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盒友、各位考生大家好啊,不知道剛剛過去的國考,參加的盒友考得如何呢?
是一帆風順,只等面試守擂?
還是欲哭無淚,面試逆襲無望?
或者說,沒有參加國考, 等待之後的省考?
無論如何,大家選擇了考公這條路,勇氣可嘉,可不能半途而廢!
(千萬不要覺得筆試考完了,成績還沒出來,現在就能躺平。一般來說,從筆試出成績到開始面試,這期間很短,想好好準備面試基本不夠!)
作爲曾經筆試倒數、面試第一,總分第二上岸的“過來人”,真的有很多寶貴的經驗想要分享給大家,也不希望大家犯了曾經我有過的諸多毛病,所以繼上一次筆試經驗分享之後,這不,面試經驗它來了!
(之前筆試攻略的傳送門:【逆襲之路】如何備考國省考成功上岸!?)
這次的攻略保證都是真情實感,有感而發,如果你認真讀完了整篇攻略,絕對會有大收穫!!!
PS:以我國考、江蘇省考、廣東省考的備考經驗來看,以下面試經驗全國通用,不限地區哦!~
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考試情況:
我報考的深圳崗位,普通應屆畢業生(非2024屆),畢業後一直脫產備考,屬於公檢法類,所以考的是第二天下午那一套“全民守法”的面試題。
其實我的筆試成績並不佔優,招三進九,我筆試排第六,同時面試當天我抽到了小組的最後一號,在會場等待了五個多小時,運氣並不站在我這邊,所以一開始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但最後我還是以面試小組第一名84分的高分逆襲成功,有一些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
誰能想到幾個月前的江蘇面試,我只有74分
===========正文分割線==========
一、外在形式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我們都知道,考官在看到你的第一眼開始就已經在內心中對你進行評價了,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考官注意到。雖然這些並不是評分標準裏的內容,但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考官對你的印象。而一個好的印象能讓考官在可控的評分區間裏儘量往高處打分。
因此,我們在考場中就要做到落落大方,自信得體。
但這八個字很多人都強調,卻很少有人說清楚要從哪些細節入手。我認爲至少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抬頭挺胸,不畏畏縮縮,服裝得體。
2、回答時至少三分之二的時間在抬頭與考官眼神交流,包括正前方的主考官,同時適當轉頭顧及周圍的其他考官,並可以輔以偶爾的點頭和手勢。
3、去掉不必要的小動作,包括頻繁的手勢、抖腿、長時間低頭、眼神的閃躲、抬頭看一眼又秒低頭等等。
4、語言有自己的風格,流暢不卡頓,杜絕網絡語言等不規範用語,但可以加入一些口語化表達。
5、有條件穿西裝,不需要昂貴,得體即可。到了考場你會發現95%的人都穿的是西裝(女生的選擇會更多,不一定西裝,但男生基本全都是!)
以上的一些建議都可以通過自己錄像來慢慢糾正,但老實說自己訓練真的很困難,有很多細節自己發現不了,所以我真的強烈建議有能力的小夥伴報線下面試班,不需要太長時間,八天班足以。
二、夯實基礎,點滴積累
對於完全沒有任何面試經驗和學習經歷的小夥伴來說,最常見的問題便是沒有話說,表現出來就是長時間的卡頓和低頭看題。當然,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也是我們面試備考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這也是爲什麼我強烈建議面試一定要報班,尤其是線下班!!
不到現場,不以面對面的形式去一次次練習,你永遠無法感受臨場時的壓力、別人的目光對你的影響、自己心理對自己的干擾等等。
什麼叫脫敏訓練?一次次面對面練習,和陌生人練習,臉不紅心不跳的答題,這就叫脫敏訓練!!
所以,有條件一定要報班!以我自己爲例,看過我筆試攻略的小夥伴都知道我第一次江蘇面試就是面試能力不過關,抱憾離場。之後我報名了線下班,線下班的老師以“理論講解+例題模擬+實戰演練+全真模擬”的方式循序漸進,每天都有很多當着全班小夥伴的面開口說話的機會。
同時,在老師理論講解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筆記,跟上老師的思路。每個人的吸收能力有高有低,但有責任的老師會盡最大努力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每個同學能夠理解到位,也能夠及時解答大家的疑惑,這也是老師最大的作用。
在這裏我也建議一開始練題的時候可以將自己的筆記放在旁邊,對照着邏輯框架來答題。是的,面試題有自己的題型,每種題型有自己的答題套路,多練多學,多學多練之後就能夠將每種不同題型的思考框架熟稔於心,做到看到題秒出框架,讓更多的時間能夠放在內容的填充上。
三、內容爲王,處變不驚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的筆試不佔優,面試抽籤運氣又極差,可謂是逆風到了極點。
但不論你處在何種逆境,你只需要堅信一點:內容爲王。
拿到一道面試題,首先:
搭,框,架!!!
搭,框,架!!!
搭,框,架!!!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例如組織管理題要按照事前、事中、事後來思考;社會現象題要從觀點表態、重分析、抓落實幾個方面來答題。
框架決定了你的思考方向,決定了你的邏輯順序,而不是放飛自我想到哪說到哪,也不是沒思路沒想法,卡頓嚴重。
這個時候,面試班的優勢之一就體現出來了:老師早就準備好了各個題型的框架是什麼,跟着記,跟着背就完事兒了!!
宣傳類題型的框架(字醜別罵嗚嗚嗚)
或許有的小夥伴會問,現在考官都反感模板,難道這不是模板答題嗎?
