio、D2D(Die-to-Die)通信通道、内存超频、时序小参、电压等一系列设置。

参数整体来说还是比较保守的,不会导致CPU缩肛的问题,也不会让CPU有限保修失效,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

实在担心的话,我实测发现其实也不用动CPU大小核调外频,直接调NGU Ratio 3.2GHz + Ring Ratio 4.0GHz + DDR5-8200/8400的组合,就可实现游戏生产力20%+的提升。

这几个也是Intel IPO的核心参数,非IPO套装主板的玩家其实也可以参照上面的参数自己手动调整一下实现IPO调优。

实测开启IPO 8200文件后稳定性还不错,轻轻松松过TEST MEM5测试。

AIDA64 CPU+FPU+内存满载压力测试35分钟+无报错,内存温度也压在40℃以下,对于普通游戏和生产力用户来说基本上可以长期稳定运行了,专业用户建议测试一下24-72h的压力测试。

性能实测:IPO开启前后的性能对比

再来看看IPO开启后的前后性能变化。

CPU性能提升

CPU-Z:单核性能提升6.8%,成绩甚至超过了285K,多核性能提升4.4%,P核频率稳定于5.3-5.4GHz,E核频率达4.8GHz。

Cinebench R23:开启IPO后,单核得分从2053提升至2236(+8.9%),多核得分从35018提升至37340(+6.6%)。

内存带宽与延迟优化

AIDA64测试

读取速度从74169MB/s提升至125.81GB/s(+70%),写入速度从71178MB/s提升至119.81GB/s(+68%);复制速度从67244MB/s提升至117.59GB/s(+75%)。

延迟从116.4ns降至75.9ns(-34.8%)。

外加技嘉“高带宽+低延迟”技术模式,可以进一步压缩时序(如tREFI、tRFC),配合主板AI超频算法,轻松实现8200MT/s CL44的稳定运行。

游戏性能测试

游戏方面很多评测都只测1080P分辨率,得到的数据确实夸张,但是265K这个级别的配置的用户基本上都是3.5K-4K分辨率的显示器,这里我还是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测试给大家参考一下,看看全局提升水平。

实测对比,省流一张图搞定。

均在3440×1440分辨率下测试,使用FPS monitor记录同场景60s获取平均帧与1%LOW帧数值。

帧率统计如图。

默频/IPO增幅对比计算如上。

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游戏都能从IPO协同中获得不小的收益,尤其是部分游戏如心灵杀手2、城市:天际线2、缺氧、永劫无间的1%LOW帧的涨幅非常高。有些游戏降低了,可能是误差导致,可以视为显卡相关度更高,CPU内存无太大影响。

1% Low帧反映的是游戏中最慢的1%帧的平均表现,其提升能显著降低因突发帧率骤降导致的卡顿。玩家在快速转身或遭遇敌人时可能出现短暂画面停滞,影响瞄准精度。提升1% Low帧后,此类极端卡顿场景减少,操作连贯性显著增强。

IPO优化之后确实带来了很大的游戏体验提升。

理论性能Time Spy、Time Spy Extreme跑分测试中 U与显卡分数也同样获得了不小的提升,Time Spy CPU成绩提升+27.50%,GPU提升+1.64%;Time Spy Extreme CPU成绩提升+15.94%,GPU提升+1.50%。

趋势也同样明显,1080P的Time Spy跑分测试可以代表绝大多数网游,IPO之后可以获得20%+的帧率提升,与X3D获得的性能类似。

创作与生产力性能测试

游戏场景的帧数提升都还比较可观,再来看看创作与生产力方面的测试。

我自己也是生产力用户,摄影视频日常Adobe全家桶和达芬奇用的比较多,还有CAD、3DS MAX、lumion等设计软件也常用,有比较深刻的体验。

这里使用比较权威且广泛的PugetBench for Creators与SPECworkstation 4.0 两个测试来做系统性的全面评价。

PugetBench for Creators

PugetBench for Creators 是由美国硬件评测机构 Puget Systems 开发的综合性创作工具性能基准测试套件,专为设计师、视频编辑师、摄影师等创意工作者设计,通过模拟真实工作负载量化硬件性能表现。

