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其实是被宣传图中美丽房间还有Lewis的想象世界所吸引,才让我接触到这款游戏。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有步行模拟这个游戏类别,如果当时有了解的话,很可能就会错失了这么一款艺术品,而也正是这么一部作品改变我对这个游戏类别的看法。
艾迪芬奇的记忆是一款上手时有点懵,中期时有点烦,最后开始能够带入情感的那么一部作品,然而其最精髓的地方却是通关后关掉游戏,这时后劲突然涌了上来。昨晚凌晨两点结束游戏,我躺在床上久久无法自拔。
聊艾迪芬奇的记忆,就不可避免会提到百年孤独,两者在很多地方都相似的厉害。我第一次翻开百年孤独,是在小学的暑假,那时候的我一有时间就会去泡图书馆,拿着我老爸的读书卡去成人区找一些真正的好书看,我看见老爸正在翻一本厚厚的书,便抢过来翻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深深沉浸到马尔克斯创造的这个荒诞又魔幻的世界中了。
布恩迪亚家族的子孙们不断重复着家族的命运,他们勇敢而又智慧,但是却同时也背负着家族的诅咒,一切都好像一个轮回,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无可避免;而Finch家族同样也似乎遭受了诅咒,家族里的人都会以奇怪的方式逝去生命,然而艾迪芬奇的记忆所讲述的故事毕竟与百年孤独还是有差别的,就算仅从结局来看,也是不同的。
百年孤独中的家族诅咒更像是一个带着嘲笑的宿命轮回,无论家族成员如何地去追求自身地幸福和自由,他们都无法摆脱宿命地束缚和孤独地轮回,在家族的最后,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传人,“他是百年里诞生的布恩迪亚当中唯一由爱情而受胎的婴儿”,却长了一条猪尾巴,出生不久就被蚂蚁所啃食。“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这就是宿命的冷酷无情与黑色幽默,无从逃避,一切注定。
而在艾迪芬奇的记忆中,所说的家族诅咒我想可能并不真的是诅咒,而是家族中的每个人的异化。结合着美国的历史,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家族的每一代人,恰好对应上美国那一时代的历史,是每一个时代的病态的集中体现。
我们在游戏中能够得知Finch家族是1937年从欧洲远渡重洋来到的美国,而且还是带着一整栋房子来的,这种魔幻现实的场景,要是不带着隐喻我是不信的。我们在旧幻灯片中了解到,在欧洲挪威,Finch家族的诅咒就很出名,而他们为了逃避诅咒,前往了美国。但是这真的能逃得了吗?甚至还带上了家族的房子。我个人感觉这些房子象征着欧洲的习俗,也带有Finch家族的诅咒,但是真的是来自古老欧洲家族的诅咒吗?Odin和老房子随着风浪毁在了岸边,这时候我认为实际上古老欧洲家族的诅咒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家族诅咒,实际上是美国每个时代悲剧的缩影。
接下来我将要按照笔记本家族树,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的顺序来谈谈我的想法(Edie先不谈,我会放在最后)。
家族树
首先就是Molly(1937-1947),在她生活的年代,正是二战进行和结束后的几年,在这个时代,男人们上战场,女人们进入工厂工作,但是有人想到孩子吗?年幼的Molly就这样被忽视在了家里,而在那个时代的很多孩子也跟Molly一样,就这样一个人被扔在了家里。Molly的死亡并不是由于乱吃东西,而是家长的不关心,亲人间的漠视,家庭关系的淡化所导致的。
第二个是Barbara(1944-1960),她从小就是一个尖叫童星,而在她生活的时间也正是好莱坞的黄金年代。在好莱坞里,光彩照人的一刻总是短暂的,一旦失去了独有的价值,像Barbara这样的尖叫女星很容易就会被立刻遗忘。而自小就是童星的Barbara的三观早已经被错误的改变,她渴望着得到关注,她需要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杀死她的不是怪物,不是狂热的粉丝,也不是她自己,而是那个将人异化的时代。
Calvin(1950-1961)和Sam(1950-1983)是兄弟二人,虽然人生轨迹大不相同,但是性格却如出一辙。都勇敢富有探险精神且鲁莽。Calvin代指的应该是当时美国航天计划,Calvin最后在秋千上越荡越高,飞到空中摔下悬崖,短命应该也代指了美国自从登月之后就开始渐渐没了动静。而Sam则不同,从名字就能看出,经典的美国山姆大叔,在他的人生中,必然经历了越战,回国的他们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欢呼,而是无穷的责骂与抗议。战后的创伤使他的性格冷酷,对生命毫不在乎,随意的猎杀生物,甚至强迫女儿去猎杀动物,最后被还有一口气的鹿顶下悬崖,也表明了这些老兵最后必然因为自己的自暴自弃行径导致消亡,成为时代的悲剧。
