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糕已經明碼標價了,爲什麼買的人還是很少?顧客:我已經患上切糕恐懼症!
你喫過切糕嗎?現在大街上的切糕預已經明碼標價了,爲什麼買的人還是很少?
很多人第一次見到切糕大概都是這樣一個場景,一個頭戴小帽,手推着小車的老闆,一塊巨大的糕點上面鋪着各種乾果蜜餞,看起來十分誘人。上去問老闆多少錢一斤,老闆不說話只豎起兩個手指。
“二十塊?給我來一斤!”
老闆拿着刀使勁的切下來一塊,往電子秤上一放,這時想跑已經來不及了。
“正好一斤,200塊”
“你這不是騙人嗎?我不買了!”
切糕老闆把刀往小桌上一拍,膽小的人只能乖乖交錢,花200元買了一塊比饅頭大不了多少的切糕。脾氣火爆的人能和切糕老闆幹起來,然而這正中切糕老闆的下懷。
2012年,湖南嶽陽一位村民買切糕時因爲前後價格不一致和攤販打了起來,在打鬥過程中,攤販的整塊大切糕被掀到了地上,小電動三輪也被撅了。見湖南老哥的戰鬥力太強,攤販只能報警。
事後這位湖南老哥被判向攤販賠償,包括醫療費、修車費、誤工費和切糕費總計9萬元。打鬥過程中掉落地上的切糕損失佔賠償比達到70%,竟然有6萬元之多。
從那以後切糕就徹底火了,可笑的卻不是因爲好喫而火的。
一塊切糕爲什麼會這麼貴?是不是這樣的攤販都是出來訛人的?
訛人的情況確實有,但是絕大多數老闆還是本本分分的做生意的。
切糕的真實名字叫瑪仁糖,因爲售賣的時候需要用刀一片一片的切,所以內地人起了一個通俗易懂的名字切糕。
瑪仁糖的製作非常複雜,首先要把大量的葡萄汁熬成糖漿,然後放入核桃、腰果、葡萄乾、巴旦杏仁、瓜子仁、葡萄乾、去核紅棗幹。糖漿裹住這些乾果後就會凝固,這樣切糕就算製作好了。
切糕看起來十分昂貴還有另一個原因,這玩意十分的壓秤,密度特別大,切糕的重量差不多是同體積發糕的5倍重,攤販在切的時候看起來很小的一塊,秤一下就會出乎購買者的意料,這樣一來就很容易造成矛盾。
現在很多賣切糕的老闆已經改掉了原來的毛病,事先把糕切好放進盒子裏,外面標上價格,這樣就很明確,想買的人拿着糕點按價付錢就行。這些切糕攤販是真的想把切糕賣出去的,不是推着車子出去訛人。可惜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賣切糕的已經成爲了奸商典型代表回不去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