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丐版 Macmini M4想要擴容?移動固態硬盤可能就是最優解
今年的 Macmini M4 簡直就是薄紗各家的 NUC 主機,直接終結了 4000 元價位內的軍備競賽。不僅處理器跳過 M3 直升 M4,爲了適配 AI 功能,內存容量還改爲 16GB 起步,變相降價 1500 元。
今年京東還有 20% 國補疊加 Plus 的 VIP 券,16GB + 256GB 的丐版機型直接做到了 3371 元的歷史最低價,如果沒用上國補,在天貓平臺也可以通過教育優惠 + 88VIP 券壓到 3449 元,我就是第二種方案。
此外 Macmini M4 的體積也進一步縮小,僅比 AppleTV 大上一圈,無論是便攜性還是桌搭性都是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加強,它絕對是今年 Apple 最具誠意的一款入門機型。
當然 Macmini M4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槽點,那就是反人類的電源鍵,不僅位於底部,而且還是靠尾部的角落裏,主打的就是一個 MagicMouse 依舊延續底部充電口般的叛逆。
當然這個問題瑕不掩瑜,結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 Macmini M4 無疑賣爆了,成爲了蘋果今年產品線中最大的黑馬,一度奇貨可居,如果你現在下手,起碼得 12 月中下旬才能到貨了。
遙想當年,我都是花了 5555 元才收到了二手的 16GB + 256GB M1 Macmini,彼時全新的價格也要 6799 元,如今 2024 款機型的同內存硬盤配置價格真就是腰斬了,前幾代產品的二手交易價格直接雪崩了。
待我到手 Macmini M4 之後,立刻打開了 macOS 的「遷移助理」,把 M1 機型的資料導入進去,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初始化。下圖就是我用它搭配 LG 42C4 的桌面效果圖了,可以看到它真算得上小鳥依人了。
然後我就抓緊給 M4 跑了一個分,一跑真的嚇一跳。GeekBench 6 單核性能 3801 分,大幅領先於前幾代產品,哪怕是前代最強的 M3 Max(2900-3200 分),也無法與之抗衡。而多核性能達到了 14674 分也非常接近 M2 Max(14600-14800 分)。
「對比 M3」:單核提升 23.09%,多核提升 26.72%
「對比 M2」:單核提升 44.25%,多核提升 50.44%
「對比 M1」:單核提升 61.40%,多核提升 74.50%
在 CINEBENCH 2024 測試中,M4 的單核性能爲 172pts,多核性能 920pts。
「對比 M3」:單核提升 17.45%,多核提升 30.50%
「對比 M2」:單核提升 43.44%,多核提升 57.26%
「對比 M1」:單核提升 56.25%,多核提升 80.75%
在 GPU 性能方面,GeekBench 6 得分爲 37925 分。相比於 CPU 性能的高歌猛進,M4 的 GPU 得分就要遜色於 Pro 和 Max 家族不少,得分介於 10 核心 與 8 核心 的 M1 Pro 之間。
「對比 M3」:Metal 提升 25.08%,OpenCL 提升 21.86%
「對比 M2」:Metal 提升 31.42%,OpenCL 提升 25.23%
「對比 M1」:Metal 提升 86.36%,OpenCL 提升 76.07%
總體來看,M4 芯片的 CPU 性能是相當的炸裂的,堪比掀桌的存在,直接碾壓了各路前輩,突然覺得我花了 24199 元買頂配 M1 Max 的 MacBook Pro 16,而 M4 Macmini 連零頭都不到,顯得我很呆。
不過在 GPU 性能方面,M1 Max 尚能幹飯,這也算是聊以慰藉了。不過 M4 Pro 的 GPU 性能就很猛了,OpenCL 場景 69837 分、Metal 場景 111215 分,已經超過了 M3 Max,不知道等 M4 Max 和 Ultra 出來又是一個什麼光景?拳打 4090,腳踢 RX 7900XT?