首先,這的確是一種思考的模板,但更是思考的邏輯。就像我們寫論文,大的邏輯框架基本上都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像寫小說一樣,要有核心矛盾,要有起、承、轉、合。一個順暢、符合大多數人思考習慣的邏輯思路,能更快速得讓考官瞭解你的答題方向和內容,聽着也更加舒心。
其次,考官反感模板,反感的不是邏輯,而是內容泛泛而談的模板。什麼是泛泛而談的模板?可以這樣理解:你回答的這一段答案,可以用在這道題,也可以用在另一道題,看似都能夠回答,卻不能夠根據每道題實際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而我個人總結出的經驗,想要在面試考官心中拔得頭籌,內容上要做到新和細,二者缺一不可。
1、關於“細”
剛開始學習面試,要跟着老師的節奏掌握每一種題型的大體方向和答題邏輯,亦步亦趨在所難免,答題也容易出現套路化答題的回答。例如涉及鄉村振興就說要政府撥款、引進人才和企業、加強教育等,這些回答本身沒有嚴重問題,但這些答案放在和社區有關的問題同樣適用,提到了卻沒有細化,點到爲止的答案並沒有針對題目本身有細化的思考和解答,這就是模板化最明顯的體現,也是很多初學者一開始嘗試回答的時長嚴重不足的重要原因。
因此當時的老師就告訴我們要“擴句”,讓我瞭解到針對題目做細節展開的擴句,善用“主體+做法+內容”的方式進行展開。
還是通過舉例子的形式方便大家理解:我要回答“科技讓農民的生產生活更加便利”的論點,該如何套用“主體+做法+內容”呢?
答:“科技可以讓農民的生產生活更加便利。例如:農民(主體)可以使用無人機播撒農藥的方式(做法),站在屋檐下就能夠無死角的覆蓋農田全範圍,極大提升播撒效率(內容);又例如可以建立農業生態24小時監測站點(做法),終端設置在農民的家中,讓農民足不出戶就能通過終端監控農田的溫度、溼度、紫外線強度等(內容),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以上答案便是“主體+做法+內容”的具體應用,大家可以發現擴句後的內容豐富,有細節有場景,考官一聽就知道考生是設身處地的思考過,而不是套用的萬能內容模板。
再舉個例子:
在回答全民守法該如何抓落實這道題目時,很多考生都會從抓好教育工作的角度去闡述。我也不例外,但我在教育這一塊加了“一點點”細節:
答:“……對於我們的中小學生,應該採取繪本、動畫片的形式向他們介紹法律的意義和內涵,通過這種對他們來說喜聞樂見的方式在心中種下一顆法律的種子;而對於我們的高校學生,則可以採取邀請公檢法法律實務工作者、法學院教授進校園、開設法律課程的方式,講解實際生活中真實案例,以一定的衝擊力來加強高校學生的法律意識……”
大家可以看得出來,以上的答案內容豐富,緊扣題目,要細節有細節,要區分有區分,何愁說的時間太短,亦或是和別人重複?
2、關於“新”
我們都說答題內容要新穎,尤其是抽籤靠後的考生,如果答題的內容和前面的考生重合,那基本上很難得到高分。
但這裏得糾正一點,“新”並不是指你的答案要多麼有原創性,不是要你答出前無古人的創新,而是指要有區分度。
我當時的面試班進行到一定程度時,老師就提醒我,我已經有了一定基礎,需要開始追求自己的答題風格和內容,而不是別人答什麼,我也答什麼。畢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我已經基本上掌握了大衆化答題一般會說些什麼,而我要做的就是跳出舒適區。
舉個例子:
我當時面試時的一道考題要求你舉辦一場網絡直播普法宣傳,我在思考時緊扣題目,在回答主體部分之前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會在普法的直播間設置不同的頻道,例如養老頻道、教育頻道、醫療頻道等,方便有不同法律需求的民衆能夠根據所需來選擇對應的頻道,提升我們網絡普法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我說完這句話時正在和考官們眼神交流,我能明顯看到有的考官抬頭看了一下天花板,略作思考後便朝我點頭。
這句話並沒有多麼原創,也不是宣傳的主體內容,但正是這句話向考官傳遞了你有設身處地的思考過這個問題,能夠根據題目有自己的見解,有在實際中解決民衆實際需求的能力,而不是套一個宣傳類題目的模板簡單了事。
再舉個例子:
同樣是在回答全民守法該如何抓落實這道題目時,很多考生都會從嚴執法的角度去闡述,所以嚴執法這一塊我只是簡單說了幾句,重點強調了一下這是一種負反饋機制。但在嚴執法的反面,也就是守法的獎勵這一塊說的比較多,強調這是一種正反饋機制。
答:“……而對於我們守法的好公民,我們也要通過各種正反饋機制來激勵,例如對於社會信用較高和守法的好公民,他們騎行共享單車能夠免交押金;或者讓他們去旅遊的時候,能夠享受一定的門票折扣,讓他們感受到守法能夠帶來實際的好處……”
最後我又強調了一下正反饋和負反饋結合,這一塊的答題便結束,進行到下一個模塊。可以看到,我給出的內容並不是一個很有原創性的表述,現實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是這麼做的,但在考場中很多考生可能想不到這些方面,區分度一下子就體現了出來,能夠讓考官覺得你的回答比較“新穎”。
四、最後一點感悟和總結
考公上岸,我是應屆畢業生的最後一年,得償所願,感慨萬分。
雖然現在工作了幾個月,天天忙忙碌碌,並不是某些人口中一杯茶一張報紙過一天的生活,而是更像任勞任怨的牛馬......
但不可否認,一份穩定的工作,在現在的確是來之不易。
回想起當初備考的那段時間,竟然是最懷念的一段日子。
當時面試班的午餐,真的很豐盛了
所以,各位選擇這條路的盒友們,努力,努力,再努力!
咱們岸上見!
面試班結課蛋糕!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