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这就是最好用的热插拔微动设计——漫步者G5MPro详细拆解

漫步者,一个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厂商。

在去年国产鼠标刚刚进入井喷红海的时候,漫步者就做了旗下第一款鼠标G4M,随后又发布了可以切换微动的鼠标G3M。正当大家以为漫步者将要成为国产外设厂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时。

漫步者在接下来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销声匿迹。不过在今天,漫步者带来了第三款鼠标,G5M Pro。同时这次一步到位,做了所有鼠标中最好用的热插拔微动。

鼠标底部盖板下就是鼠标的热插拔微动小版。微动小板和PCB是通过触点相连,且触点是一定的弹性设计,也就是说无论微动是高是低,他都可以进行一定范围呢的适配。

原装的微动是华诺蓝透粉,包装盒内送了两副额外微动,分别是一对静音微动,和另外一对欧姆龙红点。

换微动怎么办,拿下旧微动,插上新微动,把微动板放回去,最后盖上盖板。

就跟你给遥控器换电池一样。扣开,装上,然后再扣回去。不需要拧螺丝,不需要拆开鼠标,不需要把给鼠标底部挖个洞。这就是目前最方便的热插拔微动设计,我给满分。

而且他还做了一个非常好用的磁吸充电。把磁吸充电触点和4Khz接收器结合在一起,每次玩完之后只要稍稍对准就能自动吸附充电。

而且就算你不想用这个磁吸充电的话,鼠标里面是500mAh大电池。续航时间最高可以达到120小时,从数据上来说也要比常见的300mah好不少。

可能有人已经注意到了,这只鼠标是没有DPI按键的。他的DPI调节要按住两个侧键,然后再按中键。

我不知道你调DPI的频率有多高,我反正是一直默认800。这样设计虽然不会对功能造成任何影响,但会有一点学习成本的增加。

不过好在,漫步者鼠标只要插上电脑就会自动下载驱动。不看说明书的话在驱动里面调也是OK的。

来看模具,鼠标没有刻意的模仿哪家设计,而是自己独立设计了一个新模具。这点非常非常好评。

鼠标三围125mm*63mm*40mm,横握点59mm,尾部有加宽设计,最宽处63.5mm,前高在15mm左右。

从侧面看,鼠标是典型的高背对称抓握模具。

最高点出现在鼠标正中央的位置上,虽然鼠标的背高来到了40mm,但也因此没有非特别顶手的感觉。

从后面看,鼠标的顶部并没有特别突出,圆弧曲率较大。

在我这种18.5CM的手上,对掌心的支撑感主要集中在大鱼际稍稍靠上的一个面。

相比GPW的一个点来说,漫步者G5M接触面积更大。相比毒蝰V3Pro来说,G5M的接触点也会更靠后一些。

侧裙没有做很强的收腰处理,并且从横握点一直到鼠标前部都是接近平直的设计。

因此对手指前伸抓握和内扣抓握都有一定的适应性。且鼠标的前高较高,即便是趴握也能完整的放下小拇指,不会出现刮垫子的情况。

但从舒适性上来说,在这只鼠标上趴握还是不如工学鼠来得舒服。推荐手长18CM以上的抓握顶手心玩家选择。

最后我们拆开鼠标,来看下内部工艺和用料情况。

打开鼠标可以发现内部依然是传统的天地盖结构。底部PCB板相比同价位主打轻量化的鼠标来说规整了不少。电池容量500mAh,固定在鼠标底部。

滚轮编码器来自F-Switch,高度为13。有一说一,要是给编码器也加上热插拔设计,那这就是可玩性最高的鼠标了。

中键微动来自华诺蓝点,同时可以看到滚轮为透明设计,猜测最初在产品规划时有考虑过加上RGB灯珠。

通过微距放大,鼠标传感器为3395,无线ic来自Nrf52840,此外在边角还有一颗TC4056A充电管理IC。

侧键PCB有做明显打孔减重处理,同时DPI指示灯被隐藏在导光柱下方。侧键微动来自华诺白点。

侧键按键通过卡槽固定,同时鼠标顶部可以看到大量的减重挖空。

但由于尺寸原因,鼠标重量仍然达到了65g,在目前一众轻量化鼠标中并不占优。

详细重量如下,仅供参考:

  • 上盖:19.6g

  • 侧键:0.9g

  • 侧键小板:3.2g

  • 滚轮:2.6g

  • PCB:9.8g

  • 电池9.3g

  • 微动小板:4.5g

  • 底壳:9.8g

  • 外设盖板2.5g

相比起哪些国产平替鼠标,我其实会更喜欢这支一些。

当然,相当一部分厂商选择模仿现有模具,去做低价位的替代。我是不反对的,因为现在旗舰鼠标的价格真的是有点贵。

但我真的希望这些厂商能在模具之外,能做一些像这只G5MPro一样的创新。希望国内外设的环境能多一些创新性的产品。也希望漫步者在未来,能带来更多这样的产品。

我是悠哉平泽唯,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