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IPO技術協同優化實測:一鍵獲得高達20%代差級全域性能提升

前言

DIY界有句話:沒有答辯的配置,只有答辯的價格。

Intel 酷睿 Ultra 265K這枚U在發售之初由於3000+極其高昂的價格外加並無太大提升的性能,導致發售即遇冷,玩家吐槽頻頻。顯然3000+的價位是打不過AMD同級產品9900X的,毫無競爭力。

這也導致AMD全系列價格一直高高在上,尤其是X3D系列還得加價搶購,沒有半點降價趨勢,這是玩家不願意看到了,也是Intel的責任。

不過現在事情有了一點改觀,經過了半年多的市場教育,Intel已經老實,最近兩個月Intel 酷睿 Ultra 200s系列的價格均有大幅下調,265K/265KF目前已經來到了觸底2000價位。

畢竟產品只有賣出去了纔有價值,放在倉庫裏的商品除了佔庫存外毫無價值,而且還產生了連帶傷害,主板廠商也坐不住了,再賣不出去可能就真的是垮掉的一代。

目前已經臨近618,作爲裝機老司機,預計Intel 265系列U有概率擊破2000價位,這個價位還是非常香的。外加Intel最新近推出了U+內存+主板協同性能釋放的IPO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整機性能表現,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目前也已經有了價格不同的多套IPO搭配,似乎也正在走向常態標配化。

Intel這波價格下降疊加10-20%的各項性能提升的IPO操作着實有了更高的吸引力。

作爲生產力剛需用戶、遊戲玩家以及超頻玩家,最近入手了一套Intel最新推出的Ultra 265K+雷神8000MHz 24GBx2+技嘉Z890 AORUS PRO ICE的IPO特調套裝。

下面實測一下各方面的表現,給大家做個參考。

硬件配置與平臺搭建

套裝硬件組合爲Intel酷睿Ultra 7 265K處理器爲核心,技嘉Z890 AORUS PRO ICE主板,阿斯加特 雷神索爾8000MHz 24GBx2內存,以及雅浚(ProArtist)TonicFanRAM內存散熱器,構建了一套面向高性能遊戲與創意生產需求的高配平臺。

整機配置如上。

CPU:酷睿Ultra 7 265K

採用Arrow Lake-S架構,8性能核+12能效核共20核心,三級緩存30MB,最大睿頻5.5GHz。其模塊化設計(計算模塊、SoC模塊、IO模塊分離)爲IPO技術提供了硬件層面的調優基礎。

主板:技嘉Z890 AORUS PRO ICE

高顏值全白PCB設計,支持LGA 1851接口,配備16+1+2相90A供電方案,可穩定釋放Ultra 7 265K的325W功耗性能。

內存插槽支持DDR5-9500+ OC,可通過AI D5黑科技2.0技術優化高頻內存性能。

此外,主板提供5個M.2插槽(含PCIe 5.0)、雙雷電4接口及Wi-Fi 7無線模塊,擴展性與連接性達到旗艦水準。

內存:阿斯加特 雷神索爾 8000MHz 24GBx2

內存方面,Intel IPO套裝有多套IPO方案,搭配阿斯加德的雷神索爾 8000MHz 24GBx2內存的配置目前性價比不錯,價格友好。

這款阿斯加特 雷神索爾 8000MHz 24GBx2採用了SK海力士M-die顆粒,經過二次篩選後,超頻潛力可達 8400MHz, XMP預設8000MT/s CL38,同時具備優異的電氣性能,確保數據傳輸穩定性。

單條24GB容量,雙通道48GB套裝,搭配20核的265K可以適應絕大部遊戲與生產力分場景,可輕鬆應對 3A 遊戲 4K 材質包加載、8K RAW 視頻實時渲染等高負載場景,避免因內存不足導致的卡頓或崩潰。

