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着智慧之海和風之旅人聊聊這類禪系遊戲

智慧之海(ABZU)在商店介紹中說自己是一款沿襲journey(風之旅人)蘊含的思想的遊戲,那麼它到底有沒有學到其中的韻味呢?

其實筆者最開始是去年先玩的智慧之海,然後在今年暑假的時候通關的風之旅人,當時也寫了一篇文章,放在文章末尾的合集裏了,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看。當時一進入風之旅人,我就陷入了懵逼的狀態,這種人物形象,營造的氛圍以及遊戲劇情推進的模式怎麼如此相像,我當時以爲是同一個作者開發出的遊戲,便查看起兩家遊戲的開發商,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竟然不是同一家開發的。

我願意將智慧之海,風之旅人這類遊戲稱爲禪系遊戲。這類遊戲的特徵是弱操作,淡劇情,重意境。並不同於步行模擬器的地方恰恰也是這些原因,步行模擬器我們是爲了看一段故事,體驗一次人生經歷,而這類禪系遊戲甚至對遊戲的劇情,要講的故事也從不在意。而是通過精妙的設計讓玩家不是在體驗遊戲內的東西,而是注重於感受遊戲整體的氛圍與意境。

既然我已經將禪系遊戲的定義給了出來,那麼其實仔細一想就會發現智慧之海好像沒有那麼禪意(笑。

智慧之海共有八個章節,沒有支線的煩擾,只需要順着遊戲的推進一路往下走就好。講的故事很簡單,卻有些刻意。我們操控的人物(一個智慧機器人)從較淺的水域不斷深入,發現了黑暗邪魅的倒三角文明,個人覺得應該是代指現代工業文明,而身邊的白鯊是幫助我們拯救海底文明的朋友(用大白鯊這個強悍的形象來表現自然的力量)。在故事的最後我們衝碎無數的敵人,將遺蹟上邪惡的紅光消除,讓其再次恢復自然的模樣。

從故事的完整性上來說沒毛病,但是作爲一個禪意遊戲來說,如此刻意的說教味可謂是有些失敗的。

相比較下,風之旅人在整個遊戲過程中,與其是說推動故事發展,倒不如說是在漫步中不斷地修行自我。而最後在雪山上衣帶漸寬終不悔,倒下的時候真的給玩家莫大地感動。

兩者地故事結尾很相似,在中後期一大段地的壓抑後終於盡情地釋放出來。無論是風之旅人順着山扶搖直上,還是智慧之海地如同鯉魚躍龍門,都無比暢快舒爽!

看到評論區有很多人抱怨智慧之海的操作很難受。鍵盤上的適配好像確實很糟糕?我是直接用手柄玩的,怎麼說呢,剛入手的感覺確實很怪哈哈哈,原地轉了好幾個圈。但是操作的方式其實是和其他遊戲裏的操作飛機的方式差不多,所以會讓玩家不適應。一般來說適應個十分鐘大概就沒問題了。

正如我之前所說,我是先玩智慧之海再玩的風之旅人。其實我一開始玩風之旅人地時候,並不覺得驚豔,反而覺得人物移動地速度太慢而感覺不爽。但是隨着遊戲地推進,我在遊戲進行中,在我的世界裏突然出現了另一個人,我以爲是NPC,但是一想也不對啊,後來看到對方靈性的走位和互動我才知道這是另外一個玩家。當時真的是讓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很感動很感動。相見相別,隨緣而生隨緣而逝,這種小細節反而是最能打動玩家的地方。

風之旅人遊玩中遇到的玩家ID

不過雖說智慧之海的禪意並沒有那麼濃,但是這並不妨礙它是一款優秀的作品。可以當作一款潛水模擬器去玩,美輪美奐的海底世界,震撼人心的巨鯨,五彩斑斕的魚羣,碧綠的水草,在遊戲的每一處都是令人愉悅的美景,一下子就能沉浸進去。遊戲的流程不長,一個半小時左右就能通關,但絕對是一段令人難忘的海底之旅。

就聊到這裏吧,我發現我電腦打字的速度好像變快了,而且大部分時候好像可以盲打了。其實我小時候電腦課就沒好好聽過,所以老師要求的打字也是一塌糊塗。我記得我暑假第一次寫文章的時候打字真的是打了半天,而且要頻繁的看有沒有按對鍵盤哈哈哈哈,現在寫文章打着打着好像也逐漸熟練了,而且感覺打字快了之後思路也變得順暢不容易斷,真不錯呀嘿嘿。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