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安午安晚安,我是毛豆!炎炎夏日,宅在空调房里嗦冰棍打游戏真可谓神仙般的享受,最近你们都玩了什么游戏呢?
放个凉拌毛豆呼应一下我的ID(这有什么好呼应的啊?)
本期游戏回顾的主题是“独立游戏”。各位独游爱好者们,你们都是因为什么入坑独立游戏的呢?是无意刷到某独游然后被深深吸引,是玩腻3A大作后想换换胃口,还是电脑配置不够之下的无奈选择?
很不幸,我的入坑原因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无趣——我是一点都不浪漫的最后一个。
一、玩独立游戏?我吗?诶,真的假的?
正如标题所写,我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猛猛打独立游戏,可这却是让我“未曾设想的道路”。尽管入坑独游是让我始料未及的,然而在此期间,我不仅收获了很多快乐,还改变了自己对于好游戏的评判标准,更深入地感受到单机游戏世界的丰富多彩,甚至一度从一个只喜欢动作游戏的“深情专一”玩家变成了游戏界的“杂食动物”。
曾经的我:只认动作的超级桂皮
独立游戏,是相对于商业游戏制作而存在的另一种游戏。由于缺少外部提供的资金,独立游戏看上去往往十分朴实无华,没有3A大作那种能让单机游戏萌新一眼惊艳的特质。
——这是根据我自己的游戏轨迹得出的结论:2020年,我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Steam账号,当时喜欢玩的游戏无非刺客信条、怪猎、如龙和大镖客这样的大作,别说玩独游了,我连独立游戏是什么都不知道。
去年夏天游玩大表哥2的截图,风景真美
山珍海味吃久了也会腻味,渐渐的,美轮美奂的3D画面、庞杂的任务系统让我感到疲劳,我开始玩时不时一些不那么3A的“小游戏”——弹丸论破、逆转裁判、星露谷、传说之下、去月球以及各类国产游戏等等。其实当时我已经接触到了部分独立游戏,也很喜欢它们,然而我对于独游的认知依旧是“小作坊游戏”。
放一张当时很喜欢的夜雀食堂
垃圾的电脑配置是把我踹到独游坑里的直接原因。与当初对动作游戏的一见钟情不一样,我入坑独游更像是“先婚后爱”。
该怎么形容呢?我就像旧社会里迫于现实和压力不得不嫁给陌生男人的女孩。我理所当然地对这段婚姻不抱太大希望,可没想到对方居然在各方面都跟自己很合拍。在幸福的婚后生活中,理所当然地,我爱上了他。
咳咳,言归正传,由于我的电脑是轻薄本,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这破电脑越来越带不动大型游戏了。
2023年5月,对此忍无可忍的我去买了一台二手PS4Pro,借来同学的号爽玩一阵子后,我又碰到了新的问题。由于当时我还在读大学,平时住校,周末才回家。平时游戏机都放在家里,在学校想着游戏进度难免心里痒痒。人总不能不打游戏吧?无奈之下,我又捏着鼻子捡起Steam平台的游戏。
我的第一个游戏盘:大表哥(话说为什么这期主题是独游大表哥配图还这么多啊喂)
直到2023年12月的寻常一天,就在我和朋友联机刷猛汉王聚魔之地时,流畅的BGM被卡成了电音,我也像开了0.5倍速似的,动作永远比别人慢半拍。屏幕外的我抱着手柄心如死灰,终于明白我得暂时跟这些大型游戏说再见了。
二、比想象中更加上头!我与独立游戏们的邂逅之旅~
告别大型游戏后,在一众“小游戏”里,我选择了《杀戮尖塔》。
(一)年轻人的第一款卡牌肉鸽:《杀戮尖塔》
《杀戮尖塔》是第一款让我用“独立游戏”和“肉鸽like”这两个标签审视的游戏,它绝对称得上我的肉鸽启蒙。对于尖塔,虽然我久仰大名,却一直兴趣索然,因为它画面简陋,此前我也从未接触过肉鸽,很担心自己不喜欢玩这种类型。不过好在它不贵——看着小黑盒上的高评分,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2023年冬促买了尖塔,没想到直接陷了进去。
cos了我最爱的猎宝!