散熱採用10層PCB板+2mm鋁製散熱馬甲,表面噴塗磨砂質感塗層,內置高導熱硅膠墊,支持高效熱傳導,十分出色。

實測超頻8200MHz 1.5V電壓使用aida64滿載壓力測試下,室溫25℃內存溫度可以穩定在35-37℃左右(搭配雅浚TonicFan RAM散熱器),表現優秀,算得上2000元價位的最優解。

雅浚(ProArtist)TonicFanRAM內存散熱器

雅浚TonicFan RAM內存散熱器針對高頻DDR5內存的散熱痛點,採用一體式雙風扇設計,搭載兩個直徑50mm的HDB軸承風扇,最大轉速4200RPM±10%。其外觀融合了ARGB燈效與無限鏡面設計,正面橢圓點陣紋理在不同角度下呈現漸變反光效果,兩側的無限鏡燈帶支持主流主板燈效同步,可顯著提升機箱整體視覺效果。

整機效果如上,白色美學與極致性能的搭配,海景房機箱與雙分體式水冷的搭配非常適合桌面擺放,視覺盛宴。

略有不足的是阿斯加特 雷神索爾 8000MHz 24GBx2與內存散熱器暫未推出白色套裝,目前貨源較少,後期應該會補齊。

IPO技術解析:從硬件到軟件的協同優化

Intel IPO(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是英特爾推出的全棧協同優化技術,旨在通過硬件、BIOS及軟件生態的深度整合,在確保系統穩定性的前提下,最大化釋放CPU、內存、主板等硬件的性能潛力。其核心理念是打破傳統單一組件優化的侷限,通過智能算法協調硬件資源分配,消除系統瓶頸,實現“一鍵性能提升”。

實測幾天感覺與AMD的X3D技術雙CCD設計有很大的不同,AMD X3D技術其實比較類似於“雙管主戰坦克”,是在有限條件下,通過局部堆砌強化解決攻堅問題,可以說是局部戰鬥下的最優解,比如1080P分辨率下游戲性能提升巨大,但確實存在一些諸如雙CCD局部積熱跨CCD延遲等問題,3D緩存雖提升遊戲性能,卻犧牲了內存兼容性和調校自由度,而4K創作生產力需求下並無明顯優勢。

而Intel的IPO技術更像是“步坦協同”作戰,CPU、內存、主板同時發力相互配合,通過系統化多個部件的整合協同機制形成全局優勢,不管是1080P還是4K/8K視頻創作以及生產力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在每個部件上的提升都能起到提升整體性能的作用,個人覺得Intel的IPO概念會更適合將來的發展方向。

開啓IPO的操作也大大簡化了,IPO套裝內附贈了一個U盤,裏面會給到各搭配的IPO配置文件。

開機del進入配置文件加載界面,加載對應的主板文件搭配即可。

這其實就是我們超頻玩家熟悉的超頻操作,自己調試一套穩定配置經常需要好幾天,反覆調整重啓再測試,各項測試都穩定後會存這麼一個配置文件,方便後期直接調用。

Intel IPO套裝直接給到了更穩定效果更好的官方超頻配置,細看了一下,調整包括解鎖功耗、CPU P核E核頻率、Ring Ratio、NGU Ratio、D2D(Die-to-Die)通信通道、內存超頻、時序小參、電壓等一系列設置。

參數整體來說還是比較保守的,不會導致CPU縮肛的問題,也不會讓CPU有限保修失效,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

實在擔心的話,我實測發現其實也不用動CPU大小核調外頻,直接調NGU Ratio 3.2GHz + Ring Ratio 4.0GHz + DDR5-8200/8400的組合,就可實現遊戲生產力20%+的提升。

這幾個也是Intel IPO的核心參數,非IPO套裝主板的玩家其實也可以參照上面的參數自己手動調整一下實現IPO調優。

實測開啓IPO 8200文件後穩定性還不錯,輕輕鬆鬆過TEST MEM5測試。

AIDA64 CPU+FPU+內存滿載壓力測試35分鐘+無報錯,內存溫度也壓在40℃以下,對於普通遊戲和生產力用戶來說基本上可以長期穩定運行了,專業用戶建議測試一下24-72h的壓力測試。