而Walter(1952-2005)则是美苏争霸期间,对核威慑感到恐惧,疯狂的建造避难所,隐居多年的避世主义的代表者。最后Walter好像是被火车撞死,但是真的如此吗?他说自己害怕轰鸣的怪物,但是他却住在由火车改造的避难所里,这实在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他所害怕的,是恐惧本身。当他最后鼓足勇气踏出避难所的大门,想要重新回归这个世界,但是才发现,自己早已与这个世界脱节,这大概是火车的隐喻。
再往上便是艾迪芬奇的母亲Dawn(1968-2016),因为从小受够了父亲Sam的野蛮教育,Dawn厌战并且追求和平,早早地逃离了家族,前去了印度,并在那里帮助建设。因为从小从家族里逃脱,并且厌恶家族诅咒地传说,Dawn地死亡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离奇,而是正常地生病而死。Dawn实际上在剧情里很重要,承上启下,虽然看似她与Edia严重不合,但是她们地目的却不谋而合,都是为了避免家族诅咒地延续。如果说Edie是忍受,那么Dawn就是逃避,而我们主人公艾迪芬奇选择的则是去面对。
Gus(1969-1982)和Gregory(1976-1977)反应的应该是嬉皮士的两个阶段。Gus因为父亲的粗暴而无比叛逆,具有极强的反叛精神,看到不满的事物会毫不犹豫地鄙视和毁灭,而在他越刮越大的风暴中,和上一辈的不理解不关心中,他终于被自己的风暴所吞噬毁灭。而Gregory则是嬉皮士的后一个阶段,这个情节也是整个游戏中为数不多让玩家能够感到稍微欢乐点的部分。不过虽然欢乐,但是也是悲剧。尽情享乐,尽情放纵,不在乎是否会早早的夭折,垮掉的一代没有任何追求,有的只是渴望更多的欢乐。浴缸里的动静越来越大,危险也越来越严重,但是却从未想过停下。浴室外的父母只顾着接听电话,又一次地忽视了孩子。
终于到了主人公那一代人。Lewis(1988-2010)想必是很多玩家触动最深的一段剧情了,在不断重复切鱼头的劳作中,我们一开始还需要看鱼头的位置,再一边分心去看Lewis的幻想世界,但到最后我们却可以不用看也能轻而易举地将鱼头切割,从而完全地沉溺在幻想中。这一段对玩家的实验真的很震惊到我,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异化了,现实中我们不也是这样的被资本异化的吗?我们在幻想中越陷越深,直至分不清现实,Lewis也滥用yao物,并且有着严重的心理疾病,但是当时的医生并没有意识到严重性,觉得这些可以由自身来克服。Lewis也有理想,但是为了生活,却只能从事高度重复的简单作业,直至将自己的希望磨灭。在幻想的最后,Lewis神头想要戴上皇冠,但是上面却是形似切鱼头机器的断头台。
而Milton(1992-2003)则是一个沉溺于自己世界的孩子,他酷爱画画,而在现实中,家人的漠不关心使他的沉溺更加严重,最后剧情的结尾他逃入了画的世界,和这个世界说了再见。(这段实际上我没看出来太多的含义,如果盒友们有其他的想法欢迎补充)
主人公艾迪芬奇Edith(1999-)我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低头才发现了她怀了孕,虽然在最后的剧情里我们也能得知,但是当时我是很惊讶的。我听Edith的说话一直觉得她很成熟,肯定在20岁往上,但是得知她只有17岁,且怀孕22周的时候,我真的呆住了。这其实代指着当代年轻人的心理上的早熟和情感上的不成熟,早早的就有了xing行为且怀孕,最后主人公也因为分娩而死,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Edie(1917-2010)是Finch家族中少有的长寿之人,并且最后也是老死,一个是因为欧洲家族的诅咒随着海难消失了,而在美国的诅咒Edie全程并没有直接的参与进去,其实她一直在等待一直在忍受,但是家族里的人没有人去在意她的存在,去尝试理解她坚守的意义,而是飞蛾扑火般的投入时代的洪流中,最后被腐蚀湮灭。Edith最后尝试去直面家族的真相,但是却被母亲Dawn扯坏了Edie留下的笔记本,所以作为主人公的Edith并没有完全的面对。
而作为FInch家族中最后一人的我们,我们在得到了母亲Edith完整的笔记之后,第一次完完全全地去面对了家族的诅咒。所以我要说的是,艾迪芬奇的记忆这部作品虽然看起来像百年孤独,但是在结束的部分却很不一样。百年孤独是宿命的轮回,极致的孤独,而艾迪芬奇的记忆则是让我们带着爱与希望继续生活下去,我想在这一刻,家族的诅咒是什么大家心中也有了答案,而我们也终于摆脱了这蔓延数百年的枯萎,古老的Finch家族再度获得新生。
这些就是我想分享给大家的内容,昨天晚上玩完之后真的想了很多很多。这种游戏想要玩的明白真的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量。我刚开始玩的时候也是云里雾里,但是因为小时候读过百年孤独,那种熟悉的隐藏着很多东西的味道,让我感觉这个游戏讲的故事并不是那么简单,所以回过头来在游戏里找着各处细节,最后果然隐喻了很多东西。这部作品不愧是2017年TGA的最佳叙事奖,老美本地人估计对这个游戏会有更多的感触和理解,就跟我们玩黑猴子一样,毕竟文化土壤和历史不一样。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敢对心头好极乐迪斯科动手的原因,虽然我看了很多书,但是极乐迪斯科的文本量巨大,而且内容很深,我只能说我未来尽量去尝试。这篇3600字长文终于让我码完了,把这些感受分享出来的感觉真爽!!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