支持主流创意工具的全栈测试,包括 Adobe Photoshop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DaVinci Resolve 等,通过预设标准化操作流程(如内容识别填充、多轨道剪辑、光效合成等)复现实际创作场景。

测试内容包括基础模式和高负载模式,基础模式:针对常规操作(如 8bit 通道图像处理)。高负载模式:模拟 4K/8K 视频剪辑、HDR 调色、多特效叠加等复杂场景

默频与IPO跑分如上。

图表统计如上。

实测结果同样有10%-20%的提升,测试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处理器多核调度效率、高频内存可提升效率、大容量内存可减少高分辨率素材处理时的卡顿,同时高负载模式也是稳定性的验证。

有图片视频处理渲染需求的小伙伴可以参考这个结果。

SPECworkstation 4.0

SPECworkstation 4.0 是由国际标准化性能评估组织(SPEC) 推出的新一代工作站性能基准测试工具,4.0版本于2025年2月正式发布。

该工具旨在为工程师、科学家、开发者等专业人士提供全面的硬件性能评估,覆盖从 AI/ML推理 到 专业图形渲染 的多样化工作负载,帮助用户优化硬件投资决策。SPECworkstation 4.0 通过 全栈性能评估跨领域测试覆盖,是工作站硬件选型与优化的核心标尺。

各项跑分如上。

图表统计如上。

SPECworkstation 4.0的项目是非常全面的,CAD、C4D、Blender、phyton这类如今比较常用的设计渲染编程软件都有测试,还涵盖了各科比较专业的科学计算以及AI性能,非常全面的测试,可以反应工作站需求下的实际表现。

同样,从默频到开启IPO后各项分数均有增幅,通过SPECworkstation 4.0的测试基本上可以判断出Intel 265K在IPO后的生产力项目以及综合使用性能上的提升从4%-62%不等,各项平均增幅20%。

实测创作与生产力方面IPO表现良好,大部分场景都有10-20%的提升,这是非常喜人的成绩,要知道265K这个档位的U的性能提升10%以上就得加一档的钱了,基本上是代际升级才有的提升,成本通常在500-800元左右,这里通过IPO技术白给到普通玩家,配置文件一键开启的方式也十分简单,几乎就是无门槛的给到了全栈10-20%的性能。

总体来看,Intel这波降价与IPO一键性能提升还是非常良心的,尤其值得内存兼容性、频率以及容量相关度更高的生产力用户关注。

体验总结:IPO一键20%性能提升,稳定与性能兼得

这套Intel Ultra 265K+技嘉Z890 AORUS PRO ICE+阿斯加特 雷神8000MHz 24GBx2的组合一键IPO后表现出色,轻松实现了全场景性能提升。

1. 理论性能提升

CPU:Cinebench R23单核+8.9%(2236分),多核+6.6%(37340分);Time Spy CPU分+27.5%。

内存:AIDA64带宽提升70%(125.8GB/s读取),写入同样提升巨大,延迟降低34.8%(75.9ns)。

2. 游戏场景优化

● 3440×1440分辨率下,《心灵杀手2》《永劫无间》等1% Low帧提升最高达47.8%,显著减少了操作卡顿,提升流畅度。

● 1080P网游(Time Spy代表场景)帧率提升20%+,同价位游戏场景可平替甚至超越AMD X3D技术,给到了AMD一定压力,AMD X3D系列U目测也要降价了。

3. 生产力效率跃升

●PugetBench for Creators(Photoshop/Premiere Pro/达芬奇)效率提升10-20%,高负载4K/8KRAW视频渲染稳定性优异。

● SPECworkstation 4.0综合测试平均+20%,AI推理机器学习(+22%)、Poisson科学计算(+62%)等细分场景收益显著,AI性能有如此大的提升还是非常意外的。

总的来看是这套非常适合创作与生产力用户,同时也能兼顾极致游戏性能的需求,整机无短板,2000元价位的265K+IPO协同后20%的性能提升下性价比已经超越AMD同价位产品。

同时具备易用性、稳定性与性价比的三重优势,尤其适合追求高性能用户以及对内存敏感的生产力场景。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