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後,各個平臺的賬號怎麼辦?

文章開頭,說一個悲傷的故事。

上個月,一位網友去世近 10 年的父親,突然在她微信聯繫人裏消失了。

網友說她從沒刪過父親的微信,這些年一想父親了就會去他朋友圈轉一轉,也會看看以前的聊天記錄,說一說最近發生的事,說說自己又想他了。這麼多年,一直如此。

但就在今年 1 月份,她發現聯繫人裏怎麼也找不到父親的微信賬號了。

她想到之前父親曾在自己朋友圈留下過一條評論,在努力翻到記錄後,她發現父親的備註變成了一串微信初始 ID 。

在點開 ID 看到下圖後,她又點擊 “ 添加到通訊錄 ” 。

在發送好友請求後,她崩潰了——

系統顯示該用戶不存在。

這五個字在提醒着她,近十年來自己和父親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聯絡方式,消失了。

她不明白,爲什麼 11 月初還能打開聊天頁面,也能評論朋友圈,怎麼 2 個月後父親賬號就從手機裏消失了?

她每年都會給父親寫父親節祝福,偶爾還說說自己的近況,難受了還會給他打電話,爲什麼這樣一個頻繁聯繫的賬號,會突然從聯繫人裏消失呢?

網友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她發到小紅書求助。

其實整件事的原因不難猜,大概率是

網友父親賬號被回收了

那天微信工作人員也看到這篇帖子了,他們主動聯繫上網友,看看能否再找回微信。

可惜的是,賬號已經被回收了,無法再找回了。

網友的經歷令人心酸,但 “ 微信賬號被回收 ” 這件事,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2023 年 7 月,有條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微信號長期沒有使用會被回收。

因爲一個博主發現自己的樹洞微信太久沒登被回收了。

當時針對這件事,微信團隊特地發了一條微博回應,並圈出一條謠言。

世超劃個重點噢,就是

微信賬號確實會回收,但要同時滿足 2 個條件。

一,長期不登錄,不活躍。

二,沒有零錢。

也就是說,只要你微信有零錢,多久沒登錄微信也不會回收賬號的。如果沒有零錢,也不活躍,就可能會被回收。

到這裏我也能猜到那位網友,爲什麼不理解父親賬號被回收。

因爲她和他父親的微信互動,都只是單方面的。聯繫再多,對系統來說,他父親也只是屬於

長久不登錄的不活躍賬號。

當然看到這裏,差友們也會有疑問:

憑什麼我的微信號,微信有權收回?

答案早在微信的《 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 》第 7 條寫着:

你只有自己微信號的使用權,所有權還是歸騰訊公司。如果長期不登錄,騰訊有權收回。

不光是微信,你能註冊的所有平臺賬號,都是如此。

比如《 QQ 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 》第 2 點第 3 條寫着,如果你長期沒有登錄或使用,騰訊有權收回。

《 抖音用戶服務協議 》 3.12 裏寫着,超過 6 個月未登錄賬號,抖音有權收回。

《 微博服務使用協議 》 3.4 裏寫着,連續 90 天內未實際使用,微博運營方有權回收暱稱 / 回收賬號 / 停止提供微博服務。

《小紅書用戶服務協議 》 2.4 裏寫着,連續超過 6 個月未登錄賬號且不存在未到期的服務,小紅書有權收回賬號。

至於爲什麼平臺們會回收不活躍賬號,一是避免資源浪費,這些賬號也會佔用系統。二是殭屍號容易被盜,存在安全風險。

當然了,這些賬號並不是在限定時間內不登錄就一定會被回收,只是說超過一定時間後,平臺方有權收回了。

根據世超的個人經歷,我有好幾個平臺兩年沒登錄,它還好好的。。。

在開頭那篇帖子的評論區,就能看到無數網友在擔心過世親人的賬號,不希望這個羈絆斷掉。

有人趕緊看了父親的微信還在不在,有人問 QQ 會不會也這樣?

還有很多人不敢面對已故親人的微信,怕自己難受,無法面對。

那如果想取出這兩平臺裏的錢怎麼辦,提供證明材料就行。

比如取支付寶裏的錢,就是給他們客服打電話,客服就會引導繼承人準備身份證、死亡證明、承諾書等材料,身份確認後就可以繼承賬號裏的財產。

其他平臺如何保留逝者賬號呢?

2020 年 12 月 B 站發佈公告稱,對於不幸離開人世的 B 站用戶,平臺將在取得其直系親屬確認和同意後,將其賬號列爲 “ 紀念賬號 ” 並加以保護。

一旦開啓保護,逝者賬號就會被凍結,任何人無法登錄,同時主頁還會出現一條官方的悼念提示。

抖音也是類似情況。用戶提供個人身份證明、與逝者關係證明、逝者死亡證明等材料,抖音審覈確認後,就會對帳號設置保護狀態。

這個狀態下,賬號就不能再變更手機號、實名信息等( 防止被盜 )。另外提交相應材料後,繼承人也可以轉移逝者抖音裏的財務資產到自己賬號。

微博也一樣。根據微博官方信息,他們平臺會通過新聞報道、親友反饋、人工識別來判斷賬號用戶的逝者身份,避免與 “ 殭屍號 ” 混淆。身份確認後,就會開啓賬號保護。

所以綜合來說,想要保留逝者的賬號,最安全穩妥的辦法還是

及時聯繫對應平臺的客服,提供好相關證明材料。

文章的最後世超想說,不知何時開始,人與人之間的回憶和羈絆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過去,我們回憶親人,可以翻看他們的照片,閱讀他們的文字。

如今,從微信聊天記錄、朋友圈再到抖音、小紅書發佈的每一條視頻,每一段文字,一個人的社交賬號逐漸開始承載着的更多情感重量和回憶。

平臺出於安全考慮回收賬號或許無可厚非,但我們也需要未雨綢繆,要保護好逝者存在過的痕跡。爲了他們,也爲了我們自己,

畢竟真正的離別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撰文:刺蝟

編輯:面線

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南方都市報《數字遺產:虛擬世界裏的哀與愛》

南方都市報《用戶離世,賬號何存?B站紀念賬號將改版 豆瓣或設自動刪號》

《小紅書用戶服務協議》

《微博服務使用協議》

《抖音用戶服務協議》

《QQ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

《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

小紅書截圖、微博截圖、抖音截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