雖然 Macmini 的 M4 芯片強無敵,不過它的硬盤空間就沒有那麼驚豔了。等我部署完環境,下載好常用的軟件後打開存儲空間一看,好傢伙,竟然只剩下 10GB 左右的餘量,因爲本身 256GB 空間就僅有 245.11GB 可用,系統數據 + macOS 就分走了 47%(114.45GB),剩下的空間再裝點 Adobe 全家桶、達芬奇等軟件,空間基本上就所剩無幾了。
然而專業的圖片視頻編輯軟件均會佔用大量的緩存空間,不要說 256GB 的硬盤空間,哪怕是 512GB 至 1TB 的都是不夠看的,所以硬盤擴容真的是內容創作者的剛需。
那麼 Macmini M4 有哪些方式實現擴容呢?我覺得可以分爲【內置】和【外掛】兩種方向。因爲 M4 的硬盤是可更換的模塊設計,它可以換成 M4 同款的大容量模塊,不過目前新機剛上市,市面上不會有太多拆機硬盤,這個方案不僅有價無市。同時個人操作過程繁瑣,存在損壞風險,更重要的是會喪失官方質保,其實是不值當的。
相比於內置,外掛存儲的擴容方案就靈活了很多,只要能夠兼容 USB-C 端口,不管是機械硬盤、固態硬盤都可以使用,區別就是讀寫的速率差異。不過近些年隨着國內閃存供應鏈成熟,固態硬盤的價格逐步被打了下來。
其中更加細分的【移動固態硬盤(PSSD)】更是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遙想當年 256GB 能賣個 600-700 元,如今 2TB 也能夠做到千元級別了,但如果你選擇蘋果官方的“金子”硬盤,2TB 就得額外加 6000 元了。
除了性價比相對較高外,移動固態硬盤也兼具了小巧的體積,充足的容量以及更關鍵的高速讀寫,完美滿足了商務人士和內容創作者對於移動高速存儲場景的旺盛需求,值得作爲 Macmini M4 丐版升級的最優解。
二、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2000MB/s 的性能,千速產品的價格
在前一章的結尾,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了本文的“餃子”了,那就是——「致態靈·先鋒版 PSSD」,之前已經跟大家曬過一次了,這回拿它來適配下我的 Macmini M4,看看二者又能碰撞出什麼火花?
「型號」: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
「容量」:1024GB / 2048GB
「速率」:順序讀取 2000MB/s、順序寫入 2000MB/s
「端口」:USB-C(20Gbps)
「運行環境」:0℃ to 70℃
「存儲環境」:-25℃ to 85℃
「抗震抗摔」:2 米抗跌落
「保修服務」:五年有限質保
「尺寸」:80.4mm×47.3mm×10.6mm
「重量」:約 60 g
「配件」:USB-C 轉 C / USB-C 轉 A 二合一數據線×1、收納包×1、說明書以及軟件指導×1
首先從外觀來看,硬盤的正反兩面均爲銀色的金屬材質,輔以致密的噴漆,觸感較爲細膩,而 Macmini 則是 CNC 一體成型的鋁合金材質,表面同樣有着輕微的磨砂處理,二者的外觀和風格都是極簡主義,相當的契合。
在使用硬盤連接電腦時,Macmini 擁有兩個前置 USB-C(10Gbps)和三個後置 USB-C(40Gbps)。因爲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是 USB 3.2 Gen 2×2,帶寬速率達到了 20Gbps,僅次於 USB 4 和雷電端口,基於向下兼容原則,理論上雷靂 4 端口才能發揮這塊移動固態硬盤的最大實力。
不過現實情況是【Macmini M4 的 USB4 端口並未支持 USB 3.2 Gen2×2 協議中的可選的 PCIe 隧道傳輸協議】,只能以 USB 3.1 Gen2 的 10Gbps 速率來進行,所以這樣來看前後 5 個 C 口其實都一視同仁了。
❶ Macmini M4 256GB 內置硬盤性能
那麼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的表現如何呢?我們測測速就知道了。先來看看本地硬盤的性能表現,通過 macOS 端的 AmorphousDiskMark 測試。本地硬盤順序讀速達到了 3108.88MB/s,順序寫速 2002.20MB/s,隨機讀速達到了 666.26MB/s,隨機寫速達到了 73.24MB/s。
在 macOS 平臺的 Disk Speed Test 測試中,順序寫入速率達到了 2683.5MB/s、順序讀取速率達到了 2834.5MB/s,如果是 512GB 硬盤版本,以上的讀寫性能都能達到 3500MB/s,代價就是要 + 1500 元。
❷ 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性能
接下來就是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的性能數據,在 Disk Speed Test 測試中,順序寫入速率達到了 1803.0MB/s、順序讀取速率達到了 918.4MB/s。同時在下方的性能對照表中,可以看到 12K/24fps 以下的素材都是可以讀寫的,12K/60fps 讀取也是可行的。
雖然 PSSD 不如內置硬盤的絕對性能高,但是綜合考慮 PSSD 支持 8K 乃至 12K,以及相對便宜的售價,其性價比還是很不錯。