性能實測:IPO開啓前後的性能對比

再來看看IPO開啓後的前後性能變化。

CPU性能提升

CPU-Z:單核性能提升6.8%,成績甚至超過了285K,多核性能提升4.4%,P核頻率穩定於5.3-5.4GHz,E核頻率達4.8GHz。

Cinebench R23:開啓IPO後,單核得分從2053提升至2236(+8.9%),多核得分從35018提升至37340(+6.6%)。

內存帶寬與延遲優化

AIDA64測試

讀取速度從74169MB/s提升至125.81GB/s(+70%),寫入速度從71178MB/s提升至119.81GB/s(+68%);複製速度從67244MB/s提升至117.59GB/s(+75%)。

延遲從116.4ns降至75.9ns(-34.8%)。

外加技嘉“高帶寬+低延遲”技術模式,可以進一步壓縮時序(如tREFI、tRFC),配合主板AI超頻算法,輕鬆實現8200MT/s CL44的穩定運行。

遊戲性能測試

遊戲方面很多評測都只測1080P分辨率,得到的數據確實誇張,但是265K這個級別的配置的用戶基本上都是3.5K-4K分辨率的顯示器,這裏我還是做一個比較全面的測試給大家參考一下,看看全局提升水平。

實測對比,省流一張圖搞定。

均在3440×1440分辨率下測試,使用FPS monitor記錄同場景60s獲取平均幀與1%LOW幀數值。

幀率統計如圖。

默頻/IPO增幅對比計算如上。

可以看到,絕大部分遊戲都能從IPO協同中獲得不小的收益,尤其是部分遊戲如心靈殺手2、城市:天際線2、缺氧、永劫無間的1%LOW幀的漲幅非常高。有些遊戲降低了,可能是誤差導致,可以視爲顯卡相關度更高,CPU內存無太大影響。

1% Low幀反映的是遊戲中最慢的1%幀的平均表現,其提升能顯著降低因突發幀率驟降導致的卡頓。玩家在快速轉身或遭遇敵人時可能出現短暫畫面停滯,影響瞄準精度。提升1% Low幀後,此類極端卡頓場景減少,操作連貫性顯著增強。

IPO優化之後確實帶來了很大的遊戲體驗提升。

理論性能Time Spy、Time Spy Extreme跑分測試中 U與顯卡分數也同樣獲得了不小的提升,Time Spy CPU成績提升+27.50%,GPU提升+1.64%;Time Spy Extreme CPU成績提升+15.94%,GPU提升+1.50%。

趨勢也同樣明顯,1080P的Time Spy跑分測試可以代表絕大多數網遊,IPO之後可以獲得20%+的幀率提升,與X3D獲得的性能類似。

創作與生產力性能測試

遊戲場景的幀數提升都還比較可觀,再來看看創作與生產力方面的測試。

我自己也是生產力用戶,攝影視頻日常Adobe全家桶和達芬奇用的比較多,還有CAD、3DS MAX、lumion等設計軟件也常用,有比較深刻的體驗。

這裏使用比較權威且廣泛的PugetBench for Creators與SPECworkstation 4.0 兩個測試來做系統性的全面評價。

PugetBench for Creators

PugetBench for Creators 是由美國硬件評測機構 Puget Systems 開發的綜合性創作工具性能基準測試套件,專爲設計師、視頻編輯師、攝影師等創意工作者設計,通過模擬真實工作負載量化硬件性能表現。

支持主流創意工具的全棧測試,包括 Adobe Photoshop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DaVinci Resolve 等,通過預設標準化操作流程(如內容識別填充、多軌道剪輯、光效合成等)復現實際創作場景。

測試內容包括基礎模式和高負載模式,基礎模式:針對常規操作(如 8bit 通道圖像處理)。高負載模式:模擬 4K/8K 視頻剪輯、HDR 調色、多特效疊加等複雜場景

