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
《黑神話;悟空》上線後,想必大家已經享受到虛幻5配合全景光線追蹤(簡稱全景光追)帶來的頂級畫質了。
遊科這次的堆料真的是拉滿,場景中的大部分建築都是實景掃描的超高精度模型,配合路徑追蹤的光影表現,光是風景我就能在野外看一天。
尤其是開啓全景光追後,水面的反射,折射,光照都非常真實,這是此前任何一款遊戲都沒有的體驗。
那麼不同分辨率的全景光追究竟需要什麼顯卡,各項畫面設置又該如何優化,今天就用這張七彩虹 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 Vulcan OC 12GB火神顯卡測試下。
首先慣例介紹一下本次測試平臺。
由於重點是顯卡測試,所以其他配置儘量全部拉滿,避免出現顯卡以外的其他瓶頸。
CPU使用7950X3D,在測試時會將遊戲鎖定在X3D緩存核上運行,遊戲性能和7800X3D可以基本看齊。最近Windows還更新了KB5041587的更新,這個補丁大幅優化了AMD處理器在Win11中的性能問題。
內存則選擇了比較新的24G*2的DDR5套條,實測相比16G*2的套條,無論是讀寫性能還是時序都有小幅提升。
其他外圍組件大家自己看圖,機箱採用愛國者的星燦大嵐,這是最近非常熱門的一款海景房機箱,270°的大側透讓內部部件一覽無餘,相信也是不少朋友的裝機首選。
顯卡是這次的重點,這次黑神話不光是國產首款頂級3A遊戲,還是NVIDIA和虛幻5引擎的大型宣傳片Demo。路徑追蹤和虛幻5的各種新特性都在這一款遊戲上集中出現,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未來三五年內遊戲技術的發展趨勢。
GeForce RTX 4070 SUPER作爲40系定位中高端的一張顯卡,不僅支持DLSS 3 幀生成技術,Ada架構對路徑追蹤也有不錯的優化。
目前售價相比GeForce RTX 4070的首發是降了不少的,而且性能相比GeForce RTX 4070還有20%的提高。如果你最近想裝機玩黑神話的話,在萬元預算這個區間內GeForce RTX 4070 SUPER是我最推薦的顯卡。
顯卡正面是印着iGame字樣的三把支持自動啓停的9cm風扇,背面則是三個DP1.4a+HDMI2.1a輸出接口,此外在背板上還有一個Turbo按鈕,按下後顯卡會自動超頻運行。
側邊則是七彩虹iGame Vulcan火神系列的磁吸小屏幕,這個設計從GeForce RTX 30系開始被玩家熟知,在GeForce RTX 40繫上七彩虹將它延續了下來。
除了監控顯卡溫度電壓之外,還可以自定義顯示的視頻或圖片,可玩性非常高。
此外這次iGame GeForce RTX 40系的火神隨機附帶了一個桌面屏幕支架,允許你將屏幕拿下來作爲桌面監控屏使用。原本屏幕的位置七彩虹也準備了一塊RGB裝飾板,插上同步線後就可以和主板進行RGB燈光同步。
當然我覺得這代火神還是豎插好看,完整展示隱藏在邊框中的RGB燈帶和正面的顯卡紋路,三把風扇在運轉時的樣子也非常美觀。
提到豎插,就不得不說一下這次選擇星燦大嵐的原因。以往機箱豎插都需要玩家另外付費購買單獨的機箱豎插支架才能使用,但星燦嵐尾部的PCIe擋板設計成了正方形,所以你只需要擰下四顆螺絲,將PCIe擋板卸下調轉90°再裝回去,即可完成豎插操作。
不過受機箱體積的限制,星燦大嵐在豎裝火神顯卡時並不能使用底部的進氣風扇,而且你如果和我一樣用的是帶屏水冷,火神的小屏幕會和冷頭的小屏幕發生一定衝突,這點需要注意。
iGame Vulcan火神系列作爲七彩虹的高端旗艦,顯卡默認規格相比公版均有一定提高。
核心基礎頻率維持1980MHz不變,Boost頻率從2475MHz提升至2670MHz,TGP也從220W增加到245W。
首先來看理論性能分數,在3DMark TimeSpy測試中,這張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火神拿到21687分的成績,對比4070提升21%,相比4070 Ti有7%的差距。
在實際遊戲測試中,性能差距被進一步拉低,GeForce RTX 4070 SUPER相比GeForce RTX 4070 Ti的差距非常小,在大鏢客2和地平線5中甚至跑出了相同的成績。
當然我們這次重點還是要看《黑神話:悟空》的表現。
要說明的是《黑神話:悟空》這次有兩種光追,一種是虛幻引擎的lumen光追,在遊戲中將光照效果設置到高以上就會自動開啓。另一種則是NVIDIA的路徑追蹤(即全景光線追蹤),需要開啓超高檔位後遊戲中的水面纔有反射和折射效果,大大增加遊戲的代入感和真實度。
本次測試的目標就是在保證畫面質量的情況下,儘量不開啓幀生成並達到60幀的全景光追遊玩體驗。
首先來看2K分辨率,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火神的光柵性能在這個分辨率下甚至有點溢出。
在全影視級畫質並開啓全景光追後,超採樣清晰度66(DLSS質量),不開幀生成,BenchMark可以達到45幀的成績。在開啓幀生成後,幀數從45來到75,開啓幀生成後整個畫面已經達到非常流暢的水準。