由於前面提到的接口限制,以上性能遠不是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的全部實力,如果你把它插入 Windows 電腦的雷電端口後,順序讀寫 2000MB/s,隨機讀寫 1500MB/s 纔是它的滿血狀態。
那麼爲啥還說「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是 Macmini 擴容的更優解」?因爲市面上同價位的移動固態硬盤,多爲 10Gbps 的端口,再往上就是 2000 元起步的雷電 PSSD 了,峯值性能讀取也頂多 3000MB/s。
相比之下,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的讀寫性能就是同價格碾壓級別的,名副其實的“2000MB/s 的性能,千速產品的價格”。不管是資料的存儲備份還是視頻照片的素材外錄拷貝,都是相當高效。
那麼實際場景體驗如何呢?我們藉助 Adobe Lightroom 和 Davinci Resolve 單獨測試下,因爲內置的空間已經所剩無幾,所以對照組選用了移動機械硬盤、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兩種。
首先,我們在圖片批處理軟件【Adobe Lightroom】 中導入 100 張 A7R4 拍攝的 RAW 格式樣張,每張照片採用標準流程進行校色並同步,素材、導出均位於該硬盤區域內。按照長邊 4000 像素,容量<4000KB 導出成片。
圖片導出測試中,移動機械硬盤耗時 5 分鐘 30 秒,而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僅耗時 2 分鐘 16 秒,相較於前者節省一半時間。但更令我震驚的是當我的 Macmini 僅剩餘 9GB(3% 剩餘空間)時,它的導出耗時竟然達到了 10 分鐘 27 秒,所以 256GB 不僅空間逼仄,而且到後期會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其次,隨着圖文平臺的式微和視頻平臺的崛起,我也開始嘗試視頻創作這條新賽道,一款大容量 + 高讀寫的 PSSD 產品可以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比如在 12 月初,我跟着比亞迪去了趟山西探尋《黑神話:悟空》的取景地,拍攝了大量的視頻素材,容量直接到了 409.99GB。
光是從 Osmo Pocket 3 和 Action 4 的 TF 卡里面往機械硬盤拷貝都是 1 個多小時起,如果直接導入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只需要 7-8 分鐘,等你用機械硬盤拷完素材,別家用 PSSD 的老師可能短視頻都剪完了。
然後我們將這 410GB 的素材導入達芬奇中進行剪輯和特效處理,從導入視頻素材→拖入視頻軌道→剪輯視頻片段→加入特效預渲染→最終渲染視頻的每一個環節,都非常考驗硬盤的性能表現。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的性能和體驗,與內置存儲幾乎一致。而機械硬盤在此過程中的表現就不那麼盡如人意,如果大量的時間耗在素材的導入渲染上,剪輯熱情可能一下子就磨沒了。
而且經常做視頻的內容創作者大都有本地素材庫或者動效庫,作爲剪輯的“材料”,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的也能夠發揮其 2TB 超大容量的優勢,便於隨時在視頻剪輯軟件中調用。既解決了大容量存儲的備份剛需,又兼顧了高性能讀寫的剪輯,這纔是 PSSD 的最佳魅力時刻。
此外,硬盤發熱也是我們內容創作者關心的問題,因爲在長時間的連續高負載讀寫工作下,硬盤可能會出現過熱甚至數據丟失風險。而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的發熱控制就相當不錯。在進行以上高強度的素材處理時,它的發熱也不過 32℃ 左右(室溫 23℃),不用擔心滿載過熱問題。
除了性能優異外,這塊硬盤的外觀設計也是頗具巧思。在結構方面,硬盤採用了三層夾心結構,硬盤的上下兩層均是銀色的金屬材質,表面有致密的噴漆,觸感細膩。
夾心層外殼採用的是黑色工程塑料,同時表面紋理上還致敬了長江存儲自研的【晶棧®Xtacking®架構】,硬盤側面的柱形彷彿就是封裝在其中的 NAND 存儲陣列晶圓。
晶棧®Xtacking®創新架構作爲品牌核心技術,將 CMOS 外圍電路晶圓和 NAND 存儲陣列晶圓通過晶圓鍵合組成了一個整體,實現更高的存儲密度和更好的良品率,所以才能被致態驕傲的展示在了產品外觀上。
其次,PSSD 的重量和尺寸控制也是相當優異,實測 57g 左右,加上數據線和收納包接近 108g。相比之下,常規的 2TB 移動機械硬盤不算上配件,重量都有 150-200g。
而且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的三圍不過 80.4m×47.3mm×10.6mm,比身份證還小上一圈,你就知道它有多 mini 了,一不小心又和 Macmini 攀上關係了。
不管是放在褲兜裏亦或是小包裏都是相當的方便,而且官方也配備了一個磁吸收納包,剛好一層放線一層放硬盤,不用擔心裸盤放在包中被劃傷了。
今年 Macmini M4 如此袖珍,再搭配一個同樣迷你的移動固態硬盤,這套組合帶出門,無論是性價比還是可玩性都好於傳統的臺式機和平板電腦了。
三、除了 Macmini擴容外,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還有哪些使用場景?