《杀戮尖塔》的好玩在于游戏本身和二创都很有意思。游戏本身自然不必多说,四个职业,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流派和无限,每把游戏的遗物和地图不同,体验也有着千差万别;在二创上,层出不穷的梗图、鸡煲笑话以及各种唐氏无限总能让人会心一笑(。)
咔咔!
(二)氛围感拉满的卡牌meta游戏:《邪恶冥刻》
通过游玩《杀戮尖塔》,我第一次尝到卡牌肉鸽的甜头,于是我又买下同样是卡牌游戏的《邪恶冥刻》。
严格来说,《邪恶冥刻》只有第一章以及通关后的凯西模组有肉鸽元素,它本身更像是一个打破第四面墙的meta游戏,卡牌比起核心玩法更像是一种表现形式。和许多玩家一样,我最喜欢的就是游戏的第一章——
矿工,第一遍打的时候有点汗流浃背
在寒假无数个静谧的冬夜里,我抱着电脑缩在被窝里,沿着落雪的山脉一路探索,尝试驯化各种叫得出名字的和叫不出名字的野兽。在旅途中,我碰到了许多奇怪的人,有可以助我一臂之力的实验家和毛皮猎人,也有不那么友善的矿工和钓鱼人。在森林的小木屋中,“我”一次次失败,又在一次次重来中逐渐发掘了这个游戏的真相……
(三)初见惊艳,还有进步空间的动作肉鸽:《哈迪斯》
如果说《邪恶冥刻》的魅力主要在于氛围营造,那么《哈迪斯》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背景故事和美术风格。
今年2月,我买了国产独立游戏《暖雪》,酣畅淋漓的游戏体验让我对动作肉鸽萌生出一丝好感。我又紧锣密鼓买下了同类型游戏《哈迪斯》。相比于《暖雪》,我个人认为哈迪斯的立绘更加精致,人物塑造也更有特点。
然而被吸引是一回事,实际的游玩体验又是另外一回事。初入《哈迪斯》的前20个小时的体验感无疑是非常爽快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越来越“累”,因为它的局外成长太肝,而培养局外加成所需的道具又会占用局内build所需要的道具,这就意味着在很多情况下,局内build和局外成长只能二选一。一局玩下来,我发现可选择的祝福和升级并不多。“游戏是好游戏,但不那么肉鸽”就是我游玩《哈迪斯》后的感受,在肉鸽上,它可以做得更好。
dbq打的时候没截图,这图乃取之于盒
就这样,我的塔尔塔罗斯之旅在一丝小遗憾中结束了。由于临近毕业,我忙于杂七杂八的事情,有些电子ed。今年4月到6月,我玩的新游戏零零碎碎的,主要以打发时间为主。我玩了《暗黑地牢》,一款画风和故事极其吸引我,难度却足以排进top3的游戏;也体验了朴实无华却令人无比上头的《土豆兄弟》和《小丑牌》。
我的电子ed一直到玩上《以撒的结合》才有所改善。
(四)心目中的单机游戏top3、肉鸽真神:《以撒的结合:重生》
其实早在今年3月,我就开始在b站刷以撒的相关视频。作为一个喜欢宗教邪典和儿童画画风的人,以撒在“面子”上就激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我本想等夏促入坑,然而越刷视频越心痒,最后在5月末原价拿下本体+DLC。
以撒作为公认的肉鸽真神,它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在“里子”上,以撒凭借令人眼花缭乱的房间和道具池,拥有极高的可玩性。
超级萌新期平平淡淡的一局,但有硫磺火好耶
与尖塔的部分遗物缺少故事背景不同,以撒的道具都是与故事背景、人物形象环环相扣的——比如各种药剂和药丸,它们影射了以撒那药物成瘾的母亲;比如日常的生活用品,弯曲的勺子、扭曲的衣架和订书机等等……拿到这些道具可以增强“子弹”的力量,可是所谓的子弹都是以撒的眼泪,子弹变强恰恰说明以撒哭得更凶,遭受了更多的虐待。刚开始玩以撒时,我看着屏幕中哭泣的小男孩拿下道具后流血受伤的样子总有些于心不忍。
看他哭这么伤心真的很让人心疼
以撒的人物形象来源于圣经,不同角色的初始主动道具也都有其背后的典故(这些我就不多做赘述,b站有很多讲解视频)。《以撒的结合:重生》最让我喜爱的地方不仅在于它十分丰富的肉鸽系统,更在于它能把故事设定、人物、道具和游戏机制融合得如此恰当巧妙,让游戏里的一切元素都变成主要玩法的一部分,没有太多冗余。
萌新友好角色抹大拉的解锁方法,灵感来源于圣经
我心目中的单机游戏top3,《以撒的结合:重生》当之无愧。
(五)原来塔防这么好玩!可爱的小人打架游戏:《王国保卫战》
就这样,我打了很久《以撒的结合:重生》,一有时间就会开几局。与此同时,我也决定跳出肉鸽的藩篱,去尝试一些别的独立游戏。
于是几天前,我玩起了《王国保卫战:起源》。
虽然许多玩家都把《王国保卫战》冠以“童年的回忆”这一情怀式的称号,我小时候却从来没玩过。塔防游戏是我真正的“知识荒漠”,我抱着好奇的学者心态买了一份起源。把起源通关后,我意犹未尽,又买了刚出炉的《王国保卫战:联盟》。
玩完后的最大感觉是……没想到塔防这么好玩!
