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出门后一定要拉一拉门把手,要不然心里就咯噔咯噔的;
截屏时弹出新消息,一定要把消息划开再重新截屏……
而其中排在第一条的是:
睡前一定要上厕所, 就算没尿意,也要去厕所滴几滴。
并且,回到床上刷个朋友圈,不管多久,哪怕只有一分钟,也要强迫自己再去一次厕所,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否则,就会想尿尿想得睡不着!
为什么睡觉前总会想上厕所?
膀胱主要的功能就是储存尿液,正常成年人膀胱内尿量达150-250毫升时开始有尿意。当尿量达到250-450毫升时,膀胱壁上的牵张感受器可以感受到膀胱充盈感刺激,产生电信号传入到脊髓和大脑:「我满了,要放尿了」,从而使身体产生排尿的紧迫感,然后尿液排出,身体就会放松。
睡前总是得上一趟厕所才安心,其实是受到这几种情况的影响:
条件反射
有不少人从小就被父母教育,睡前要上个厕所,放置尿床或起夜,这种习惯伴随着成长,导致人产生条件反射,形成了睡眠与上厕所的关联性,到了睡眠时间自然就会先去个厕所。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是指当事人对尿意的感受性异常增强,对不足以引起尿意的尿量感到有尿意,以致尿频、尿急、尿不尽。
其性质上是一种躯体的内感受性增强,他们往往会习惯于「床—手机—厕所—床」这一场景。如果过程中有一处变化,就会影响到睡眠。这种心理性排尿医学上称为场景性多尿症,与泌尿系统病变无关。
膀胱敏感度高
有些人膀胱比较敏感,一般正常人膀胱里面的尿液到达150到250ml的时候才会出现上厕所的感觉,但是有些人膀胱比较敏感,膀胱里面有少量的尿液是就会想要上厕所,上完厕所以后症状就会缓和,这也不算是疾病。
紧张焦虑
在紧张、焦虑的情绪下也会产生尿意,这也是考场、面试前,有人出现类似尿频的原因之一。这些场景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背景,就是担心排尿会影响到即将经历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还可能无法中途排尿,就更想在这之前将尿排干净,于是越排越有、越有越排……
以往的经历,可能会使得这些人特别关注尿意,Ta可能会觉得睡觉前出现的尿意会影响自己的睡眠,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入睡以及睡觉过程中不被尿意打扰,一定要保持膀胱里面是空空如也的,不能有一丝尿意。这样,就慢慢增加了睡觉前尿频的发生次数,甚至发生恶性循环。
因此,如果只是单纯上厕所,没有其他异常的话,不必太过担心是生理性疾病引起的夜尿。
喝完水就想上厕所是正常的吗?
有些人好久才上一次厕所,但有些人明明才喝完水没几分钟就想跑厕所。这是正常现象吗?
人饮水后,变成尿液最短只需要 6-8 分钟,最长则需要 120 分钟。一般情况下,水在体内代谢需要 30—45 分钟,也就是一般会在 30—45 分钟左右会想上一趟厕所。
但水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短,也会受到饮食、身体缺水程度、气温变化等影响。若吃得过咸、天气太冷、喝了很多饮料等,人就会容易有尿意,上厕所的时间也会缩短。
夜尿次数多,小心这些问题!
正常情况下,我们夜间一般起夜 0~2 次,一般超过 2 次就是异常了。在排尿异常中,尿频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1.有些异常不用担心:
一种是睡前水分摄入过多,比如晚上睡前吃的太咸,喝了太多的水,吃了太多的水果导致的,想改善这种情况,睡前少做这些事儿就行了。
一种是年纪大了,肾脏功能减弱,膀胱容量减少,膀胱肌肉功能下降等原因造成的,这种是生理状况而并非疾病。
2.这几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男性夜尿增多,则可能与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有关,这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由于前列腺外膜坚硬,当前列腺增大时不允许向外扩张,只有向内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膀胱易留残余尿,尿液稍积累就再次出现尿意。除了夜尿多,还可能有尿滴沥、尿线变细、尿等待、尿不尽等表现,可以通过前列腺彩超排查一下。
女性夜尿增多,则可能是尿路感染导致的,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细菌感染刺激了膀胱和尿道,导致尿频,还会有尿急尿痛等不适感,可以去医院化验一下尿常规。
此外女性在怀孕期间,随着子宫一天天变大,会压在膀胱上,使得膀胱在储存尿液不多时就有小便的感觉,从而引起尿频症状。另外孕妇精神紧张或者尿路感染也会有尿频,要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另外部分药物影响也会引起夜尿。这里主要指的是抗胆碱能药物,比如精神类相关药物均氯氮平、奥氮平、苯海索、帕罗西汀、阿米替林和氯丙咪嗪等。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可以引起膀胱逼尿肌无力,膀胱括约肌收缩增强,导致排尿不尽,尿液稍积累就再次出现尿意,常伴排尿迟疑,就是所谓的“尿等待”,排尿前需要准备较长时间。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