❶ C + A 雙口可換,即插即用的全平臺兼容性
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除了原生支持 Macmini 外,這款硬盤的數據線也是 USB-C to C/A 的可替換接頭設計。
同時它的硬盤格式爲 exFAT,這也就意味着它不僅能適配 Windows、Android,並且可以完美兼容 iOS 和 macOS 實現讀寫,而如果是 NFS 格式,那就只能讀不能寫了。
只要端口能適配,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所展現出來的【廣泛兼容性】,就是即插即用,完全不用考慮啥接口啊、規格啊,懟上去就可以用,這纔是最大的便捷省心。
▼ 適配 iPad
特別是內置存儲比金子還貴的蘋果全家桶,在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的加持之下,我的 iPhone、iPad 和 MacBook 都約等於升值了三五千,而且就算你換了手機或者電腦,這個 PSSD 還可以繼續留着給新機型用。
▼ 適配 MacBook
對於 iPhone 15 Pro 和 16 Pro 系列用戶,搭配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後,還可以解鎖錄製 148 分鐘的 Apple ProRes 素材(2TB 版本)。
▼ 適配 iPhone
如果你還有松下一類支持 USB 外錄的微單相機,就可以將 PSSD 直連到相機上,直接錄入高規格的視頻素材。再也不用爲了昂貴的 V90 的 SD 卡或者 CF 卡頭疼了。
而且等素材錄製完成之後,拔下移動固態硬盤插到電腦上,此時它又可以用於處理高比特率的 RAW 內容,比如 8K 和超慢動作的源文件,過去這些素材都只能夠在昂貴的內置閃存空間中才能實現流暢的回放和高速的渲染導出。
❷ 大容量存儲 + 高速讀寫帶來的傳輸備份優勢
因爲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是可以轉移使用的,所以你可以爲所有支持的設備掛載一個 2TB 的額外硬盤空間,這樣就可以極大的緩解你的存儲焦慮。
比如我的 iPhone 15 Pro Max 容量 256GB、iPad mini 6 容量 64GB、MacBook Air 容量 256GB,每個空間都過得緊巴巴。目前都是靠着 200GB 的 iCloud 空間分走圖片壓力才勉強維持住平衡。
現在通過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我就可以直接在文件管理中導出設備中的大文件、照片或者視頻,如果按照 2TB 的空間來算,每月都能省下 68 元的雲空間費用了。
而且作爲經常出差的用戶,我還可以提前在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裏下載好熱門電影、電視劇,用 iPhone 或者 iPad 直連,藉助 infuse 直接解碼播放 PSSD 的高清片源了。
四、如何評價致態靈·先鋒版這款移動固態硬盤?
經過本文的評測之後,我們來總結一下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的使用體驗,它真的算是 Macmini M4 硬盤擴容的最優解之一。它擁有 1TB-2TB 的【超大容量】,可以作爲蘋果家“黃金存儲”的完美平替,爲你的 Macmini 升級怒省 6000 元,並且承擔起跨端數據高速傳輸的重任。
同時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擁有最高 2000MB/s 的順序讀寫速率,可以滿足專業內容創作者和高端商務人士的【高速讀寫】需求,能夠勝任 8K 乃至 RAW 格式的視頻素材盤內處理,同時也可以爲部分專業設備提供外錄存儲的能力。
此外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具備【廣泛兼容】的特性,能夠支持到 iOS、Android、鴻蒙、Windows、Lunix、macOS 等多種平臺,並且無需驅動,【即插即用】,適配性極佳,讓你輕鬆搞定跨端跨平臺的數據流轉。
當然,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硬盤還存在如下【期待改進】,主要是 macOS 端和 iOS 端沒有預置加密軟件,無法對 PSSD 進行加密狀態下的文件管理。建議後續完善升級,如果能夠實現 macOS 和 Windows 跨平臺的加密和解密,那簡直是爆殺市面上一衆 PSSD,成爲和 Macmini 一般的行業大殺器。
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我是 Geek 研究僧,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