在玩法上,玩kr以前,我以为塔防就是像pvz那样,在道路上布置好设施,敌人进攻,我负责站桩防御就行了。kr的英雄系统着实让我耳目一新,每个英雄可以移动,还可以释放大招。5代的双英雄机制更是可以打出招式之间的配合。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塔防游戏也这么需要实时操作,高难度模式下,为了不漏掉小怪,每把游戏我都不得不注意力高度集中。
最后一关,看得见我的两个英雄在哪吗?
在美术风格上,kr的画风很卡通、色彩很鲜艳,画面上的小人打斗十分可爱。在细节上,铁皮的致敬也是数不胜数,在《王国保卫战:联盟》里,几乎每关的地图都藏着彩蛋,玩家可以在打怪之余与这些彩蛋进行互动。我印象深刻的就有对塞尔达(林克钓鱼)、狮子王(辛巴!)、超级玛丽、我的世界(方形的猪猪矿工)和空洞骑士的致敬。游戏宅狂喜!
第七关彩蛋:gay骆驼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目前,我正在一边打《联盟》全成就,一边尝试别的独立游戏,大家有什么有趣的独立游戏也可以跟我安利喔(`•ω•´)ゞ
三、什么样的游戏是好游戏?我喜欢什么样的游戏?谈谈我的体会和感受
好玩就是好游戏,我喜欢好玩的游戏。
那么,什么是好玩呢?好玩就是把游戏的内核玩法做到极致。对于动作游戏,动作系统有深度、打击感强、玩起来爽就是好玩;对于剧情向游戏,有沉浸感、人物塑造好、故事精彩就是好玩……不过由于每个人的游戏偏好不同,“好玩”终究是绝对客观,相对主观的。
小丑牌的玩法是通过不同的小丑组合、删牌、给牌和牌型升级和出自己的优势牌型获得分数,可玩性很强
通过这半年的独立游戏(尤其是肉鸽游戏)之旅,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注重“游戏”本身。相比于大厂游戏,独立游戏或许在精致上有所欠缺,然而成功的独游在玩法上往往有着让人耳目一新的巧思。我阴差阳错入坑了独游,它们与我以往玩的很多游戏都不一样,可我却很喜欢它们。我选择了游戏,游戏也反过来塑造着我的喜好。如今,我发现自己暂时变成了一个信奉“玩法大于一切”的人。
——为什么用“暂时”这个词呢?因为我不喜欢给自己设限。正如三年前,我觉得独游是“小作坊”,以为肉鸽就是刷刷刷—死了—继续刷刷刷。现在的我认为某些游戏没意思,不代表我永远不会玩它们。对于那些我从未玩过的游戏,我想,我不应该用刻板印象给自己洗脑,而是应该抱着去陌生国度旅游的心态去尝试、去体验,哪怕最后我依旧觉得不好玩,我也拓宽了自己在游戏上的视野,何乐而不为呢?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这个帖子的本意是记录自己的游戏生涯,感谢看到文章结尾的你。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游戏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