默頻與IPO跑分如上。

圖表統計如上。

實測結果同樣有10%-20%的提升,測試結果可以直接反映處理器多核調度效率、高頻內存可提升效率、大容量內存可減少高分辨率素材處理時的卡頓,同時高負載模式也是穩定性的驗證。

有圖片視頻處理渲染需求的小夥伴可以參考這個結果。

SPECworkstation 4.0

SPECworkstation 4.0 是由國際標準化性能評估組織(SPEC) 推出的新一代工作站性能基準測試工具,4.0版本於2025年2月正式發佈。

該工具旨在爲工程師、科學家、開發者等專業人士提供全面的硬件性能評估,覆蓋從 AI/ML推理 到 專業圖形渲染 的多樣化工作負載,幫助用戶優化硬件投資決策。SPECworkstation 4.0 通過 全棧性能評估跨領域測試覆蓋,是工作站硬件選型與優化的核心標尺。

各項跑分如上。

圖表統計如上。

SPECworkstation 4.0的項目是非常全面的,CAD、C4D、Blender、phyton這類如今比較常用的設計渲染編程軟件都有測試,還涵蓋了各科比較專業的科學計算以及AI性能,非常全面的測試,可以反應工作站需求下的實際表現。

同樣,從默頻到開啓IPO後各項分數均有增幅,通過SPECworkstation 4.0的測試基本上可以判斷出Intel 265K在IPO後的生產力項目以及綜合使用性能上的提升從4%-62%不等,各項平均增幅20%。

實測創作與生產力方面IPO表現良好,大部分場景都有10-20%的提升,這是非常喜人的成績,要知道265K這個檔位的U的性能提升10%以上就得加一檔的錢了,基本上是代際升級纔有的提升,成本通常在500-800元左右,這裏通過IPO技術白給到普通玩家,配置文件一鍵開啓的方式也十分簡單,幾乎就是無門檻的給到了全棧10-20%的性能。

總體來看,Intel這波降價與IPO一鍵性能提升還是非常良心的,尤其值得內存兼容性、頻率以及容量相關度更高的生產力用戶關注。

體驗總結:IPO一鍵20%性能提升,穩定與性能兼得

這套Intel Ultra 265K+技嘉Z890 AORUS PRO ICE+阿斯加特 雷神8000MHz 24GBx2的組合一鍵IPO後表現出色,輕鬆實現了全場景性能提升。

1. 理論性能提升

CPU:Cinebench R23單核+8.9%(2236分),多核+6.6%(37340分);Time Spy CPU分+27.5%。

內存:AIDA64帶寬提升70%(125.8GB/s讀取),寫入同樣提升巨大,延遲降低34.8%(75.9ns)。

2. 遊戲場景優化

● 3440×1440分辨率下,《心靈殺手2》《永劫無間》等1% Low幀提升最高達47.8%,顯著減少了操作卡頓,提升流暢度。

● 1080P網遊(Time Spy代表場景)幀率提升20%+,同價位遊戲場景可平替甚至超越AMD X3D技術,給到了AMD一定壓力,AMD X3D系列U目測也要降價了。

3. 生產力效率躍升

●PugetBench for Creators(Photoshop/Premiere Pro/達芬奇)效率提升10-20%,高負載4K/8KRAW視頻渲染穩定性優異。

● SPECworkstation 4.0綜合測試平均+20%,AI推理機器學習(+22%)、Poisson科學計算(+62%)等細分場景收益顯著,AI性能有如此大的提升還是非常意外的。

總的來看是這套非常適合創作與生產力用戶,同時也能兼顧極致遊戲性能的需求,整機無短板,2000元價位的265K+IPO協同後20%的性能提升下性價比已經超越AMD同價位產品。

同時具備易用性、穩定性與性價比的三重優勢,尤其適合追求高性能用戶以及對內存敏感的生產力場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