不過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室外場景較多,樹葉和草地密集的情況下,開啓幀生成會造成畫面閃爍,因此我推薦到第三章雪地和浮屠塔這種植被較少的再開啓。
根據數毛社對《黑神話:悟空》PC畫面的分析,在《黑神話:悟空》傳統光柵項目中最影響畫面觀感和幀數性能的是陰影和光照效果這兩項畫面設置,特效質量和毛髮質量則在BOSS戰鬥時影響較大。
不過需要補充的是,雖然在開啓全景光追後,遊戲中的陰影和光照會被光追渲染管線接管,但這也並不意味着可以無腦的將這幾項畫質調整到低。
比如光照效果這項設置,除了影響遊戲中的光照反射,還影響着遊戲中一些半透明場景的陰影效果。
於是調整出了一套對畫面觀感影響較小,更適合日常跑圖時的設置。依舊維持全景光追不變的情況下,不開啓幀生成,在BenchMark中幀數上升到56幀,算是可以正常遊玩了。
如果追求更高幀數,可以在設置中將DLSS 質量 調整爲DLSS平衡,我知道肯定有人在意開了DLSS畫面會不會變的很糊。其實遊科這次一方面爲了照顧低配玩家開DLSS後的體驗,另一方面也是在遊戲中展示自己掃描的超高精度模型,所以遊戲默認的銳化等級非常高。
在光照場景下可以看到一些場景細節已經出現了因爲過度銳化造成的顆粒感。因此大家不必太過擔心開DLSS後畫面清晰度的畫面損失,DLSS開到質量或者平衡,就能解決過度銳化的同時還能提高一部分幀數。
高配玩家可以裝一下去銳化補丁,個人建議將默認的銳化從3.6降低到1.7-0.8之間,我這裏調整的是1.5。這樣整個畫面的觀感會柔和很多,看上去也不那麼扎眼了,同時在近處的建築細節依然可以保證清晰度。
2K分辨率已經算我們挑戰完成了,相信也有不少小夥伴用着GeForce RTX 4070 SUPER配4K屏幕,因此下一步我也嘗試優化了一下4K畫面設置。
可以看到在4K設置下,GeForce RTX 4070 SUPER的性能完全不夠用,影視級畫質+全景光追只有23幀的可憐成績。
哪怕開啓幀生成後,此時的幀數也只有39幀。高情商的說,這已經是主機級的體驗了。畢竟我蜘蛛俠就是在這個幀數下載PS5上通關的。
將畫質調到最低後,依然幀數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可以得知,此時顯卡性能主要受光追單元影響。所以4K分辨率下的全景光追,這次用這張卡是無法實現了。
最後看下散熱測試,單烤GPU20分鐘,此時顯卡溫度穩定在67°C,Hot Spot溫度79°C,核心頻率穩定2295Mhz,功耗245W。TimeSpy的20輪循環壓力測試中,最終成績99.7%,穩定的一批。
可以看到七彩虹這張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火神給到的散熱餘量非常大,即使在滿載的情況下自帶的三把風扇轉速只有最大轉速的54%,在人位幾乎聽不見噪音。
最後一項是超頻測試,火神作爲七彩虹iGame系列的旗艦產品,用料非常豪華,核心周圍配備了12+2相50A DrMOS供電,想必超頻能力肯定不錯。
在iGame Center中可以快速的對顯卡功耗、頻率等參數進行調整。而且比較貼心的是,在調整參數後iGame Center會自動給顯卡加一個持續20秒的輕度負載,來驗證超頻後是否可以正常運行。
最終我這張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火神顯卡卡在覈心頻率超200MHz,顯存頻率超頻1000MHz過測。此時的Timespy分數達到了23200分,相比默認成績大概提升了7%。
反映到遊戲幀數上,在2K分辨率下BenchMark的測試幀數從56幀上升到60幀。最低幀和95%幀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可以看到超頻後的提升幅度對遊戲幀數的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
總的來說,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 Vulcan OC 12GB這個等級的顯卡已經可以應對2K分辨率的全景光追黑神話了,在其他傳統光柵遊戲中的表現也非常出色,除了個別優化極差的3A外,其他遊戲都能跑到接近百幀,畫面十分流暢。溫度表現也十分優秀。顯卡的磁吸小屏幕不光可以實時監控顯卡狀態和頻率,還能設置自定義視頻,同時兼顧可玩性和實用性
GeForce RTX 4070 SUPER畢竟是一張定位中高端的2K光追遊戲顯卡,在4K全景光追中性能因受到光追單元限制,即使開啓DLSS 3幀生成功能進行畫質優化設置後表現也說不上太好、犧牲了一些畫質。因此,對於《黑神話:悟空》如此精良大作,想要4K+影視級畫質+全景光追暢玩必然是需要更高性能的顯卡。比如同爲火神系列的iGame GeForce RTX 4080 SUPER Vulcan OC 16GB顯卡。
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下篇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